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6年12月16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擬南芥的抗菌防禦機制---調節糖轉運體的活性doi:10.1126/science.aah5692; doi:10.1126/science.aal4273
細菌依賴糖茁壯成長。植物細胞也是如此。如今,Kohji Yamada等人證實當致病性細菌入侵植物時,在植物細胞周圍的胞外空間中對糖的爭奪如何進行到底。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因致病性細菌的存在而觸發的這種防禦反應的一部分包括對糖轉運體的轉錄調節和轉錄後調節。所造成的對來自這種胞外空間中的單糖的攝取會使得這些入侵的細菌有些更難存活下來。
2.Science:解析出核糖體-Ski解旋酶複合物的三維結構doi:10.1126/science.aaf7520
細胞監控它的mRNA的健康,摧毀那些存在缺陷的或遭受損傷的mRNA。外切體(exosome)複合體實施的破壞會阻止它們被用來合成擾亂的和潛在危險的蛋白。Christian Schmidt等人解析出Ski解旋酶複合物的結構,其中這種解旋酶複合物引導RNA到與含有mRNA的核糖體結合在一起的
外切體複合體破壞結構中。來自從核糖體中的這種mRNA的一端插入到這種解旋酶的中間。
3.Science:揭示出來自完整的病毒顆粒的HIV-1衣殼三維結構doi:10.1126/science.aah4972
病毒衣殼是包圍著病人遺傳物質的蛋白結構。之前對HIV-1衣殼的結構研究依賴於重組的,交聯的或者突變的衣殼蛋白。如今,Simone Mattei等人報導了來自完整的病毒顆粒的HIV-1衣殼的亞納米級解析度的冷凍電子斷層結構。這些結構證實了這種衣殼的中空的圓錐體形狀,並且允許每個衣殼六聚體和五聚體特異性地放置在這種晶格結構內部。這些結構也揭示出這種衣殼的靈活性,這可能有助它容納與宿主細胞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4.Science:在沒有終止密碼子下終止翻譯doi:10.1126/science.aai9127
一小部分細菌mRNA缺乏終止密碼子。核糖體停留在這些mRNA的末端,而且這種停留的核糖體的堆積能夠是致命性的。主要的救援機制---翻譯繼續在含有是終止密碼子的RNA片段上進行---是一種藥物靶標。然而,細菌也有另一種後備計劃。Nathan R. James等人提供的結構表明替代性救援因子A(ArfA)通過結合核糖體mRNA通道和招募釋放因子2(RF2)來替換終止密碼子。它調節RF2催化肽釋放所需的構象變化。
5.Science:通過插入結構域控制活細胞中的蛋白活性doi:10.1126/science.aah3404
讓蛋白在活性構象和非活性構象之間切換的能力能夠深入認識它們的功能。Onur Dagliyan等人提供一種方法來插入控制蛋白活性的結構域。他們通過計算鑑定出偶聯到這種活性位點的蛋白環。當蛋白的構象被光線或配體結合改變時,插入到這些蛋白環中的感知結構域(sensory domain)能夠調節蛋白活性。研究人員將結構域插入到三類不同的參與細胞信號轉導的蛋白中,結果發現讓這些蛋白在活性構象和非活性狀態之間切換能夠控制活的細胞的形狀和運動。
6.Science新書推薦:愛滋病在中國doi:10.1126/science.aal0205
推薦書目來自中國學者的著作,信息如下:HIV/AIDS in China Beyond the Numbers Zunyou Wu, Ed.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6. 191 pp.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愛滋病開始在西方國家蔓延開來,隨著治療手段的推進,這一一朝死的疾病慢慢轉變為慢性疾病。在中國,愛滋瘟疫似乎才剛剛開始,在中國南方,由於嗑藥者眾多,很多患艾者並不為所知,此外,在農村地區,存在大量的賣血者,也促進了愛滋的傳播。
7.Science綜述:細菌是如何獲得抗性的doi:10.1126/science.aaf4268
細菌休眠細胞主要通過進入生理休眠狀態來逃避抗生素引起的細胞死亡,這一現象被認為是抗生素治療失敗和感染復發的主要原因。這類修復是隨機產生的,並且對外界環境仍舊會有反應,主要通過第二信使(p)ppGpp進行調控。在本文中,作者總結了近年來這一領域的主要進展,尤其是休眠產生及其異質性的分子機制。(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生物谷更多精彩盤點,敬請期待!往期Science期刊精選:2016年12月9日Science期刊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