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傳承需要下一代的延續,這個世界不知道存在了幾千年,地球是上所有的生物一代又一代不斷的進化,然後不斷地繁衍生息,延續後代,慢慢的才有了如今這個人類世界。
世界上不論什麼物種,它們都在追求延續後一代,不論是聰明無比的人類,還是智商低下的動物,抑或是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他們無時無刻都不在繁衍著後代。
畢竟後代的存在意味著他們的後繼有人,雖然比起幾千年前,人類的壽命已經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但是總歸是不能夠永生的。
所以延續後代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由於時間的不斷變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自然界的不斷淘汰之下,生物的生殖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最開始的時候,生物在進行繁衍下一代的時候,只是用最簡單的細胞生命通過分裂等各種無性的方式來進行的,後來伴隨著時光不斷的變化,也伴隨著生物不斷的進化,這種傳統的繁殖方式發生了改變。
從最開始的無性逐漸向有性生殖轉變,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所能夠見到的哺乳動物,大部分都是通過雌雄生殖細胞的融化來繁衍生殖下一代,這就是典型的有性繁殖。
這樣繁殖下來的基因,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下一代,它們就融合了母親和父親共同的細胞,有著母親和父親的基因,而這兩種不同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導致一個嶄新的基因出現。
畢竟兩個不同基因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導致變異的出現。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個嶄新的變異的出現,才致使物種有了進化的可能,兩種全新的基因的迸撞,會迸發出什麼樣的花火誰也不知道,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先進的生物,但是也有可能會出現一個十分愚笨,智力低下的物種。
所以在自然界之中,物種繁殖後代是極其謹慎的,對於合作對象當然要十分的謹慎的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繁衍後代,就像是如今的結婚生子一樣。
在挑選與你共伴一生的人的時候,總是要格外的當心和認真,畢竟這是一輩子的事情,
,千萬不能兒戲。
就像現在結婚,人們要考慮雙方的經濟實力,要考慮對方的家庭條件
,要考慮對方的身份地位等等諸多方面。
女人們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丈夫,兩人之間是否感情和睦,能否忍受對方的各種壞毛病,這些方面都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說,生物在進行繁衍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選擇自己孩子的父親,或者是母親的時候,總是要格外的當心。
根據相關的研究顯示,除了某些硬性的條件之外,人們的卵細胞還會對某些人的精子會更加的偏愛,因為偏愛自然而然的就會為他們開啟後門。
一來自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動物系的教授就曾經發表了一篇論文,也就是大名鼎鼎《卵子的化學信號促進了人類神秘的雄性選擇》
這篇論文對於上面的言論進行了十分詳細的介紹。
原來人們在進行性選擇的時候,她們的卵細胞會發出一種比較特別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被叫做化學引導劑,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物質。
她們會留下一條液體路徑,而精細胞就可以藉助這條液體路徑更快的找到未受精的卵細胞,大大的加速了受精的速度。
這種化學引誘劑可謂是十分的神奇了,這就其實相當於是卵細胞在選擇雄性精細胞,就像是女生在挑丈夫一樣。
眾所周知,如果精細胞想要找到卵細胞,其實是非常難的,它們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挫折, 成千上萬的精細胞,經過艱難的旅途,最終到的地方可能卵子只有幾百個,而這種化學引誘劑也只是在最後距離兩釐米的時候才會起到作用。
通過這些誘導劑,可以讓精細胞能夠更容易地穿過之後路程,成功的和卵細胞進行結合,從而進行繁衍生息。
雖然只有短小的兩釐米,但是對於卵細胞和精細胞來說,卻是極為的重要,在經歷跋山涉水的遊動之後,此時的精細胞已經是大汗淋漓了,而且是精疲力盡,而這最後兩釐米,又何嘗對它來說不是一場幫助呢?
在聽到這些詳細的描述之後,不禁會感到一個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的神奇,畢竟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生命的誕生居然要經歷這麼多的程序。
這不但讓我們感到生命的神奇,也讓我們對生命起了敬畏之心,每一條生命的誕生並不容易,它是成千上萬的精子經歷了重重的困難,在最後的候選者之中脫穎而出,結合所誕生的生命。
就像父母對我們的偏愛一樣,卵細胞在進行選擇精細胞的時候,也會對其偏愛,這個世界可真是夠神奇的。
我們生活在這片熱土之上,感受著生命帶來的美好,每天都有新生命的誕生,也有舊生命的逝去,因為能夠有新的生命的誕生,才有我們這麼多人的出現。
我們能看到這個世界上的陽光,鮮花,雨露,我們能夠看到這七彩的世界,更能夠感到這世界的美好。我們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期待生命。
既然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在父母的期望之中出現在這個世界之中,那麼我們就一起好好的熱愛這片世界,一起感受這世界的美麗,不要辜負了那份偏愛,也不要辜負了我們的美好人生。
卵子在成千上萬的精子之中挑進一枚,之後這個世界上,茫茫人海之中,多了一個我們,1‰的概率,多麼的神奇。
我們能夠來到這個世界,在萬千精子之中脫穎而出,想必我們也是十分幸運的人,滿懷著虔誠與信心,熱愛生命,愛護這片美好的世界,也感謝能夠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父母,永遠滿懷熱情。
——END——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