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橋的上海男人:淳樸勇敢講義氣的"街頭大佬"-定海 流氓 奶頭山...

2020-11-25 東方網

  

  圖片說明:定海橋的背後,售價不菲的大平層豪宅正在出售中。據說也有本地居民目前租住在裡頭。本版圖片/晨報記者楊眉

  在社會複雜的生態裡,所謂的「流氓」是不可迴避的一種存在。我們的受訪者陳韻認為,除卻其中的不法之徒外,定海橋通俗意義上的「流氓」對當地人而言更多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能人」,因為他們對人很有經驗,懂得跟人打交道,所以在底層也能夠洞察大形勢的變化。

  定海街頭

  一個陰天的下午,定海港路棚戶區一線天的小巷子裡,傳出了噼裡啪啦的麻將開胡聲。幾步之外的一扇木門嘎吱打開,迎面一個斜叼著半根煙的平寸中年男人,我們彼此對視一眼,他繼續夾著兩條腿傾著身子往弄堂裡一溜小跑,徑直衝到前面不遠的公廁去。

  從小巷子一路往西走到底,是一條熱鬧喧囂的露天菜場,燃氣公司正在挖掘施工的電錘聲,和路邊水汆丸子店的高音喇叭叫賣簡直像轟炸一般。

  據說,這條全天候的定海路馬路菜場是大楊浦菜價的最低點,紅心出油鹹蛋10塊錢9枚,蓬蒿菜晚上落市時一塊一斤隨便撿。

  穿過腳碰腳的定海路,又鑽進一條小弄堂,這是定海路449弄——定海橋地區唯一的老式工房,有7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日本人的宿舍,用到如今早已被本地居民因陋就簡地改造成了各式各樣。其中一棟樓的二層有一個突在牆體外的懸空搭建,看起來十分稀奇,記者在下面端詳了半天,不知這東西派什麼用處。一個老奶奶路過,「淋浴間多看有啥呢看頭?」

  繼續往裡走,正好一個拎痰盂的中年男人出現在弄堂裡,他晃晃悠悠地,盯著一條不知哪兒冒出的小黑狗看。中年男人問了問身邊的人,「這是啦個家的狗?(蘇北話音)」,旁人說是野狗,他便擺下痰盂去捉那條小狗,邁腿跑了幾步,他發現追逐不得,只好提起痰盂打道回府。圍看的人也就散了。

  快到傍晚六點鐘的定海橋,為數不多住在此地的年輕人正在歸來,多年不曾離開的中年人、老年人,好像掉進了時間的夾縫裡,重複著自幾十年前便習以為常的生活。

  這些畫面是外來者在定海橋逗留數日後很容易得到的一些觀感,當然,這也是定海橋的一部分。但倘若只以這些畫面來概括定海橋,那定海橋人一定會告訴你,這裡還有別樣一種你看不見的「定海橋」。

  出流氓、出大亨

  「講起定海橋,儂頭一個會想到啥?」

  「定海橋嘛,人家都講,出流氓、出大亨的呀。」

  記者向一位朋友的伯母打聽,她家就住在定海橋北緣的平涼路上,距離定海路不到一百米。這位伯母搬來此地十多年,經常在買菜時聽街對面的鄰居說起定海橋的那些陳年故事。

  談及「流氓」,總會從那些狹窄巷子裡牽出許多稀奇傳聞。

  「此地出過好幾個『流氓』。一撥一撥的,名氣響的有貴寶、紅根、寶才……(音),寶才呢,賣相相當好,看起來像電影明星,穿得也總歸蠻挺刮的;還有貴寶,貴寶就是立在儂面前,儂一看就曉得伊是流氓,腔勢蠻嚇人的;還有紅根、五子……多唻。」定海橋的老居民跟記者講起。

