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靖國神社秋祭安倍將獻供品 未放棄「拜鬼」底牌
中新網10月17日電 綜合報導,日本靖國神社17日起將舉行為期多日的例行秋季大祭。日本政府有關人士此前透露,首相安倍晉三基本決定不在此期間參拜,會自費供奉被稱為「真榊」的供品代替。分析認為,安倍此舉旨在兼顧中韓及國內保守派,但並不代表他已經放棄了「拜鬼」的底牌。
安倍將自費獻供品 此前參拜行為遭起訴
據報導,安倍本次選擇不親自參拜,被解讀為有意採取和他第二次上臺後春季、秋季例行大祭時同樣的做法,兼顧反對參拜的中韓兩國以及支持自己的國內保守派。而這似乎也考慮到了希望東亞穩定的美國之意。
自2012年12月第二次執政以來,安倍本人在靖國神社春秋大祭時供奉「真榊」、多名閣僚參拜、跨黨派議員聯盟集體參拜的「三件套」,幾乎已經成為了固定模式。輿論普遍認為,安倍雖然暫時放出口風不去參拜,但「並未放棄參拜這張牌」。
事實上,安倍的「拜鬼」意圖已多次彰顯,此次故作粉飾,已不能掩蓋其真實意願。他曾表示對自己首次執政期間未參拜靖國神社「後悔至極」,因而在第二次執政滿一周年的2013年12月26日進行了參拜。該次是繼2006年小泉純一郎以來,日本在任首相時隔7年參拜靖國神社。當時,中韓兩國都對此表示了強烈反對,美國也表達了失望。
就今後是否將繼續參拜靖國神社,安倍故作含糊之辭,他口頭聲言「很遺憾參拜本身引發了外交、政治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打算說今後參拜與否的問題。」言行中卻將靖國神社奉為「神聖場所」。
安倍曾多次表態反對考慮建設新的國立追悼設施,替代靖國神社,也沒有對將二戰甲級戰犯從靖國神社分祀出去一事發表意見。他曾公然強調參拜靖國神社的意義稱,「即使建造其他的追悼設施,戰爭死難者的遺族也不會前去參拜」。他還聲言:「會繼續保持作為一國領導人雙手合十為死者祈福的心情」。
安倍的「拜鬼」行為在日本國內不得人心。今年9月,222名日本市民以安倍晉三去年12月參拜靖國神社侵犯了日本憲法所保障的民眾和平生存權為由,向大阪地方法院起訴安倍、日本國和靖國神社,要求安倍停止參拜。
這是大阪地方法院自今年4月以來第二次收到類似起訴。目前,在大阪起訴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原告已增至768人。
女閣僚確定將「拜鬼」 不正之風政壇滋長
安倍政府對內閣成員的參拜採取交由各自判斷的立場。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認為,「基於個人立場的參拜是信仰自由的問題」。在這種縱容態度下,日本政壇中由右翼政客主導,為二戰戰犯「招魂」的不正之風,悄然滋長。
今年9月,安倍實施了其第二次執政以來的首次內閣改組和自民黨高層人事調整。在此次調整名單中,大量右翼政客獲得重用。要職政務調查會長啟用了稻田朋美。稻田朋美與安倍在歷史問題上「高度一致」,她反對東京審判,支持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存在南京大屠殺,否認日本應承擔戰爭責任。
此外,新任安全保障法制擔當相兼防衛相江渡聰德,是日本超黨派國會議員團體「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議員聯盟」的成員。
內閣總務相高市早苗也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日前,高市明確表示,將在秋季例行大祭期間進行參拜。高市是日本新改組內閣中的5名女性閣僚之一,也是「大家一起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聯盟」的成員。
面對高市的言論,安倍的執政夥伴、日本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發出警告稱,「應避免成為(日中)關係的外交課題」。據報導,山口對高市將參拜一事表示不滿,稱其不應「挑撥離間」、「製造事端」。
而且,近期,包括安倍本人在內的多名政要接連被曝光與極端團體拍照合影,更引發外界擔憂。日本極右團體「在特會(在日不允許有特權市民會)」一向以極端排斥、歧視外國人為宗旨,但安倍本人和擔任國家公安委員長的參議員山谷惠理子此前與「在特會」相關人員的合影都被曝光。對此,安倍與山谷均予以辯解,稱不清楚合影者身份。
此外,日本新納粹團體「國家社會主義日本勞動者黨」活動多年但並不廣為人知,直到其代表山田一成與安倍一手提拔的高市早苗、稻田朋美兩人的合影在網上公開。照片中,山田手舉日本國旗,高市和稻田分別與山田站在一起,笑容可掬。
合影事件一時引起日本國內外媒體騷動,批評之聲高漲,被稱為「安倍頭痛之源」。雖然合影曝光後,當事政客紛紛撇清關係,但分析指出,此事顯示安倍政府與極端右翼團體之間,多多少少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安倍內閣右傾趨勢顯著 與鄰關係陷「冰點」
歷史上,日本政客多次罔顧歷史,悍然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中韓等鄰國關係陷入低谷,甚至加劇地區局勢緊張。1975年8月15日,三木武夫開啟了日本首相在「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之先例。1982年,時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開始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前往靖國神社祭祀和參拜。
進入2000年以來,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分別於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和2006年8月15日六次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中、韓等二戰受害國的關係基礎嚴重惡化,關係一度陷入「冰點」。
今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紀念日當天,安倍在「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的致辭中連續第二年沒有提及「戰爭加害責任」和「非戰誓言」,這與日本歷代首相的表態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難看出,安倍內閣右傾化趨向日益明顯,靖國神社已然成為日本右翼的秀場。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屢禁不止,激化亞洲鄰國間的摩擦,同時也使日本深陷國際孤立,破壞地區和諧與合作。
就2013年安倍「拜鬼」,美國方面罕見發表多次聲明,對其舉動表示「失望」。韓國也嚴詞譴責,指出日本領導層對待歷史的錯誤態度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兩國關係,希望日本拿出誠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本月15日,就高市早苗將在秋季大祭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再次強調:日本只有切實正視和深刻反省過去那段侵略歷史,同軍國主義劃清界限,中日關係才可能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中方要求日方切實恪守在歷史問題上作出的表態和承諾,妥善處理有關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