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他來了,請閉眼》,2016年的《法醫秦明》,2017年的《法醫秦明2清道夫》《罪案心理小組X》,2019年的《不知東方既白》,五年來,搜狐視頻將懸疑探案律政作為自製內容三大系列之一,堅持穩紮穩打,懸疑燒腦劇也成為其拿手好戲。
本月,以律政精品劇《不知東方既白》的上線為契機,搜狐視頻開啟「懸疑燒腦月」,集結五部精品自製劇,以及爆款美劇《絕命毒師》《風騷律師》《冰血暴》,帶給觀眾全新的燒腦體驗的同時,重溫經典的魅力。
搜狐視頻還放大格局,聚焦於整個懸疑劇行業,由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搜狐視頻CEO張朝陽牽頭,邀請業內數位大咖為觀眾帶來專業眼光下的懸疑題材劇內容分享,共同探討懸疑題材劇的創新突破、精品製作和創作培養。
內容升級,「懸疑+」成類型劇大勢
在眾多影視品類中,懸疑題材的影視劇以跌宕起伏的劇情和強邏輯性的情節,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吸引力,擁有長期穩定的受眾群體。從口碑和市場關注度來看,2018年以前,懸疑題材網劇每年都保持2-3部的口碑爆款產出節奏,如《法醫秦明》《白夜追兇》。但近兩年,雖然懸疑網劇市場產出比較穩定,卻鮮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誕生。
搜狐視頻作為最早一批進入網劇市場的元老,在懸疑劇創作之路上,從未停下過創新的腳步,不斷積累創作經驗的同時,也提出新的思考。搜狐視頻自製出品中心高級總監劉明麗認為,在符合主流審美、三觀正的前提下,在傳統題材上的微創新是重點。一直以來,搜狐視頻通過結合不同的職業、文化,對懸疑類型進行多元化開發,形成內容融入垂直元素的創作主旋律。
《他來了,請閉眼》首次結合犯罪特寫師職業配合刑偵破案;《法醫秦明》首次對法醫職業進行影視劇開發;《罪案心理小組X》深入使用微表情學探案,正在熱播的《不知東方既白》則是懸疑類型包裹的律政職業題材;等等。這種懸疑與動作、愛情、警匪、刑偵、法醫等元素疊加融合式的創新,即是對懸疑劇這一細分品類的進一步類型化、精細化探索,也就是所謂的「懸疑+」。
此外,除了精品自製劇,在懸疑燒腦月的劇單中,從版權美劇如《絕命毒師》的成功之道亦可窺得類型突破的鑰匙。「《絕命毒師》是一部反套路塑造人物的神劇,它講述的是各方面都受到挫敗的一個好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反面的角色。編劇從來沒有告訴我善惡的界限在哪裡。縱觀全劇主要人物,任何角色都沒有絕對的善和惡的邊界。」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版權採購總監曹迪這樣介紹《絕命毒師》。
《絕命毒師》的創新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禁忌的跨越,懸疑驚悚劇大師史蒂芬·金說過:「進入禁忌的區域,便會有邪惡的事物臨頭。」而尋找禁忌,跨越禁忌,找到我們的故事,不失為國產懸疑燒腦劇內容升級的一種選擇。
精耕細作,把錢花在刀刃上
「無論選題多優秀,定位多精準,題材多創新,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劇本。好的懸疑劇本在好故事之外起碼還要具備強邏輯、敘事角度新、節奏好、立人物。」正如劉明麗所強調的,邏輯自洽,案件的推理經得起反覆推敲在懸疑劇中絕對關鍵,這是對觀眾的尊重,是懸疑燒腦劇的核心。
而節奏好對於懸疑劇來說尤為重要。在知名影評人譚飛看來,「搜狐式懸疑」就是值得探討的示例,「網友評價只要是搜狐出品,那案子必定節奏快,破案手法新穎,乾淨利落,並親切地稱之為『搜狐式懸疑』,簡稱『搜疑』。」「搜狐式懸疑」的創作理念還包括堅持高水準的製作,打造良心劇,並通過一部部作品印證其深耕懸疑類型、敢為行業先的魄力與市場洞察力。
