權威專家解讀如何給珠峰「量身高」

2021-01-15 新浪科技

來源:環球時報

本報赴西藏特派記者 谷業凱 袁 泉

編者按:5月1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珠峰大本營出發,再次向珠峰頂峰發起衝擊,這標誌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綜合分析最新天氣預報後,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決定,22日為攻頂日,21日修路隊將會把路線打通。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後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那珠峰的「身高」究竟是怎麼測出來的?測定珠峰高程有哪些意義?《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專訪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

海拔高程起算面怎麼確定

珠峰到底有多高?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確珠峰腳下的「海拔零米」在哪裡。這就好比蓋房子,首先得找到地基的位置。遺憾的是,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當我們用眼睛看面前的珠峰時,「看到的高度」其實並不是它真正的高度。「我們看到的是眼睛視線範圍內珠峰的高度。而真正的珠峰海拔高,是峰頂到下面的一個叫『大地水準面』的距離。」黨亞民說。

這個「大地水準面」,就是海拔高程的零起算面。我國法定的大地水準面,是一個和黃海平均海平面重合併延伸到大陸內部(比如珠峰下面)的水準面。而地球是橢圓的,我們視線的起點是腳下的那一點,而不是珠峰腳下的那一點,因此看到的珠峰高度要比其真實高度「矮」很多。測繪科學中,經常會用到基準點、基準面兩個概念。從字面不難理解,基準點和基準面就是我們通常確定物體空間位置的一些參考點和參考面。比如目前,隨著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廣泛應用,大家可以很容易獲得自己所在的位置信息,它在垂直方向可以得到一個叫「大地高」的高程,它的基準面就是一個規則的參考橢球面。但大地高並不是我們常說的海拔高程。

既然「大地高」這麼容易得到,為什麼我們不能用它作為珠峰的高程發布呢?因為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高程基準,都是選擇離自己最近的平均海平面,作為自己國家的高程基準。這個平均海平面由於受到地球內部物質的作用,它是一個不規則的曲面。

「地球上各個點上的重力值是不一樣的,作為海拔高程的起算面,它是一個虛擬的曲面,在這個面上,我們把水倒在上面,水是不流動的,因為這個面上每個點的重力加速度值是相等的。」黨亞民解釋,「這也是為什麼『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國家重大工程,必須採用海拔高程,只有基於這樣的基準面,水才不會『倒流』」。

實際上,我國目前法定的海拔高程起算點(起算面)是由國家1985國家高程基準規定。該高程起算面是根據青島大港驗潮站1952年-1979年的驗潮資料計算確定的,並通過位於青島市觀象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實現。我國海拔高程的基準,如何從青島「傳遞」到珠峰呢?黨亞民介紹稱,一是通過水準測量(測定地面上兩點間高差的一種方法),把黃海平均海平面一步步地「延伸」到珠峰腳下。二是通過重力測量把這個高程零點的重力值「引」過來。最終目的都是精確地找到珠峰腳下的海拔高「零基準面」。

珠峰的高程,實際上就是要測得其相對於黃海平均海水面的高度。青島與珠峰相隔千山萬水,這種「延伸」豈不是很困難?黨亞民回答,基於先前完成的國家基準項目,我們已經取得西藏拉孜縣相對青島水準原點的精確高度。這樣,起算面就不必是青島,而是拉孜。測量隊員只需從拉孜開始向珠峰測量,就相當於從青島「延伸」到了珠峰地區,全程約500公裡。

即便如此,測量珠峰高程也意味著大量、艱苦和瑣碎的野外作業。「在此過程中,有些控制點要重新進行觀測,珠峰地區也要進行大量的前期和後續測量工作,測量隊員才能精確地將這個海拔高『零基準面』延伸到珠峰腳下,為登頂測量做充分準備。」黨亞民說。▲

登頂測量要做什麼

山高路險,為什麼還一定要人來登頂測量?黨亞民表示,技術上看,目前測量型無人機或機器人的能力尚無法完成登頂作業;精度上看,衛星遙感影像在高程方向的測量精度在2米左右,和大地測量釐米級精度要求比,差距較大,且這種手段只能測出雪頂高程,而非巖面高程;再者,珠峰峰頂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面,必須由人將覘標帶上峰頂,才能確保目標點一致,精確測得角度和距離。

黨亞民介紹,峰頂測量有三項主要工作:一是峰頂交會測量,即利用三角高程和交會方法,測量峰頂覘標,確定珠峰高度;二是通過高精度GNSS定位方法,測量出珠峰雪頂的位置;三是通過雷達雪深測量,測量峰頂一定範圍內,雪面到巖石面的距離。

先來看峰頂交會測量。1975年我國測定珠峰高程時採用的就是這種傳統的經典測量法。簡單說,就是在峰頂架起覘標,在各個交會點上,分別測出其與峰頂覘標間的距離和豎直角,推算出峰頂相對於這幾個點的高程差,然後對數據進行重力、大氣等多方面的改正計算,最終確定有效數據。

