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上有這5個變化,當心癌盯上你!洗澡多看一眼就能發現

2020-12-05 騰訊網

這幾天,知妹看到一個新聞,嚇了一跳。

湖北一位42歲的曹女士(化名),腳底一直有顆痣,由於不痛不癢,她也沒在意。

但幾年前,她無意聽到親戚說這種痣可能是癌,得小心,於是她趕緊到當地的一家大醫院檢查,一查,果然被診斷為黑色素瘤

曹女士跑了很多家醫院,找了不少骨科、腫瘤科的專家,都建議她截掉右下肢才更保險。

幸好,在老鄉的幫助下,她找到了一位外科主任,最終手術切除了部分腳掌骨,保住了她的右腳。

(來源:楚天都市報)

看完這個新聞,知妹趕緊看了看自己的jio(腳)板有沒有痣,畢竟曹女士直到確診也沒發現有什麼異樣。

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腳板,身上其它地方的痣,即使是小小一顆,也可能有癌變風險。

在我們的表皮底層,有一群黑色素細胞,它們不僅讓皮膚有了顏色,還是皮膚的「濾光器」,會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其它的皮膚細胞。

當它們的數量增多並「抱團」,就會形成我們平時看到的色素痣

滑動查看更多

根據痣細胞內的色素含量不同,痣會有棕色、褐色甚至是藍黑色。

還有些人的痣會略微凸出皮膚表面,或因為長在毛囊上而帶毛,通常都是正常的。

那什麼情況下,痣會癌變成惡性黑色素瘤呢?

目前痣癌變的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除了遺傳因素會影響癌變,最常見的還有外界刺激,如紫外線,摩擦,摳、點痣、切割等造成的創傷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黑色素細胞的DNA,讓本該脫落死去的黑色素細胞失控生長,過度增殖,一旦它們進入真皮層,就可以入侵血管和淋巴管,跑到身體其他部位。

(圖片來源:Mayo Clinic)

1. 長期暴露在太陽光下的部位

如臉部、頸部、背部、前臂、小腿。

2. 身體容易受摩擦的部位

如手掌,腳掌,腋下,常系褲子、腰帶、皮帶的腰部。

3. 指甲/趾甲下的痣

可能是罕見的橫斑性黑色素瘤,多見於亞裔、非裔和其他深色人種。

4. 長在黏膜上的痣

比如眼睛、嘴唇、口腔、食管、肛門、生殖器等。

(圖示:虹膜黑色素瘤)

如果擔心自己的痣,可以先做一個自我檢查,看看它有沒有以下「ABCDE」這5種特徵。

「A」是非對稱(Asymmetry),指的是痣的兩半不對稱、截然不同;

「B」是邊界(Border),指的是痣的邊緣不規則、有缺口;

「C」是顏色(Color),痣出現不同深淺或完全不同的顏色(比如黑色、咖啡色、紅色、白色);

「D」是直徑(Diameter),痣的直徑大於6毫米(約一顆小瓜子);

「E」是變化、進展(Evolution),痣的大小、顏色、隆起度、形狀突然有明顯變化,或出現流血、瘙癢、潰爛。

除了以上徵象,這些也可能是癌變表現:

痣的周邊新散發了更多小的痣;

原本長了毛的痣,毛突然掉落;

用雷射、藥水等處理痣,反覆幾次都不能祛除或原位復發,也可能提示有問題,建議及時去皮膚科或普外科診治。

建議大家每個月都檢查一次全身的痣(包括腋下、腳底),特別是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朋友。

如果實在不確定,建議大家及早去醫院進行皮膚鏡檢查,因為並不是所有色素痣與黑色素瘤都能夠用肉眼分辨。

並!且!

不要隨便去美容院點痣,除了會對痣造成刺激,也會掩蓋早期病情,耽誤治療。

審稿專家:孫立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Cutaneous melanoma.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https://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default.aspx. Accessed Nov. 27, 2020.

[2]Common moles, dysplastic nevi and risk of melanoma.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ttps://www.cancer.gov/types/skin/moles-fact-sheet. Accessed Nov. 27, 2020.

[3]Melanoma.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elanoma/symptoms-causes/syc-20374884. Accessed Nov. 27, 2020.

