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2020-05-22 猩猩科學頻道

雖然我們地球孕育生命的歷程已經有幾十億年的歷史,在這麼漫長的歲月裡,地球出現了無數種生命,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會一直存在於地球上。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物種可能會因為沒法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而淘汰,有一些物種可能會面臨一些危機而從地球上消失。如我們普遍認為,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將「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抹去。

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按理來說,從地球上消失、滅絕的物種,基本上很少會再次出現,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也有例外的情況。據報導,一種不會飛的鳥類「白喉秧雞」在大約13.6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由於這種鳥類不會飛行,所以只能在地上行走。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它們的棲息地亞達伯拉島礁就被海平面上升所吞沒,於是這些不會飛的鳥沒法像其他會飛的鳥類可以遷徙到其他的地區,所以這些不會飛的鳥類物種直接被淘汰了。

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不可思議的是,隨著亞達伯拉島礁從海洋中重見天日,當島礁再次裸露出來,這些不會飛的「白喉秧雞」再次出現在亞達伯拉島礁。已經消失十多萬年的物種,為什麼會再次出現呢?研究人員指出,並非全部的「白喉秧雞」都不會飛,隨著這座島礁再次出現時,一些「白喉秧雞」再次飛到亞達伯拉島礁。不過由於當地的食物來源非常充足,所以再次出現在島礁的「白喉秧雞」的飛行能力在短時間內再次退化,變成了不會飛的「白喉秧雞」。研究人員通過化石分析得出結論,在這座島礁上可以找到這些不會飛的「白喉秧雞」,和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是一樣的。

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這個現象看起來確實是有點不可思議。雖然所有生物都在進化,但是進化的方向都不一致的,不過,在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些物種可以從基幹線系再重新演化出來。科學家將這些現象稱為「重複進化」。看起來,不會飛的「白喉秧雞」再次出現在亞達伯拉島礁,可能只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因為這是進化的結果,誰也沒法準確預測它的進化方向。

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其實,已經「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這不是特例,在此之前,我們也有分享過很多相關的話題。研究人員在費爾南迪納島(Fernandina)探險時,在野外發現一隻存活的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烏龜,我們經常可以看得到,不過在過去110多年來未曾見過這一種費爾南迪納巨龜,所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此前就已經將這一種巨龜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並認為這一種巨龜可能已經滅絕。研究人員在費爾南迪納島現場勘查得出一個結論,在這座島嶼,可能還有很多巨龜的存在。

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當然,此前發現的已經「消失」110多年的巨龜再次被發現,和前文再次出現的「白喉秧雞」可能有一些區別。「白喉秧雞」再次出現在亞達伯拉島礁是因為重複進化的結果,因為此前這座島嶼曾經被海水淹沒,這些不會飛的鳥類難逃滅絕的命運。而巨龜再次被發現,則可能是在過去110多年內,我們人類沒有對這些地區進行全面的搜尋,這些還倖存的巨龜就活在我們眼皮底下,而我們沒發現它們。所以誤以為它們已經滅絕。

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類似的情況,確實是有可能會存在的。畢竟地球這麼大,可能存在一些倖存的物種,而我們沒有發現它們的存在,所以有可能認為它們已經滅絕。如澳大利亞地區的袋狼早在1936年就已經滅絕,不過在最近這些年,當地民眾多次看到疑似袋狼的動物。當然,目前還只能說是疑似袋狼的動物,暫時還沒確認這就是已經滅絕幾十年的袋狼。

不可思議?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這些曾經「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一方面說明了地球生命系統的進化能力是比較強的,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除此之外,也說明我們對一些物種的認識還是比較少,可能有一些物種尚在世間,我們可能會因為沒發現它們,而誤以為它們滅絕了。