什麼是良心劇?事實證明,不是錢花得越多就越良心,真正的良心是把錢花在刀刃上。懸疑劇依託某種特定職業展開,對於職業環境和案件現場的還原呈現真實與否,就成了觀眾能不能入戲的關鍵。北京博集天卷影業製片人張乃鑫以現象級懸疑劇《法醫秦明》系列的製作過程為例,分享了如何把有限的製作經費花在該花的地方,把內容做得紮實,製作精良,給觀眾帶來真正好的觀看體驗。
《法醫秦明》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小而美。演員的選擇,不拼流量,只看重演員的合適度,結果也證明了這種堅持的正確。張若昀、焦俊豔、李現組成的「鐵三角」得到了觀眾的認可,而今三人也都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實力與人氣兼備的優秀演員。
演員不選貴的,只選對的,但製作上該花的錢一定不能省。據張乃鑫介紹,《法醫秦明》系列兩季的拍攝器材基本採用國內最頂級配置,場景道具完全還原了法醫真實的工作環境。《法醫秦明2》共20集搭建了五個景,實景儲備超過300,實際用了100多個。道具方面,單個屍體製作費用就超過七位數。另外,《不知東方既白》因為有諸多法庭辯護場景,劇組耗費巨資,搭建了一個有點歐式風格的刑事法庭。
對於搜狐視頻這種「小而美戰略」的堅守,活動現場的嘉賓都深表贊同。譚飛表示:「市場已多次證明流量不代表話題,不代表點擊,最終內容為王。」
培養創作,中國推理需要發明家
「雖然創作勢頭正猛,但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在創作力量上,我們還是薄弱的。」編劇宋方金基於自己的觀察總結出國產懸疑題材創作的一大困境,他提出:「有一些拿來主義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放棄原創,我們要培養本土的懸疑燒腦罪案劇、諜戰劇或者公安題材的創作人才。」
2015年參與導演了網劇《暗黑者》的藺水淨(《不知東方既白》導演)總結,懸疑劇之所以吸引觀眾,一方面,是因為有很獵奇的影像刺激,另一方面,是其區別於傳統電視的故事類型。但不可否認,這兩點在英劇、美劇和好萊塢電影中早已不足為奇了。
汪海林也表示:「懸疑類型的故事有時候不僅僅是創作,它是發明。」就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例,所有的嫌疑人都是兇手,這個獨特的設計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發明。而在這之後,如果出現一個最後所有的嫌疑人都是兇手的懸疑劇,就會被冠以『東方快車謀殺案式的故事』。」
因此,中國推理需要發明家,「我們的工業化程度、都市文明程度已經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需要我們自己的懸疑劇,需要我們的懸疑類型。我們整個行業都要注重懸疑類型的研究和開發,培養觀眾,更重要的是培養創作人。」
培養創作人能力是一方面,培養創作人的專業度同樣需要得到重視,人才在類型上的細分,有利於整體水平的提升。過去,如魏然、海巖等老牌編劇,除了涉案題材不寫其他類型的劇,這種專業性恰是當下影視行業所缺失的。
事實上,這種專業性的缺失不僅僅局限在編劇人才層面,乃至整個產業,都沒有合理的規範給所有從業人員,這導致行業內存在很多不專業的人員做一件很專業的事情的情況。而由於缺乏像好萊塢一樣以嚴格的經濟制度、工會制度,薪酬制度等的調控,市場出現跟風、坐地起價等浮躁風氣。
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制度非常必要,有了良好的制度,解決市場繁榮或者不繁榮背後的根本問題,影視作品的創作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THE END
金鮫分享會
大咖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