[4]女子患黑色素瘤,幸虧手術及時避免了截肢[N],楚天都市報,http://www.ctdsb.net/html/2019/0522/hubei232836.html

相關焦點

  • 皮膚上有這5個變化,當心癌盯上你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完這個新聞,知妹趕緊看了看自己的jio(腳)板有沒有痣,畢竟曹女士直到確診也沒發現有什麼異樣。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腳板,身上其它地方的痣,即使是小小一顆,也可能有癌變風險。在我們的表皮底層,有一群黑色素細胞,它們不僅讓皮膚有了顏色,還是皮膚的「濾光器」,會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其它的皮膚細胞。當它們的數量增多並「抱團」,就會形成我們平時看到的色素痣。滑動查看更多根據痣細胞內的色素含量不同,痣會有棕色、褐色甚至是藍黑色。
  • 從皮膚看癌症:皮膚上已經有3個變化的人,可能暗示體內有癌
    皮膚作為我們人體最大的器官,它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皮膚可以起到屏障、排洩、調節體溫等重要作用。同時,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皮膚就能夠體現出來。所以皮膚還被稱為「人體健康的晴雨表」。那麼當我們患有癌症的時候,皮膚會有變化嗎?
  • 男子皮膚發黃,竟是被「癌中之王」盯上,5大器官就這麼沒了……
    皮膚暗黃,是不少愛美女性的「天敵」,什麼「小黑瓶」、「小棕瓶」、「小燈泡」都要用起來。但江蘇鹽城63歲的朱老伯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皮膚也開始變得蠟黃,甚至後來連眼睛也逐漸開始發黃,難道是年紀大了?雖然皮膚上出現了問題,但想想自己也不是愛美的十七八歲大姑娘,所以起初朱老伯不以為然,直到症狀愈發嚴重,周圍人也都看不下去了……朱老伯這才下定決心,來滬求醫!
  • 紋過眉的女生眼部有3個變化,紋眉師一眼就能看出來,根本瞞不住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大家對美的要求也越來越不一樣,不少女生為了追求美開始嘗試微調和微整,比較常見的就是半永久紋繡類,比如紋眉毛。不少女生覺得紋完眉毛能提升顏值,對於其他沒有什麼影響,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紋過眉毛的女生眼睛周圍會有這3個變化,紋眉師一眼就能看出來,根本就瞞不住。
  • 體內有癌,皮膚先發出「警告」?這3個異樣,暗示癌細胞開始鬧騰
    比如以下三個皮膚症狀到來時,很可能是器官癌變發出的求救信號,現在抓住、及時就醫檢查,或許還來得及:1、皮膚日漸發黃,不是營養不良!很多人都習慣用「皮膚蠟黃」形容營養不良的狀態,但實際上皮膚出現異常黃染,可不單單是營養不良如此簡單,而是黃疸來報導的信號。
  • 肝內有癌,皮膚先知!若你的皮膚出現4種變化,需儘早就醫排查!
    在我國,每年有超過400萬人被診斷為癌症,因癌致貧、因癌死亡,成了多個癌症家庭要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談癌色變,害怕癌症會找上自己和家人! 但恐懼對癌症而言,絲毫沒有震懾之力,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說;戰勝恐懼的方式,就是面對恐懼。
  • 體內有癌,皮膚先知?若皮膚出現這4個變化,暗示癌細胞可能擴散
    不僅僅皮膚癌,有些癌症也會通過皮膚來表現。特別是以下幾種變化,在皮膚表層同時出現時,千萬不能無視!1、皮膚出現黑痣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痣,這是非常正常的表現。因此在皮膚出現莫名變黃的情況時,應當前往醫院檢查一下癌症指標,像胰腺癌、肝癌到了末晚期,都有可能使身體出現這種併發症。3、皮膚出現異常腫塊有些朋友在洗澡或者換衣服的時候,發現自己身上長出了莫名腫塊,遲遲不消退,甚至有變大的趨勢。
  • 體內有癌,皮膚先知?3個地方變紅,或許是癌細胞「潛伏」在體內
    其實令人色變的癌症也是,好好的一個人體內長出腫瘤身體也會有所變化。皮膚是我們人體中最大的器官,也是抵禦病毒第一道防線,當我們體內出現惡性腫瘤時,或能在皮膚上表現出來,皮膚三處地方變紅,有可能是癌症在作祟,注意起來。
  • 當心!最近在家或外出都要小心它!已有多人送醫...現在正高發季
    (網絡圖片)小秦今年18歲,是武漢一名建築工人,他和工友一同住在工地宿舍。一周前,看到氣溫升高,小秦便從箱子裡找出單衣穿上。沒一會兒,他就覺得身上發癢。等到晚上洗澡時,小秦發現渾身上下都起了紅色疙瘩。他沒在意,只是擦了些風油精,但瘙癢並未改善。