  時至今日,你問定海橋人,他們也很難評說「流氓」這個詞在當地究竟是褒還是貶。

  「除了一部分不法之徒外,定海橋通俗意義上『流氓』這個稱謂,對當地人而言更多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能人』。他們很了解他們的社區,比任何人都了解。」連續兩年組織中印大學生考察定海橋的策展人陳韻說,「這些『能人』基本上都在40歲左右離開了定海橋,他們中有的人在社會轉型的時候找到了比較好的位置。因為他們對人很有經驗,懂得跟人打交道,有大局觀,所以從底層當中能夠洞察形勢的變化。既能認得定海橋,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定海橋地處整個楊浦的一角,因為靠江便利運輸,國棉十七廠、梅林食品廠、華光啤酒廠先後在此開廠落腳,解放前這裡就是輕工業區,工廠需要勞力,所以定海橋也是和三灣一弄、虹鎮老街旗鼓相當的蘇北移民聚集地。

  解放後不久,定海橋便迎來了新中國建立後的第一批嬰兒潮,那是一個多生多養爭當「光榮媽媽」的年代。到了1970年代,這些工廠子弟們長大成人,剛剛提及的那些江湖諢名,幾乎都是那一批人,其中貴寶那一撥年紀最長,是「老三屆」的。

  當年又恰逢時世動蕩,不少年輕人過早輟學後便走入了社會,「流氓」這個稱法便逐漸開始在定海橋阡陌縱橫的小街道上被漸漸喊出來。

  業餘研究者於凌(化名)通過自己的私人關係,了解到了當地「流氓」的一條發展脈絡:早期的鬥毆起因無非是「拗軍帽」,或者「踏女朋友」這類年輕人無所事事引發的街頭糾紛,當時的年輕人口袋空空,一頂新軍帽或者毛呢外套在都可算是硬通貨了。

  一來二去有了摩擦,被欺負的就會回去找兄弟們幫忙。當地的老居民說,「流氓」在定海橋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這裡是工廠區,光榮媽媽多,生了「小七子」、「小八子」的大有人在,年輕人遇到摩擦,喊一聲自己的親兄弟統統出來就有一支隊伍了,何況樓上樓下鄰居的孩子出來幫忙,一下子就有幾十個小夥子。

  449弄的居民常敬民至今都對發生在弄內的一場鬥毆記憶猶新,「通北路來了三十幾號人,伊拉就從大門衝進來。聽到自家工房的小囡喊被人家打了,大人就出來幫忙了,鐵門一關,就打死老虎了。阿姨媽媽都出來幫忙,抄起拖把就上了。」

  楊浦、虹口人口稠密,像定海橋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偶例,北面的控江、鳳城、西面的通北路、虹鎮老街,都和定海橋的青年們發生過摩擦。這些不同街區之間的較量也像戰爭一般,一些在場面上較為勇猛,又有號召力的人物開始浮出水面。而那些諢名流傳在街坊中間的「流氓」們,幾乎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出單刀赴會或者單騎劫營的故事。

  這種年輕人發洩能量的鬥毆很容易失控,在1970年代末此地的惡性事件也時有發生。由於不少年輕人「頂替」父母進了工廠,技藝好的甚至偷用車床打造器械。不過到了1983年,這股暴力鬥毆的勢頭很快就被那次「嚴打」撲滅了。定海橋人管這次嚴打叫「刮颱風」。

  「颱風」過後,街頭混混們也開始回歸正常的社會秩序。1980年代,整個社會也在開始轉型。時髦的喇叭褲,皮夾克甚至奶油包頭通過電影電視走進上海人的視野裡,「分挺不挺」開始成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重要指標。「流氓」們自然也開始要「尋方向」了。

  「許大馬棒」和「座山雕」

  為了進一步接觸那段歷史,記者通過當地人的介紹,找到了王又發(化名)。王又發今年60歲,是在定海路上摸爬滾打長大的,和貴寶、紅根都算是街坊鄰居。他是那一片比較早就闖出去的人物,在上海灘人脈開闊,加之為人豁達,雖然王又發和這些「流氓」差不多同歲,當年卻在定海橋有著類似「老娘舅」的影響力。

