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墨筆硯戲說:人生不是如一張白紙,而要如一張宣紙

2020-12-06 風送小雅

剛出生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這一生如何過,就看怎樣在這張紙上作畫了。

換個角度想,承載生命的我們本身,又是什麼材質的紙呢?

我們中國人,想必應該把人生活成一張宣紙吧。

怎麼說?

中國四大發明的第一個就是造紙術。

那什麼是萬紙之王?是宣紙。

宣紙起源於唐代,當時由宣州府(大約是今天的安徽涇縣一帶)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家而得名。自此後,中國的字畫就有了獨特的承載之物,免去了「生命危機」。據說,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藏書和資料早就有毀損的危機,而我國唐宋時代的傳世名畫至今保存完好,細看紙面依然白潔潤柔,真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那摺扇上的勾畫攪動秋風,何須悲畫扇?

人生若按價值來說,活成宣紙,本身就已價值連城。在其上作畫,亦可承載稀世名畫,只需三筆:

第一筆 浸染,墨韻萬變

人生如紙,生命就是紙與墨的互動。

宣紙的特性是潔白如雪、質地柔韌、耐折耐磨,久藏也不會變色,最重要的是它的暈墨性和吸墨性。

宣紙分生熟,也是對墨吸收程度不同的區分。一滴墨滴在熟宣上,暈開一層層一圈圈的韻味。

世人總是喜歡用是非黑白來劃分世間的真善美與假惡醜,假惡醜的一面就是黑的。

辱母殺人案裡的於歡,是殺了人,可在他人生的冊頁上,他如何沉澱這一筆濃墨?世間萬態,不可能儘是白的。就連蘇軾也感嘆,人生的悲歡離合,是自古難全的啊。你不可能不遭遇人生的黑暗,生命的韌性就在於如何處理這些黑暗面,我們可以經歷苦難,更要將苦難如宣紙浸墨般化解、融合,進而繪出人生畫卷的精彩。

第二筆 分墨,定格擺局

宣紙看似薄薄的一層,實際是可以分層的。

古畫裡有一門手藝——揭裱,指的是把已經裝裱好的字畫的裝裱祛除,然後裝裱的工序。

鑑於宣紙的分層特性,有些制假的匠人會將一張宣紙上的畫作劈為兩三層,然後把每一層重新裝裱,一副畫就變身成好幾幅。你說這是假畫吧,它卻是真畫的一部分。質量最好的宣紙甚至可以分出十幾層。

童年時期,也許天真快樂,也許受過傷,它們或深或淺都在我們的性格上打著烙印。

人生是有厚度的,無論經歷什麼,都會沉澱在閱歷裡,那些成長的記憶其實一直都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

格局不同,應對不同。

製作宣紙的原料,最重要的一項是青檀皮,和別的原料相比,它的纖維更細更長,吸墨性和潤墨性更強。

現代社會的抑鬱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被人重視。人生於世,七苦並行,生老病死避無可避,怨憎會擺脫不得,愛別離傷人心肝,求不得苦盡甘不來。

我們需要學一下宣紙的分層精神,既然被墨染是避無可避的,那就把墨跡一層層沉澱進不同的紙層裡去,化為自己的歷史。你看的越多,格局自然越大。

第三筆 藏墨,蘊墨千年

米蘭昆德拉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說法。

輕和重,往往是角度不同,認知不同。

宣紙輕輕薄薄,價值卻在於不蛀不腐、紙壽千年。

細看宣紙,薄如蟬翼,有詩讚它:「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

長壽的原因或許就在它的韌性上。南宋書法家張即之的作品現存於安徽博物館,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其紙依然光潔如初。

