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海洋意識教育綜合平臺,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

2020-12-04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海  南  省  教  育  廳


瓊教提案字〔2020〕67號


海南省教育廳對政協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

第三次會議第0074號提案的答覆

(復文分類:B)


馬向陽委員:

感謝您對我省教育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提出的《構建海洋意識教育綜合平臺,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為加強全民海洋意識教育,宣傳我省海洋資源優勢及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向社會傳播海洋科普知識和先進科技,形成認識海洋、愛護海洋、開發海洋的理念,近年來,我省中小學及相關高校已逐步開展海洋意識教育,通過開好地方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開展與海洋有關的研學旅行等,在海洋意識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開好地方課程,學習海洋知識。按照國家有關教育要求,我廳於2014年立項將海洋意識教育列入省級地方課程,並按教材選用的有關規定通過公開選用程序從全國各出版單位送評的教材中選定了山東海洋大學出版社編寫的《我們的海洋》教材,供小學、初中和高中使用,成為我省學生學習海洋意識的很好載體。從2015年9月起,在全省大中小學開設了海洋意識教育課程,成為全國第一個將海洋意識教育納入全省大中小學地方課程的省份。近三年來,我省都將《海南歷史》《海南地理》《生態文明》《我們的海洋》等地方課程中與海洋有關的知識納入中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內容,通過考試評價引導學生重視海洋知識學習,強化學生的海洋意識。

二、開展特色活動,進行海洋意識教育。我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海洋意識教育展示與評比活動,包括《我們的海洋》教學微課評比、「我的海洋夢想」中小學生繪畫評比、「我與大海的故事」中小學生演講比賽、海洋意識教育綜合實踐活動及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等,活動期間廣大師生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在全省中小學校掀起了一股「畫海洋、說海洋、識海洋」的海洋知識學習之風。2020年,根據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的安排和部署,我省組織了海南中學、三亞九小等10所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學校開展以「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海洋日活動,通過播放《我們屬於大自然》等有關的宣傳資料、組織收看中央廣播電視臺和自然資源部聯合出品的《蔚藍之鏡》大型海洋紀錄片、參加在抖音平臺開展「我為大自然代言」、「我為紅樹林代言」、「我為海洋生態代言」等活動,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海洋意識教育。

三、利用高校資源,培育全民海洋意識。海南大學設有規模較大的海洋學院,建立了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熱帶生物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亞航空旅遊職業學院大力發展特色鮮明的航海類專業教育和培訓,擁有國內一流的海運實訓中心並組建航海仿真科技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將培育全民海洋意識視為首要的責任和使命。各高校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支持海洋知識普及工作。一方面在校內,通過在學校公共基礎課增加海洋類通識教育課程、舉辦海洋知識講座、開設南海文化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古瓷文化展館等,增進學生海洋意識。另一方面在校外,組織高校志願者們走進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通過製作「我的海洋強國夢」心願卡、祝福牆等多種形式,融入微信集贊、微博互動等多種新媒體方式,面向社會開展「清潔海岸」志願服務、「生態文明海洋知識宣傳展」及「生態文明海洋,我們的責任」聯合繪畫系列活動,將海洋保護活動作為常態化志願服務項目,倡導市民從點滴做起,樹立保護海洋的大局觀念,形成全員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良好氛圍。

四、結合研學旅行,開展海洋意識教育。2017年,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瓊教〔2017〕90號),明確要讓廣大中小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地域特色文化和家鄉變化等。要求各中小學校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做到有課時、有師資、進課表,原則上每學年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累計2-3天,初中累計3-4天,高中累計4-5天。三亞航空旅遊職業學院組建的航海仿真科技館,包括航海科普展教館、航海模擬器體驗館、輪機模擬器體驗館、航海安全館四部分,自2018年4月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以來,已組織超過1萬名中小學生到航海仿真科技館進行參觀、接受海洋意識教育。我省國家南海博物館、海南博鰲水城、三亞海洋世界、三亞亞龍灣海底世界、三亞海昌夢幻海洋公園等一大批海洋教育資源也已經通過評審,成為我省對學生開展海洋意識教育的研學旅行基地,為我省中小學生開展海洋意識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正如您所說的,海洋意識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儘管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海洋意識教育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距離我省實現海洋強省的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您在提案中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其中不少建議與我省近期正在開展的工作舉措十分契合,如我廳正在著手研製我省教育「十四五」規劃,初步擬定將海洋意識教育列入教育規劃內容,從頂層設計方面為海洋意識教育做好規劃,提供機制保障,切實推進海洋意識教育,提高大中小學生的海洋意識等。下一步我廳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開發海洋意識教育的網絡平臺,豐富海洋意識教育內容,拓寬海洋意識教育途徑,藉助現代數位化教育手段,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海洋、認識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培養海洋的意識。

