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60年一遇的寒冬?權威消息:冷空氣活動頻繁

2020-11-29 網易河南站

(原標題:60年一遇寒冬? 權威消息:今冬冷空氣頻繁)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今冬60年一遇的寒冬?昨日,國家氣候中心官方微信發布消息,預計今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主要以西北路徑影響我國,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需特別重視隆冬(2021年1月)可能出現大範圍強低溫雨雪過程。

下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根據預測,前冬(2020年12月),除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東北部及華南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外,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隆冬(2021年1月)冷空氣活動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西北地區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將明顯偏低,我國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南方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但西南東部和江南部分地區可能發生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後冬(2021年2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冬季,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接近近五年平均。

明年春季南方可能冬春連旱

明年春季(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華南中東部、江南南部發生冬春連旱的可能性較大,華南東部和江南東南部林區冬春森林火險等級較高。

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大,需防範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

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冬季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其後期演變趨勢和氣候影響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同時,鑑於影響我國氣候的因素非常複雜,加之近期氣候波動性增大,預測難度大,國家氣候中心將密切監視天氣氣候變化,加強分析研究,及時提供滾動訂正的氣候預測。

本文來源:鄭州晚報 責任編輯:宮璞_HN009

相關焦點

  • 今冬「60年來最冷」?權威說法在這
    今冬「60年來最冷」?權威說法在這 專家:基本不會出現2008年的雨雪冰凍極寒現象 天氣:今起較強冷空氣來襲,溼冷加倍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還沒進入11月份,就陸續有地區出現大雪和氣溫跌破零下的情況。
  • 寒冬將至 這個冬季昆明遇強冷空氣概率超80% 降雪概率大大增加
    今年是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的一年,而說到「拉尼娜」,很多人會想到2008年出現的極寒天氣,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今年是百年一遇的寒冬」之類的信息,也有人說昆明今年會下起大雪等等。那今年冬季的昆明真的會大降溫,下大雪嗎?
  • 冷空氣殺到,上海氣溫驟降!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真相是…
    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幾天,已經明顯感覺到氣溫下降 小編的棉被封印模式開啟 未來上海天氣 周六申城雨止 轉多雲到陰 氣溫略有回升 雙休日最高在22℃附近 周日後期至下周初 短波槽活動較頻繁
  • 今冬黑龍江大部地市降水將多一兩成 未來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
    作為國內最早開發冰雪、運營冰雪的省份,今冬黑龍江的氣候如何?23日下午,黑龍江省氣象局發布今冬氣候預測趨勢。受弱拉尼娜和中高緯環流影響,今冬黑龍江省氣溫略低,大部地市氣溫比常年低0℃至0.5℃。全省平均降水量略多於常年,大部地市比常年多1至2成。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易發生局地暴雪等災害。受拉尼娜與中高緯大氣環流的共同影響,未來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容易爆發大範圍的寒潮天氣災害。
  • 新知|今年或遇60年最寒冷冬天?
    寒露節氣過後,冷空氣日漸活躍。&nbsp&nbsp&nbsp&nbsp前不久,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具體來看,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今年或遇60年最寒冷冬天?
    寒露節氣過後,冷空氣日漸活躍。 前不久,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具體來看,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與此同時,「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2008年以來最冷一年」等說法在網上持續發酵。國慶長假期間,我國多地降溫猛烈,讓傳言甚囂塵上。
  • 網傳今冬「60年來最冷」、「大暴雪」頻繁?氣候專家闢謠來了!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  「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  最近  多個小視頻和奪人眼球關鍵詞的帖子  在微博、微信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中國氣象局闢謠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10月11日,中國氣象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表示,「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
  • 形勢確定,今冬冷空氣頻繁!專家:不會是暖冬但也不一定是冷冬