生命的長度不僅僅在活的歲月上。有個說法是你的生命終結了,但你要是還活在記得你的人心裡,那就沒有消亡。

王羲之死了那麼久,雖未見過他的真跡,但墨形得存於世,宣紙功不可沒。

蘊墨千年,就是宣紙的品質,做人,亦復如是。

相關焦點

  • 歡動國慶︱不「紙」於此,一張紙能有多少種可能?
    看書讀報,寫信繪畫.....薄紙一張素顏少色,出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你可曾想過紙也能變身雕塑,被編織成袋,化作新奇的立體裝置?在藝術家的手下,紙成了聚光燈下的絕對主角,固有形態被突破、解構與重塑。展覽現場一位「羅馬青年」正凝望著遠處,思考著困擾古今的哲學問題,任誰看,都不會懷疑這是由大理石雕成的。可雕塑旁的製作視頻卻讓人目瞪口呆,一層層紙緩緩落下,人臉輪廓逐漸成形。在展覽中,這樣「視覺魔術」還有很多,針在宣紙上紮下254560孔,通過不同方向的針孔改變光源,就成了白紙上的崇山峻岭.....
  • 紙墨筆硯 文房四寶 最好的還是來自徽州
    文房四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婺源(原屬歙州府,現屬於江西)龍尾硯。圖為「文房四寶」之徽墨。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現安徽歙縣)、宣紙(現安徽省涇縣,涇縣古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端硯(現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和歙硯(現安徽歙縣)。圖為「文房四寶」之之宣紙。圖為「文房四寶」之歙硯。圖為「文房四寶」之筆墨硯。圖為「文房四寶」之筆墨硯。圖為「文房四寶」之毛筆。
  • 紙墨筆硯,隨心而動,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書畫吧吧友清香淡雅青春夢紙墨筆硯,留下的是境界。俗話說「心境自然涼」,我覺得的寫書法和水墨畫時需要的也要心靜。心裡想的會不知不覺從書法中體現出來,急躁,安靜等都會有體現。所以寫書法時需要心靜,emmmmm。。。。。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當你覺得你努力過但還是沒有收穫那就是你還不夠努力。沒有誰一下子就很厲害。
  • 什麼是高麗紙?高麗紙與宣紙的區別?
    古代高麗國(西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 王氏高麗)所產之紙。北宋陳 《負暄野錄》云:"高麗紙以棉,繭造成,色白如綾,堅韌如帛,用以書寫,發墨可愛。此中國所無,亦奇品也。"此紙多為粗條簾紋,紙紋距大又厚於白皮紙,經近人研究,宋明清時我國書寫所用高麗紙,大部分是桑皮紙。清乾隆時我國有仿製的高麗紙。
  • 肯德基全家桶中為何要放一張白紙,其實是障眼法,很多人理解錯了
    小編其實並不是特別喜歡吃肯德基的全家桶,因為它的分量完全就不夠全家人一起吃,一般我一個人就可以吃完一桶。而且它的價格倒是全家人一起負擔的價格。不過和肯德基其他單品比起來,全家桶的價格還是相對比較實惠的。
  • 一張紙,壽命1000年!究竟有什麼秘訣?
    碓皮、撈紙、曬紙、剪紙……「古藝宣紙」的製作方法通過大屏向世界展示只屬於中國的唯美靜謐、大氣磅礴。大屏中出現的製作宣紙的工人,正是來自安徽宣城涇縣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從青檀樹皮、沙田稻草變成韌性十足的宣紙需要108道工序,歷時3年。這其中,有一道至少兩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序叫做撈紙。
  • 宣紙:紙壽千年 墨韻萬變
    宣紙產地在安徽涇縣,還包括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這些地區古代均屬宣州府管轄,所產紙因而得名宣紙。歷代文人墨客書畫名家無不喜愛。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耀目生輝。
  • 五年級作文:我是一張紙
    我是一張紙,一張普普通通卻又不平凡的紙。說起我的身世,我要感謝蔡倫,他在公元105年製造出了我的祖先「蔡侯紙」。那時蔡倫是用一些破衣服、麻頭、漁網等廢棄物製造出我來的。先把這些舊物洗滌乾淨,再用蒸鍋蒸煮,然後搗製成漿,取膜去水,最後晾乾紙就做成了。
  • 書山有路勤為徑,「字如其人」,反映著一個人的品味……
    俗話說,「字如其人」。雖然一個人字寫得好不好,並不代表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但不得不承認:寫字好看的人,永遠能比別人多一些機會。字,反映著一個人的學識、反映著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反映著一個人的工作生活態度、反映著一個人對美的情趣、反映著一個人的品味……因此,寫得一手好字可以讓你在人生的大海洋中獲得一席之地。書法,在古代是文人不可或缺的技能,它承載著文化的起始、傳承與發揚。可如今電腦和手機幾乎代替了筆和紙,手寫的文字變成了一張照片、一段語音。很多人提筆忘字,再也沒有了以前的儀式感和敬畏感。
  • 關於中國畫畫紙,半生熟性質、生宣面、厚宣紙,各有各的特點