感謝您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海南省教育廳

2020年7月3日

(此件主動公開)


  聯繫單位、聯繫人及電話:省教育廳  王 穎,68230370。


相關焦點

  • 高校海洋意識教育的學理思考與實踐探索
    圍繞該指標體系,中央作出了加強國民特別是大學生海洋意識教育的系列重大部署。高校作為國民海洋意識教育的前沿陣地,理應率先構建大學生海洋意識教育體系,並把其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浙江海洋大學積極開展大學生海洋意識教育的理論體系、課程體系、平臺體系、活動體系、實踐體系探索,培育師生「懂海、愛海、用海」的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成效。
  • 關於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海洋」板塊 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的建議
    但在長期漠視海洋的「大陸觀」教育體系下,我國青少年普遍缺乏國際視野和海洋視角,「海洋國土」意識薄弱。剛剛發布的《2016年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MAI)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國民海洋意識剛剛及格,總體海洋意識淡漠。這與提升「海洋強國軟實力」要求相去甚遠,教育短板急需補齊。具體表現在:   一、錯誤地把960萬平方公裡陸地面積當作我國全部國土面積,不知我國還有約3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國土。
  • 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在京成立 開啟海洋教育校企合作新篇章
    北京海洋館建館十七周年一直致力於海洋科普、海洋環保活動,北京海洋館與海澱區八裡莊學區管理中心成立聯盟的目的為了整合雙方資源,持續深入的提升青少年的海洋環保意識和海洋強國意識,本次合作開啟了海洋教育推廣的全新模式,也是海洋科普教育校企合作的全新嘗試。
  • 山東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團點讚西海岸新區特色海洋教育
    整合利用各類培訓和各項賽事,系統提升中小學師生海洋教育素養。廣泛運用藝術手段和網際網路、多媒體平臺開展海洋普及教育,讓先進的海洋觀念、海洋精神、海洋文化迅速走向青少年。創新人才模式 加強聯合育人西海岸新區加強海洋教育專兼職隊伍專業培訓,成立區海洋教育學科中心組,先後派教師赴舟山、大連、北京等海洋教育先進地區學習,赴西班牙和希臘參加帆船培訓交流活動。
  • 以青少年為重點 加強海洋科普教育
    近年來,在國家、學校、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海洋科普教育平臺不斷擴展、途徑不斷豐富、力量不斷增強,取得了豐厚成就,也面臨著更多責任與挑戰。加強海洋意識教育,青少年是關鍵。我國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仍存在四方面短板。從文化傳統看,我國以陸地文明為主導,受「重陸輕海」觀念影響較深,海權意識、海洋文化不夠入腦入心。
  • 山東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管理暫行辦法今...
    建立「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旨在發掘海洋資源,團結社會力量,打造海洋意識教育公共平臺,凝聚海洋意識教育隊伍,在普及海洋知識、弘揚海洋精神、增強公眾海洋意識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條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由山東省海洋局負責命名和業務指導,所在單位進行日常管理。
  • 青島同安路小學榮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命名授牌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青島同安路小學等25家單位(場館)榮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全省共有4所學校獲此殊榮,也是青島唯一入選學校。近年來,作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校園的青島同安路小學,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培育新時代文明實踐「海洋知識宣講」亮點品牌,積極構建「六位一體」的藍色海洋課程體系,其中「海島科考」校本課程首開課堂搬到海島的先河,為學生學習海洋知識提供了廣闊空間;建立海洋專家導師團、海洋骨幹導師團、海洋金牌講解員等三級海洋教育導師團;積極探索實現從「普及海洋知識」為主到走向「提升學生各種能力」,從「形成海洋文化磁場
  • 我市一小學被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印發了《關於對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授牌的通知》,我市東營區科達小學被命名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並授牌。具體名單如下。威海市劉公島海洋開發有限公司釣魚島主權館劉公島鯨館日照海洋公園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海洋意識教育基地青島貝殼博物館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海洋現代漁業有限公司「耕海1號」壽光市海洋環境監測站昌邑市朱樹屏事跡陳列館與海洋科普館榮成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
  • 教育視點:市南區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六大路徑
    主要通過六大路徑進行實施:  路徑之一:實施海洋教育聯盟聯動  近年來,市南區成立了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出臺了《市南區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章程》《市南區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協議》,初步構建起區政府主抓,區教體局牽頭,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市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海軍部隊等部門聯動發展,市、區兩級海洋特色學校及海洋聯盟學校參與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 厚植海洋文化播種蔚藍夢想 廈門海洋意識教育活動風生水起