相關焦點

  • 滅絕3萬年的生物再現,不止一例,為何已滅絕的生物會再次出現
    大圖模式正常來說,已消失的物種是不可能在出現在地球上,就比如已滅絕數萬年之久的恐龍,它們是絕對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的事實上,已滅絕又再次出現的物種不止一例。有科學研究稱,生物學家們在馬達加斯加以北的阿爾達布拉島上發現了一種名為&39;白喉秧雞&39;的鳥,它們不會飛的鳥類,其在13.6萬年以前就已滅絕了。
  • 滅絕3萬年生物重現,不止一例,為何消失已久物種能再次出現?
    滅絕了3萬年物種重現 滅絕再重現物種不止一例,有研究報告指出,馬達加斯加以北的阿爾達布拉島新發現了一種無法起飛的鳥類,這種鳥類曾在13.6萬年前成為滅絕物種,研究數據顯示,13.6萬年前,泛濫海水曾經長時間淹沒過阿爾達布拉島,作為一種無法飛行鳥類顯然難逃一劫,滅絕是肯定的。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13.6萬年前就已經出現滅絕的物種。白喉秧雞是生活在在塞席爾的阿爾達布拉(Aldabra)環礁上的一種陸地鳥,不會飛行。據悉,白喉秧雞的滅絕是因為當時它們所處的阿爾達布拉環礁的海平面不斷上升,導致整個島嶼被淹沒。按照情況,這種不會飛的白喉秧雞應該會在海平面上升的過程中滅絕或者消失才對,而且在白喉秧雞滅絕之後的10萬年時間內,人類也並沒有發現白喉秧雞的任何痕跡,因此白喉秧雞就被確認為滅絕了。
  • 一種生物滅絕了,有沒有可能重新進化出同樣物種來?
    頃刻間,這些無法飛翔的獨特鳥類物種就全部滅絕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滅絕這個詞本身就帶有絕對的意義。 即被認定滅絕的物種是不可能再出現的。 其實,過去並非沒有出現過宣布滅絕的生物再次出現的情況。比如在長達6600萬年的時間裡,腔棘魚被認為是已經滅絕的物種。生長在西印度洋中的它們,沒能在恐龍滅絕的白堊紀存活下來。
  • 已滅絕的物種頻頻出現!地球物種在循環出現?恐龍會出現嗎?
    但到如今卻僅僅只剩下了1%的生物品種,雖然看似還非常的豐富,但和幾億年之前的地球物種相比較起來,早已不值得一提了。致使這一結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的災難。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毫無疑問是距離人類最近的,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
  • 科學家已發現端倪,滅絕物種再次出現
    按照以前的思維模式,一個物種滅絕了就是徹底的消失了,很難再次出現,除非用一些科技手段,例如克隆等。因為蝴蝶效應的存在,進化之路走過一遍之後第二遍幾乎是無法複製的。但事實就是如此,地球上出現過很多次滅絕物種再現的案例。當然科學家給出過幾種猜測,首先就是下頜骨物種起初就沒有滅絕。
  • 孤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類曾經滅絕 此後又「重複進化」出現
    據外媒BGR報導,當一種動物物種被推到滅絕的邊緣時,往往無能為力。阿爾達布拉環礁上的情況就是如此,在那裡,一種不會飛、和雞差不多大小的中型鳥類大約在13.6萬年前滅絕了。阿爾達布拉環礁被上升的海水淹沒了,這種不飛的鳥類無法逃脫,整個物種遭受滅頂之災。
  • 13.6萬年前白喉秧雞再現,滅絕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鳥類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大生物類群,它們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今天的鳥綱都可以追溯至鳥翼類,而鳥翼類是因為手盜龍下的分支,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手盜龍化石最早出現在侏羅紀時期,經歷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僥倖存活,經過6500萬年的發展演化,到今天進化出了將近1萬多種鳥類,在我國分布就有1400
  • 神農架曾出現「驢頭狼」,已滅絕50萬年的物種,怎麼又再次出現?
    然而曾經有人稱除了被我們熟知的狼族種群,還有一種「狼」曾出現在湖北地帶。驢頭狼,顧名思義,是一種驢頭狼身的生物,由於外形奇特,被當地居民稱為怪物。然而,這種怪物,卻早已滅絕50萬年。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由於大自然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還有變化多端的氣候問題,無數物種的足跡在歷史長河中被洪浪湮沒,再無考跡。6500萬年前,一場巨大的自然災害降臨地球,陸續導致了無數物種的滅絕,為後世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消失生物為何頻繁出現?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科學家們發現的物種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是位於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之所以這種鳥類在13.6萬年前滅絕物種會出現滅絕,主要是因為自然變化帶來的。科學家們發現隨著海水的上升,整個阿爾達布拉環礁都被海水淹沒了,所以生存在這環島上「不會飛的鳥類」完全是無法避免被滅絕的風險,因為無法逃脫,所以最終導致整個物種遭受滅頂之災。
