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女性易被乳腺癌「盯上」,提前發現4種異常,或能躲過一劫

2020-11-29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乳腺癌高居榜首,從2000年至2011年,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保持著3.9%的年增長率。直至2015年,我國每年約有27萬乳腺癌女性新發病例。

9月初,朋友小周在洗澡時摸到自己胸部有個小硬塊,剛開始她以為只是普通的纖維瘤。後來去拍了B超,醫生定了4a;接著去做了鉬靶,醫生定了4b。小周預感結果不太好,果然,術中快速病理顯示浸潤性導管癌,只能做保乳切除手術。

等到病理結果出來,小周才知道自己得的是三陰性乳腺癌,屬於乳腺癌中最難治的一種。做好了預期準備,小周雖然難受,但也努力打起精神,準備開始化療、放療,與乳腺癌打一場持久戰。

乳腺癌,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的「頭號敵人」!

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乳腺癌高居榜首,從2000年至2011年,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保持著3.9%的年增長率。直至2015年,我國每年約有27萬乳腺癌女性新發病例。


乳腺癌的類型有非浸潤性癌跟浸潤性癌,上述小周患的是三陰性乳腺癌中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浸潤性導管癌。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病理染色報告中,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都是陰性的乳腺癌亞型。三陰性乳腺癌是一組異質性的疾病,也是目前乳腺癌治療較棘手的一種,死亡比例較高、且較容易復發。

由於三陰性乳腺癌對激素和靶向治療都不敏感,治療方法幾乎只有化療。而且經過常規化療後,其預後效果仍然不理想,相關數據顯示III~IV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比例僅為13%。

面對乳腺癌,25歲的小周有3點提醒

不幸得了最難治療的乳腺癌,小周回想自己以前的種種,開玩笑地說:「感覺癌症都是我自己作出來的,要是當時懂得一些基礎防治知識,我或許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1、別老生悶氣,學會控制情緒

小周23歲時初入職場,工作壓力大,經常被領導責備,但是她性格內斂,有時候即使是自己佔理,也不願與領導爭辯,只能自己生悶氣。長時間下去,小周時常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情緒起伏較大,同時也影響了生活中的人際交往。

小周曾反思過自己:「我是一個對自己很苛責的人,經常會給自己很大壓力,總是很焦慮,焦慮到整夜整夜睡不著。很可能就是這樣壓抑自己,紊亂了體內激素水平,才讓乳腺癌有機可乘。」

其實,情緒的確會影響身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病和不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完滿狀態。」

抑鬱、焦慮、壓抑、憤怒、沮喪等強烈而持久的負面情緒,會引起神經內分泌的變化,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和激素異常,從而可能對身體的各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2、健康作息,錢買不來命

正如小周所說,她對自己很苛責,拼命想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於是她總是抽擠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工作,總是忙到凌晨兩三點。然而,長期熬夜會影響體內褪黑素的分泌,當褪黑素的水平下降時,則會導致雌激素的分泌增加,雌激素分泌過量進而影響乳腺癌的發病概率。

數據顯示,經常熬夜的女性發生乳腺癌的概率要比不熬夜的女性高出50%。此外,高脂、高糖飲食、長期嗜酒等等不良習慣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3、注重婦科檢查,及早發現異常

其實,乳腺癌並非一時產生,或許在這之前早有預兆,只是被小周忽略了,等發現腫塊時,已經是進展期了。而小周也勸告女性朋友,儘量定期進行B超、X線等乳腺檢查,如果發現乳房的一些異樣變化,應儘早前往醫院檢查,排除風險。

乳房有哪些異樣表現需重視?

