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曾有「企鵝」出現?科學家:3700萬年前一種巨鳥在這裡漫步

2020-12-05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提到企鵝,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它們呆萌可愛的模樣。不過事實上,企鵝的種類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大個頭,比方說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帝企鵝,它們最高可以達到1.2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驚人了,而科學家們通過化石分析發現,在遠古時期,企鵝的個頭,甚至要比帝企鵝還要大。

曾經的企鵝有多大?

在紐西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巨大的企鵝化石,它的身高超過1.6米,體重在140斤左右,好像是一個成年人一般。科學家們將這種巨型企鵝取名為「紐西蘭巨企鵝」,它們出現在距今6600萬年-5500萬年之間,後來伴隨著演化,它們開始變得越來越小,也分化出多個品種。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地球上,不會飛的海鳥並不止有企鵝一種,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認為,在遠古時期,可能有很多種海鳥都曾經朝著「潛鳥」的方向進化,只不過其中大部分淘汰了,最終只有企鵝等一小部分留了下來。

至於讓它們放棄天空的原因,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大約都和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有關。當災難發生之後,海洋反而成為了受災最輕的地方,一些海鳥為了生存,便開始嘗試著放棄翅膀,變成一名遊泳高手。

那麼,為何只有南極有企鵝,其它地方沒有呢?其實,在北極,也曾經有企鵝的存在,或者更加準確一點說,北極的企鵝才是真正的企鵝,南極的企鵝不過是盜用了北極企鵝的名字而已,當然,南極企鵝發現的時候,北極企鵝已經滅絕了。

此外,前段時間通過化石研究,在北半球,科學家們也找到了一種「企鵝」,它們看起來和紐西蘭巨企鵝非常像,一開始,科學家們也以為它們和企鵝是近親,不過後來卻通過對比發現,它們只不過是看起來和企鵝相像而已。

3700萬年前,它們曾在北半球漫步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7月5日的科學報告指出,在如今的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區,曾經有一種叫做plotopterids的古代潛鳥在那裡生活,它們的外型和企鵝一樣,不過出現的時間卻要比企鵝晚很多,它們誕生於3700萬年之前,滅絕於大約2500萬年之前,它們的祖先可能也是一種原本可以飛行的海鳥,因為某種原因而放棄了翅膀。

聽過和紐西蘭巨企鵝的化石對比,科學家發現兩者的長喙、裂隙狀的鼻孔、胸骨、肩骨以及翅膀等,都是非常相似的,不過遺憾的是,它們的確不是同一個物種,無論是出現的時間,還是DNA的比對等等,都截然不同。

那麼,plotopterids在地球上擁有近親嗎?研究認為,它們和鰹鳥、塘鵝和鸕鷀的關係要更為密切。什麼是鰹鳥呢?這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域的海鳥,它們的爪子看起來和鴨蹼一樣,而且外形也有點像企鵝,只不過它們的嘴巴尖尖的。

此外,還有科學家提出一種觀點,認為plotopterids或許並沒有全部滅絕,它們可能其中一部分去往了格陵蘭島、冰島等地區,在那裡進化成為了大海雀,畢竟一直到今天,大海雀的祖先是誰,這同樣是一個未解之謎。

什麼是大海雀?

大海雀是一種看起來和企鵝差不多的海鳥,它們主要分布在北極圈附近,它們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裡都生活在水中,只有在繁育後代的時候,才會來到陸地建築自己的巢穴。在這裡,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如今我們熟悉的企鵝,其實最早「企鵝」這個名字,是屬於大海雀的。

當歐洲的航海家發現格陵蘭島後,他們為大海雀取名為penguin,翻譯成中文,就是企鵝的意思。不過後來大海雀卻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滅絕了,當歐洲航海家在大海雀滅絕之後,發現了南極大陸,並且在上面看到了企鵝,他們曾經一度認為penguin並沒有滅絕,於是便將南極的企鵝稱作penguin,一直到後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才發現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

這個時候,企鵝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南極penguin公認的名稱,大海雀已經滅絕了,所以,它們才會被改名,將penguin這個名字給了生活在南極的企鵝。不過如今在大海雀拉丁文學名Pinguinus impennis中,還是為它們保留了penguin這個名字的。

大海雀是如何滅絕的?

