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迎月。陳詠 攝
18日晚,揚州古運河畔1912街區分外熱鬧,揚州市廣陵區東關街道舉行「徐凝中秋賞月晚會」,同時開展以「古城邀明月,平安進萬家」為主題的消防安全全民宣教活動。當晚提前舉行的中秋祭月拜月賞月活動,也給文化古城增添了更多活力與精彩。
通訊員 施華健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陳詠
「良辰美景中秋月,皎皎銀霜照東關。又是一年團圓日,平安萬家歲歲年。」隨著主持人的開場白,廣陵區東關街道徐凝中秋賞月節熱鬧開場。記者注意到,當日白天揚州是多雲到陰天氣,到了晚上活動舉辦之時,一輪月亮衝破雲層而出,雖然未到月圓,仍帶給現場市民驚喜。廣陵區東關街道負責人介紹,「徐凝中秋賞月節」為一年一度的品牌文化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年,每年中秋佳節,東關居民們齊聚在這古運河畔南河下的最美賞月點,賞月節因唐代揚州籍詩人徐凝的優美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得名。
此次消防安全全民宣教活動,不僅有東關街道和消防部門的聯動,更有社區志願者們的出力,他們身體力行,帶動了一大批社會力量參與到平安行動中來。
記者了解到,揚州城又叫「月亮城」,蘊含著豐富的月亮文化,除徐凝的著名詩句外,另一位「揚州老鄉」唐代詩人張若虛還留下了「孤篇壓全唐」的詠月詩《春江花月夜》。同時代的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也奠定了揚州「月亮城」的地位。專家介紹,不僅有詩、文、聯、書,「月亮」還融入揚州的建築、地名和店名之中,產生了很多帶有「月」字的命名。比如廣陵路上的「二分明月樓」、何園的「月亮門」、冶春園內的「問月山房」樓、瘦西湖小金山的「月觀」等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晚除了鑼鼓、歌舞、清曲、評話、琴箏、說唱等蘊涵平安、吉祥、喜慶內容的精彩節目外,寄託著老百姓「月團圓,人團圓」美好祝願的祭月拜月儀式,更承載著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記者注意到,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和3個主祭女子,身著漢服,和臺下市民群眾一起,在現場琴瑟交鳴中感受這份古老的傳承。主持祭月、焚香、祭酒、誦讀拜月祭文、月神祭拜,一個個儀式分外莊重,一次次禮儀寄託著中國人從古到今對於和平、安康、吉祥的嚮往和追求。
演出現場,各個社區帶來的表演將現場氣氛一次次帶入高潮。演出間隙,廣陵區消防支隊還帶來家庭消防實用知識展示,觀眾睜大眼睛認真觀摩,消防支隊還用音詩畫表演的形式,讓大家熟悉消防、重視消防。
家住東關街道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作為揚州人,很為家鄉的「月亮城」自豪,徐凝中秋賞月節舉辦了五屆,自己年年都來,感覺一年比一年辦得精彩。自己和身邊的街坊鄰居一樣,生活條件好了,對於平安、幸福的追求更高,社區、街道很給力,大家的幸福感一年比一年強。
記者在現場還採訪了祭月儀式的主持人——在廣陵區東關街道工作的刁敏婕。小刁畢業於南京林業大學。為了這次祭月儀式,她提前做了好長時間功課,對於古代祭月文化,對於揚州的歷史文化內涵,都進行了紮實了解和知識儲備。「作為年輕人,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並發揚光大,真的非常有意義。」刁敏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