    各大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就像一把把打開海洋迷宮的鑰匙,吸引著中小學生前往一探究竟;一條條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研學路線,勾起市民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的興趣;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更是潛移默化地傳播海洋文化、播下海洋的種子……在廈門,風生水起的海洋意識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關注海洋,讓更多人增添探索海洋的興趣。
  • 青島同安路小學榮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命名授牌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青島同安路小學等25家單位(場館)榮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全省共有四所學校獲此殊榮該校是青島市唯一一所入選學校近年來,作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校園的青島同安路小學,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培育新時代文明實踐「海洋知識宣講」亮點品牌,積極構建「六位一體」的藍色海洋課程體系,其中「海島科考」校本課程首開課堂搬到海島的先河,為學生學習海洋知識提供了廣闊空間
  • 人民日報:增強全民海洋意識 提升海洋強國軟實力
    我國海洋意識提升歷經坎坷,隨著海洋戰略地位的不斷提高,民眾日益關心海洋、愛護海洋,海權意識明顯提升。但與其他海洋強國相比,我國仍然普遍存在公眾海洋觀念落後、海洋知識匱乏和海洋實踐單薄等諸多問題,已成為海洋強國建設和海洋事業發展的瓶頸。我們要用更先進的理念,更有力的行動,更優秀的作品,營造有利於增強全民海洋意識的環境和氛圍,為海洋事業發展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奏響建設海洋強國的時代強音。
  • 省海洋局命名授牌25家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印發了《關於對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授牌的通知》,決定命名「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等25家單位(場館)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並授牌。具體名單如下。威海市劉公島海洋開發有限公司釣魚島主權館劉公島鯨館日照海洋公園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海洋意識教育基地青島貝殼博物館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海洋現代漁業有限公司「耕海1號」壽光市海洋環境監測站昌邑市朱樹屏事跡陳列館與海洋科普館榮成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
  • 關於2019年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識教育基地名單的公示
    各有關單位:為更好地傳遞海洋知識、宣揚海洋文化、切實提升市民海洋意識、為海洋文化教育發展搭建交流平臺,我局於2019年下半年組織開展了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識教育基地評選活動。
  • 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該中心的成立是順應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戰略要求,發揮國家與地方行政部門、國家最高教育學術機構與高校專業科研的力量,聚合海洋教育資源,搭建起青少年海洋教育研究與發展的平臺。中心面向全國青少年,以開展海洋教育研究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傳播海洋知識、傳承海洋文化,培養青少年「親海、愛海、知海」為宗旨,將統籌組織、統一協調各方面力量推動青少年海洋教育工作,推動海洋教育課程的開發與應用,開展海洋研學、夏令營等多種形式的海洋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海洋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舉辦區域以及國際間海洋教育交流活動,推動全國中小學海洋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 我市一小學擬被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根據《山東省海洋局關於印發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魯海函〔2019〕154號)要求,經工作評審,山東省海洋局現對擬授牌的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進行公示,名單如下: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
  • 首個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成立(圖)
    世界海洋日來臨之際,本市首個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在南開大學附屬中學成立
  • 李滄教育,比您聽說的更精彩 : 海洋教育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青島報導   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發展,推進藍色海洋教育進校園工作  一條主線:推動課程建設 落實課程實施  李滄教育重視將海洋教育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在1-8年級全面開展《藍色的家園 海洋教育篇》地方課程,實施海洋主題內容與學科滲透相結合;同時,鼓勵各學校積極探索開發海洋教育新課程,有效提升了海洋教育實施水平。
  • 山東省海洋局關於擬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的公示
    根據《山東省海洋局關於印發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魯海函〔2019〕154號)要求,經工作評審,山東省海洋局現對擬授牌的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進行公示,名單如下: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
  • 海洋教育,山東先行
    近幾年,青島市還在地方海洋課程基礎上探索構建「海洋VR教育課程體系」,聘請數媒專家開展VR海洋教育演示與體驗活動。通過與駐青高校、研究所、海洋教育一線老師合作,深度開發海洋實驗STEM課程,內容涵蓋海洋生物、海洋生態、海洋化學、海洋藝術、海洋船舶、海洋地質等領域。該市市南區以課程的整體建構,推動育人理念的落地與育人目標的達成。以《藍色的家園》課程為依託,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海洋意識與海洋觀念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