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珠峰!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權威解讀來了

2021-01-13 鳳凰新聞客戶端

登頂了!!!


登頂了!!!


今天早上11點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


從北坡登上珠峰頂峰!!



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因此備受關注。


1960年新華社記者郭超人的報導《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向世界宣告,中國登山隊員穿越了被國外登山者稱為「鳥都飛不過」的「死亡的路線」,實現了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飄揚。


中國登山隊於1960年5月25日清晨4點20分勝利登上了海拔8882米的珠穆朗瑪峰。(新華社圖)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登頂成功後並不會馬上公布珠峰新的「身高」。科學家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中國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並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其中,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這次測量後高度是否有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27日2時10分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向著頂峰挺進!

昨日(26日)15時40分左右,衝頂組隊員抵達突擊營地。26日16時35分,修路隊員修通了至頂峰的攀登路線。
這6名衝鋒修路組隊員分別是多吉次仁、旦增羅布、頓巴、次仁羅布、扎西貢布、多吉、他們把安全路線繩全程鋪設至珠峰峰頂。珠峰修路是每年登山季的「前鋒」,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工作,修路隊員需要在無保護的冰雪面和巖壁上攀登,並探明冰裂縫等隱患,為之後的高山嚮導、高山協作和登山者開闢出一條安全的路線。在西藏登山嚮導學校有一種說法:「修路隊離不開運輸隊,運輸隊離不開修路隊。」也就是說,在修路過程中,運輸隊員要和修路隊員一起運送路繩和各種修路工具;同時,也只有修路隊員鋪設好了路繩,運輸隊員才能沿著這條「生命線」將各種物資運送到各個營地。
今早,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在向珠峰峰頂挺進。

今早8時許,新華社記者27日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獲悉,測量登山隊員已跨過第二臺階,準備攀登第三臺階,進行衝頂。

第二臺階在海拔8600米處開始,是登山者從北坡登頂珠峰的難點之一。這是一道高數米、幾乎垂直的巖壁,極難尋找攀爬支撐點。1960年,中國登山隊隊員劉連滿甘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通過,成功跨越第二臺階。通過第二臺階後,還有最後一道「鬼門關」——橫切路線,一段僅能供一人通過的巖石絕壁。通過後,峰頂便近在眼前。

10時許,記者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了解到,隊員正在通過8800米橫切,現場指揮部表示,所有難點已經通過。
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峰頂峰。

登頂成功了!!!


為什麼會選擇凌晨開始衝頂?這次測量與以往的最大區別是什麼?針對這些熱點問題,央視記者視頻採訪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來看專家的解答。

