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至20日,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組織專家對貴州地礦103地質隊承擔的《貴州銅仁松桃錳礦礦集區礦產地質調查(大灣地區)》項目進行野外驗收。
11月18日,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領導及野外驗收組專家一行在貴陽聽取了項目組的野外工作總結匯報,而後對項目原始資料及部分成果資料進行了詳細而認真的檢查,並與項目組成員進行交流與討論。
11月20日,專家組一行在省地礦局103地質隊相關人員陪同下冒著細雨到松桃野外工作區實地抽查填圖路線、鑽孔機場等,專家們每到一處都會認真檢查,並向項目組成員進行詢問。最後經專家組綜合評定,項目獲得優秀,得分93分。
據悉,該項目2020年度目標任務為:按照《固體礦產勘查工作規範》(GB/T 33444-2016)和《固體礦產地質調查技術要求(1∶50 000)》(DD2019-02)的要求,全面收集以往地質礦產調查、礦產勘查和礦山開發的成果資料,研究總結礦集區成礦規律及控礦條件,構建找礦預測地質模型。採用大比例尺地、物、化等手段開展礦產檢查及找礦預測,圈定找礦靶區。選擇有利地段開展鑽探驗證,初步查明礦體的形態、規模、產狀、厚度、品位等特徵,估算錳礦石333+334資源量,開展「礦產資源地質潛力-技術經濟可行性-環境影響」綜合評價,建立原始及成果資資料庫,開展整裝勘查區進展跟蹤與成果綜合。
通過近一年的工作,該項目取得豐碩的成果:一是將工作區由北西至南東依次劃分為牛峰包地壘、李家灣-道坨-大路地塹盆地、和尚坪地壘的成錳期構造古地理格局,同時成果還顯示南華紀早期同沉積斷層控制的Ⅳ級地塹盆地方向與燕山期北東-北東方向的主體構造存在40-50夾角。二是在礦業權空白區初步估算(推斷資源量+潛在礦產資源)資源量超過2000萬噸,超額完成項目目標任務。三是服務和支撐了貴州銅仁松桃錳礦整裝勘查區及礦集區,為完成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358」目標錳礦任務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貢獻。四是為貴州省兩個產業集群入選之一的銅仁新型功能材料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提供資源支撐,同時也為位於武陵山腹地的黔東扶貧攻堅區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提供了礦產資源保障。
(作者單位:103地質隊)
【來源:貴州省地礦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