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如何給臺灣人洗腦的?

2020-12-05 品質中國

德米特裡地球知識局

臺灣作為中國領土,其文化與大陸一脈相承。這種同宗同源、各自發展的文化印跡體現在兩岸習俗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信仰。

傳統的臺灣民間宗教信仰是一種以齋教為代表的、儒釋道三教相結合的糅合信仰,兼具佛教和道教的特點和儒家學派的思想。這種糅合信仰不止在臺灣,它廣泛分布於近現代每一個有華人地區的地方,是中國傳統思想與本土宗教交織融合,最終內化於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二戰之後,齋教逐漸消融於佛教中了

剩下的一些繼承流派已經算不上主流了

(蔡英文出席一貫道祭天大典)

(圖片:Wikipedia)▼

然而甲午戰爭後,在軍國主義思想的引導下,日本為了能完全消化臺灣,成為其對外擴張的跳板和聚寶盆,對當地進行了全方面的殖民掠奪和同化運動。這包括政治上的打壓、經濟上的侵略和思想文化上的鉗制。

而宗教作為一種社會特殊意識形態,自然也成為了日本侵略者必爭的領域。整個日佔時期,削弱本土佛、道教的影響,輸入神道教、日本佛教就成為了宗教侵略的主要內容。

臺灣大神社是日佔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神道之地

(1944年,被墜落的飛機炸毀了)

(圖片:Wikipedia)▼

皇民化運動

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侵佔我國臺灣。在侵略之初日本軍國主義政權對於臺灣還是殖民者心態,忙於平定武裝抗日活動,搜刮財產人力來擴大殖民成果,對臺灣當地人的思想滲透還未加以重視。同時殖民政權在當地的統治機構也並不健全,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大規模推行同化政策。

臺灣民眾紛紛捐款,用以抗擊敵寇

(圖片:Wikipedia)▼

但早就有日本學者和官員計劃著,將臺灣變成日本「永久的一部分」。

樺山資紀是日本派往臺灣的首任殖民總督,他就曾經在施政方針訓示中明確指出:「臺灣乃是帝國的新版圖,未浴皇化之恩,加上島東部由蒙昧頑愚之藩族割據。故今日人臨該土地者雖須以愛育撫孚為主,使其悅服我皇覆載之仁,但亦要恩威並行,使所在人民不得生起狎侮之心。」

自1897年起,臺灣就開始舉辦相撲比賽▼

20世紀初,東鄉實、伊藤四郎提出:「以將作為中華民族的臺灣人同化於日本為其根本方針。」自此改造臺灣人民的國民性,增強其對日本國家和天皇認同,並最終讓臺灣的中國人民成為日本天皇忠實子民的「皇民化運動」,成為了日本侵略者在臺灣施行殖民統治一以貫之的方針政策。

皇民化從娃娃抓起▼

其中,宗教日本化是皇民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侵略者不但直接出資在臺灣各地修建神社和設立敬神日,而且強行要求臺灣居民奉祀神宮大麻及敬神如儀。

據1941年統計,臺灣居民家中供奉的日本神像達739378尊,佔其總戶數的70%。相反,對於不同於日本的臺灣本土宗教,當局則以宗教整理的名義進行打壓,使臺灣本土的寺廟、神像被大規模集中銷毀。經過侵略者別有用心的宗教整理,臺灣本土的宗教場所數目減少了約1/3。

駐軍和管理機構的設立算是強硬的殖民手段

而教育,宗教,文藝等軟實力方面的滲透

才是培養皇民化思想的關鍵

(組織兒童參拜神社,圖片:Wikipedia)▼

第一個被消滅的對象是道教,其次是以齋教為代表的糅合宗教,而對佛教則採取了懷柔和改良的態度。這是因為前兩者都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日本侵略者的思路很清晰,如果人民的生活中仍然崇拜中國神,那麼人們必然也就會遵從和保留儒釋道的思想和生活習慣,這樣臺灣的老百姓永遠不會成為日本的所謂「天皇之赤子」。

臺灣省水裡鄉道教嘉年華

至今道教信徒約佔臺灣人口的三分之一

(圖片:elwynn / shutterstock)▼

義和團臺灣分團

日本對於臺灣中國本土宗教的態度也有一個關鍵性的轉折期。

1895-1905這10年之間,日本給日本僧侶、神道教神職人員以開放進入臺灣的權利,總督府還利用行政力量在全臺各地建立了神道教神社,以神社作為社會教化中心來對臺灣人進行思想侵略。