總臺央視記者朱瑞君:登山隊員為什麼會選擇凌晨這個時間登頂?夜裡爬山會不會有一些什麼危險呢?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為什麼會選擇凌晨登山,它和珠峰的這個氣候條件是有關係的。一般來說都是在中午11點之前就必須下撤,因為下午以後,它峰頂上那個風特別大,就特別危險了,就是從登珠峰來說,哪怕你到了一點鐘不管你登到什麼位置,你都必須返回,那麼咱們這一次珠峰測量呢,還要在峰頂進行測量工作,還要留下時間,所以咱們一般來說計劃就要(早上)七八點之前,儘量就登上珠峰的這個頂端,所以就是我們要在凌晨的這個一兩點就要出發了。
為什麼會選擇凌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凌晨雪不粘腳,就是登山運動員穿的那個很重的爬山的那個靴子它有四斤多重,它很重,如果雪再粘在上面其實也是蠻危險的,那麼在凌晨的時候雪是不粘的,所以它反而更好一些,另外就是說登山運動員他都有一個頭燈,他在攀登的時候,就足燈可以照十幾米的距離,所以他也不存在說看不見的問題,所以應該是很安全的。記者:那麼隊員們登頂之後,他們在山上會大概待多長時間呢,具體又會做哪些工作呢?
黨亞民:咱們的登山隊員登到峰頂以後,這一次,大概會待一個多小時。以往的那個峰頂的登山,他們在峰頂上待的時間都比較短。那麼這一次待一個半小時已經是極限了,主要就是(考慮到)大家帶的氧氣,就是還有一個人在峰頂的那個承受的能力,風也非常大,氣溫也比較低,就是不能待的時間太長了。咱們登山隊員主要在上面還要做比方說有一個覘標要立起來,然後讓在(海拔)5000到6000米的一些測繪隊員可以瞄準覘標進行交匯測量,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還要做一些就是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就是衛星定位接收機測量峰頂的位置和高層,這是第二項工作。第三,還要測一下那個雪深,用雪深雷達在山頂,把山頂雪深進行一些測量。記者:那麼這次峰頂會戰和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點呢?
黨亞民:以往珠峰測量,所有的觀測數據都要靠我們的這個峰頂的登山隊員和測量隊員把它拿回來。咱們這一次珠峰測量,就是咱們國家的5G就是架到6000多米了,就可以實時的把數據傳下來,傳到我們的數據中心。同時,我們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看它的數據的質量怎麼樣,這樣就對前進大本營的決策帶來了非常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靠性提高了。
還有一個就是說我們測完了以後,可能我們的測量儀器可以在山上再多停留一會兒,我們可以多觀測一些數據,通過我們的登山隊員把一部分,把前面幾十分鐘的數據拿回來了,後面我們還會繼續通過5G往下傳數據,這樣我們在峰頂的觀測時間會長一些,然後呢,精度也就會高一些。