    11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1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根據會商意見,我國今冬總體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偏強,而且北方還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真相是我省氣溫略低,降水略多……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早前「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信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影響我省冷空氣比較活躍,強度呈階段性偏強,氣溫波動較大,隆冬時期冷空氣勢力最強,全省大部地區氣溫略低。預計,今年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略多於常年,全省大部地市比常年多1~2成。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易發生局地暴雪等災害。
  • 秋糧基本結束,天氣卻開始迅速降溫,60年一遇寒冬會來臨?
    對此很多人就認為今年會不會是60年一遇的寒冬? 對此央視早在前段時間就做出了報導,報導指出今年發生60年一遇寒冬的概率很小。雖然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響,我國整體氣溫下降會有所提前,但是寒冷程度也不會這麼嚴重。 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
  • 秦嶺以一己之力阻擋冷空氣?中央氣象局權威解讀!此外,西安供暖最新...
    今天下午,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的資訊發布會上,這張火爆全網的圖片獲得了國家氣候中心的權威科普。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會上介紹,再小尺度的山脈對局地天氣氣候也是有影響的,在它的尺度範圍內,可以對氣流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超過尺度範圍的冷空氣可能不是它能攔得住的。全球海洋大陸的分布,包括陸地上的地形、山脈格局,對氣候的形成產生了重要作用。
  • 2020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嗎 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
    但實際上,2020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嗎?你覺得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冷空氣路徑以西北路徑為主。在此形勢下,今冬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降水總體上北多南少。氣溫變化階段性明顯,冬季前期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隆冬季節(明年1月份前後)影響我國冷空氣勢力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會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南方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
  • 今冬將遭遇60年極寒冬天?省氣象局回應
    今冬將遭遇60年極寒冬天?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堪比2008年暴雪……"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經常刷到類似信息?這個消息最早出現是在中國天氣網的官方微博據國家氣候中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中央氣象臺預計,10日到12日,冷空氣將先後影響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地區、華北、東北地區、黃淮等地。上述地區氣溫將下降4~6℃,局地8℃左右。
  • 網傳今冬「60年來最冷」、「大暴雪」頻繁?中國氣象局闢謠來了!
    「根據氣象學專家分析,2020年有可能成為2008年以來最寒冷的冬天」「『拉尼娜現象』持續升級,專家表示今冬明春恐多有暴雪,今年可能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近期,伴隨著冷空氣的發力而此次降溫過程是天氣過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這一天氣現象與拉尼娜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 近期冷空氣活動還會比較頻繁,專家:是否「冷冬」還不能定論
    北京的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19.6℃,為1966年2月以後最低值(1966年2月22日最低氣溫-27.4℃)。就全國而言,受強冷空氣影響,2021年1月6日開始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大風和強降溫天氣。一波寒潮還將席捲全國。
  • 氣象臺權威回應來了!
    氣象臺權威回應來了!日前,省氣象臺發布了今冬明春安徽省氣候趨勢預測。根據這份分析,今年冬季,安徽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冷暖季節內波動較大,沿淮淮北雨雪量較常年偏多,淮河以南較常年偏少。也就是說,受拉尼娜影響,今冬我省確實可能是「冷冬」,但 「60年一遇」或「超級冷冬」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聽聽四川氣候中心專家怎麼說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記者了解到,最近一股冷空氣要在17日才能準備就緒。在此之前,華北中南部、黃淮、西北地區東部等地,最高氣溫將達到15-20°C。當冷空氣在蓄力南下時,一股強盛的暖溼氣流也正從南方大舉北上。本周中期,南方的省份都可能出現25°C以上的氣溫。
  • 60年一遇的極寒冬天,到底有多冷?專家揭秘
    10-12日,也有一股冷空氣補充南下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下降4~6℃。不過,正在進行中的這波冷空氣是三股冷空氣中最「兇」的。「這股冷空氣要尤為注意。」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由於時值二九三九交替時段,基礎氣溫很低,較2020年底那次寒潮體感更冷。在冷空氣接連打壓下,中東部各地氣溫又將再度轉為明顯偏低水平,20個省區市氣溫或刷新今冬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