最初是將一些現有的宅府改建成神社

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滲透模式

(吳汝祥宅改建的臺南神社,圖片:Wikipedia)▼

這樣如狼似虎的宗教政策勢必引起反彈,事實上從日本開始佔據臺灣到1945年戰爭結束,大大小小以宗教為誘因的反抗就沒停止過。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餘清芳領導的西來庵事件。

餘清芳本是臺南廳後鄉莊(今高雄市路竹區)人,曾任臺灣殖民當局警察,後來因為與日警察發生衝突而離職。離開警界之後他以臺灣當地的齋教和「王爺」信仰為依託開展反日宣傳,還曾被拘捕。1915年,他與一眾愛國宗教人士密謀組織「大明慈悲國」,打算以西來庵為中心,武力反抗日本殖民當局。

臺南西來庵,正是餘清芳等人宣傳抗日的據點

(圖片:wikipedia)▼

西來庵事件歷時兩個月,餘清芳及其教眾艱苦抗爭了兩個月,最終還是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而失敗,餘清芳被俘後死於獄中。

押解餘清芳等人

(圖片:Wikipedia)▼

參與事件者遍布全臺各地,據臺灣總督府統計,被捕的人數多達1957人。其中在臺南開設的臨時法庭中,被判處死刑者除主事者外高達866人。之後在日本國內與國際輿論壓力下,1915年11月10日臺灣總督以大正天皇即位為由,將四分之三的死刑犯特赦為無期徒刑。

西來庵事件的「被告人」

(圖片:Wikipedia)▼

不過這並不代表侵略者也有仁慈的一面,日軍後來繼續追擊並且採取了「清鄉」,對起義的臺灣人進行了有據可查的種族屠殺。

按戶政資料考證,這一事件造成死難者1.2萬餘人,其中大多數都是老人、孩子和婦女,他們成為了日軍發洩獸慾的無辜亡魂。

現位於臺南市虎頭山的餘清芳紀念碑

(圖片:Pbdragonwang/ Wikipedia)▼

該事件後,駐臺灣的日本侵略者大為光火。他們絕不會反思是自己的侵略行徑引起了島內民眾的憤怒,而將民眾的反抗歸咎於傳統中國民間信仰。時任日據臺灣總督的安東貞美就在主持會議時說:「義和團之亂已經是十幾年前清國的事情,為何今日臺灣還有此類的暴動?盲從暴動者至少也該知道,迷信是不能依賴的。」

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日本開始加大力度整飭臺灣民間信仰問題,臺灣總督府也因此事件,展開更深入的宗教「慣習」調查。1915-1918 年,後任總督府社寺課長的丸井圭治郎主持了一次深入的宗教調查,並撰寫了《臺灣宗教調查報告》。

全書共十四章,將道教,佛教,儒教,齋教等進行了調查分析

並對於神道教在臺灣的推行作了指導

(圖片:https://dl.ndl.go.jp/)▼

天照大神是唯一

這次調查之後,日本確立了在臺灣「尊佛抑道」和「信仰皇化」的宗教政策。首先在佛教上,給臺灣當地的佛教給予一定的政治地位,但千方百計地割裂臺灣佛教與大陸佛教的聯繫,而加強其向日本佛教的轉變。

裕仁皇太子參觀臺南神社

把日本神社文化強行滲入到臺灣人民的生活中

再進而改變他們的思想

(圖片:wikipedia)▼

除了將臺灣佛教納入日本佛教系統之外,僧侶法名也須參照日本慣例,加冠俗家姓氏;必須沿用日式的黃衫僧服,舉行日式的禮佛儀式,改用日文傳法和寫作,接受日式的戒律和各種儀軌等;連佛寺的法器也要改行日本佛教規範。

日本當局還促成了日本佛教各宗派與臺灣本土佛教各派的聯合,成立了一些佛教教育機構和全島性佛教組織,如佛教學校—「臺灣佛教中學林」和全島性統一組織——「南瀛佛教會」等。

臺灣佛教中學林是臺灣第一所私立高中

最初就是以收教願昄依佛教的男學生為目的

只不過這裡的佛教是充滿了日本政治色彩的

(圖片:https://uniform.wingzero.tw/)▼

這些佛教的領導層,主要以臺灣當地的宗教領袖和地方勢力為骨幹,統一受日本當局和日本佛教教團的管控。藉助這種較隱蔽而溫和的聯合方式,日本佛教日漸地擴大了傳教據點,對殖民當局的宗教日本化政策起到了策應作用。

