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島神社是指位於日本廣島縣廿日市市境內島嶼 —— 嚴島(舊名宮島)的神社。神社創建於約公元593年,擁有約一千四百年的歷史,為日本國內其他約五百座嚴島神社的總本社,神社主要祭奉宗像三女神(田心姬命、市杵島姬命、湍津姬命)。
嚴島神社修築於瀨戶內海海濱的潮間帶上,神社前方立於海中的大型鳥居是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為嚴島境內最知名的地標。嚴島神社的大部分建築結構均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神社亦收藏許多國寶級的文物。神社在1996年時與後方彌山的原始林區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中。
由於地理位置獨特,加上島嶼秀麗的景致,嚴島自古就被人們認為是女神居住的靈島,因此逐漸成為日本神道信仰的中心。神社的創建至今沒有明確的記載,但一般認為是在推古天皇即位元年(亦即593年),由安藝國的有力豪族佐伯鞍職所建造。有關嚴島神社的正式記載則是在811年(弘仁2年)時,以「安藝國佐伯郡 伊都岐島神社」祭神為「市杵島姬命」收錄於日本史書《延喜式》當中的延喜式神名帳。
日本其後進入戰國時代,長期政局不穩導致嚴島神社逐漸衰敗、荒廢。直至1555年(弘治元年),毛利元就在嚴島之戰(嚴島合戰)中獲勝,將嚴島一帶收歸於自己的領土。在元就的庇護與支持之下,神社恢復昔日香火鼎盛的場面。1587年(天正15年),豐臣秀吉為了供奉在九州徵討中陣亡的將士,命令安國寺惠瓊在神社旁的山坡上建造大經堂(讀經所),被後人俗稱為「千疊閣」。
它的寢殿以莊嚴華麗的建築風格而著稱。聳立在海上的「大鳥居」(日本神社的大門),是宮島的象徵,它和有著紅柱、白壁的神殿與周圍的綠色森林、藍色的大海相映生輝,1996年也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中央政府與廣島藩的支持及保護,前來神社的香客絡繹不絕。今日的嚴島神社已經是日本國內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