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藍河
命案現場發現了失蹤多年的女兒的指紋,你該怎麼辦?
這是NETFLIX最高分華語劇《誰是被害者》開篇就留給我們的懸念。作為今年《隱秘的角落》之後、又一部影響力出圈的懸疑劇,《誰是被害者》引進國內的消息備受期待。
令人頗為驚訝的是,該劇8月14日獨家上線西瓜視頻,而非愛優騰芒等傳統視頻平臺。截至目前,#誰是被害者#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1.1億次,在知乎、豆瓣甚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均引發廣泛熱議,足見西瓜視頻作為一站式宣發平臺助力作品破圈的影響力。
當越來越多影劇綜作品選擇在西瓜視頻首發,如何找到正確的入局姿勢?西瓜視頻製造爆款的方法論是什麼?
內容+流量雙輪驅動
《誰是被害者》的出圈不出意料
對從業者而言,《誰是被害者》背後公司瀚草影視曾出品過《我們與惡的距離》、《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高口碑臺劇,新作自然值得期待;而對普通觀眾來說,追劇時常來自於大V安利。
「誰是看了瓜皮醬的推薦來的?」在密集的劇集彈幕裡,這條評論得到了不少附和。「正經的瓜皮醬」是擁有百萬粉絲的影視領域創作人,8月17日她發布了關於《誰是被害者》前3集劇情的解說視頻,每集故事的高能反轉令人意猶未盡,忍不住自己去看全集。
以內容+流量的組合拳助推影視IP,實現跨圈層聯動傳播以及針對內容受眾的精準觸達,是西瓜視頻娛樂營銷的優勢所在。
這次配合《誰是被害者》上線,西瓜視頻迅速組織站內優質創作人組成「西瓜影視天團」,「毒舌電影」、「老王憶經典」、「阿松撩劇」等100+影娛創作人,針對《誰是被害人》累計產出320+解說視頻內容,單條爆款視頻播放量突破108萬,西瓜影視天團的集群效應不容小覷。
這批創作人有的擅長驚悚題材作品的解說,也有的是走爆笑吐槽風,他們從更多元的角度對劇集進行解讀,讓原本受眾天花板明顯的懸疑劇有了被廣泛關注的可能。
比如擁有4100萬粉絲的頭部影評大號「毒舌電影」,點評了林心如、張孝全等主創演技,「布衣探案」則從男主女兒失蹤的劇情切入,在環環相扣的兇案間植入了父女關係和解的暗線;「七影俠」、「據說放映室」、「大頭電影日記」等創作人,以劇中道具細節剖析、職場與家庭平衡等方面為切口,圍繞劇集發散出更多現實話題。
西瓜視頻還策劃了結合劇情觸達大眾共鳴的破圈傳播,在《誰是被害者》上線當天,西瓜視頻聯合該劇一眾主演以及秀才侃娛樂、蚊嘰嘰、青史說等站內7位不同品類的優質創作人,共同錄製了「不做被害者」的公益ID。
明星效應加上跨領域KOL的影響力,讓這則呼籲關注社會民生、向不平等與霸凌等現象說不的視頻,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了強烈反響。
「人生從來不缺少坎坷,但我希望你永遠不會成為生活的被害者。」這樣的正能量價值觀輸出,來源於《誰是被害者》劇情本身,涉及對職場霸凌、老人贍養、校園暴力等諸多現象的揭露,關照的也是普通人的真實生活。
由劇中故事輻射當下社會人們熱議的痛點,在戳中大眾情緒共鳴、引發反思與討論的同時,也會反過來吸引更多非劇集用戶關注劇情走向以及劇中人物命運。
從「以短帶長」到雙向賦能
長視頻與較長視頻之爭已有答案