其後果是,臺灣本土佛教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淡化了中國色彩。

佛教在臺灣是溫水煮青蛙,而日本侵略者對於道教的態度則直接是趕盡殺絕,當時的臺灣可以存在佛寺,但是道觀不能有,一經發現就會被搗毀或改造另作他用。

建於1916年的臺北市北投普濟寺

寺廟建築就是明顯的日本風格

(圖片:CharlotteCCY / wikipedia)▼

一時間許多道教場所不得不在主殿上另外供奉一尊佛或者菩薩來隱瞞自身身份。此後在一波又一波的打壓之下,臺灣的道教活動逐漸銷聲匿跡。

除了佛道兩家之外,就連中國人拜祭的土地山神、家中供奉的祖先牌位在日本人眼中也是不能容忍的。

日佔時期建立的護國神社

二戰後改為國民革命忠烈祠

(圖片:Wikipedia)▼

(圖片:KY CHO / Shutterstock)▼

1936年日據臺灣總督府召開「民風作興協議會」,提出革除中國本土宗教的方案。會上強調了敬神就等於尊皇,必須各家各戶設立神座供奉神宮大麻等措施。

實施起來分兩個步驟:第一個在臺灣當地人口中叫做「神升天」,日本派出官員將各地能搜羅到的各教派神像集中起來,根據道家的方式煞有介事得上個表文,內容大概是表示眾仙家應該在天上,臺灣的老百姓沒有知識把你們弄到地下來,對神明來講是一種誣衊,現在我派某某官員送你上天,然後一把火燒掉。

沒有知識的臺灣老百姓不配供奉其他教派的神像

信奉日本神道教就合適了?

(神道教節日期間,抬著神輿走街串巷)▼

另一個步驟更加過分,侵略者強制搜刮各家各戶的祖先牌位,付之一炬。漢民族傳統的春節、中元節和婚喪嫁娶的風速也被斥為「弊俗」,在皇民化運動中被打破。

追根念祖的臺灣當地居民只好將祖宗牌位藏起來,一直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臺灣光復才重見天日。

