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萬年前白喉秧雞再現,滅絕物種為何頻繁出現?

2020-12-05 科學黑洞

鳥類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大生物類群,它們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今天的鳥綱都可以追溯至鳥翼類,而鳥翼類是因為手盜龍下的分支,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手盜龍化石最早出現在侏羅紀時期,經歷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僥倖存活,經過6500萬年的發展演化,到今天進化出了將近1萬多種鳥類,在我國分布就有1400餘種,主要是遊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六大類。

在這近萬種的鳥類動物中只有大約40多種不具備飛行能力,常聽說的如企鵝、鴕鳥、奇異鳥等,而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在13.6萬年前滅絕的白喉秧雞也是不會飛行鳥類之一,更加令人稱奇的是它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再次被發現,它屬於涉禽類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溼地水鳥,主要靠著從水底及汙泥中尋找食物。

塞席爾群島西南方1000km,坦尚尼亞東南海岸約500km的印度洋海面上,有一座環礁被稱為阿爾達布拉環礁,這裡仿佛是被人類遺忘的動物天堂,生存著很多珍稀動物,也是受人類幹擾最小的地方之一,但是在13.6萬年前阿爾達布拉環礁被上升的海水淹沒,而在小島上不會飛的白喉秧雞自然就滅絕了。

我們都知道生物進化是沒有方向的,一般一個物種滅絕就不會再次出現了,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僅僅在阿爾達布拉環礁漏出海面三萬年後,這種不會飛的白喉秧雞再次出現。

有一點我們是可以確定的,13.6萬年前的白喉秧雞必然是已經滅絕的,因為對於不會飛行的它們,面對海島被水淹沒,最終就只有一個結局-全軍覆沒。那麼它們再次出現科學家就有了另外的猜想,當阿爾達布拉環礁重新漏出水面後,白喉秧雞再一次的遷入該島,最後經過「短短時間」再次進化喪失了飛行能力。這種情況被科學家稱之為 「重複進化」(iterative evolution),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由於阿爾達布拉環礁的特殊環境,這個島上沒有白喉秧雞的天敵存在,也少有其它捕食者,最多的就是一些巨型海龜,因此隨著進化白喉秧雞就逐漸的喪失了飛行能力,變成了地面上氣息的鳥類,科學家稱這些鳥類可能是來自於附近的馬達加斯加。

每一次阿爾達布拉環礁被海水淹沒,白喉秧雞可能就會滅絕一次,之後待海島重新露出水面,馬達加斯加的白喉秧雞會順著島嶼遷徙,最終來到阿爾達布拉環礁繼續發展進化,最終都喪失了飛行能力。這幾是大自然得魔力,好像在雕刻複製著生物。

近年來很多曾經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再次被人類發現,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就是曾經的生存環境恢復了,生態環境變好了,可能倖存的少數個體經過發展再次的壯大了種群。因為一個物種被宣布滅絕,是需要我們去判斷的,如果該生物分類單元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那麼意味著物種滅絕。

