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自治區國土資源顧問、中國科學院李廷棟院士指導、內蒙古地調院和地科院地質研究所共同承擔完成的「內蒙古西拉木倫地區洋板塊地質與成礦作用研究」項目在基礎地質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毛景文、成秋明院士等專家對項目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評定等級為優秀。
經過3年的野外調查和綜合研究,一是查明了三疊紀大陸動力學背景,首次發現基性-超基性巖漿型鈦鐵礦化,為大興安嶺地區找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找礦思路;首次開展了洋板塊地質成礦作用研究,指出了找礦方向,新發現2處具進一步勘查價值的礦化點,深化了洋板塊地質成礦理論。四是實現了以院士新理論指引、在項目實施中培養年青技術人員的目標任務。洋板塊地質研究項目在我區屬首次開展,在項目實施中培養了熟悉洋板塊地質研究方面的年青技術人員6人,博士生1名。已發表核心期刊論文8篇。二是創新性修編完成研究區1∶25萬地質圖,獲得了一批巖石學、巖石地球化學和年代學數據資料,按照洋板塊地質思想創新性修編完成了研究區1∶25萬地質圖。三是在關鍵地段開展立典式調查研究,首次系統釐定地質構造環境,為研究洋板塊地質演化奠定了基礎。(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
【來源:內蒙古自然資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