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一張「皮毛」,這種技術讓動物「死而復生」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9月10日,經過上海自然博物館標本名製作中心的精心修復,4件有著60多年歷史的動物標本,在教師節當天與標本的製作者、102歲的上海市首批特級教師林有禹重逢,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當你看到這些「高齡」標本「重煥光彩」,充滿靈動與野性的再次出現,是不是會讚嘆如今的科學技術的神奇,動物標本是如何製作的?它們還需要修復嗎?

製作動物標本能讓人了解自然界生物多樣性

「所謂動物標本就是把動物遺體經過各種處理,將其皮毛、骨架或身體器官長久保存,作為收藏、展示或研究用的樣品。」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生物塑化標本專家隋鴻錦教授說。

談到傳統的動物標本製作有哪些方式,隋鴻錦介紹道,有剝製標本,展示動物的皮毛,體現生物的多樣性,了解各種動物的樣貌;有骨骼標本,由於骨骼相對不容易腐爛,所以把它剝離出來之後晾乾,可做成標本展示;有浸制標本,我們用固定液(福馬林)把它保存起來,放在瓶瓶罐罐裡。此外,還有一些少見的方法,比如蠟制的、透明的……

在過去,製作標本只是為了保存動物,製作技術並不完善,導致一些動物做成標本後「四不像」,不能準確地展示動物的表情、肌肉等形態特徵。

比如,你還記得幾年前那些令你「眼前一亮」的動物標本嗎?從賊眉鼠眼的北極熊到盤腿兒坐的狐狸,再到看起來已經活了超過9條命的貓咪……如今的動物標本不僅具有科研、展示價值,而且更加追求標本製作技術的創新,讓動物「死而復生」,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製作動物標本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界生物多樣性的特點,讓大家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孩子們也可以從這些動物標本中獲取對大自然界的認識。」隋鴻錦說除此之外,一些稀缺物種,我們需要把它保存起來,避免它死亡後就腐爛消失。「我們的《巨鯨傳奇》展覽中有一件白暨豚展品,白暨豚是中國長江中下遊特有物種,是已經宣布功能性滅絕的動物,這件標本保存下來可以讓後人了解白暨豚到底是什麼動物。」

隨著環境的變化,一些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已有許多動物只能以標本形式展示給後人,供了解和學習。動物標本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不僅能作為教學工具,使同學們了解動物的形態特徵,同時還可以宣傳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加強人們環保意識。

「剝製」標本製作方法能逼真還原動物生時狀態

如饑似渴的老虎、貪婪兇狠的狼、斑紋靚麗的梅花鹿……如果不說,還以為這都是有血有肉的動物,而不是動物標本。在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記者看到了如大自然一般的場景,也感嘆不是只有動態的造型能表現動態美,靜態的造型同樣可以表現動態美。

那標本的製作者是如何將靜態的造型表現出動態美呢?

「用新型的剝製方法做動物標本,動物的皮毛是經過鞣製處理的,就像我們穿的皮衣、皮鞋一樣,已經變成「熟皮」,沒有任何異味。而且毛髮的光澤度、蓬鬆度和柔軟度更貼近於動物生活狀態。」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館長李愛民說,博物館裡大多數動物標本都是採用剝製方法。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裡的剝製標本——白化的孟加拉虎 李迪 攝

記者了解到,呈現在博物館內的每一件標本,製作者都經過巧妙的設計,運用動物的身體各種不同力度、幅度、角度進行了接近自然的造型,能夠讓觀賞者在這種直觀的靜態造型中產生一種直觀性的審美效應,給參觀者帶來不同的想像空間。

李愛民給記者介紹,動物標本還可以把兩件或多件標本進行組合,製造大自然中的真實場景,有時候組合標本比單純的動態造型效果更加突出,例如一隻老虎欲捕食小鹿的場景。

傳統方法製作的動物標本具有哪些優勢和不足,一旦破損如何進行修復?「一些傳統標本也把皮剝下來,剝下來以後沒有對皮進行鞣製處理,只是把多餘油脂去掉後刷塗防腐劑(如砒霜膏),讓皮不被蟲蛀。這樣處理的皮毛,通常有出現皮張收縮和滲油等現象出現。」李愛民說,砒霜膏是劇毒的,用在動物標本上,對標本製作人員和參觀標本的人來說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據了解,傳統的剝製標本製作,假體通常採用填充法進行,這樣的方法在小的細節上的表現沒那麼準確和完整,比如說動物表情、血管、肌肉結構等,逼真地還原動物生的時候的狀態,這也是新型的剝製方法的另一個優點。

在博物館裡有一頭亞洲象標本,如此龐大的動物標本也是廢了製作團隊九牛二虎之力。製作團隊先是把大象的皮剝離下來,根據皮毛的測量去計算樣本形態解剖學數據,按設計要求,做出一個「迷你」樣本,對比「迷你」樣本用定製密度的白色聚乙烯苯板材料來復原雕塑這個動物假體,細節處和不合身的地方則用黃色的聚氨酯材料去修補,在經過多次地「試穿」合身之後,塗抹上專用膠水,便可以把皮縫起來了。

