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特大型富錳礦床 改變了世界超大型錳礦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021-01-18 觀察者網

科技日報貴陽4月1日電(通訊員王琴 記者何星輝)近日,貴州省地礦局在松桃縣探獲我國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個特大型富錳礦床,並通過了貴州省儲量評審機構評審。新的特大型富錳礦床的發現,不僅改變了我國錳礦資源勘查開發格局,而且實現了我國有史以來錳礦找礦的最大突破,改變了國家錳礦資源勘查開發格局和世界超大型錳礦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格局,使黔東成為中國錳礦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和新的世界級錳礦資源富集區。

松桃位於黔東地區,屬武陵山國家扶貧攻堅區,也是全國重要的錳礦產地。新發現的特大型富錳礦床位於國家規劃建設的黔東—湘西國家錳礦資源基地和國家錳礦戰略緊缺礦產安全供應的核心區,礦床由一個單一錳礦體構成,賦存於一個碳酸錳礦石資源量達15779.42萬噸、平均錳品位為21.82%的巨大錳礦體之中。其中,(332)+(333)類碳酸錳富錳礦資源量達7166.84萬噸,錳平均品位為25.75%,資源量為大型錳礦床規模的3.58倍。

早在上個世紀中葉,貴州省地礦局就率先發現「大塘坡式」錳礦,使黔東以及銅仁市成為我國貴金屬錳礦密集區和錳工業基地之一。但這一地表礦資源儲量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告急,保有服務年限不足10年。為緩解錳資源危機,貴州省地礦局科技創新人才團隊通過長期產學研協同攻關,釐清了華南南華紀錳礦大規模成礦作用的獨特地質背景和構造古地理格架,發現了新的錳礦床類型——古天然氣滲漏沉積型錳礦床,建立了錳礦裂谷盆地古天然氣滲漏成礦理論和深部隱伏礦找礦預測模型,圈定了若干找礦靶區。自2013年以來,貴州省地礦局103地質大隊據此進行探測,取得重大成果。截至目前,已先後新發現了松桃西溪堡(普覺)、松桃道坨等四個隱伏超大型錳礦床。

據悉,錳礦是國家緊缺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同時,錳在動力電池、磁性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不斷拓展,已成為居鐵、鋁之後排位第三的大宗金屬。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錳礦石和錳系材料生產、消費大國,年消費錳礦石4000多萬噸,目前錳資源的對外依存度約佔50%,一定程度制約了國家的經濟安全。