從拿下《囧媽》、《大贏家》等電影線上版權,到與《中國好聲音》密切合作成為獨播平臺,西瓜視頻在視頻內容領域的布局大有彎道超車的趨勢。
「西瓜視頻會成為另一個網飛(NETFLIX),」有網友這樣評價。但其實在發力長視頻方面,西瓜視頻與無論海外流媒體還是國內愛優騰,走得都是不一樣的打法:
如果說在早期,視頻平臺的宣發策略以推流為主,比如在影視解說視頻下插入《誰是被害者》正片播放連結,從而實現直接導流、「以短帶長」的效果;進入視頻宣發2.0時代,已經建立起豐富內容生態的西瓜視頻,正在實現長視頻與較長視頻的雙向賦能。
首先,影劇綜等長內容IP對於平臺較長視頻的反哺不言而喻。就拿剪輯解說創作人來說,目前各大視頻平臺對於剪輯內容的版權壁壘日趨收緊,加碼影視IP版權不僅有利於平臺的用戶增長,也相當於豐富了平臺創作人的素材庫。
引入長內容不僅方便創作人進行二次創作,同時影視IP聯動二創內容共同釋放話題影響力,其聲量自然比單一渠道傳播更易出圈,也方便用戶在西瓜視頻站內實現一站式內容消費體驗。
其次,對熱門影視IP二次加工,也會助力創作人尤其中腰部作者提升私域流量。比如對《誰是被害者》進行分集解說的「勤時銘悅」,粉絲量只有1.6萬,視頻平均播放量更是只有幾千點擊,但這一系列合集的播放量達到數十萬,助力作者實現漲粉、固粉的效果。
在西瓜視頻內容生產與娛樂營銷高度融合的生態下,內容與營銷的界限,以及長短內容的競爭關係被打破。「在西瓜視頻追劇,相當於連刷N遍,每次還是不同角度,」有網友這樣評價西瓜視頻影視IP與二創內容的化學反應。
你可以理解為針對原本單一的影劇綜長內容,西瓜視頻聚合不同領域的創作人,以多種形式的內容吸引更多用戶關注。一方面拓展了長視頻的用戶增量市場,另一方面,內容豐富的較長視頻進一步促使用戶圈層化細分,豐富了西瓜視頻作為PUGC平臺的多元內容生態。
下一個NETFLIX還是Youtube
西瓜視頻不止於此
就在一周前,《中國好聲音2020》花落西瓜視頻獨播。為什麼越來越多頭部影劇綜IP選擇與西瓜視頻進行合作?
以創作人為核心、以內容養內容的營銷玩法,是西瓜視頻做娛樂營銷不可忽視的優勢。比如圍繞《好聲音》推出的概念先導片,邀請眾多站內創作人出鏡演繹「好聲音不止於音樂」的理念,既為綜藝節目宣傳起到破圈傳播的效果,又植入了各領域創作人都值得被看見的價值觀,直擊西瓜視頻的品牌理念。
在扶持不同領域優質創作人上,西瓜視頻一直不遺餘力。前段時間西瓜視頻推出「知影計劃」,就是專門用於扶持影視科普類內容創作,讓創作人在平臺收穫更多影響力以及變現可能。
另一方面,西瓜視頻是為數不多兼容長視頻、較長視頻的平臺,長短內容的相互導流增值,以及影視綜藝IP與創作人、平臺間的多維聯動,讓好內容在西瓜視頻上有了被更多用戶關注的可能。
此外,西瓜視頻可以密切聯動抖音、今日頭條等,以小視頻、短視頻、直播、圖文等多體裁的內容形式,助力影視綜藝IP全方位觸達觀眾。
此次西瓜視頻獨家引進《誰是被害者》,並鼓勵創作人根據劇集創作差異化的內容,目前抖音#誰是被害者#話題播放量超過2.2億次,今日頭條圍繞這部劇創作的圖文、小視頻、微頭條等內容閱讀量超過1723萬。
隨著西瓜視頻內容與創作人相倚為強的生態鏈日趨完善,平臺內容生態邊界被不斷拓寬,我們已經很難用中國版NETFLIX或者Youtube去定義西瓜視頻,因為前兩者在長短視頻內各有優勢,而夯實PUGC護城河、發力PGC的西瓜視頻,顯然更具備想像空間。
劇sir也期待著有朝一日,西瓜視頻能夠成為中國視頻平臺集大成者的代表,引領IP全面開發、內容眾創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