  「實際上伊拉這批人,為人都是很實,很講義氣,很質樸的人。這也是定海橋人的特徵。這些年我在外頭,人家認可我,很多時候也是這些特徵。」王又發講。

  要講定海橋的「街頭史」,先要預熱一下定海橋的地形結構。定海橋地區基本上是被兩條居中縱橫交錯的小路平均分隔,一條是東西走向定海港路,一條是南北走向的定海路。十字路的西北角是當地唯一的工房449弄,東南和西南角則是沿著定海港路先後搭建起的棚戶區,當地人把這片棚戶區稱為「窮街」。實質上449弄和定海港路在居住條件上並無本質不同。

  「449弄和定海港路相當於威虎山和奶頭山,兩邊一直是互不買帳,兩邊也各有自己的許大馬棒和座山雕,不過也是幾年就換一撥的。」熟悉那段歷史的王又發向記者介紹。

  訴諸暴力的時代很快就結束了,定海橋的人也自然而然開始向經濟看齊。

  「『流氓』的收入一般怎麼來?」記者問。

  「有的是正常上班的,但是也有像貴寶這樣的,好像一直沒哪能正經上過班。」王又發回憶。

  靠「敲竹槓」始終不是長遠之計。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街頭混混裡開始有做生意的,一群兄弟中間只要有一個發達了,自然會惠及其他人,王又發說,「我記得他們中間有一個做仿冒的鳳凰牌腳踏車車牌,也不是什么正經生意,假車牌貼到假的腳踏車上頭,不過當時也賺了不少鈔票。」

  為了謀求發展,定海橋的「流氓」們也很看重王又發的人脈資源,所以一直想要攀援。

  「我屋裡廂要翻房子要平土,貴寶來得起勁,熱天就穿了條短褲幫我在院子裡夯土,窮夯八夯,滿頭大汗,隔壁人家都看不懂唻——嘎大的流氓在做啥?」王又發說。

  「還有一趟我請幾個朋友吃飯,就訂在平涼路上的鴻運樓,這是爿小飯店,樓下燒菜,樓上也就4、5張臺子吃飯,鴻運樓的老闆老早也是混的,所以幫貴寶、紅根、寶才伊拉關係都蠻好。我要去吃飯,老闆呢就悄悄打電話給伊拉,就講又發阿哥要來吃飯咯,因為伊拉是請勿到我吃飯的,所以這也算一個機會,鴻運樓又沒包廂的,坐在一個樓面,伊拉麼就好過來敬敬酒。格麼當天我就帶了朋友去吃飯咯,吃到一半,一歇紅根上來了,一歇貴寶上來了,伊拉都裝不曉得,『喔唷,噶巧,又發阿哥也在吃飯啊!』」

  王又發想到那幾個「流氓」賣萌,忍不住笑:「吃到一半,幾個人就過來敬酒,伊拉幾個人酒量都很嚇人,一個人一頓飯一斤白酒沒問題,伊拉也只吃白酒。貴寶呢講講來敬酒,敬哇敬哇就坐下來了,我也不忌諱,伊拉也都是很直爽的。坐下來就開始『劃』了:『大家是又發的朋友,今朝開始也是我的朋友,有事體尋我一句話。』」

  王又發記得,貴寶自始至終都是一口蘇北話。

  這一點也需要補充講一下,定海橋的語言很有意思,此地的「官方語言」就是蘇北話。王又發說,自己家的隔壁鄰居哪怕是寧波人、蘇州人,但凡住在定海橋就不得不學蘇北話。

  「人家講上海人對蘇北人有點看法,但是在定海橋呢,蘇北人對其他地方的人會有看法,儂想要融入此地,儂就要講蘇北話。老早點阿拉開玩笑,要是有人到定海橋,開上海言話,就有人要教訓儂了:『啦邊來的啊?講什麼東西?(蘇北音)』」