人類發現大海雀到大海雀滅絕,前後只用了300多年的時間。15世紀中葉,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格陵蘭島成為了往來船隻的棲息地,船員們發現大海雀非常的肥美,而且它們不會飛,行動笨拙,也很容易捕殺。於是,大海雀的噩夢便由此開始。

後來一些船員無意中將大海雀的羽毛帶回了歐洲,歐洲人發現這些羽毛的禦寒效果很好,用它們做成了輕便的羽絨被、羽絨服、帽子等等,一時之間非常的暢銷,而且大海雀作為一種外形特殊的鳥類,在地球上也很罕見,於是,一些博物館也花高價購買大海雀的標本。

在利益的趨勢下,人們便紛紛前往格陵蘭島去捕殺大海雀,很快時間就到了18世紀,當時大海雀已經瀕危了,可是人們並沒有保護意識,反而因為物以稀為貴,更加變本加厲的對它們進行捕殺,最終,1844年,最後兩隻大海雀也在孵蛋的過程中被殺害了,它還沒有來得及被科學家們研究,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所以,這次在發現plotopterids之後,因為它來自於北半球,一些科學家們也希望可以通過plotopterids,來揭開大海雀的演化謎團,幫助我們還原在遠古時期,究竟海鳥是處於哪些原因放棄天空,轉而投向海洋懷抱的,以及為何後來它們沒有全部留下來,像企鵝一樣,進化成多個物種,一起期待後續的研究吧!

參考文獻

sciencealert——《Giant Penguin-Like Birds May Have Once Waddled Around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o》07-05