·乳頭變化:例如流出血性液體、乳頭皮膚糜爛潰瘍結痂等,可能是在預警有乳腺癌的可能。

·乳房外觀變化:女性可查看自己的乳房兩側是否對稱,乳房的皮膚是否有紅腫、潰破、橘皮樣或者酒窩症,有以上情況也應就診。

·乳房腫塊變化:如果女性在撫摸自己的乳房時察覺到有腫塊,應引起警惕。

·除月經相關的乳房疼痛或者結節:因為經期出現的乳房增生、乳房疼痛等症狀會隨著經期結束減輕或消失。但是在經期結束後仍舊有持續性的疼痛跟腫塊,則不能輕視。

此外,腋窩和鎖骨上摸到腫塊也需要就診查看。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需提高重視,增強預防意識!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家族遺傳傾向者(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中攜帶BRCA1/BRCA2基因突變,例如祖母、母親、姐妹、姨媽等親屬);初潮年齡早於12歲、絕經晚於55歲者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者長期胸部放射者長期應用雌激素治療或用避孕藥者,都屬於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此類人群即使平時無異常信號,也應多加注意,鼓勵每月一次乳房自檢,40歲以上女性需要每年一次乳腺X線檢查。

由於乳腺癌發現的早晚,直接關係到患者的治療效果跟生存期長短,乳腺癌早期治癒率高達97%,而進展期後的患者,治癒率約有40%。所以建議女性朋友要多注重乳腺的健康篩查。

參考資料:

[1]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第一殺手,早診早治、規範化治療關係患者生存.健康時報.2020-10-16.