進入新時代了▼

不過光復之後,臺灣的傳統宗教民間信仰基礎已經被削弱,道教銷聲匿跡、其他宗教難成氣候。而本土佛教已經異化,成為了不中不洋、沒有本土生命力的奇怪存在。

相關焦點

  • 為何臺灣現在有不少人媚日?和日本侵華時期在臺灣的一項措施有關
    而且通過李登輝這個人,我們可以給大家剖析一下,我們可以看到一批人的狀態,李登輝為什麼媚日,實際上也跟他的出身和所接受的教育有關。李登輝出生於1923年的臺灣,那個時候臺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已經20多年了,眾所周知,很不幸的是甲午戰爭之後,臺灣割讓給了日本。
  • 妄圖「洗腦」臺灣民眾
    ,反而以科普文的方式向大眾宣傳美國進口的瘦肉精豬肉好處多多,大多數人都無法發現這是一篇廣告。然而,近日有許多臺灣網紅都在美化進口的美國廋肉精豬肉,這背後是否也有臺灣農業委員會的身影呢?倒下一個「科學人」,又有許多「科學人」站了出來,臺灣農業委員會恐怕為此付出了巨額的金錢贊助。
  • 蔡英文民調超70%,臺灣青年怎麼了?邱毅:被洗腦的都是「廢青」
    自從蔡英文上臺之後,就不斷地給島內民眾洗腦。不過不得不承認,民進黨當局洗腦確實很成功。縱觀民進黨當局在疫情之下的表現,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曾經還把口罩拿去「做外交」,公然隱瞞島內的疫情情況。那次的軍艦出現疫情的事件,民進黨當局也沒有迅速處理,結果士兵們攜帶疫情在島內瞎晃悠。
  • 奢侈品公司是如何給人洗腦的?
    由此陷入套路貸的也不在少數,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這些奢侈品公司給洗腦了。並不是說奢侈品不能夠買,忽悠著大部分低收入的人傾家蕩產去買,這就是資本在背後有意識的引導和操縱的結果。為什麼奢侈品可以讓這麼多人著迷呢?實際上這些奢侈品並不是真的在做商品交易,而是說在利用人們的虛榮心在掙錢,而人都有虛榮心。購買奢侈品會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這不僅是一次購物,擁有這些奢侈品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然而這種感覺正是這些資本家處心積慮,通過不斷地營銷宣傳,最後想要達成的結果。不把這些概念忽悠的滿大街的人相信,又有誰會去買呢?
  • 李登輝的日本名及臺灣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
    1915年,日本鎮壓了西來庵事件(日據時期臺灣人武裝抗日事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之後,日本對臺灣開始轉化為「同化政策」,其精神就是將臺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長,其目的在於使臺灣民眾成為完全之日本臣民,效忠日本朝廷,加以教化善導,以涵養其對國家之義務觀念。
  • 《歡樂好聲音》小熊貓組合唱的原來是日本原宿教主的洗腦神作
    當然,還有那五隻魔性的日本小熊貓(小熊貓!是小熊貓!Red Pandas!不是松鼠)組合——Red Panda Girls。橘子君簡直要被她們洗腦了!五色小熊貓小姐妹組合,唱著魔性的日本洗腦神曲,來去如風,雖然出場時間不多,但實在是很搶鏡啊。
  • 洗腦還是無腦
    在臺灣,行政機關層級若由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機關,意味著該機關業務的重要性降低。對這一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稱,臺北故宮典藏寶藏,有必要直屬於臺灣行政管理機構,若貿然行事將使其地位下滑。 將「故宮」更名為「華夏」,暴露了幕後主使者「去中國化」的險惡用心。
  • 邪教是怎麼給人洗腦的?河南端掉「日月氣功」,大快人心
    有人說這些信徒都是被洗腦了,還有網友說自己家親戚整天被洗腦,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才算是被邪教洗腦。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加上自己的加工,認為,如果有下面5方面的特徵,說明正在被邪教洗腦。1,反人類幾乎所有的邪教都有一個末日論,告訴你人類最後會滅亡,或者地球爆炸之類的,然後只有加入這個組織才能夠得到救贖。
  • 林光輝:臺灣民眾抗日是浸血的事實
    ,臺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的言論,在我們這些全家堅決反抗日本統治的人看來,實在是刺眼無比。自1895年臺灣被清朝割讓給日本直到1915年,20年間臺灣人沒有一天不從事武裝抗日活動。據統計,被日本人殺害的臺灣人數目達到40萬人之多,足足佔當時臺灣人口的1/5,臺灣與日本不僅根本不是一國,而且有血海深仇。  我們「霧峰林家」是當年臺灣最積極的抗日家族,我曾祖父林棟梁為武裝抗日出人、出錢,領導臺灣民眾流血流汗的抗日。
  • 被日本佔領的50年,臺灣人是怎麼過的?
    日本在臺灣的農業建設和「國民教育」日本人在臺灣的建設,從經濟方面來說,嘗試了堪稱亞洲第一次的農業革命,推行的項目有:使用化肥、培育新品種、有計劃地規划水利灌溉等。他們開設了新型糖廠,代替過去用牛力和人力操作的製糖方法。日本人擁有的幾家製糖株式會社,廣泛地種植甘蔗,榨制食糖,行銷世界。臺灣外銷的農業加工品中,食糖一項的收入佔了大宗。凡此建設都使得臺灣的民間實受其益。
  • 《洗腦術》:如何讓洗腦術為你所用?
