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姬延最後的結局,究竟有多窩囊?

2021-01-07 歷史紫陌閣

周赧王姬延也稱為「王赧」,周赧王姬延是東周最後一位君主,也是周王朝最後一任周天子。東周在後半期時,周天子已經是名存實亡。此時是諸侯各自為敵、相互徵伐吞併,各諸侯國為了圖強生存為此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這個時期稱為「戰國時代」。王赧於公元前315年登基即位,王赦在位時期,國勢益弱,周王室已經十分衰敗,同時加上內部爭鬥不休,周王室以至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各自為政,周赧王遷都西周。

周赧王其實最初是居住在東周(成周,現今河南洛陽),在公元前307年,此時秦國的國君是秦武王,秦武王想舉東周的周鼎(秦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氣力方面的遊戲,最終也是因舉鼎意外而亡),於是秦國的右丞相樗裡疾(也可稱為贏疾,是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便率兵去了東周國以作試探,樗裡疾的試探遭到了周赧王的拒絕,周赧王並且做出嚴詞批評,丞相樗裡疾為此大怒,便直接將周赧王逐出王宮,強行將周赧王遷到西周公國的王城。

此時先不說周赧王的最後的結局,就但看這一點,周赧王是周王朝的君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雖然東周后期周天子大權旁落,但仍為名義上的華夏最高統治者。而此時看周赧王,哪裡還像什麼天子,還算什麼天下之主呢!都被秦國的一位丞相強行驅逐出王宮,並搬遷居住地,這麼一看,周赧王這位在周天子過的確實是「窩囊」!秦國的國君秦武王在位四年後,因和大臣比賽舉「龍文赤鼎」,最終出現意外,英年早逝,秦武王去後,秦昭襄王即位秦王。

此時在各大諸侯國中,秦國迅速稱霸,逐漸凸顯出一家獨大的形式,周赧王在位時期,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更是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周王朝此時已經夠衰弱了,周赧王還不消停,可能周赧王在後期是忘了在秦武公時期被丞相樗裡疾趕出王宮,強行遷移居住地的事情了。周赧王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背叛了秦國,周赧王合縱其它諸侯國,率兵攻打秦國,秦昭襄王為此發怒,便發兵攻打周王朝,而周赧王此時雖然是天子,但已經將所有的土地都分封出去。

周赧王此時是一個沒有領地的周天子,說是「光杆司令」也不為過,周赧王是寄住在周王朝分封的西周公國所在。周赧王之前是住在周王宮,因秦國丞相樗裡疾的強行逼迫,周赧王為此居住到了西周公國的王城,而西周公國也參與了東方各諸侯國的合縱伐秦,周赧王是「光杆司令」不好整,秦國就發兵攻打西周公國,結果可想而知,西周公國雖然處於最高分封的爵位公爵,但土地、人口卻很少,為此實力太過於弱小,最終西周君投降,前往秦國叩頭認罪。

西周君將其城邑36座,人口3萬餘人全部獻給秦國,秦昭襄王接受了西周君的所獻給的城邑和人口,然後將西周君綁在柱子上遊街示眾,此時雖然遊街示眾的不是周天子周赧王,而秦昭襄王的對西周君的做法無異於打臉周赧王,西周君有封地,有人口,有軍隊,都是這個下場,而秦國要是對周赧王這樣,周赧王也無法逃脫,秦昭襄王最終將西周君貶為庶民,後將其釋放回西周。

在同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在極度抑鬱不平中,氣憤而亡。此時我們來看,作為周王朝的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周赧王,一生過得真是太難了。從其兩件經歷就能看出周赧王作為一國天子,過的確實是「窩囊」啊!早年先是被秦國丞相驅逐出王宮,最終合縱各諸侯攻打秦國還失敗了,西周君被迫投降獻城獻地,還被秦國羞辱,雖然周赧王沒有這樣的遭遇,但最終的結局卻也不好,是在極度憂愁、鬱悶中而導致離世,結局說是「窩囊」也不為過。

