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83年的袋狼再次出現,是否又是一次失望

2021-01-21 DW奇趣

2019年10月16日,澳大利亞聯邦塔斯馬尼亞州自然資源部報告,有遊客發現了已經滅絕83年的塔斯馬尼亞虎(也就是袋狼)。這則消息再次讓來自全球各地的生物愛好者沸騰,多所研究小組已經前往該地區尋找袋狼的蹤跡。

但實際上,這已經是該部門在過去的三年裡,第八次聲稱有人發現袋狼的線索。

其中2019年2月份,有兩名赴澳遊客便表示自己看到了一種背後有條紋,看上去有獵犬大小,樣子很像是袋狼打生物從車上跳下來,在路上整整停留了十五秒之久。

此外同年的7月份,在塔斯尼亞州南部也有人聲稱發現了袋狼,數量大約在3-5隻,還有袋狼的幼崽。

遺憾的是兩次均沒有留下影像資料,目前為止澳大利亞相關學者也無法證實這種生物是否就是袋狼。

那麼是不是所有發現袋狼的消息都是空穴來風?不盡然。

在2019年1月份左右的時候,在澳大利亞社交網站上流傳出一些疑似袋狼的照片。照片儘管模糊不清,周圍還有很多灌木叢和遮蓋物,但是這已經足以現實動物的顯著特徵,很多網友都堅信這生物便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後來相關研究者找到照片的拍攝者彼得格羅夫斯,彼得格羅夫斯稱自己是在偶然的機會下發現這種動物,當時它在灌木叢中停留了五分鐘之久,即便發現了自己也沒有逃跑,似乎並不害怕人類。

雖然對此已經有數百起目擊事件,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袋狼還存活於世,不過各地學者以及生物愛好者更加願意相信,袋狼還在某個隱蔽的地方生存著,只是還沒有發現而已。