相關焦點

  • 企鵝曾在北半球生活?科學家發現古怪化石,或是類企鵝「巨鳥」
    ,也曾經有一種外表看起來類似企鵝,不過卻和企鵝之間沒有什麼關係的「巨鳥」生存過,它們的大小基本上和一個成年人差不多,科學家們將它們取名為「plotopterids」,它們的發現對於我們研究鳥類的進化,有著極大的意義。
  • 為什麼小小的紐西蘭會有如此多的巨鳥呢?
    太平洋西南部的紐西蘭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約30%的國土為保護區,這裡生活著多種奇異的鳥類,有世界上最重的、胖到不能飛的鸚鵡卡卡波,還有吃羊肉的啄羊鸚鵡。然而,科學家卻說,現存的這些鳥類還不夠奇異,紐西蘭曾擁有更加讓人難以想像的鳥類——巨型鳥類。
  • 企鵝是南極洲的吉祥物?最先研究發現,企鵝最早可能來自北極
    如果這是真的,企鵝又是怎麼從遙遠的北極飛到南極呢?在這項科學研究的調查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鳥類化石。在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們並沒有將這二者聯繫在一起,只是簡單地認為只是一種鳥類的化石。由於這副鳥類的化石實在是太大了,所以一開始人們將其稱為是「巨鳥」。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把企鵝運到北極會怎樣?為什麼科學家反對?
    北極雖然沒有企鵝,但北極有一個和企鵝很相似的生物大海雀,又叫做「北極大企鵝」。 科學家估計,早期的企鵝古冠企鵝大約生活在距今3700萬年-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與漸新世早期,在當時地球的溫度比今天高
  • 科學家發現史前巨鳥化石,重達450公斤,高3.5米!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是迄今在歐洲和北半球生存過的最大的一種鳥類化石。這種鳥重達450公斤,高3.5米,而且和其它曾經發現的大型鳥類相比不同的是,它還具有快速奔跑的能力。史前巨鳥為現存鴕鳥的三倍大,和北極熊重量類似。圖為索馬利亞鴕鳥。
  • 南極發現最大企鵝物種化石:體重可達115公斤
    據國外媒體報導,帝企鵝並非最大體型的企鵝物種,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3700-4000萬年前南極洲曾生活著迄今發現最大的企鵝——卡氏古冠企鵝(Palaeeudyptes klekowskii),體長可達到兩米,體重115公斤。
  • 南極發現迄今最大企鵝品種:體重上百公斤
    帝企鵝並非最大體型的企鵝物種,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3700-4000萬年前南極洲曾生活著迄今發現最大的企鵝——卡氏古冠企鵝(Palaeeudyptes klekowskii),體長可達到兩米,體重115公斤。
  • 企鵝也有 「小巨人」,史前企鵝長達 2.02 米
    8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古生物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3700萬年到4000萬年前的巨型企鵝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員根據這項最新發現可以得出結論,即所謂的「巨型企鵝(colossus penguin)」比在它之前和之後出現的任何企鵝都更大。
  • 古生物學家發現史前歐洲巨鳥!
    古生物學家發現北半球第一巨鳥!在我們的印象裡,史前巨型鳥類都分布在由岡瓦納大陸分裂出來的南方陸塊之上,比如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曾經生活在南半球的巨鳥包括有巨鳥、象鳥、恐鳥、雷嘯鳥、恐鶴科等。巨大的陸行鳥類似乎與北半球無緣,但是最近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在克裡米亞半島上發現了一塊巨大的鳥類化石,證明在200萬年前的歐洲生活著一種身高可達3.5米的巨鳥。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
    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
  • 企鵝並不是只生活在南極洲,赤道附近甚至北半球都有野生企鵝分布
    企鵝是極地動物的代表之一,基本上來說不管哪個城市,只要有極地動物園或者海洋館,裡面一般都會有企鵝被圈養,只不過有些規模較大的極地海洋館裡企鵝的種類多一些,規模較小的就相對少一些。許多人認為企鵝只生活在南極,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像帝企鵝、國王企鵝、南極企鵝、巴布亞企鵝等極地海洋館中經常出現的企鵝確實主要生活在南極洲,但還有許多企鵝並不生活在南極,甚至連非洲、赤道附近和北半球都有野生企鵝分布。我挑選了5種生活在南極洲之外的企鵝,在本文中為大家介紹。還是要提前說一下,生活在其他地區的不是只有這5種,而是這5種比較有代表性。
  • 6600萬年前的「地獄雞」:3米高巨型猛禽
    6600多萬年前,一種可怕的動物漫步在地球上。它極其殘忍,被稱為「地獄雞」。這種動物站起來10英尺(約合3米)高,因長著雞一樣的頭冠、羽毛翅膀、長爪、極具攻擊力的嘴和一條強有力的尾巴,因而得到了「地獄雞」這個名字。它的學名叫Anzu wyliei。
  • 為什麼企鵝有翅膀卻不會飛翔?企鵝的祖先會飛嗎?
    企鵝是生活在南極的一種動物,雖然它的生活地方離人類的居住地很遠,但隨著各種海洋館的開業,企鵝也慢慢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之中。它憨厚可掬的樣子非常受歡迎,大眾被它的體態吸引,而科學家則被它們的身世和進化之謎吸引。
  • "巨人"企鵝化石在南極出土 身長超人類(圖)
    ,卡式古冠企鵝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高最重的企鵝。   若一隻企鵝比人還要高大,還能用可愛形容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7日報導,科學家近日挖掘出已絕種的巨型企鵝化石─—卡式古冠企鵝(Palaeeudyptes klekowskii),據估計其身長超過2米、重達115公斤,比一般成人還高大,顛覆了近代生物考古學。
  • 歷來七種最大動物 秘魯巨型企鵝有1米5高(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我們都知道恐龍的個頭很大,但不一定知道公牛一般大的老鼠、比人還高的海洋蠍子、皮球一樣大的巨型蛙、小個子成人一般大的企鵝、酷似地懶一般的有袋動物和15米多長且比現代大白鯊還要重30多倍的鯊魚。這些巨型動物都曾存在過,只是出現的時期和地方不同。
  • 身高1.8米的大企鵝!體重100公斤,和恐龍滅絕的原因非常相似
    見字如面,時間讓你和我遇見,而這裡的文章讓你決定是否留下。 企鵝是一種南極特有的物種,在我們的印象裡,企鵝都是憨態可掬,肥肥的肚子,一雙小短腿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現在體型最大的企鵝是帝企鵝,身高可以達到90釐米,差不多能夠到一個成年人的腰部位置,然而在五千多萬年前,可不是這樣。
  • 史上第一飛行巨鳥,老祖宗翼展只有1米!
    不久前,紐西蘭的古生物學家宣布發現了最古老的的偽齒鳥科(Pelagornithidae)化石,為我們了解第一飛行巨鳥的演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1 最大飛鳥來自何處?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把企鵝放到北極能生存嗎?
    因此,企鵝並非只生存在南極,也不是所有的企鵝都喜歡寒冷的環境。 不過,在整個北半球,確實沒有企鵝生存。那麼,為什麼同樣以寒冷為主的北極沒有企鵝的分布呢?如果把企鵝運到北極,企鵝能否生存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北極沒有企鵝,為什麼人類不把南極的企鵝送過去?
    在7000多萬年之前,地球曾經是一塊完整的大陸,我們稱之為「岡瓦納大陸」。因為企鵝跟其他鳥類無論是形態還是基因,都存在極大的區別,所以18種企鵝單獨構成了企鵝目,而關於企鵝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6200萬年前。
  • 事關北半球存亡,科學家:再等七萬年也不怕
    美國的黃石火山地下區域分布在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一旦噴發,遮天蔽日的煙塵將把整個北半球的人都送走,所以人們根據這座火山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破壞而冠之以超級火山的綽號。歷史上這座超級火山只噴發過三次,分別是在210萬年前、130萬年前和64萬年前,人們簡單估算了一下,認為第四次大規模發作早該發生了,卻因為不明原因遲遲未發作,實在令現在活著的人類心慌不已。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其實一直在監測這座超級火山,隨時掌握它的各種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