  回到鴻運樓。那場酒席吃到很晚都沒有結束,因為其他的「大哥」聽說貴寶、紅根和王又發在一道吃老酒,不想落了下風,便都藉故紛紛趕來,最後二樓坐到撲撲滿。

  「飯吃到一半,寶才打電話給紅根,紅根就『劃』唻,『我跟又發阿哥一道吃老酒!』鴻運樓麼就在定海橋對面,走過來一歇歇。儂勿要看伊拉威虎山奶頭山,實際上伊拉平常也白相在一道的。」王又發講。

  那天散席,王又發特地到樓下找老闆,「儂個人,哈煩!」老闆嬉皮笑臉打朋講,「伊拉看到儂上樓梯的呀。」

  在王又發看來,定海橋的這些「流氓」,雖然會耍耍滑頭,但和無賴也有不同。「儂勿要看,伊拉去吃飯都是吃好就結清,從來不賒帳。反過來是老闆自己要尋機會,比如逢年過節碰到伊拉來吃飯,老闆就借題發揮『今朝給我做做人,吃好直接走噢!』碰到這些人家裡有人做生日,老闆帳面上也會拉掉一點。」

  「伊拉呢也會『挑挑』老闆,比如有時候生意上面吃酒席,講好是對方老闆買單的,就拉到鴻運樓來,1000塊的酒水要伊1500塊。這種都有來有往的。」王又發說。

  鴻運樓的夜老酒隨著十多年前平涼路一線的拆遷不復存在。1990年代初,王又發搬離了定海橋,這些年他已經很少回去,至於那些當年攀援他的「大哥」們,王又發也早已失聯了。

  據他所知,貴寶今年已經將近70歲了,搬出定海橋了;寶才後來自己出去做了生意,據說做得還很不錯,也早就搬走了;紅根想法子跟上了定海橋出去的一個大亨,搖身成了公司裡的保安隊長……

  「窮則思變」,這是王又發對江湖人物轉型的形容。而在陳韻的視角看來,普通的定海橋人和外界接觸的機會並不多,而這些「能人」正是因為看到了更大的格局,所以或多或少搭上了開出「窮街」的列車。

  在定海橋,還有一批搭上更早一班車的,這些人也是1950年代出生的,他們沒有在街頭耗費太多的青春,趁著改革開放的先機,在有經商傳統的定海路上早早破牆開店,成為了此地的第一批個體戶。

  1980年代的定海路一條街遠沒有今天繁鬧,不過也算是當地最主要的商業街,定海路靠近平涼路方向,有兩家貼隔壁開的小店,一間是餛飩店,一間是雜貨店,不曉得多少定海橋人都在這兩家日常小店吃過餛飩買過物事。這兩家小店誕生了定海橋人盡皆知的兩個「富豪」。

  餛飩店的老闆叫周正毅,雜貨店的老闆叫劉根山,前者不必贅述,後者也曾是上海灘的「公路大王」。「周正毅離開得比較早,劉根山賺錢之後買了奔馳600,還經常停在平涼路上,手裡麼拿著9萬塊一部的磚頭大哥大。」王又發回憶。

  記者在定海路居委採訪時,主任王根生幾乎略去了所有這些街頭人物的故事。當然,他眼下有著非常具體,且很難開展的日常工作。他告訴記者,這個地區因為露天菜場的緣故,常住人口中外來務工者已經超過了50%,而久居此地的上海人也大多集中在50歲以上,其中多為老弱病殘以及被託付給祖父母照看的幼兒。