    厚宣紙的特點是結實耐畫,即使多次套染也不致穿破。墨、色上去後有一部分滲至紙背, 只有一部分向四周暈化開來。由於藏得住水, 故控制水分較容易。但也因為紙厚, 有一部分墨、色沉入紙底, 幹後就會感到墨、色的效果比溼時淡許多。所以, 用厚紙作畫, 落墨上色要略重些, 估量一下幹後的效果。也要估量到託表之後, 墨、色會比未託表前略深一些。
  • 安徽涇縣:「宣紙之鄉」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
    千年宣紙的「變與不變」  初冬時節,走進中國宣紙文化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皖南民居,在五彩斑斕的樹木掩映下,透著幾分詩意和浪漫,宛如置身於世外桃源。在這裡,遊客可以參觀到傳承千餘年的古法宣紙製作工藝,了解紙、墨、筆、硯、扇、紙簾等製作工藝,親身體驗紙、墨、筆、硯、扇、紙簾的製作。  宣紙作為中國傳統手工紙的傑出代表,也是文房四寶之一。
  • 為什麼一張白紙對摺50次後,其厚度能直達月球?一個動畫解釋原理
    為什麼一張白紙對摺50次後,其厚度能直達月球?一個動畫解釋原理月球離地球相隔甚遠,在過去人們就有著奔月的神話故事,但是,靠過去人們的力量難以抵達月球,不過現在有了各種科學技術做支撐,原本的登月夢想也實現了,之前就有這樣一種說法,將一張白紙對摺50次後,其厚度能直達月球?
  • 向歪果仁借紙巾,可別只會用paper,你得到的會是一張白紙!
    那如果你問歪果仁借一張紙巾,難道還用paper嗎?當你對著一名老外說:Could I have a paper,please?那你一定會拿到一張白紙。那今天小編就教教大家關於紙的英語。我們常常使用的paper,在英語之中是代表著書寫、包裝的紙張、硬紙,是不可數名詞。舉個列子:Have you seen today's paper?你看了今天的報紙嗎?
  • 巧法用墨 妙自天成
    經常反襯的顏色有白粉、石綠、石青、硃砂等,反襯色也要靈活運用,不可平塗,可以有濃有淡,也可以與正面的色相不同。如畫葡萄,正面染紫,反襯些藍也可以。總之要從效果出發,不必泥於成法。以上所說反襯法,多是施於薄的熟紙熟絹。至於生紙,因為透顏色,可正面著色(多麼薄的顏色都會傷墨),為了不傷墨,也可在反面著色。
  • 一張紙也許很普通,但是當把它連續對摺之後,你會發現它很可怕
    一張白紙的一般作用就是信息記錄的載體或者是工具,在多數人看來沒有什麼特殊的用處。實際上一張白紙也可以是很奇妙的,例如有科學家就認為,如果將一張白紙連續對著一百次後,即使是宇宙也不能裝下它。可能會有很多人質疑這個觀點,由於紙張大小和柔韌性的問題,因此一般的紙張根本對摺不了一百次。
  • 如何用一張1×1的紙折出正七邊形?
    和它的名字一樣,我們的工具就是一張白紙,大多時候是一張1×1的白紙,除此之外再無其它。與尺規作圖比起來,摺紙作圖好像更加極致,乾脆把尺子和圓規都扔了,甚至連筆也不給你,只留下一張白紙,你竟然還指望我作什麼圖出來?然而正是這種「比原始更原始」的辦法,解決了尺規作圖也搞不定的數學問題。
  • 滅老鼠不用藥,只需一張紙,輕鬆抓老鼠,方法安全又有效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招抓老鼠的小妙招,只需一張紙就能輕鬆搞定了,解決了很多家庭困擾的煩惱。下面就來看看如何用白紙製作抓老鼠陷阱吧!抓老鼠小竅門首先準備一張A4白紙,並且將折一折,折成三等分。然後撕一節雙面膠下來粘在白紙的側邊,並且將白紙左右兩個側邊粘在一起。接著準備一粒花生,用雙面膠把它粘在白紙的頭部的位置。最後把白紙放在桌面高處的位置,一半放在外面一半放在桌面上,底部放一個水桶。只需要老鼠過來偷吃花生就會失去平衡直接掉進水桶裡逃也逃不出來。
  • [動手做]把一張紙對摺
    本次實驗活動聽起來超級簡單,但其實它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實驗條件及材料 ● 一張A4紙 ● 一卷便宜的衛生紙(越薄越好)活動步驟 (1)在你開始本次實驗活動之前,請先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你認為你可以將一張紙對摺多少次? (2)將準備好的A4紙對摺。
  • 書法攻略之第三章,紙法,墨法,章法,第一節,紙法,墨法篇
    第三章紙法、墨法、章法第一節 紙法、墨法本章內容不多,但同樣也很重要。很多人以為,拿起毛筆寫字,就得用宣紙。然而,宣紙在唐朝時才出現。所以說,古代人留下那麼多的精彩遺墨,並非是寫在宣紙上的,而是布帛,纖維紙如麻紙等。也就是說,並非是只有在宣紙上才能寫出那種效果來,其他的紙自有其他紙的妙用。當然,隨著歷史上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用紙量也逐漸增大,以前的那種生產技術,規模已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於是宣紙也就應運而生了。宣紙的產生,至少有兩大優勢。
  • 腦洞要這麼大嗎?把撕紙撕成藝術!論一張紙的終極玩法!
    腦洞要這麼大嗎?把撕紙撕成藝術!論一張紙的終極玩法!論玩紙,我就服他!一折一彎,將一張紙玩的出神入化!導讀:一張紙你能玩出什麼花樣?相信很多人都認為一張紙能做的東西太有限,無非就是塗塗畫畫或者摺紙,當然,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