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在後臺收到一位翠友的反饋,說她自己花了幾千塊買的翡翠手鐲居然會發光!
這位翠友是一名翡翠愛好者,十分痴迷於翡翠首飾。她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下了一塊手鐲。這隻鐲子在自然光下顯得非常好看,無論是種水還是顏色,都深得這位翠友喜歡。
可後來,她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時晚上關燈之後,這隻鐲子居然會發光!
這位翠友雖說不是資深的翡翠玩家,但也是略懂一二,她知道翡翠一定不會發光,於是趕緊去找專業的鑑定機構檢測。
鑑定結果顯示,這貨果然不是翡翠,而是和翡翠極其相似的另一種玉石,叫做祁連玉。
會「發光」的玉石——祁連玉
祁連玉因產於祁連山而得名,是一種很有收藏價值的玉種。不知各位翠友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詩,叫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其中的「夜光杯」就是由祁連玉製作而成。
但是祁連玉自身不會發光,古語中說的夜光杯也不是真的自己發光,而是因為夜光杯雕刻得薄如蛋殼、溫潤透亮,因此在光線的照射下,杯子顯示出晶瑩剔透的感覺,如同發出了光線一般,
所以,這位翠友說她的鐲子會在夜間發光,可能有點誇張,極有可能是通過夜間的燈光映照才閃出了一點光。
但是從外觀上看,祁連玉確實很像翡翠。祁連玉也有很多顏色,淺綠、翠綠、墨綠、白色等等都有,結構也很緻密、細密,也有近似玻璃的光澤,其實是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但是祁連玉硬度較低,只有4~7度,密度也不如翡翠,所以綜合價值不如翡翠。
祁連玉在光照下會有黑色的斑點分布,所以比較容易區分,如果自己拿不準,最好還是送到專業的檢測機構,出個證書,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天然翡翠,也會「發光」
天然的翡翠其實也會「發光」,但這裡的發光可不是說的在夜間發光,而是說在光照下出現的「瑩光」。
翡翠的瑩光是一種物理學上的光學現象,當自然光線照射入翡翠內部,反射到眼中是,我們就能看到翡翠表面漂浮著一層淡淡的白光,就好像在「發光」一樣。
這種現象一般只出現在種水好、質地通透的極品翡翠上,人們說的「老種」翡翠,一般都有這種現象,這種品質的翡翠就要比沒有瑩光的翡翠價值高上很多了。
然而「瑩光」要和「螢光」區別開來。「瑩光」是一種光學現象,是自然存在的,但是「螢光」卻是B貨和C貨翡翠在紫外光燈下的激發反應,這是因為B貨和C貨翡翠在處理時會注膠和添加染料,這些有機物可能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發光。
正是因為這種「螢光反應」,曾經流行過用驗鈔機燈檢驗翡翠真假,但是這個方法不一定靈,要知道造假的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現在的B貨的C貨都會添加抑制螢光的物質,一般的手段無法監測,有時甚至要上紅外光譜儀才能完全確認。
各位翠友還知道哪些會發光的石頭嗎?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