接下來細看周赧王「悲慘生活」,周赧王姬延是周慎靚王之子,是東周第25位君主,周王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以華夏族為主的奴隸制王朝,周朝是夏朝和商朝之後的朝代,由周武王姬發所創建,享國共計近800年,周王朝又分為西周和東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宮湦即位周天子,周幽王也就是西周的最後一位周天子,周幽王極為寵幸妃子褒姒,為了博取褒姒一笑,為此便有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

周朝時期設有烽火臺,烽火臺是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是古時傳遞重要消息的高臺,如有遇到侵襲,便白天施煙,夜上點火,然後一座座烽火臺臺臺相連,用來傳遞消息。周幽王點燃烽火,用來博取褒姒的一笑,諸侯率兵趕來之後卻沒有發現敵人,而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卻笑了,為此,周幽王之後又多次點燃烽火為博取褒姒一笑,褒姒雖然笑了,但是諸侯卻漸漸的不來了,而周幽王點燃的烽火臺也逐漸失去了防禦作用。

在公元前771年,申國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雖然點燃了烽火臺讓諸侯救援,但是因之前周幽王多次「烽火戲諸侯」,最終諸侯沒有前來救援,之後周王朝的都城鎬京陷落,犬戎攻入西周,並殺死了周幽王姬宮湦,西周滅亡。之後便有了「平王東遷」,周幽王被殺後,諸侯打退了犬戎,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周平王將國都遷至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

秦國也是因為當時護送周平王東遷而被周天子重新賜予封地,秦國從之前的附屬國正式成為了諸侯國,也為之後強大的秦國打下的基礎。而周王朝在周懿王時期,因戎狄逐漸興起,周王朝就已經開始由盛轉衰。周王朝在西周滅亡,平王東遷之後,周天子的權威已經轉變,差不多已經是一個擺設。周王朝在周武王姬發建立後,開始實行的是分封制,周武王將天下大部分的土地都分封給予天子同姓的兄弟、兒子,以及異姓功臣,或貴族等。

入地一旦分封出去,實際直接掌管者就是各個諸侯國,而周天子是間接管理,是不能直接幹涉諸侯國的朝政的,周天子被尊為天下共主在周王朝初期是名副其實的,在宗法制和禮樂制的規制之下,周天子的權威確實是很大的,但是土地是有限的,而周天子逐漸分封諸侯國,到了西周晚期的時候,周天子幾乎已經沒有多少土地可以進行分封了,而人的欲望又是無限貪婪的,加上禮樂制度的崩壞,周王朝對諸侯國的影響力逐漸降低。

周王朝到了東周之後,周天子的幾乎已經快無法約束各諸侯,而東周又「三家分晉」為節點,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戰國時代的到來,原來周王朝初期,春秋初期一百四十多家諸侯,經過幾百年的諸侯爭霸兼併,在戰國初期只剩下幾十餘家,其中有中原大地以西的嬴姓秦國,東邊的姜姓齊國,中原的姬姓三晉趙、魏、韓,南部的羋姓楚國,北方的姬姓燕國此七國最強,史稱「戰國七雄」。

隨後各國經過變法圖強、武力徵伐逐漸強大後,開始先後稱王,秦國在秦孝公之後,秦孝公的兒子贏駟開始稱王,是為秦惠文王。贏駟是在公元前325年稱秦王,而周赧王是在公元前315年繼位周天子,周赧王繼位之時,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已經是相當強大了,而周王室此時已經十分衰弱,公元前311年,秦國秦惠文王去世,之後兒子秦武王繼位,秦武王繼位後,想舉周鼎,便發生了前文所述情況,周赧王被秦國丞相驅逐王宮,強遷西周公國之事。

秦武公在位四年後,23歲便意外身亡,周赧王繼位周天子8年的時間內,秦國就先後離世了兩位秦王,不過對比周赧王長達59年的在位時間顯不得一提,接下來秦國迎來了一位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秦昭襄王嬴稷,秦昭襄王雖然沒有周赧王在位時間長,但也差不多,秦昭襄王在位56年。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將東、西周公國滅亡,並且也是秦昭襄王將周王朝滅亡。