    《洗腦術》共分為兩部,首先讓你了解什麼是洗腦術,進而教你如何將洗腦應用到日常的社交中。  同時,作者讓你從本質上全面了解腦真相,讓你能夠從根源上學會區分:什麼樣的洗腦是一種激勵,什麼樣的洗腦是個美妙的陷阱,作為我們個人如何獲取「洗腦術」裡的正能量,並巧妙運用到人際溝通、高端談判、公關危機、品牌營銷、企業管理、情感對話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如何拍一支不被罵的洗腦廣告?
    洗腦廣告1:麥當勞 用高明的手段來「重複」,麥當勞的這支洗腦作品可謂深入人心,廣受讚譽。很多人因為看了這支廣告,走上廣告人的職業道路。 可愛的嬰兒坐在搖籃裡,正對著一個開著的窗戶。當搖籃來回移動時,嬰兒隨之一下一下。當搖籃上升接近窗口時,他就開心笑;當搖籃下降時,他就皺起眉頭哭。這個過程重複多次。
  • 《邪教:洗腦背後的真相》揭秘邪教洗腦過程
    瑞克·艾倫·羅斯著《邪教:洗腦背後的真相》 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邪教,可謂是讓人「談邪色變」。如何抵禦邪教的侵害,拯救深受邪教迷惑的人,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認識它背後的運作規律。《邪教:洗腦背後的真相》讀書研討會專家觀點《邪教:洗腦背後的真相》受到中國相關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在近日舉行的《邪教:洗腦背後的真相》讀書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指出,當前邪教已經成為國際公害。防範和處理邪教不僅是受危害國家的緊迫任務,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因此在做好國內反邪教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國際反邪教工作的合作與交流。
  • 科幻的日本機器人動畫,六神合體雷霆王,超魔性的洗腦神曲
    日本動畫伴隨著70後、80後、90初的成長,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1980年,隨著《鐵臂阿童木》一飛沖天,越來越多的外國譯製動畫進入人們的視野。它們種類豐富,來自於不同的國家,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歡聲笑語。而日本出品的機器人動畫更是數不勝數,其中就包括這部《六神合體》。
  • 品牌會利用別人有而你沒有的壓力給你洗腦讓你趕快下單
    接著我們就看看這隻電動倉鼠是如何利用我們的同儕壓力給你洗腦的。馬丁說,這家公司運用了病毒營銷的方式,而病毒營銷正是構建同儕壓力的最佳手段。你想啊,讓那隻電動倉鼠無處不在,不就構建了一種同儕壓力嗎? 那麼,這隻倉鼠是如何使用病毒營銷的呢?
  • 在日本遭遇洗腦電影,完爆宮崎駿,敢說沒看過的人會被群體騷擾
    劇情講述了大正年間,惡鬼吃人擾亂民生,少年炭治郎全家慘遭終極Boss鬼滅門,唯一倖存的妹妹禰豆子也成了鬼。為了尋找復原妹妹的方法,替家人報仇雪恨,炭治郎加入鬼殺隊,踏上了斬鬼之旅。漫改動畫第一季於2019年4月開播,9月完結。鬼滅到底有多火?沒看過的人會被騷擾2020年的日本熱詞除了新冠病毒,便是《鬼滅之刃》。大街小巷鋪天蓋地都是鬼滅的綠黑格子圖案。
  • 葉茂中的土味洗腦廣告如何在中國營銷界叱詫風雲?
    那麼葉茂中是如何靠這三板斧,成為如今的廣告大師的呢,這要從他的童年開始說起。011968年,葉茂中出生在江蘇泰州一個漁村。在葉茂中老家,鄉裡頭的規矩就是比誰拳頭大。選擇的目的地無非香港、臺灣、澳門或者新加坡。在洋人高管之下,本土廣告人開始成長,並形成自己的風格。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華文廣告人開始成氣候。恰逢當時外企大舉來到內地市場淘金,服務這些大公司的4A廣告公司們也隨之而來,奧美、麥肯光明、盛世長城、智威湯遜等廣告巨頭,在90年代紛紛進駐中國。
  • 李遠哲,饒了臺灣人吧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臺立法機構為了蔡當局開放美豬進口議題吵翻天,正當絕大多數臺灣人憂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即將進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竟語出驚人表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諾貝爾獎得主竟如此不科學的護航萊豬。李遠哲,饒了大家吧!
  • 邱毅:蔡英文認為臺灣人該被日本殖民者屠殺?
    前「立委」、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譴責民進黨及臺聯黨的雙重標準。他表示,政治人物最忌諱的就是雙重標準,面對反課綱事件,可以看到民進黨、臺聯黨在煽風點火、興風作浪,可是面對李登輝書日本喪權辱國踐踏臺灣人尊嚴更嚴重的言論,民進黨與臺聯黨在那裡?為什麼緘默不語?如果認為課綱微調那麼在意,李登輝在日本的言論難道一點都不在意嗎?這就叫雙重標準。
  • X-JAPAN主唱被邪教洗腦十二年的辛酸史:邪教在身邊
    X-JAPAN主唱被邪教洗腦十二年的辛酸史:邪教在身邊X JAPAN是20世紀末在日本組成的五人男子搖滾/重金屬樂隊,音樂作品銷量超過五千萬張,音樂風格主要是交響金屬元素的力量/速度金屬,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發展成具備前衛搖滾元素的樂隊,擅長詮釋澎湃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