  • 體內有癌,跑趟廁所就知道,如果有這三個現象,說明癌細胞已滋生
    談癌影響感情,談癌影響聊天質量等,總之要是在閒聊當中誰聊起這個話題絕對是讓對方心裡不舒服,說你不會聊天。 但是很多人在發生癌症的時候都沒有感覺到任何的不適,等到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就感覺在你不知不覺中癌細胞就已經在滋生發芽擴散,其實身體真的一點徵兆都沒有給你嗎?
  • 5類女性易被乳腺癌「盯上」,提前發現4種異常,或能躲過一劫
    直至2015年,我國每年約有27萬乳腺癌女性新發病例。 9月初,朋友小周在洗澡時摸到自己胸部有個小硬塊,剛開始她以為只是普通的纖維瘤。後來去拍了B超,醫生定了4a;接著去做了鉬靶,醫生定了4b。小周預感結果不太好,果然,術中快速病理顯示浸潤性導管癌,只能做保乳切除手術。
  • 常年不發燒的人要當心 可能是癌症找上你
    症狀二:夜裡老是醒夜裡1點到3點老醒的小心肝癌,3點到5點老醒的小心肺癌,這一般會發生在查出來的2到3年前!2.乳癌症狀:兩個乳房明顯不一樣大倆乳房明顯不一樣大的易得,來例假愛生氣的或有難過情緒的,不得這病,也會得卵巢囊腫或子宮肌瘤。
  • 第五人格:莊園「蒼蠅皮膚」是什麼?被它盯上的,幾乎全是精品!
    文章製作:趣遊君其實最早趣遊君聽到蒼蠅皮膚的時候也感覺非常有趣,但是後來這個梗就玩得有些過火了。通過這些案例我們也是想讓玩家明白,很多事情聽說並不一定就是真相,最終的決定還是要自己眼見為實比較好。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耐心看完,你會有更多收穫!
  • 晚上洗澡好,還是早上洗澡好?這3個時刻最好別洗澡
    漢代官員每5天才能放假,順便洗一次澡,謂之「休沐」[1],所以北方幾天洗一次的習慣,真有歷史淵源。如果不是體力勞動者或容易出汗、有異味人群,且所處環境較為整潔,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幾天洗一次澡。如果每天需要進行體力勞動或大量運動出汗多,或接觸較多粉塵,天天洗也可以。
  • 為何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窮人」?只因你有這3個特徵,藏不住
    為何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窮人」?只因你有這3個特徵,藏不住窮人和富人之間,差的僅僅只有金錢嗎?顯然是錯誤的。窮人除了比富人錢少以外,關鍵他們的很多特質也不相同。正是由於諸多特質不同,導致了不一樣的人生。
  • 當心「癌從口入」!這七種癌症都跟吃有關!別再不當回事啦!
    因為醃製的食物中常常含有亞硝酸鹽,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預防癌從口入,要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醃製食物、發黴食物和剩菜。肝癌:發黴食物落肚,當心肝癌「上身」李昇平教授:喜歡把發黴爛掉的食物剜掉,繼續吃「完好」的部分?發黴的豆子不捨得扔掉,熱水燙一燙再吃?當心!這樣的吃法,離肝癌不遠了。
  • 冬天新生兒洗澡警惕一樣東西,正確洗澡步驟,看看你有沒有做錯?
    但是我們要知道,新生兒生長發育很快,代謝的產物也多,例如頭垢等,僅僅用清水是不行的,建議一周用一次嬰兒專用沐浴液。洗澡時應注意室溫洗澡時室溫最好在26~28攝氏度左右,現在家庭一般都有溫控器,應該比較好掌握溫度。
  • 杭州小夥每天洗澡還用上硫磺皂?醫生提醒,天寒地凍,皮膚要注意溫度...
    記者 柯靜 通訊員 方序 魯青寒潮來得有越猛,醫院皮膚科的病人煩惱越多。周三下午是浙大二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沈穎的固定門診日,這天她計算了一下,「一個下午,約莫43個病人中,有12個病人是因為瘙癢症來就診的。很多瘙癢症病人都是因為不正確的洗澡、護膚方式導致的。」沈穎說。
  • 直播洗澡?女子浴池脫衣服後發現有人和男人開視頻(1)
    11月24日,27歲的女孩小王到甘井子區凌水路附近一洗浴洗澡。她把衣服脫掉後,意外發現旁邊有個女孩在跟男友微信視頻聊天。眼瞅著「春光乍洩」,小王趕緊捂住敏感部位,要求女孩把視頻關掉。「作為女同胞,怎麼能這麼幹呢?」
  • 體檢發現的肺小結節是腫瘤嗎?哪些人群最容易被肺癌盯上?
    隨著CT檢查的增多,發現肺小結節的人群也在增多,很多人會問患了肺小結節怎麼辦? 其實大部分的小結節,醫生是不能一眼判定出來它到底是什麼,因此很多患者會懷疑小結節是不是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