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臺:Charlie Sierra Charlie……3853,歡迎來到拉各斯。
塔臺:請問公司呼號的標準發音。
飛行員:四川,我公司呼號的標準發音是四川,我們是四川航空。
塔臺:四川,謝謝,貴公司位於中國的什麼地方?
飛行員:我們公司的主運營基地在中國西南部的成都。我們公司的機隊有165架飛機。
當地時間9月25 日07:50,3U3853客運包機航班飛越6356海裡,歷時12小時49分安全抵達奈及利亞拉各斯機場。航班搭載了多家化工、石油與工程建設等單位的援建人員共325人。受到疫情的影響,援建隊伍的出行一推再推,最終確定由川航執行此次飛行任務,這是川航首次運行西非航線。
9月17日,接到執行拉各斯航線的飛行任務,首航機組第一時間建立了「成都-拉各斯航線運行準備小組」微信群,從航線飛越地區通訊要求及特點、航路各區域應急程序、拉各斯機場情報資料及細則的綜合分析、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等方面,機組進行了明確的任務分工,也確定了與各保障部門溝通的責任人。
9月23日,提前一天, 6位機組成員在航班協調會前開了碰頭會。帶隊機長王屹峰召集機組成員進行飛行前準備,研究航線特點、機場細則、進離場程序、滑行路線等內容,並制定特情預案。同時,飛行機組與乘務組的航前協作也提前一天展開,了解飛行情況、空防安全措施、邊防海關手續,確保首航任務萬無一失。隨後,機組在航班協調會上對各項細節、航班關鍵信息和各飛行保障部門進行溝通。
「航線資料齊全了嗎?」「證照帶齊了嗎?」 9月24日,晚11點整,在準備室中,首航機組成員們信心滿滿,為即將進行的飛行任務做準備。此時,距離3U3853航班起飛還有3個小時。由運控、情報、氣象、配載等組成的飛行信息講解小組也針對本次航班的綜合運行情況進行講解通報,針對航路危險天氣、目的地機場及ETOPS備降場導航資料庫不完整等重要信息情況進行特別說明。
圖:川航首次運行西非航線
從接到任務到起飛,僅8天時間內,召開了大小3次的航前協調會,機組人員收集整理資料,多達百頁。每個環節密切配合,到最終任務的順利完成,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自信和從容。這一份自信和從容是運行系統中各部門的通力配合,是川航核心營運能力的集中體現。
「熊貓之路」國際航線發展計劃開啟以來,川航國際航線已經通達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以及非洲。川航人,對待每一次飛行都投入著像第一次飛行時的專注,「海闊天空,飛享世界」,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位川航人展示出的氣魄和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