再看高精度GNSS定位方法。這是一種最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測量手段。比如我們利用手機中的導航定位晶片和軟體,也能大概知道自己所處的海拔高度。但手機確定的位置,與利用專用測量儀器和軟體確定的位置相比,精度差了幾百倍。2020珠峰高程測量,我國將首次使用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GNSS定位方法,並且將以北鬥數據為主進行峰頂位置的精確測量。

當然,要把GNSS測量的基於地球橢球面的大地高,改化成基於黃海高程基準海拔高,還需開展大量的測量工作,確定珠峰下面的大地水準面。2020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還將首次在珠峰北坡地區開展廣泛的高精度航空重力測量以及峰頂重力測量,並在靠近峰頂的區域增加大量的地面重力加密測量,這些內容填補了珠峰地區重力測量的國際空白,將大大提升2020珠峰高程測量起算面的精度,也使我們能夠獲得有史以來精度最高的珠峰高程測量成果。

最後,需要開展峰頂雪深測量。由於極端寒冷,珠峰峰頂有很深的覆雪和冰凍層。「峰頂一年四季都在變化,而測量是短時間內完成的。但是巖石面的變化很微小,而且只有巖石才算是地物。測量巖面高,其準確度更高,也更有說服力。」黨亞民表示。

1975年,我國女登山隊員潘多用一根直徑4到5釐米的木頭杆子插進雪層,測得深度為92釐米,於是有了珠峰高程採用值8848.13米;2005年,我國首先測得了珠峰頂峰的巖面高程和雪深數據,但當時使用的雪深雷達為進口設備。2020珠峰高程測量,我國將使用兼具衛星大地測量和雷達系統功能的國產雪深雷達,測量精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珠峰「新身高」最終如何出爐

精確測定珠峰高度,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測量珠峰,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也是了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多年來,我國珠峰高程測量經歷了從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每次珠峰測量,都體現了我國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

「重測珠峰高程一般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珠峰高度發生變化;二是有了可以明顯提升測量精度的新技術。」黨亞民說。據了解,2020珠峰測量中,除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外,國產測繪儀器裝備也將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航空重力技術將進一步提升測量精度,實景三維技術將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此外,測繪隊員有望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測量手段越來越方便,精度也越來越高,但精細的數據處理仍然是確保珠峰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成果的關鍵。」黨亞民介紹,在登頂測量任務完成後,數據處理團隊首先要對各類外業測量數據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和分析;數據處理中,需要考慮溫度、氣壓、折光環境等因素對測量成果的影響,並採用合理的模型消除這些誤差影響因素;同時要對不同技術路線、各個技術環節的數據處理結果進行檢核、對算;在此基礎上,還要經過專家組的檢查和驗證,才能獲得珠峰高程最終數據,報國務院批准。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進行計算,才會得出珠峰精確的『身高』。」黨亞民說。

「我們測出來的珠峰高程之所以具有權威性,就是因為我們可以在珠峰地區克服各種困難,開展各類細緻的高精度基礎性野外測量任務,確保我們珠峰高程測量的基準點和海拔高程起算面是全世界最好的。」黨亞民說,在2017年召開的珠峰高程測量國際研討會上,我國展示的全面、先進的珠峰高程測量方法和技術手段,得到了與會多國的認可。我國珠峰高程測量和測繪綜合科學技術水平,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

珠峰「身高」測量史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人類從300多年前便已開始了探求珠峰高度的努力,多國探險家和測繪工作者都曾為準確給珠峰「量身高」做出不懈努力。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以著名地理學家林超為代表的我國學者便指出,在有史料可查的歷史中,世界上首次對珠峰進行測繪的是中國人。

多份史料證明,公元1715年前後,清政府從北京派出曾在欽天監學過數學的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專程進入西藏測繪地圖。成果體現於我國首次用現代技術對國土進行測量並繪製的地圖——《皇輿全覽圖》中。在這幅地圖上,珠峰以山形符號被標出,並定名為「朱母郎馬阿林」。

19世紀50年代初,英屬印度測量局在印度境內採用三角大地測量法對珠峰進行遙測,並公布8840米的數據,將珠峰確認為世界海拔最高峰,後將該峰命名為「埃佛勒斯峰」,但這一名稱並不為我國政府和人民所接受。

20世紀上半葉,英國、瑞士、法國等國家多次對珠峰進行探險,未有高度數據公布。1952年到1954年,印度測量局徵得尼泊爾同意,把三角測量推進到尼泊爾境內,最後得出珠峰高程為8847.6米。

受測量技術等因素影響,世界各國對珠峰高程數據的認定並不完全相同。例如美國測得的數字為8850米,但這一數據並不為中國等國家承認。

1975年,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我國採用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並首次在珠峰峰頂測量中利用冰雪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厚度,經過嚴密計算,測得8844.43米。