相關焦點

  • 重慶現「迷宮」地下通道 360度圓形共8個出口
    在地下通道上面是四個方向的公路,而地下通道有8個出口,分別為ABCD,除開A出口只有一個出口,其它分為B1.B2.C1.C2.D1.D2出口[詳細] 貴州發現我國首個特大型富錳礦床科技日報訊。
  • 松桃錳礦強磁磁選機價格
    該系列設備用於低品位弱磁性錳礦的分選,能一次性提高錳礦10-20個品位。錳礦主要產地多位於我國南方,如廣西武宣、桂平、防城、欽縣等;湖南永州、湘潭、常寧、嶽陽、長沙等;廣東梅縣、惠陽、臺山等;貴州遵義、威寧;雲南平羅、尋甸、東川等及江西樂平等。國外主要產地印度居首,還有北美、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加彭等。錳礦有哪些?錳礦的用途有哪些?
  • 石墨和錳礦對抗性基因的影響
    主要研究了目標抗生素(磺胺嘧啶(SDZ)和環丙沙星(CIP))的去除,石墨或錳礦石構造的UCW-MFCs的ARGs演化和發電特性。確定了錳礦石是否可以通過富集EABs來增強汙染物去除能力和發電性能。然後,研究了優勢細菌,產甲烷菌種群,EAB群落和潛在的ARG宿主細菌的變異。並研究環境因素和細菌群落組成對ARGs變異的貢獻。
  • 西藏現最大銅礦床 盤點全球礦產資源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西藏礦產勘查評價創新團隊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引領中鋁資源公司和西藏地勘局,在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勘查評價了我國首個千萬噸級斑巖—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鐵格隆南銅(金銀)礦床,預測銅遠景資源量超過1500萬噸。
  • 東北大學研發的國際首臺含鐵錳礦懸浮磁化焙燒裝備在尚比亞投產
    近日,東北大學自主研發的國際首臺含鐵錳礦NEUH-60型懸浮磁化焙燒裝備在尚比亞順利投產。截至尚比亞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9時,72小時工業運行指標為錳精礦錳品位48.18%、作業回收率86.98%;鐵精礦全鐵品位65.40%、作業回收率96.59%,完全達到設計指標。
  • 現場組圖:山東現超大型金礦 罕見原石金光奪目
    日前,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探獲的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床,金礦資源量達470多噸(儲量20噸以上為大型金礦,50噸以上為特大型金礦)。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尚屬全國首個海上發現的金礦。  勘探現場,數個橙紅色的海上鑽探平臺直插入海
  • 水鈉錳礦或可將水裂解為氫與氧
    首先,當被施加電壓時,錳會從水鈉錳礦中的二價錳轉化成為四價錳;而經過陽光照射後,水鈉錳礦中的錳又會返回二價錳。這個循環過程中便會產生氧氣、氫原子和氫電子。反應有兩個步驟,首先,兩個水分子被氧化形成一個分子的氧氣,四個帶正電荷的氫原子以及四個電子。第二步,質子和電子結合形成氫氣分子。因此,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過程中實際上是水鈉錳礦起了作用。
  • 松桃錳礦礦集區礦調項目野外驗收穫優
    11月18至20日,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組織專家對貴州地礦103地質隊承擔的《貴州銅仁松桃錳礦礦集區礦產地質調查(大灣地區)》項目進行野外驗收。選擇有利地段開展鑽探驗證,初步查明礦體的形態、規模、產狀、厚度、品位等特徵,估算錳礦石333+334資源量,開展「礦產資源地質潛力-技術經濟可行性-環境影響」綜合評價,建立原始及成果資資料庫,開展整裝勘查區進展跟蹤與成果綜合。
  • 非洲主要礦產資源及其分布
    石油儲量佔世界近12%多,其中,撒哈拉區油佔世界12%,20多個產油國中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安哥拉和埃及五國的產油量約佔非洲總量80%以上。蘊藏石油的部分國家有: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利比亞、安哥拉,埃及,貝寧、赤道幾內亞、剛果(布)、加彭、喀麥隆、象牙海岸、蘇丹、坦尚尼亞、突尼西亞等。
  • 問鼎世界之最!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加氫反應器震撼問世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高文超 樸明皓6月1日,由中國一重集團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浙江石化鍛焊加氫反應器完工發運石化裝備極限自主研製能力領跑世界中國一重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在發運現場感慨介紹,中國一重深耕超大型石化裝備領域40餘載,中國一重「雙超」鍛焊加氫反應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最初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400噸級加氫反應器,到今天震撼面世的3000噸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凝結了幾代一重人和我國石化人的心血與汗水
  • 中國礦物精品展中國地質博物館開幕 「中國皇帝」菱錳礦晶體亮相
    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譽為「中國皇帝」的菱錳礦晶體,它產自廣西蒼梧,最大晶體為22釐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菱錳礦中體積最大、單晶最大、質量最好的一件標本,在世界範圍內亦屬罕見。
  • 刷新世界極限制造記錄!全球首臺3000噸超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問世
    (圖片來源:中國一重)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6月2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國一重獲悉,6月1日,由中國一重集團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臺3000噸超級漿態床浙江石化鍛焊加氫反應器完工發運。該設備的成功製造再次刷新了世界鍛焊加氫反應器的製造紀錄,標誌著國內超大噸位石化裝備製造技術繼續領跑國際。
  • 【SMM金屬早餐】外盤金屬普漲*巴西錳礦出口限制政策跟進*螺紋累庫...
    》查看詳情【SMM數據:電解鋁社會庫存周度降庫1.9萬噸至59.6萬噸】11月26日,SMM統計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59.6萬噸,周度降庫1.9萬噸,無錫、南海等主要消費地到貨偏少,整體出庫力度維持。》查看詳情【SMM分析:鉛錠社會庫存2個月大增64% 基本面失衡?
  • 天元錳業集團煅燒低品位碳酸錳礦用於錳矽合金生產
    專家委員會通過聽取匯報、審閱資料、質詢等方式,對天元錳業集團申報的「採用迴轉窯高溫煅燒低品位加納碳酸錳礦粉富集技術」進行論證,並實地查看了工業化中試實驗。經高溫煅燒後的錳礦品位大幅提高,將作為冶煉錳矽合金的重要原料用於生產。該項創新型科研成果,具有很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對天元錳業集團拓展加納碳酸錳礦石的用途和銷售提供了技術支撐。
  • 江西宣布發現超大型鎢銅礦 鎢礦儲量刷新世界紀錄
    江西宣布發現超大型鎢銅礦 鎢礦儲量刷新世界紀錄 2016-01-05 12:36:02,探明三氧化鎢(WO3)資源量286萬噸,鎢礦儲量規模刷新世界紀錄。  5年來,項目累計完成鑽孔21個,累計完成鑽探工作量31522米,各類分析樣品16000餘件。
  • 鄰國的寶藏:東南亞礦產資源分布
    所以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東南亞地區主要礦產的分布:一、鐵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印尼、菲律賓這幾個國家,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根據越南政府的報告,越南已知鐵礦床約200個,13個儲量超過100萬噸,全國鐵礦石總儲量超過12億噸。已發現的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北及越中地區,平均品位50%。
  • 朱平平,成秋明:地殼厚度與中國金礦床空間分布
    受獨特的大地構造背景控制,中國金礦床在空間分布上,具有自己的特色(葛良勝等, 2009; 張文釗等, 2014)。因此,前寒武系變質巖分布區、以前寒武係為基底的活動區、克拉通邊緣或深大斷裂帶、板塊俯衝帶和構造巖漿巖帶等能促使古老地殼活化或金元素運移集中的地區,是金礦床的重要分布區(王清廉, 1989; 張文釗等,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