「由於溼皮到幹皮的自然乾燥過程中,為了防止皮張的收縮和走位,所以縫皮之後利用「T型」定型針把該突出細節的地方表現出來,比如說皺紋。」李愛民說,像這樣的標本,在控溫控溼的情況下,它可以保存超過100年之久。但平常需要對標本進行除塵殺菌等常規保養和定期的燻蒸維護處理。

生物塑化標本可保存上千年

對於動物機體來說,內臟腐爛的速度要比皮膚快好幾倍,所以想要看到完整的內臟非常困難。而近年來新興的生物塑化技術能提高人們對人體以及動物體的基本認識,讓觀眾「看透」生命,而不是觀察生命。

「生物塑化技術是一種可以把生物組織保存得像活體一樣的特殊技術,廣泛應用於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學、組織胚胎學、展覽館展示等多個學科和領域。用簡單的話說叫生物標本塑料化,它其實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生物組織當中容易腐敗的水、脂肪等物質替代,以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隋鴻錦說。

幹制標本——鱗翅目的閃蝶、灰蝶等多種昆蟲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供圖

眾所周知,古老埃及將屍體製作成木乃伊。木乃伊的製作方法是脫水法,將屍體水分蒸發變乾燥,變成一個屍幹,所以它的形態會縮小、變形。隋鴻錦告訴記者,生物塑化技術是採用替代法,實際上動物的形狀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可以很好地保持標本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從製作方法來講,生物塑化技術分多個步驟,首先阻斷樣本的腐敗過程,進行甲醛固定、然後解剖;隨後,用丙酮對其不同組織部位進行脫水、脫脂;最後,通過真空負壓浸漬工藝完成造型的固定和聚合硬化處理,」隋鴻錦解釋道,生物塑化不僅使標本可以展示出生物的外形,而且還可以展示出生物內臟、肌肉等內部結構,揭示生物在演化和適應環境中產生的結構特點,展示生物多樣性產生的原因。「同時,生物塑化標本還具有無毒、無味、可觸摸、後期維護方便以及可長期保存等特點,理論上可以保存上千年。」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動物皮毛紋理》金錢豹子-協助拍攝
    動物皮毛的鮮豔色彩對於動物的生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幫助動物在不同的環境隱藏自身,趨利避害。同時也可以迷惑天敵,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然而,對於人來說,動物皮膚的花紋也成了設計師相繼模仿的對象,被應用於服裝,家居等設計行業。
  • 白色皮毛的動物,大家要珍惜!
    FurFur,動物的皮毛。北極狐、白鼬的一身白毛非常美麗,但這些白毛並非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融入環境。
  • 死而復生的生物你見過嗎?這兩種動物是代表,它們讓人類看到希望
    這一消息很快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傳播開來,大多數人表示嘆息,也有人認為長江白鱘可能會「死而復生」,像之前傳言說袋狼復活了那樣,這種場景真的會出現嗎?首先來說說袋狼死而復活的說法,這種動物曾是地球上唯一的有袋類狼,且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澳大利亞這塊大陸上。
  • 動物皮毛下的秘密令人驚奇
    (原標題:動物皮毛下的秘密令人驚奇)
  • 滅絕動物「死而復生」,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原因為何?
    引言:「死而復生」這個詞在大多數人看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它違背了基本的自然規律。然而類似的現象確實在自然界中出現了,一些早在幾百年前、幾萬年前,甚至是幾十萬年前滅絕的生物又重新出現了,但人類不應該因此而沾沾自喜。
  • 滅絕動物「死而復生」,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原因為何?
    審核:小文引言:「死而復生」這個詞在大多數人看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它違背了基本的自然規律。然而類似的現象確實在自然界中出現了,一些早在幾百年前、幾萬年前,甚至是幾十萬年前滅絕的生物又重新出現了,但人類不應該因此而沾沾自喜。
  • 荒野大鏢客2傳說動物皮毛有什麼用 傳說動物皮毛作用一覽[多圖]
    荒野大鏢客2玩家在遊戲中獲得各種稀有動物的皮毛之後是怎麼樣處理的呢?我們知道這是一個中世紀的世界,科技剛剛起步,這些材料玩家是可以製作各種裝備和道具的。下面就來說說傳說動物皮毛的作用吧。《荒野大鏢客2》當中玩家可以進行各種有趣的動物狩獵,在狩獵的過程當中玩家也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動物,在動物之中又包含各種不意義昂動物,狩獵這些不一樣動物會獲得傳說動物毛皮,那麼在遊戲當中這些傳說動物毛皮又有什麼用呢?
  • 青島出現頭像狗的動物,長了一張網紅臉,毛茸茸尾巴後有一撮白毛