  從居委會出來,又被人流捲入繁鬧的定海路市場裡。街頭大佬的故事再傳奇,而今也都淹沒在定海路轟鳴的嘈雜裡。

相關焦點

  • 民風淳樸《哥譚》市——蝙蝠俠前傳
    大家好,我是主編老貓,今天跟大家嘮嘮民風淳樸的哥譚市。《哥譚》是DC旗下的美劇,取材於DC漫畫經典超級英雄作品《蝙蝠俠》,是蝙蝠俠前傳,講述了少年蝙蝠俠的成長曆程。今天跟大家講講《哥譚第一季》。戈登是哥譚市的一股清流,《哥譚第一季》從戈登的視角切入,講述初出茅廬的戈登的成長及引出哥譚市的諸位大佬。
  • 劉闖是如何從一個流氓,蛻變成超級戰士的
    貌似,知道了劉闖在以前是一個小混混的身份,候哥說,雄兵連,不需要流氓,滾出雄兵連的隊伍,因為雄兵連,不需要這麼一個,牆頭草一樣的人。那一刻劉闖他哭了他認真的在懺悔,那一刻,小編也深深的被這個男人給感動了,因為再後來的事情當中他非常的勇敢,遇到困難時,絕不退縮。被雷納推倒時,他明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勝算還是要衝上前去。
  • 「盤點」影視劇中霸氣側漏的黑道女大佬,男人們瑟瑟發抖!
    劇情其實很普通,但是吳君如的表演並不普通,她把十三妹從單純講義氣的少女到心機深沉的黑幫堂主的變化完美的詮釋了出來。表演有層次,有深度。可樂死的時候,我的心都碎了~三、楊紫瓊——《葉問外傳:張天志》影片中楊紫瓊飾演的是最大黑幫長樂的大姐頭,她雖為女人,但處事殺伐決斷,治理幫派凌厲霸氣,將幫派經營地有聲有色、富甲一方。她身手不凡,聰明過人。
  • 舟山名人館 認識定海從這裡開始
    旅滬巨商朱葆三,從學徒做起,終成工商業金融業巨擘,那一張張五顏六色的「鈔票」是最好的見證;忠義實業家許廷佐,白手創業,曾一度成為航運業的領頭羊,今天的「廷佐小學」,正是「鄉裡蒙其榮光」的最好見證;「企業大王」劉鴻生,從一張張火柴盒上的「火花」,到他捐資建立的舟山中學,一路見證他從洋買辦到實業大亨;「中國計程車鼻祖」周祥生,至今還讓「強生」計程車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王啟宇在上海創辦第一家用機器生產紡織的企業
  • 王獅子是怎樣講義氣
    王振王金寶知道王獅子是義氣之人,不會坑害他,也就先到了朝邑縣城。隨後,王獅子又找了幾位刀客朋友,趕著馬車將鹽運往關中。路上果然遭到了鹽局的盤查,「車上裝的什麼貨?」王獅子答道:「下面的貨是人骨頭,上面的幾包是人皮。」
  • 「梔子花,白蘭花~」上海街頭的阿婆賣的竟不是梔子花?
    ,看到阿婆們挎著個小竹籃,鋪一塊藍色的蠟染方巾,上面擺著梔子花白蘭花,男人買給女人,大人買給小孩。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上海街頭的阿婆只賣這兩種花呢?為什麼上海街頭的阿婆們只賣白蘭花茉莉花呢?
  • 老外博客細述玩弄中國女生 網上掀追逐流氓行動
    英國男子博客細述玩弄中國女學生、貶低中國男人性能力激起公憤,網絡又見「追殺令」!近幾日,一篇名為《網絡追逐流氓老外大行動》的帖子在國內各大知名論壇流傳,而這次「追殺令」的發布者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心理學教授張結海博士。
  • 給男人送花好不好盤點適合送給男性朋友的11種花
    我覺得男人不是男朋友的那種是不會喜歡女性朋友送玫瑰百合之類的花的,畢竟是男人,喜歡的不可能是女人喜歡的那類漂亮的大紅大紫的花,可能更注重內涵。1、天堂鳥:瀟灑、多情公子。你很出眾,吸引了眾人目光,同時又很多情,讓許多人傷心。真想叫你一聲花孔雀,這花的樣子和你很像。2、山茶花:可愛、謙讓、理想的愛、了不起的魅力。
  • 熊出沒:最糊塗的兩位,都有健忘症,但最講義氣
    不過塗塗是一隻可愛天真而又講義氣的小貓頭鷹,經常會在天空中便頭暈目眩,摔到地上,昏厥在地。還經常被吉吉和毛毛嘲笑為又不是貓,又不是鷹的小怪物,可塗塗義憤填膺地斥責,體現出塗塗正義凜然、毫不畏懼。