相關焦點

  • 滅絕83年的「猛獸」袋狼,再次出現在眾人眼中,它們真復活了?
    在地球上,生物的種類是非常之多的,有的生物已經被人類所發現,當然也有新的生物出現了卻還未發現的,還有的生物已經滅絕在地球的歷史長河之中,而隨著生態系統的改變,更多的生物面臨著走向滅絕的困境,而現如今唯一能解決困境的方法只有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減少人類的捕殺以及促進面臨滅絕生物的原因。
  • 袋狼已消失83年,如今卻再次「復活」,會使人類會發生啥?
    話說在遠古時期,在陸地上還生活著許多的恐龍,但如今這種動物已經被冠上了「滅絕」的標籤。要說到「滅絕」這個詞,就意味著這種物種已經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但在人類近幾年的發現中,卻顛覆了「滅絕」這個詞的本意。因為在人類的野外,發現消失了83年的袋狼,而緊接著出現的就是白喉秧雞,那麼袋狼已經消失了83年,如今再次「復活」又意味著人類會發生啥呢?根據歷史的記載,人類的文明最先是起源於非洲、歐洲和亞洲,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開闢和探索,對這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環境中物種造成了傷害,使得很多物種都走到了瀕危的邊緣。而其中也有被徹底滅絕的物種,就比如白喉秧雞、渡渡鳥和袋狼等。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
    在我們的認知中,生死是有定律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逆的。死而復生這種天方夜譚的事件,似乎只在一些影視和文學作品中出現過。但是凡事都沒有絕對,據外媒報導稱,某些早已滅絕了的動物「復活」了。塔斯馬尼亞虎,是一種主要生活在熱帶雨林和澳大利亞草原的生物,由於其外表像狼不像虎,腹部有著一個育兒袋,因而外界人給了它一個組合型的暱稱「袋狼」。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真的會有「復活」這一行為出現嗎?這就不得不提到袋狼了,消失了83年的袋狼竟神奇「復活」了,連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很早以前,人類文明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出現並逐漸成長。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地區,並把人類文明帶到了美洲大陸。但是,給美洲地區帶去的不僅是人類文明,還有破壞。
  • 83年前因人類滅絕,如今卻再次現身,科學家:或將重蹈覆轍
    說起生物滅絕,我們大概第一反應都是恐龍吧,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並不是自然滅絕,而是人為滅絕的動物,它就是83年前因為人類殘忍捕殺而滅絕袋狼。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袋狼終於迎來的滅絕的最終點。然而,在83年前,袋狼居然又一次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有科學家在森林中再一次找到了它的蹤跡。
  • 它消失了83年後,竟再次出現
    從地球誕生到現在已經46億年了,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也在不斷地發展,環境也發生了多次變化,導致了地球上曾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造成了許多生物死亡,消失。其後人類的誕生也讓世界文明開始有了進步,但人類的不斷進化與發展,對地球也未必是好事,雖然人類成了地球的智慧生物,成了地球的主宰,但人類也在不斷地毀滅著地球的資源。
  • 滅絕動物接連復活,白喉秧雞和袋狼陸續出現,究竟是好是壞?
    300年的時間裡,數百種美麗的動物因為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大規模的獵殺,永遠離我們而去,當然,動物的滅絕最早可以從石器時代算起,當人類學會了製作工具,動物就迎來了自己的滅頂之災。拿澳大利亞舉例子,24種大型動物滅絕了23種,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的主角之一——袋狼。
  • 消失83年的動物再次出現,科學家擔憂:人類會使其「二次死亡」
    時隔83年,這種滅絕的生物居然再一次出現在地球上,簡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那這種滅絕後時隔83年又復活的生物究竟是何方神聖呢?但是因為它們的皮毛珍貴,所以遭到人類的大量捕殺,導致於它們在1936年被宣告滅絕。
  • 3年8次目擊,滅絕83年袋狼真的還活著?
    澳洲近代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袋狼,最後一隻卻在1936年滅絕。而據《9News》10月17日報導,近3年來,有民眾多次目擊和拍攝到疑似袋狼出沒,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很可能還存活在地球上。根據澳洲政府最近披露的文件,自2016年起,3年內共有8宗目擊疑似袋狼生物在野外現身的報告。
  • 1936年——袋狼滅絕
    袋狼,澳大利亞特有物種。因其是有袋類動物,且頭似狼,故得名——「袋狼」。又因其後半身有斑紋和虎紋相像,且又棲息在塔斯馬尼亞,又得名——「塔斯馬尼亞虎」。1936年,袋狼滅絕。袋狼的身形,外貌十分的奇特。
  • 1967年,澳大利亞農民發現一具動物屍體,被證實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班傑明在霍巴特動物園總共住了三年,到了1936年的9月7日,由於管理員的疏忽,班傑明在中午的時候未被送往陰涼的區域休息,而澳大利亞的夏季又如此炎熱,結果導致班傑明在烈日下暴曬而死。班傑明的去世在給人們帶來悲傷的同時,也讓人們陷入了困惑之中,因為班傑明是最後一隻被圈養的袋狼,班傑明的去世標誌著袋狼很可能已經在地球上滅絕。
  • 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這個國家有許多以「袋」命名的生物,例如大家都喜歡的考拉(樹袋熊)、袋鼠,還有一種曾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人類認為滅絕的生物——袋狼。袋狼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長的生物。幼崽出生以後,它們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活三個月,一來是為了保證幼崽的安全,二來是為了給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
  • 8起目擊事件表明:已經滅絕80多年的袋狼,或在地球「隱居」
    眾所周知,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崛起,伴隨著人類重大影響力而滅絕的動物品種眾多,數量龐大。不過,據CNN報導,讓科學家感到興奮的是,被宣布滅絕有80年的袋狼,似乎還存活在地球上,目前已經有8起報導堅稱,有不少目擊者看到了袋狼的身影。
  •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原標題: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從有108年歷史的生物樣本中成功提取DNA並測序,闡明了已滅絕的袋狼(又稱塔斯馬尼亞虎)是如何發生長期的遺傳多樣性損失的。
  • 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擁有一張恐怖的大嘴,最後卻在動物園慘死
    袋狼除了身上那十幾條斑紋之外,全身毛髮呈棕色且短而柔軟,是一種上等的皮革材料。  袋狼是一種不愛說話的動物,可以說他是動物界的啞巴,人們很少能夠聽到袋狼發出叫聲。袋狼平日裡不愛言語,只有在焦躁或者激動的時候,它們才會發出像咳嗽一般的沙啞聲音。另外在它們捕獵的時候,會發出一種非常獨特的聲音,那是一種很有規律的叫聲,每隔幾秒都會出現一次。
  • 3年內8次目擊事件,消失83年的塔斯馬尼亞虎或未滅絕?
    3年內8次目擊事件,消失83年的塔斯馬尼亞虎或未滅絕?近日,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第一產業、公園、水務與環境部們發布了一份文件,文件聲稱,在過去數年間,出現了多次與塔斯馬尼亞虎有關的目擊事件;僅僅在過去的3年裡,就出現了8次目擊事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每日郵報》等國際知名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
  • 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1930年,澳大利亞的一個農民,在自家院子裡射殺了一隻瘦成皮包骨的動物,後被證實這是世界上最後一隻野生袋狼。1933年,有人把一隻袋狼送到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
  • 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雖然我們地球孕育生命的歷程已經有幾十億年的歷史,在這麼漫長的歲月裡,地球出現了無數種生命,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會一直存在於地球上。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物種可能會因為沒法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而淘汰,有一些物種可能會面臨一些危機而從地球上消失。如我們普遍認為,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將「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抹去。
  • 野外「滅絕」近40年,這種鳥再次回歸大自然,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回顧地球孕育生命的歷程,我們會發現,地球上其實出現了無數種生物,當然,很多生物都已經消失,再也看不到了。這是因為地球的環境在不斷變化,所以,生物也需要進化以適應地球的環境。一旦某些生物沒法適應新的環境,就可能會被淘汰,即滅絕。從地球大自然的角度來看,生物的滅絕,其實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象,不過,在我們人類的影響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生物的滅絕速度。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掠食者,人類沒去澳洲之前,它們才是澳洲的主人。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死亡,袋狼宣布滅絕。人類有一半責任,澳洲野狗有一半責任。環境的變化,使得澳洲大陸上的動植物走向了另一條演變道路,有袋類哺乳動物出現了。和袋狼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還有袋獅和雙門齒獸,同屬有袋類哺乳動物。在5萬年前,人類踏足了澳洲大陸,袋獅這樣的大型猛獸在人類的圍攻下,逐漸滅絕。袋狼卻憑藉著靈活的身手,活到了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