    近日,青島嶗山出現頭像狗的動物。遊客在嶗山遊玩時發現這種動物,長了一張網紅臉,渾身黑色毛髮,間雜著白毛,粗長的尾巴後有一撮白毛。它們有的腿受傷,有的耳朵受傷,也許是被放生到野外。後來經過動物學家辨認,這種動物原來是銀黑狐。
  • 世界上最珍貴的皮毛,串起中美俄三國的羈絆
    《邊疆獵人的東進》,作者:VG Vagner(1880-1942),現藏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博物館這足以看出獵手們的倉促,實際上,他們對自己將要獵捕的動物都知之甚少,從「聖彼得號」倖存者的隻言片語裡,獵手們只是大概了解到這種「海河狸」喜歡在海中嬉戲,又爬回岸邊礁石休憩的習性,就連這種動物科學意義上的發現者斯特拉都沒來得及對它們進行更細緻的觀察。
  • 《荒野大鏢客2》傳奇動物皮毛賣給誰?
    《荒野大鏢客2》裡共有14隻傳說動物,玩家可以在傳奇動物身上獲取素材來製造更好的裝備、護身符,很多玩家不知道《荒野大鏢客2》裡傳說動物的皮毛要賣給誰、弄丟了怎麼辦,本文帶來了《荒野大鏢客2》傳說動物皮毛攻略,告訴大家傳奇動物皮毛賣給誰。
  • 上海口岸查獲瀕危長尾虎貓皮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1月25日電(陳君言 吳怡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王燁捷)今天,上海海關通報一起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上海海關隸屬浦東機場海關在進口快件渠道查獲瀕危野生動物長尾虎貓皮毛6張,此系上海空港口岸快件渠道首次查獲該瀕危物種製品。
  • 河狸皮與新阿姆斯特丹的崛起:皮毛交易史上的「紐約前傳」
    這種動物被捕殺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此前它只是時尚界採用的各種皮毛中的一種,而且是不怎麼重要的一種,各種顏色的貂皮才是皮毛界的明星。可是到了16世紀末,潮流的演變使得河狸皮帽子成了所有出身良好、家境富裕的人士必備的單品。突然之間,河狸這種世上最神秘的生物之一變成了皮毛交易中最受追捧的品種。這樣的流行熱度最終持續了兩百多年才漸漸散去。
  • VOA慢速 | 加拿大鵝帶火了土狼皮毛
    Coyotes are wild animals that are related to dogs and wolves. They are found in North America.用動物皮毛製作冬裝的流行大大提高了對土狼皮毛的需求。土狼是一種與狗、狼有關的野生動物,它們主要出現在北美地區。
  • 1929年戴維發現「特殊」毛皮,法國動物學家說:難道還有這種動物
    世界上最稀奇、最可愛的動物是什麼?1929年之前,外國人可能會給出各種答案。直到美國人戴維僱傭獵人,將這種動物的毛皮走私到國外,讓世界知道還有這種動物的存在,大家統一認為:最可愛的動物就是它。您可知道這是什麼?
  •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原標題: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來源:環球網查看評論  讓人感到恐懼的殭屍在肢體分解之後仍能死而復生,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也發現了一顆「殭屍行星」。
  • 不可思議的鴨嘴獸:皮毛能發光
    鴨嘴獸具有生物螢光,這意味著它們的皮毛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的光。這是研究中的部分合成圖像,科學家用黃色濾鏡顯示出皮毛更「真實的」螢光色。現在,科學家發現了鴨嘴獸一個新的奇怪特性:螢光皮毛。在最近發表於《哺乳動物》雜誌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在紫外線(一種人眼看不到的光譜)照射下,鴨嘴獸的皮毛會發出藍綠色的光。
  • 自然界中存在「死而復生」的生物嗎?
    但是近年來,世界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驚奇的事情,死亡的生物竟然能夠「死而復生生活在此區域的白喉秧雞雖然長著像鳥,但是和鳥類動物不一樣,不會自由飛行。所以這種不會飛行的鳥類自然而然就被大海水給淹沒了,最終導致整個物種都消失匿跡。
  • 到底是什麼讓它們能夠「死而復生」
    13.6萬年前,冰川融化,海平面開始上升,位於印度洋的阿爾達布拉島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水底,跟隨著一起沉入海底的還有島上的所有動物,包括一種「不會飛的鳥」。但與渡渡鳥不同的是,在幾萬年後,來馬達加斯加的會飛的白喉秧雞再次遷徙到了阿爾達布拉島,並且再次進化成了「不會飛的鳥」,它們就這樣死而復生了。這種進化方式也被科學家稱為迭代進化。
  • 死而復生真的存在嗎?美國科學家創造了「殭屍狗」,喚醒就能復活
    但在一些科學家的眼裡,他們可不這麼認為,甚至他們相信,科學的力量能使人死而復生在這種狀態下,只需要很微弱的能量,就能維持狗的生命。當狗被喚醒後,它會立刻滿血復活,上躥下跳,而對於記憶、神經、機能都不會受到影響。
  • 黑作坊用腐爛動物皮毛骨頭熬明膠散發惡臭(圖)
    在廣州天河區馬鞍山的一個臨建作坊內,腐爛動物皮毛、骨頭堆積如山,發出的惡臭讓附近小區住戶寢食難安。前天午夜,新快報記者和天河區環保局調查人員一起,在棠德花園周邊找到了這個惡臭來源。昨日,相關部門將這個製作明膠的無牌作坊徹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