  • 該生物已滅絕了13萬年,如今卻「再現江湖」,怎麼回事?
    而有一種生物就是面臨著這種困擾,那麼它是誰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明明已經滅絕13萬年,可最近卻又再一次看到它們身影的生物吧。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生物其實在幾十萬年前就已經全部滅絕了,可就在不久卻再次看到了它們,這個生物叫做白喉秧雞。
  • 13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地球輪迴成定局
    年專家表示一些宣布滅絕的生物又重新出現了,那麼它們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地球環境出現了好轉了呢?一種在136,000年前滅絕的鳥,再次進化後「死而復生」科學家發現,這種「不會飛的鳥」原本是馬達加斯加本土的物種—
  • 消失的物種再次出現,如果物種滅絕是個輪迴,人類也只是曇花一現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近兩年來,科學家們在自然界中發現了一些與物種進化類完全不相符的自然現象。簡單來說就是那些已經滅絕很多年的物種,突然之間又再次出現。這種情況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實上的的確確是有幾個物種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再次出現。
  • 滅絕物種為何頻繁再現?到底是什麼讓它們能夠「死而復生」
    13.6萬年前,冰川融化,海平面開始上升,位於印度洋的阿爾達布拉島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水底,跟隨著一起沉入海底的還有島上的所有動物,包括一種「不會飛的鳥」。時至今日,人們竟然突然發現島上那種「不會飛的鳥」又出現了!島嶼沉下去了,它們不會飛,自然也就會滅絕。現在島嶼再次出現,它怎麼也就跟著再次出現了?
  • 已滅絕多年的動物接連出現,難道物種在輪迴?
    然而異狀從來都不是單獨出現的,當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早已滅絕多年的動物又重現人間時,相當的震驚。地球經歷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僅被人類知曉的就多達5次,其中二疊紀時期更是造成了97%以上的生物滅絕。雖說如今地球上的生物品種看似還非常之多,但和物種最初誕生於地球相比,卻僅僅只佔據1%。地球的生態萬物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極為重要。否則,科學家們也不會一直致力於尋找地球上還有哪些生物品種從未被人類發現到。但這之中卻是不包括已經滅亡多年的動物的。
  • 滅絕百年的物種不斷現身,印度「金龜」是其一
    在2012年7月,紐幾內亞的一家博物館中,迎來了一位罕見的「客人」,它是一種紐幾內亞特有的生物——紐幾內亞大耳蝙蝠,雖然地球上蝙蝠的種群非常龐大,但是,紐幾內亞大耳蝙蝠卻是一種在19世紀末,就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它的再次現身,令人非常驚訝。
  • 13.6萬年前滅絕的鳥再現,為何會這樣?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根據外媒BGR指出,一種位於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鳥類,在13.6萬年前宣布滅絕之後,如今再次「復活」出現了。而導致之前滅絕主要是自然變化產生的,那就是隨著海平面的上升,該鳥生活的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被海水所淹沒,這就導致了鳥類的滅絕,因為這些鳥類「不會飛」。
  • 北半球曾有「企鵝」出現?科學家:3700萬年前一種巨鳥在這裡漫步
    在紐西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巨大的企鵝化石,它的身高超過1.6米,體重在140斤左右,好像是一個成年人一般。科學家們將這種巨型企鵝取名為「紐西蘭巨企鵝」,它們出現在距今6600萬年-5500萬年之間,後來伴隨著演化,它們開始變得越來越小,也分化出多個品種。
  • 滅絕百年的物種不斷現身,印度「金龜」是其一
    ,不過奇怪的是,近年來,卻有不少已經被宣布滅絕多年的生物,再次出現在了地球上,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而更加神奇的是,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生物學家們竟然還發現了一種在13萬年之前,就已經滅絕了的遠古鳥類——白喉秧雞。
  •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滅絕的生物再次出現在近些年來卻經常看到這樣的報導,已經被公認為是滅絕的生物,卻又再次出現在地球上,生物的再次出現對於我們來說,是件好事,這也豐富了地球生物的種類,遠比生物的滅絕要來得好一些。那麼這些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生物為什麼會再次出現呢?它們的身體是否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