記者: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科技那麼發達,設備很先進,為什麼一定需要人攀登上去測量?難道不可以坐直升機登頂嗎?不能通過遙感衛星和無人機完成嗎?
黨亞民衛星遙感影像,目前主要用於地表的監測,它可以獲得地表的一些信息。但就目前來說它的精度還是不夠,大概能得到的高程方面的精度是兩米,另外就是它測的也是雪面的高度,因為沒有人工到峰頂上去,它就沒有雪深的測量,用衛星遙感影像來珠峰測量精度是不夠的。
另外,在珠峰頂上作業對直升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你要把測量隊員放下來,把測量設備、測量儀器從飛機上卸下來。珠峰頂上的地方非常小,飛機是不能降落的,而且在運動過程中,飛機的螺旋所引起的風有可能會引起冰雪的崩塌。自1715年中國人第一次發現珠穆朗瑪峰以來,這個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地方,一直就是各國科學家和攀登愛好者的關注焦點。世界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隊伍中,那為什麼要精確測量珠峰高程?對我國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專家表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可以結束國際上珠峰高程不統一的混亂局面,為世界地球科學研究作出貢獻,其社會效益和科學意義是十分巨大的。
同時,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如GPS技術、雷達測深技術、大地水準面精化、絕對重力測量技術、氣象探測技術、登山裝備技術及地學理論方法的完善,也為更加精確地測量珠峰高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2020珠峰高程測量領導小組成員、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程鵬飛:從地質的角度來說,青藏高原在近代一直都是國際上研究的熱點。因為這個地帶它是屬於地質活躍的一個地方,它屬於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衝擊對撞造成的。
專家表示,珠峰高程精確測量在地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我們可以根據珠峰及鄰近地區地殼水平和垂直運動速率變化,揭示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力存在著不均勻強弱的變化,而這種強弱變化是引起我國大陸周期性地震活動的源動力。這些研究成果將對我國今後地震預報和減災、防災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因為現在隨著人類活動在青藏高原地區增多,還有全球變暖這些溫室效應等等,使得這個地區缺陷逐漸在消退,越來越高,冰川也在消融。(珠峰測量)我們就可以了解生態狀況,對於研究珠峰地區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 現在最新珠峰高度是多少米?
    據央視報導,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今天凌晨從海拔8300米突擊營地,向世界之巔進發,預計今天上午10點到11點間能到達珠峰頂峰。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結介紹,一般來說,到13點,登山者必須開始返回,因為下午風非常大,特別危險。另外,凌晨的雪不粘腳。
  • 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 原因主要有這幾個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珠峰最新資訊 > 正文 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 原因主要有這幾個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 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新華社記者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海拔從哪兒算?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9日消息,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珠峰「身高」從青島水準原點測?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海拔從哪兒算?
  • 為何又要給地球測「身高」——解讀2005珠峰高程測量(圖)
    為何又要給地球測「身高」——解讀2005珠峰高程測量(圖)   然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珠峰高程測量究竟能帶來什麼?記者日前採訪了曾主持1975年珠峰高程計算工作的國家測繪局特邀顧問、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  珠峰高度變化影響生物圈  為什麼要進行珠峰複測,陳俊勇院士打了個比方。他說:「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
  • 權威專家解讀如何給珠峰「量身高」
    那珠峰的「身高」究竟是怎麼測出來的?測定珠峰高程有哪些意義?《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專訪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海拔高程起算面怎麼確定珠峰到底有多高?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確珠峰腳下的「海拔零米」在哪裡。這就好比蓋房子,首先得找到地基的位置。遺憾的是,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
  • 珠峰測高,為什麼需要人登頂測量?
    巴桑塔曲攝5月28日20時45分,全體隊員安全下撤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標誌著此次測量的登頂測量階段圓滿結束。登頂測量任務完成了,那珠峰的「身高」數據啥時公布?實際上,登頂測量任務完成後,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 珠峰為什麼要重新測身高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截至5月7日晚,隊員們已行進至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11點登頂珠峰!記住這些勇士,他們用雙腳丈量大地、測九州方圓、繪...
    第三個,要測一下雪深,用雪深雷達在山頂,把山頂雪深進行一些測量。為什麼登頂要凌晨出發?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下午以後,峰頂上風特別大就特別危險了,到了一點鐘不管你登到什麼位置,你都必須返回。這一次還要在峰頂進行測量工作,還要留下時間,所以就是我們要在凌晨的這個一兩點就要出發了。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
  • 珠峰「身高」,怎麼測出來的?
    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時隔十五年,為何我國又對珠峰高度重新測量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峰頂,測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國測量人再次登頂,更新了珠峰的「淨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時隔十五年,中國測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頂,成功獲得珠峰高程測量的最新數據。
  • 怎樣給珠峰測身高? 2005年親歷者告訴你
    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珠峰「身高」將迎來歷史性更新。  作為《珠峰簡史》的作者,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永清曾全程參加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工作。27日他做客線上直播為讀者解讀珠峰高程測量。水準原理示意圖。
  • 登頂成功!珠峰「身高」是咋測出來的?7問揭秘2020珠峰測量
    ▲珠峰「身高」測量史:中國六次大規模測繪 國產裝備全面擔綱。新京報動新聞出品(ID:xjbdxw) 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
  • 珠峰「身高」從哪兒測?聽專家怎麼說
    珠峰「身高」從哪兒測?「身高」從哪兒測?聽專家怎麼說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怎樣給珠峰測身高?2005年親歷者告訴你
    《珠峰簡史》作者徐永清。商務印書館供圖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珠峰「身高」將迎來歷史性更新。作為《珠峰簡史》的作者,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永清曾全程參加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工作。27日他做客線上直播為讀者解讀珠峰高程測量。水準原理示意圖。商務印書館供圖為什麼一定要登上珠峰頂端才能測高?
  • 中國珠峰登山隊登頂了!珠峰身高水準原點是青島這座小石屋,就在...
    從1960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到1975年我國測繪工作者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再到2005年我國對珠峰複測,登山隊員成功將紅色覘標豎立在峰頂,珠峰海拔高程重新確定為8844.43米,給珠峰「量身高」這一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從未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