  • 玩家勇敢嘗試有毒食物,結局尷尬
    原來這位野男人在抄家中救了小姐姐,還幫小姐姐打跑了那些抄家的人,小姐姐為了感謝他便將自己的門的密碼告訴了這位玩家,這個野男人就這樣和小姐姐同居了,不過小賢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哦,這個野男人肯定還有別的目的。二、健康值為0突變喪屍?
  • 關羽放曹操,項伯放劉邦:二人其實都是「講義氣」的政治糊塗蟲
    這樣一位位高權重之人,同時還是個知恩圖報、義氣為先的好人。 當年,項伯曾經與張良交好,二人情投意合。後來項伯殺了人,是張良想方設法救了他。 於是,就在項羽準備發大軍攻打劉邦時,項伯連夜前來找張良,要他速速逃命。
  • 成大器:黃曉明搭檔周潤發,演繹上海大佬杜月笙傳奇,故事真精彩
    在上海這個地方沒有我不敢做的事情,唯一不敢做的事情就是當漢奸。這是王晶導演拍攝的電影《大上海》中,成大器的臺詞。成大器這個名字看似非常隨意,實際上也暗含了人物的一生。他確實成了大器,雖然在很多人看來他是流氓,但不可否認,他的傳奇一生真精彩。
  • 「定海浮生錄」動畫15s預告發布
    「定海浮生錄」動畫15s預告發布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11
  • 與上海有關的電影
    丁力偶然救下上海大亨馮敬堯(吳興國)的千金馮程程(寧靜)後,許下心願要娶其為妻,但襄王有夢神女卻心另有所屬,馮程程只把他當好朋友,愛的恰是某次旅途中在火車上結識的他的好兄弟許文強,而許文強也因她的勇敢善良機智對她產生了好感。許文強再次遇上馮程程時,激情沒能控制,與丁力的交情畫上句號。
  • 「生態綠」、「天空藍」……它們是定海最亮眼的底色!
    2017-2019年定海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90.1%、94.4%、96.6%,好空氣「金名片」不斷擦亮。 定海建立暢通
  • 勇敢的「格蘭芬多」:獅子座
    「你也許屬于格蘭芬多,那裡有埋藏在心底的勇敢,他們的膽識、氣魄和豪爽,使格蘭芬多出類拔萃。」分院帽為格蘭芬多的學子特性下了這個定義,而這句話用來形容十二星座中最耀眼的獅子座也再合適不過了。在古希臘神話中,它是眾神之王宙斯,為了紀念英年才俊赫拉克勒斯打死一隻巨獅為民除害得來的,由此獅子座被看作是「英勇無畏」的代表,其中最重要的標籤就是:勇敢。
  • 舟山:定海海山公園山頂驚現「樹屋」
    舟山:定海海山公園山頂驚現「樹屋」 2017年03月21日 10:39:36來源:定海新聞網
  • 上海街頭電線密如蜘蛛網,雜亂無章卻並不違和,正是老上海特色
    靜安寺前的電車線路的確,在上海街頭,尤其是老城區,這樣的電線隨處可見,和周圍的一切和諧共存,乍一看雜亂無章,仔細看,雜而有序,都經過了用心整理,這是我的親身感受。這個元旦假期我來上海旅行,每天都會去街上走一走,體驗老上海的味道,假期天公作美,每天都是陽光明媚。上海街頭數量眾多的老建築在藍天下格外漂亮,滿滿的年代感,韻味十足。密集的電線也是上海歷史發展的重要部分,近百年前,我國大部分城市點油燈的時候,上海已經是享譽國際的大都市了,霓虹閃爍,燈紅酒綠,夜上海曾領先全球。
  • 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文名都是啥?
    網際網路是連接全球的,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也越來越國際化,網際網路大佬們都有自己的英文名,當他們享譽國際的時候,他們的英文名既是公司內部的簡單代號,也作為他們在國際上的名片而出現在各大媒體頭條上。下面就來盤點一下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文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