那麼勢必就會出現遺漏的情況,尤其是那些體型較小生存需求較小的生物,很可能會有個體的遺漏,而隨著環境的變好它們再次發展起來。但這些都不是科學家關注的重點,最主要的是「重複進化」的出現,雖然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但也讓我們對生物進化以及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消失生物為何頻繁出現?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科學家們發現的物種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是位於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之所以這種鳥類在13.6萬年前滅絕物種會出現滅絕,主要是因為自然變化帶來的。奇怪情況就在這裡,這個鳥類真的迎來難以置信的轉折點,那就是被宣布滅絕的鳥出現了,這是科學家們都難以想像的,所以不少人都認為這是違背「進化論」的一個情況,確實這種情況本來不會發生,並且研究人員們利用阿爾達布拉環礁上滅絕事件前後的化石,證明了這一點,如今在島上仍然可以發現沒有飛行能力的白喉秧雞,它生活得好好的。
  •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白喉秧雞竟原地重新復活!
    地球上目前約有40種不會飛的鳥類,除了企鵝、鴕鳥及鷸鴕(奇異鳥)廣為人知之外,科學家又發現1種同樣不會飛、且在13.6萬年前就已滅絕的「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它竟然又在印度洋的一座小島上重新被發現。
  • 化石證據無法反駁,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進化論不對?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科學家們發現的物種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是位於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之所以這種鳥類在13.6萬年前滅絕物種會出現滅絕,主要是因為自然變化帶來的。奇怪情況就在這裡,這個鳥類真的迎來難以置信的轉折點,那就是被宣布滅絕的鳥出現了,這是科學家們都難以想像的,所以不少人都認為這是違背「進化論」的一個情況,確實這種情況本來不會發生,並且研究人員們利用阿爾達布拉環礁上滅絕事件前後的化石,證明了這一點,如今在島上仍然可以發現沒有飛行能力的白喉秧雞,它生活得好好的。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是一種在13.6萬年前就已經出現滅絕的物種。白喉秧雞是生活在在塞席爾的阿爾達布拉(Aldabra)環礁上的一種陸地鳥,不會飛行。據悉,白喉秧雞的滅絕是因為當時它們所處的阿爾達布拉環礁的海平面不斷上升,導致整個島嶼被淹沒。按照情況,這種不會飛的白喉秧雞應該會在海平面上升的過程中滅絕或者消失才對,而且在白喉秧雞滅絕之後的10萬年時間內,人類也並沒有發現白喉秧雞的任何痕跡,因此白喉秧雞就被確認為滅絕了。
  • 滅絕物種為何頻繁再現?到底是什麼讓它們能夠「死而復生」
    13.6萬年前,冰川融化,海平面開始上升,位於印度洋的阿爾達布拉島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水底,跟隨著一起沉入海底的還有島上的所有動物,包括一種「不會飛的鳥」。時至今日,人們竟然突然發現島上那種「不會飛的鳥」又出現了!島嶼沉下去了,它們不會飛,自然也就會滅絕。現在島嶼再次出現,它怎麼也就跟著再次出現了?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真的會有「復活」這一行為出現嗎?這就不得不提到袋狼了,消失了83年的袋狼竟神奇「復活」了,連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很早以前,人類文明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出現並逐漸成長。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地區,並把人類文明帶到了美洲大陸。但是,給美洲地區帶去的不僅是人類文明,還有破壞。
  • 確定滅絕100多年的動物再現,為何越來越多滅絕生物出現?
    ,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地球的生物不遵循「進化論」?對物種起源和發展的一種科學證明已經失效了?當然最終是否這些消失或滅絕的生物遵守「進化論」,暫時也沒有一個科學解釋,消失的生物好說,但是滅絕的動物再現就不好用「進化論」來進行解釋。
  • 滅絕至少6500萬年的物種再現地球,原因未知
    腔棘魚已經滅絕了至少6500萬年,又被發現,被認為滅絕了100多年的巨龜重現,13.6萬年前滅絕的陸地鳥類重現地球等等,這幾種生物是最為典型的生物重現物種,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而對於為何這種被人們認定為已經滅絕的物種又出現了,至今都沒有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也就是科學家們沒有明確的說到底是為何,難道是這近90年的時間,沒有人發現?是不是這樣暫時也不明確,如果後續有報導我們再來看看。
  • 滅絕3萬年的生物再現,不止一例,為何已滅絕的生物會再次出現
    然而,地球上卻出現了一些物種進化論不相符的事情,一些早已被確認滅絕的生物居然再一次出現在了地球上,這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已滅絕又再次出現的物種不止一例。有科學研究稱,生物學家們在馬達加斯加以北的阿爾達布拉島上發現了一種名為&39;白喉秧雞&39;的鳥,它們不會飛的鳥類,其在13.6萬年以前就已滅絕了。
