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醫科大學特種醫學學科同時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

2021-02-15 中國核醫學醫師

2020年,山西醫科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工作實現了一系列突破。其中特種醫學山西省重點學科同時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特種醫學學科帶頭人、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第一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李思進教授主持的《核磁光電一體化實時同步腦成像設備研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直接經費837.8萬元,這是我校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該項目擬研發一款核磁光電一體化實時同步腦成像設備—PET/MRI/EEG/ET/NIRS,通過解決跨模態電磁兼容和時序控制難題,實現同一空間及時間、多模態亞毫秒級同步觀測腦功能活動。該重大項目的立項,標誌著我校在腦科學與腦影像技術領域的研究實力顯著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急需、突破科技瓶頸的創新能力與日俱增。

特種醫學學科法醫學方向嚴江偉教授主持的「多組學+人工智慧系統解析疑難生物物證法醫精準鑑識探索研究」項目,獲批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項目直接經費297萬元。該項目首次提出以整合基因組學、表觀組、轉錄組、微生物宏基因學等多組學分析方法並結合生物信息學和人工智慧等不同學科交叉的技術優勢,探索多組學標記人工智慧分析進行法醫個體精準識別證據解析機理,建立適用於疑難生物物證多組學人工智慧分析方法和法庭證據解析體系,為疑難生物物證法醫精準個體鑑識提供了關鍵技術和理論基礎。

我校特種醫學學科今年同時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學科科研實力和學術聲譽,促進學科跨躍發展。

據悉,山西醫科大學特種醫學學科是山西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由放射醫學、法醫學和職業病學三個學科方向組成。現學科有專任教師82人,學科梯隊結構合理,科學研究水平較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能力較強。學科聚焦特殊環境、特殊行業、特殊領域的醫學需求和國內外放射醫學、職業病學、法醫學領域的難點熱點問題,從分子、細胞、個體與人群水平入手,重點開展放射性分子影像診療理論與技術、職業損害防制的理論與技術、法醫司法鑑定關鍵理論與技術的研究,著力解決相關特殊行業和領域國際前沿理論與實踐問題,科研水平達國際先進水平。

(圖文/邵紅芳)


相關焦點

  • 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近日,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王琪教授牽頭、與北京大學微納米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瑋教授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腫瘤轉移可視化研究的自體循環腫瘤細胞『捕獲-標記-回輸一體化』設備」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直接經費580萬元。這是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也是遼寧省醫學院校首次獲批該類型項目。
  • 2013年復旦大學醫科類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8項,獲批金額達到...
    據復旦大學醫學科研管理辦公室消息稱,2013年復旦大學醫科類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8項,獲批金額達到19743萬元,項目數佔復旦大學獲批項目總數的61.9%,獲批金額佔復旦大學獲批總金額的54.7%。具體項目見附件。
  • 清華長庚醫院獲批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部重大項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部重大項目立項結果,由我院肝膽胰中心董家鴻院士主持申報的項目《基於高維數據集的肝癌智能化精準外科診療研究》獲批立項,總研究經費1752萬元。
  • 大醫二院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近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琪教授牽頭、與北京大學微納米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瑋教授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腫瘤轉移可視化研究的自體循環腫瘤細胞『捕獲-標記-回輸一體化』設備」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直接經費580萬元。這是我院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也是遼寧省醫學院校首次獲批該類型項目。
  • 三峽大學再獲批國家自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
    近日,三峽大學牽頭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鐵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高速鐵路開挖卸荷條件下泥巖鬆弛-溼脹耦合作用機理與基底微膨脹變形控制技術研究」獲立項資助。這是該校今年獲批的第2項重點基金項目,也是該團隊繼2014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後再次獲批該類型的項目。
  • 西北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重點項目評審結果,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劉良教授申請的「陸殼超深俯衝作用發生的條件及其引發的殼幔相互作用分配模式」獲得重點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301萬元,是西北大學「十三五」獲批的第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陸殼超深俯衝作用發生的條件及其引發的殼幔相互作用」重點項目由西北大學劉良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合作開展。
  • 中科大附一院首次牽頭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合肥在線訊(吳麗敏 記者 李磊)日前,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公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生殖與遺傳分院院長史慶華教授擔任負責人的「減數分裂重組調控的分子機制」項目獲批。該項目是該院首次牽頭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也是近年來安徽醫療領域承擔的最重大的科研項目。
  • 浙江大學分子影像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啟動
    近日,浙大分子影像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啟動會在杭州舉行,實現浙江大學該領域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突破。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批率,哪所大學最高?
    來源:青塔6月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初評情況。經初審,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受理項目申請267534項,不予受理項目申請2137項。這也標誌著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正式進入評審階段。自科基金項目的獲批,對於學校和教師來說都至關重要。也正因此,國自然的申請與評審結果,每一年都能夠成為關注的焦點。
  • 山醫大一院2020年國家自然基金獲批項目再創佳績
    11月30日,山醫大一院召開2020年科技表彰暨2021年國家自然基金申報動員大會,對2020年獲批的國自然項目給予經費配套獎勵。2020年一院獲批14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居山西醫科大學各院系之首,這已是山醫大一院連續兩年獲得佳績。
  • 重慶大學魏子棟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魏子棟教授作為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牽頭申請的「電解水制氫與綠色化工耦合的科學基礎」獲得資助,這是重慶大學在牽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首次突破。
  •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式公布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取得佳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達44項,其中附屬九院口腔42項。
  • 合作瑞典,2021年開年,鄭州大學又獲批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該項目無領域限制,中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40萬元/項(本項目無間接費用),瑞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60萬瑞典克朗/項。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近年來,學校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制定融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方案,構建創新驅動發展體系。
  • 與瑞典合作,2021年開年,鄭州大學又獲批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該項目無領域限制,中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40萬元/項(本項目無間接費用),瑞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60萬瑞典克朗/項。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近年來,學校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制定融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方案,構建創新驅動發展體系。
  • 新疆大學獲批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揭曉
    9月18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已正式揭曉,新疆大學獲批70項。日前,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已公示,新疆大學擬獲批20項。  新疆大學高度重視國家基金的申報工作,在接到通知後,科學技術處和社會科學處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積極動員、認真組織。
  • 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復旦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復旦大學化學系官網顯示,該項目資助周期5年,直接經費6000萬元,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 浙大分子影像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啟動
    近日,浙大分子影像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啟動會在杭州舉行,實現浙江大學該領域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突破。腦損傷是一類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神經系統疾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申報項目立項結果,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繆輝來教授、邵義明教授分別主持的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資助資金達111萬元。據悉,這是該院在國家級科研課題上零的突破。
  • 科技部重大公示!這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功立項,涉及醫療、養老!
    ,聯合我國機器人龍頭企業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江蘇璟亦誠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等優勢單位,克服疫情期間諸多困難,歷時8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和多輪競爭,完成了策劃、預申報、申報、答辯等多個工作流程,於2020年12月最終獲批。
  • 2019年蘭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9項
    2019年蘭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9項每日甘肅網8月2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耿睿)8月19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19年度首批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蘭州大學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209項(其中蘭州大學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