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跟著「長安逍遙遊」換個視角看世界!
說起日本的「神社」,大家可能腦海裡第一個閃現的恐怕就是「靖國神社」了,因為經常在新聞裡看到,沒錯靖國神社也是日本的神社之一,只不過供奉的是二戰時的戰犯。但是,日本其實還有眾多的神社,這些神社所發展出的神道文化也在深深地影響著日本國民的生活,據說日本境內大大小小的神社就有8萬多座,信奉神道教的人多達九千多萬。
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一種建築,是用來供奉和祭祀神道教裡各路神明的建築,就像我國的寺廟,不同的是神社是神道教所立,用來供奉他們所崇尚的神明,而寺廟則是佛教傳入日本後所立,供奉的佛和菩薩。
在11世紀左右,人們提出了「神佛合一」,意指佛以神的形象出現在日本普度眾生。所以後來的各種神社裡就有了眾多的僧侶。在日本,如果不了解神道教,就不可能認識一個完整的日本。而日本的神社文化也正是外來的遊客們認識神道教的最直觀方式。
我們在新年有去寺廟祈福的傳統,在日本也有類似的習俗,只不過他們是去神社參神,去過日本的朋友應該都能發現,在日本總會與神社不期而遇,神社在日本可謂是不計其數,據保守統計也有8萬餘座。
我國的老百姓新年時都會去拜謁財神,在日本也不例外,他們也拜財神,只不過要去的地方是金刀比羅宮,
金刀比羅宮位於香川縣西部海拔521米的象頭山山腰上,這裡因為供奉著被稱為「金毗羅」的海上守護神而聞名,自古以來一直香火興旺。在民間信仰高漲的14世紀室町時代,「參拜金毗羅」是很盛行的一項活動,現在仍有許多人從日本全國各地趕來參拜,而且大多數來這裡祈福的都是求財運亨通的。
金刀比羅宮暱稱「金毗羅」,其參拜道的超長石階甚為有名。通向神社深處宮殿(奧社)參拜的石階多達785級,登至內社(嚴魂神社)更多達1368級,對遊客的體力也是一種巨大的考驗。以16級臺階為一層樓高來算的話,登至內社相當於爬樓梯85層之多,而且,這些山路臺階還都挺陡峭的,這也難怪金刀比羅宮被稱為日本第一難參拜的神社。登上1368級階梯抵達內社,就可以將琴平的街景盡收眼底。
晴明神社是一座位於京都一條歸橋的神社,據說是1007年由一條天皇下令將安倍的舊居改建而成的。根據資料記載,初建的神社佔地廣闊,但在應仁之亂後,多次戰火不僅導致其規模減少和損毀,同時大量的古書、文物等也都在戰火中遺失。直到1950年,經過晴明公崇拜者們的努力,這座神社才得以重建。
這裡有根據神社藏有的安倍晴明的畫像製成的雕像,所以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神社的邊上是有除厄運保平安的「厄除桃」,我國信奉桃子有闢邪除厄的作用,在日本也有這個說法。相傳如有不好的事或想保平安,摸一摸厄除桃就可以消災解厄,所以這顆桃子雕像已經被摸得閃閃發亮了。
如果到佐賀遊覽,那就必須到祐德稻荷神社去轉轉,祈福好運來厄運去。它與京都伏見稻荷大社、栃木縣笠間稻荷神社,並稱為日本三大稻荷神社,所以也是日本人氣最旺的神社之一。神社坐落於青山綠水間,神殿、前殿、樓門等主要建築物採用亮眼的鮮紅,十分醒目。每年有約280萬人來此祈禱五穀豐登、生意興隆、出入平安。值得一提的是,佐賀祐德稻荷神社還為中國遊客們準備了中文的籤符註解,如果來到這裡別忘了求一籤試試哦。
來到一座神社前,我們首先看到的必定是一座狀如漢字「開」的木製牌坊建築,這種建築就是大家熟知的「鳥居」。傳說在上古時代,日本神道教信仰中的主神、掌管太陽的天照大神因為惱恨兄弟行為不端而躲入山洞,世間就沒有了陽光。人們為了讓天照大神重新出山,想出一個辦法:建造一座高高的木架,把全天下所有的公雞都放在木架上一齊打鳴。洞裡的天照大神聽到雞鳴好奇地探出頭來張望,結果就被守在洞外的天手力神一把拽了出來,世界才得以重見光明。
從此那木架就被稱作「鳥居」,也成為了神域的象徵。通過鳥居,就意味著離開人間踏入了神的領域。依神道教禮儀,應當在鳥居前行鞠躬禮後方可繼續前進。從鳥居到神社主建築之間的道路叫做「參道」,在參道邊會有一座涼亭,亭中安置著一座石制的水盤,盤中注滿清水,盤邊安放木杓。這亭子名叫「手水舍」,是信徒參拜之前淨手漱口之處。
日本人民尤其是神道教的信徒對於他們信奉的神道教是非常虔誠的,這也是日本傳統文化能夠很好地延續下來的原因,只是近日日本的疫情又嚴重了,希望那裡疫情也能早點得到控制,有機會也可以再去了解下深入日本人生活的神道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長安逍遙遊」換個角度看世界,一起尋找不一樣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