  • 確定滅絕100多年的動物再現,為何越來越多滅絕生物出現
    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所有的生物可以說都是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生物進化論」,自從「生物進化論」提出來之後,暫時還沒有看到不符合「進化論」的事件,而有時間自然界的動物就是「奇特」,消失或者滅絕的動物再次出現,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地球的生物不遵循「進化論」?對物種起源和發展的一種科學證明已經失效了?
  • 13.6萬年前滅絕的鳥再現,為何會這樣?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根據外媒BGR指出,一種位於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鳥類,在13.6萬年前宣布滅絕之後,如今再次「復活」出現了。而導致之前滅絕主要是自然變化產生的,那就是隨著海平面的上升,該鳥生活的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被海水所淹沒,這就導致了鳥類的滅絕,因為這些鳥類「不會飛」。
  • 宣布13.6萬年前就滅絕的生物又活了?科學家都解釋不了
    前言在偉大的自然界中,生物每時每刻都在滅絕,但新的物種也每時每刻都在誕生,我們已經滅絕了太多生物了,已經是數不勝數。並且科學家定義,不可能再出現已經滅絕的生物,可是為什麼他會突然出現了呢,為什麼會復活呢?
  • 13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地球輪迴成定局
    年專家表示一些宣布滅絕的生物又重新出現了,那麼它們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地球環境出現了好轉了呢?—白喉秧雞,它們的數量經常會爆炸式的增長,迫使這些鳥從東非海岸外的島嶼上大量遷徙。很多向北和向南飛行的白喉秧雞,最終都在印度洋中溺水身亡,而那些向西飛行的白喉秧雞則降落在非洲,在那裡,它們被捕食者吃掉。
  • 滅絕的物種頻繁的現身,地球正在進入物種循環
    ,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地球上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是距離人類最近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每一次的大滅絕危機到來之時,地球生物總是戰戰兢兢,唯恐不能夠存活下來,可是即便大滅亡早就已經過去數千萬年的時間了,地球物種還在不斷減少之中,只因為地球生態環境一直在發生改變,就連人類未來都有可能會抵擋不住,更何況本就已經瀕臨滅絕的動物了。
  • 一種13萬年前已滅絕的物種再次出現,是一種不會飛的鳥
    按理來說,從地球上消失、滅絕的物種,基本上很少會再次出現,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也有例外的情況。據報導,一種不會飛的鳥類「白喉秧雞」在大約13.6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由於這種鳥類不會飛行,所以只能在地上行走。
  • 已滅絕多年的動物接連出現,難道物種在輪迴?
    是一種生物在阿爾達布島上的鳥類動物,雖然是鳥,但是因為島上沒有白喉秧雞的天敵,白喉秧雞在經過十多萬年的進化,慢慢就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以至於這座小島被海洋覆蓋後,不會飛的白喉秧雞也就隨著小島的消失滅絕了。人類最後一次捕捉到白喉秧雞的身影大約在13.6萬年前。當小島因為地殼運動又再次出現時,白喉秧雞又再次出現在了這座小島上,讓科學家倍感匪夷所思。若是白喉秧雞並未滅絕,那十多萬年時間的白喉秧雞都躲藏在哪裡呢?
  • 科學家已發現端倪,滅絕物種再次出現
    按照以前的思維模式,一個物種滅絕了就是徹底的消失了,很難再次出現,除非用一些科技手段,例如克隆等。因為蝴蝶效應的存在,進化之路走過一遍之後第二遍幾乎是無法複製的。但事實就是如此,地球上出現過很多次滅絕物種再現的案例。當然科學家給出過幾種猜測,首先就是下頜骨物種起初就沒有滅絕。
  • 滅絕3萬年生物重現,不止一例,為何消失已久物種能再次出現?
    滅絕了3萬年物種重現 滅絕再重現物種不止一例,有研究報告指出,馬達加斯加以北的阿爾達布拉島新發現了一種無法起飛的鳥類,這種鳥類曾在13.6萬年前成為滅絕物種,研究數據顯示,13.6萬年前,泛濫海水曾經長時間淹沒過阿爾達布拉島,作為一種無法飛行鳥類顯然難逃一劫,滅絕是肯定的。
  • 已滅絕的物種頻頻出現!地球物種在循環出現?恐龍會出現嗎?
    但到如今卻僅僅只剩下了1%的生物品種,雖然看似還非常的豐富,但和幾億年之前的地球物種相比較起來,早已不值得一提了。致使這一結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的災難。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毫無疑問是距離人類最近的,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
  • 陽彩臂金龜再現,曾在1982年被宣布滅絕,消失物種為何頻頻出現?
    80%以上的物種消失,因此說物種滅絕並非是罕見的事情而是非常常見。2020年可以說是非常神奇的一年,有很多已經被宣布滅絕的物種都集中在今年出現。》被宣布滅絕或者消失數十年的物種再現有多種原因首先是這些物種並沒有真正的滅絕,只不過是個體藏匿性強,並且個體數量極其稀少,讓科學家進行統計確認的時候疏漏掉,因此認為其野外滅絕,但實際上還存在少許個體。那麼隨著環境變好,它們會再次繁殖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