相關焦點

  • 珠峰最新"身高"8848.86, 專家解讀為何突然"長高了"
    珠峰高程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怎麼看待珠峰的最新高程?珠峰測高意義何在?《環球時報》記者就這些熱點話題採訪了國內權威專家。如何測算珠峰「身高」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巨大,科學家假設靜止的海水面向大陸延伸,把地球包裹起來形成「大地水準面」,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即峰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9日消息,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 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新華社記者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海拔從哪兒算?
  • 珠峰「身高」從青島水準原點測?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海拔從哪兒算?
  • 珠峰「身高」從哪兒測?聽專家怎麼說
    珠峰「身高」從哪兒測?「身高」從哪兒測?聽專家怎麼說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珠峰高程測量氣象工作者如何洞悉「天時」?專家解讀
    珠峰高程測量氣象工作者如何洞悉「天時」 中國科技怎樣夯穩「地利」?專家解讀→  氣象保障洞悉「天時」  2020珠峰高程測量,先後三次衝頂,前兩次都因天氣原因不得不下撤到營地休整,足以說明天氣的重要性。那麼這一次氣象工作者是如何洞悉天時,保障隊員最終登頂呢?
  • 給珠峰「測身高」為啥要從「黃海」算起?專家這樣說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2020年5月19日訊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給珠峰「量身高」 為何不能用無人機替代人?
    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攝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測量登山隊將在近期合適的天氣窗口向頂峰發起衝擊,完成野外測量階段的最後一步。此次測量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備受關注。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通報,受攀登路線上積雪的影響,登頂測量日期將比原計劃推後。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登頂珠峰!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權威解讀來了
    (新華社圖)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值得注意的是,登頂成功後並不會馬上公布珠峰新的「身高」。科學家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
  • 珠峰重新「量身高」,世界第一高度得怎麼測?
    最近,它又要量身高了。奇怪!它不是量過身高了嗎?為什麼還要量?原來,它的身高,會變化!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站的地方,藏著兩個「搗蛋鬼」。一個,是南方的印度洋板塊,另一個,是北方的亞歐板塊。7000萬年前,它倆你擠我,我扛你,「打」了起來。打著打著,珠峰就被「擠」了出來。這麼多年,它倆打個不停,珠峰的身高,也一直在變動。
  • 解惑:為何給珠峰量身高?珠峰的「頭」和「腳」如何確定?
    多次給珠峰測高具有什麼意義?測繪隊員如何給珠峰量「身高」?請看A青年為您解答 珠峰精確高程意義非凡珠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的東段,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高度)。1975年,我國測繪工作者首次利用測量覘標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我國測量隊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定位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測得珠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這一數據也成為我國公開出版的地圖和教材中使用的權威數據。
  • 珠峰新身高從青島「量」起 水準原點為何在青島?
    珠峰新身高的發布令人振奮,但鮮為人知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而測量高度的基準,都是來自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這處原點就在觀象山公園內一座造型別致的小石屋中,屋內有口旱井,井下鑲嵌著一顆拳頭大小、價值不菲的瑪瑙,點位有18釐米長,這裡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
  • 為何又要給地球測「身高」——解讀2005珠峰高程測量(圖)
    為何又要給地球測「身高」——解讀2005珠峰高程測量(圖)   然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珠峰高程測量究竟能帶來什麼?記者日前採訪了曾主持1975年珠峰高程計算工作的國家測繪局特邀顧問、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  珠峰高度變化影響生物圈  為什麼要進行珠峰複測,陳俊勇院士打了個比方。他說:「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
  • 為什麼珠峰有兩個身高?原來有這樣的區別
    昨天(5月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 我國曾在1975年和2005年分別對珠峰進行過精確的高程測量,兩次的數據分別是8848.13米和8844.43米。那麼為什麼兩次測量的數據會有4米的差距呢?為什麼珠峰有兩個身高?戳視頻↓漲知識!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而不同的季節裡,珠峰的雪深厚度不同。珠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珠峰高程測量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備受眾人矚目的登頂只是其中一環。整個珠峰高程測量採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以精確測定珠峰高程。首先要確定一個起算面。
  • ...珠峰高度為什麼一直在變?從專業角度解讀珠峰新身高地理意義!
    對珠穆朗瑪峰高程的測量是人類認識地球、了解自然的過程,從8848.13米到8844.43米再到8848.86米,對珠峰高程的一次次的追問,是我國測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發展史,同時這更是我國一代代測繪人和登山隊員不懈堅持和無私奉獻的奮鬥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珠峰高度如何測量。  8848.86米!12月8日,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原標題: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珠峰為什麼有兩個「身高」?精確數據怎麼量?「挺直腰」也要「站穩...
    為什麼珠峰有兩個身高?根據我國公布的珠穆朗瑪峰高度數據顯示,1975年我國測定的珠峰高度為8848.13米,2005年測定的高度為8844.43米。儘管兩次獲得的數據不同,但都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也就是說,這兩個數據都是科學且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