秦昭襄王繼位秦王之後,秦國已經攻佔了韓國、魏國、趙國的很多地方,周赧王為此憂心重重,害怕秦國將目標瞄向周王朝,而此時當時作為大國的楚國準備抑制秦國,準備合縱攻秦,楚國想以周赧王周天子的名號,號令各國一起攻伐秦國,周赧王為此大喜,便命令西周公湊軍隊,此時缺少作戰用的武器和糧餉,周赧王便和轄地內的富戶籌借軍資,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此時連幾千人軍隊的武器和糧餉都缺少,真是令人悲哀!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任命西周公率領五千軍隊同六國一起伐秦,然後最終只有楚國和燕國派兵而來,山東六國的其它四國並未參與攻伐秦國,而周赧王的幾千人加上楚國和燕國也就幾萬人馬,對於秦國幾十萬的兵力無異於以卵擊石,最終西周公率軍無功而返,周赧王的攻打秦國的計劃也泡湯了,而周赧王之前向富戶籌借的軍資因沒有打仗,也沒有得到戰利品的回報,周赧王此時面對富戶的討債時無可奈何,最終只能躲避在宮中一高臺。

這處高臺為洛陽南宮簃臺,周赧王避債逃於此,亦作「逃責臺」。周赧王這周天子做的是真心不如意,一位國君活成這樣也真是令人感嘆。周赧王是計劃沒有成功,而秦國卻不幹了,秦昭襄王下令直接攻打韓國,攻佔了陽城,斬首了4萬人,又攻打趙國,攻佔了二十幾個西安,斬殺俘虜九萬餘人,之後直撲東周王城,秦國將周赧王擄到秦國,之後就是發生了前文中所說的西周君向秦國叩頭請罪之事。

西周君將所有的土地獻給秦國後,秦國之後將其放過,此時秦國還沒有把事情做絕,周王朝用來祭祀周王室太廟保住了,而周赧王回國後則「寄居」在東周公國。周赧王此時年紀已經很大了,加上受了這麼大的打擊,還欠著富戶大量的軍資,可謂是快活不下去了,最後鬱憤而終,之後西周君也離世,周赧王死後,秦國將象徵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九鼎等貴重器物帶回了秦國。

西周公死後,也在未立新王,西周公國滅亡,而享國近八百年的周王朝也自此走向了終結。在七年後,公元前249年,東周文公與諸侯密謀準備攻打秦國,而秦國的國君秦昭襄王已經於兩年前去世,秦國新任國君秦莊襄王獲知消息後,便命呂不韋率軍攻滅東周國,至此,周王朝最後一點殘餘勢力也被秦國剷除,周赧王成為周王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八百年的大周王朝徹底成為了歷史。

周赧王姬延中的「赧」字並不是褒義,「赧」字的基本字義是因羞愧而臉紅,形容難為情、羞愧的樣子,而周赧王中「赧」字也自然是這個意思,周赧王在位時期,空有周天子的名號,而手中的權力卻所剩無幾,自己都是寄住在周王朝分封的東、西公國之中,姬延這位周天子是看緊了諸侯的臉色,作為天下共主的天子,過的卻是「悲慘不過」的生活,他無法抗衡日益強盛的秦國,也守不住周王朝歷代先祖留下的基業,心中雖然仍想維持周王朝昔日的榮耀,但奈何最終還是鬱憤而終!

大家認為周王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活的「窩囊」嗎?對周赧王姬延的結局怎麼看?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參考文獻:《史記·周本紀》

文/歷史紫陌閣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讚,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文聲明原創,文中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末代周天子有多慘?八十高齡被債主堵門,躲到高臺暗自垂淚
    《大秦賦》的熱播,讓大家又重新認識了這對苦命君臣,八百年周王室至此迎來了它的覆亡!那麼,末代天子周赧王究竟混得有多慘呢?>周赧王,姬延,東周第二十五位君主,也是周朝的最後一位天子,他是周慎靚王的兒子,雖然一生活了80歲左右,但是活得非常窩囊。
  • 公元前256年秦滅西周,公元前249年秦滅東周,為什麼有兩個周朝?
    公元前256年秦滅西周,公元前249年秦滅東周,為什麼有兩個周朝? 賈誼的《過秦論》中有一句話,「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當然,按照秦國的徵戰史推算,此二周並非指周武王開創的西周王朝與周平王東遷洛邑後開創的東周王朝,而是指東周朝時立國於今洛陽地區的兩個諸侯國——西周國和東周國。
  • 春秋戰國時代的「西周國」,跟周朝有什麼關係
    武王伐紂之後,定都鎬京,分封天下諸侯,建立了周朝,爾後,周朝因犬戎入侵而東遷洛邑,從此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喪失殆盡,直至最後為秦所滅,歷史上把遷都前後的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又被劃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不過我們縱觀整個春秋戰國時代,除了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漢陽諸姬、泗上十二諸侯等諸侯國上鏡之外,還有一個特別奇葩的諸侯國,他就是西周,這個西周讓人不禁想起平王東遷之前的周王朝也被稱為西周,那麼,西周公是不是就是周王呢?
  • 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的後人,為何被周王以殘忍手段烹死?
    周夷王三年,齊哀公得到一條消息,周天子病了,病得很重。齊哀公一想,天子病了咱得去探視,雖說周王室日暮西山,可人家畢竟還是領導,按規矩諸侯都應該去侍奉。萬一天子一高興,賞點啥奇珍異寶那就賺大發了。如果天子不小心崩了,正好有機會拍下一任天子的馬屁。齊哀公小算盤打了好幾遍,怎麼算都覺得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 《大秦賦》中為何有兩個周國,原來東周不等於東周國
    在賈誼的《過秦論》裡有一句「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這裡的二周就是電視劇裡的東西周國。面對禮崩樂壞的諸侯,周王室不但毫無阻止能力,還時常被管仲之流「尊天子以討四夷」,周天子儼然從天下的王變成了諸侯們手裡的吉祥物。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周王室內部依然不太平,周國也走向了分裂。
  • 周王朝滅亡的原因你知道嗎?竟是他做的一件事導致周朝的衰敗!
    眾所周知周朝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享國791年,周朝又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是何原因導致如此強大的王朝由盛轉衰直至滅亡?周朝的衰落始於西周的滅亡,比周朝滅亡早了500多年。
  • 同樣是周朝,為何分為西周和東周,是誰造成的呢?
    從周武王到周幽王時期,周朝國都一直在鎬京,也就是西邊,史稱西周,周幽王以後,都城改為洛邑,史稱東周,因為有人寫了一本書名叫《春秋》,所以東周又叫春秋時代,造成這個局面的就是西周的最後一任帝王——周幽王。
  • 晉文侯定天子、行徵伐,開創晉國霸業之基,成為歷代晉君的榜樣
    公元前805年,周宣王討伐條絨,命令晉穆侯隨王師作戰,在與條戎的對戰中,晉軍被打敗了。晉穆侯被小小的條戎打敗,感到十分羞愧有覺得恥辱,恰逢此時姜氏誕下了他的長子,晉穆侯便將其取名為「仇」。目的在於警示自己,勿忘條戎之恥,並且將他立為太子,將來繼承自己的侯位。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蝴蝶效應,三家分晉,使得周王朝的禮樂徹底崩滅
    相傳周文王姬昌曾經給坐在輦車上的姜子牙拉輦,姬昌一共走了八百步,故而有了「文王拉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的說法。不過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關於「文王拉輦」的說法雖然只是《封神演義》當中的一則典故!但卻實際印證了周朝天下八百年的說法。
  • 什麼是天子五路?看看中國古代「天子」的專屬座駕也許你就明白了
    甚至在我國早年一部專門講述禮儀的集大成者,周禮裡面有著明確詳細的記載,周禮將天子所坐的車分為五大類,後人也稱之為「天子五路」。這五路車非別稱之為「玉」「金」「象」「革」「木」。作為天子,每走動一步都是一個王國的象徵。所以古時候的天子因為去的地方不同,去做的事情的不同,所以將乘坐的車分為了如此之多的種類。在這五路車之中,前三種,在天子出行的時候乘坐。
  • 《夜天子》葉小天為什麼被叫夜天子 名字有什麼代表意思
    《夜天子》葉小天為什麼被叫夜天子 名字有什麼代表意思  在網劇《夜天子》中葉小天一開始只是個普通的小牢頭,而且痞裡痞氣的,非常不穩重。但是最後卻成了人們敬重的土司,負責守護人民安寧。還被稱為夜天子。那麼這個夜天子究竟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