[2]乳腺癌全國每年新增30萬人 發病率高居女性惡性腫瘤榜首.新華網.2020-4-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乳腺癌號稱「女性頭號殺手」!這4種女性,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生活中有部分女性比較容易出現乳腺癌,如果沒有積極預防,了解該疾病的出現是怎麼回事,可能在疾病出現後對身體健康造成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預防疾病的過程中,要先了解疾病的出現原因是什麼,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否則乳腺癌出現之後游離的癌細胞隨著淋巴液,血液擴散到全身,有明顯的轉移趨勢,會對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 注意 這種癌症女性發病率最高!十類女性最易患病
    另有研究顯示,一個星期有4個小時以上運動的女性,比沒有運動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生率要低60%。十類女性更易患病早發現早治療 早期治癒率超90%由於早期的乳腺癌沒有明顯感覺,很多患者要麼是體檢發現的,要麼是經過科普以後去做自我檢查發現的,所以說,篩查是儘早發現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 乳腺癌更青睞這9類女性,你中招了嗎?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數據顯示:在中國,女性發病首位的癌症為乳腺癌,每年發病逾30萬,並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對於乳腺癌來說,預防重於治療,今天我們給大家總結一份乳腺癌高危人群名單,給所有女性朋友提個醒。哪類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關於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 女人常吃五種水果能預防乳腺癌
    女人吃5種水果不得乳癌1、芒果科學研究發現,女性多食芒果,有預防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人員對芒果中的多酚進行了研究,特別是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丹寧(與癌症的預防和抑制有關)。丹寧酸是種多酚,帶有苦味,葡萄籽和茶葉中含有這種成分。研究發現,細胞分裂周期因多酚而被打破。這可能是芒果預防或抑制癌細胞的一種機制。
  • 新發現!48年後阿波菲斯,極有可能撞上地球,人類能否躲過一劫?
    根據近段時間新發現,一顆小行星正在向地球方向進軍,準確的來說,這顆名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48年後後撞向地球,要知道在6500萬年前恐龍的消失,和一顆小行星有聯繫,如果阿波菲斯在2068年撞向地球後,人類能否成功躲過一劫呢?難道真的和恐龍一樣和地球說再見嗎?
  • 有種遺傳叫陳佩斯孫女,完美避開「陳家基因」,網友:躲過一劫!
    01有種遺傳叫陳佩斯孫女,完美避開「陳家基因」,網友:躲過一劫!說起陳佩斯想必沒有人不知道,作為國內著名的喜劇演員,他給觀眾帶來快樂的同時也令觀眾記住他那「獨特」的長相。陳佩斯有一張不是傳統意義上「五官端正」的臉,小眼睛充滿「喜劇感」 卻有辨識度,給人一種看見他就想笑的感覺。他的兒子陳大愚更是跟他長了一張「一模一樣」的臉,而且網友驚奇地發現陳佩斯和爸爸陳強也長相相似,這不禁令人感嘆:基因的強大!但是在看到陳佩斯的女兒丫丫時,網友驚呼:躲過一劫!
  • 乳腺癌仍是中老年女性「頭號殺手」
    兩年前,她因右乳腫物做了 「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後第二年發現「雙肺多發小結節,提示轉移」。今年8月底,趙女士到醫院複查,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轉移瘤表現,較前明顯增大、增多,考慮病情進展」。    每年10月份為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旨在呼籲全球女性提高自我防範意識,關注乳腺健康,遠離疾病困擾。
  • 北京當代醫院—哪四類女性容易得乳腺癌
    北京當代醫院—哪四類女性容易得乳腺癌 時間:2020-11-03 13:18 北京當代醫院 哪四類女性容易得乳腺癌?乳房的大小與乳腺癌的發病率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造成,乳房大的女性之所以能導致乳腺癌患病率增加的原因是因為乳房越大,乳房細胞就越多,將增加患乳腺癌的機會。哪四類人群是否容易患乳腺癌?飲食結構不平衡的人,因為飲食結構的不平衡,不僅會導致女性體內脂肪過多,還會導致女性性早熟,如果女性患有性早熟,則提前進行月經初潮,增加女性患癌症的風險。
  • 乳腺癌,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之首,這些女性必須定期行乳房檢查!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居我國女性癌症死亡的第6位,乳腺癌已經嚴重危害到廣大婦女的身體健康及家庭幸福。哪些女性需要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呢?我們建議:一般風險人群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0歲,但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家族裡有一級女性親屬,如母親、姐妹、女兒患上乳腺癌者。攜帶突變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基因)者。有乳腺炎及乳腺增生史,或者乳腺多次接受放射線照射者。從未生育,或者頭胎生育在30歲以後,未哺乳者。40歲以上女性。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鄭瑩:每年10萬女性死於乳腺癌,如何預防?
    鄭瑩教授詳解:目前發現卵巢癌和乳腺癌有一定關聯,與易感基因相關,部分易感基因攜帶者卵巢癌和乳腺癌風險均升高。如果家族中有患有這兩種癌症的直系親屬,且發病年齡較輕,就提示可能存在易感基因,這些人群建議進行基因易感性檢測。預防篇1. 女性乳腺癌有哪些致病因素?
  • 醫生: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90%,不用太慌
    醫生告訴大家,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過90%,不用太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相當高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哪4種癌,早期發現治癒率比較高?第1種:早期甲狀腺癌。第2種:早期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婦科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早期乳腺癌的治癒率也是比較高的,再加上現在的醫療水平在逐步進步,對於乳腺癌的篩查和治療上有了一定的進展,很多女性對於乳腺癌也是比較重視的,若能早發現,5年生存率或許能達到95%以上。
  • 乳腺癌如何能早期發現?
    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緒難以自控;因為長期的情緒積累,就會導致各種疾病,比如說乳腺癌。 近年來,女性與乳腺癌的遭遇戰越來越普遍,而乳腺癌與女性打交道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乳腺癌已經從親睞散發成熟魅力的女性逐漸擴大到年輕女性。愛美的媽媽、準媽甚至年輕女孩都需要做好預防乳腺癌的工作。
  • 32個乳腺癌新基因位點被發現!有望預測不同乳腺癌的風險
    圖源:Public Domain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種。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統計,美國一年內有超過25萬名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4萬多名患者因乳腺癌去世。在中國,乳腺癌也是女性新發病例最多的癌種。乳腺癌分為多種亞型,而不同的亞型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的長期風險方面往往存在巨大差異。
  • bi-rads3類會癌變嗎 乳腺癌怎樣預防
    那麼bi-rads3類會癌變嗎?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乳腺疾病?BI-RADS各個分級意義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i-rads3類會癌變嗎0級——現有影像未能完成對病灶的評價。I級(正常)——乳腺攝片無異常發現。II級(良性病變)——存在明顯良性病灶,包括乳腺內散在的點狀鈣化、粗大鈣化。
  • 德勝門名醫牛小培:乳腺癌是女性「專利」?這年齡的男人也愛中招!
    男性乳腺癌大概佔乳腺癌患病人群的1%。男性乳腺癌性質和女性的大同小異,不過病理特點,患病因素有所不同。男性乳腺癌患病人群以中老年為主。 乳腺癌誤區4.X射線加大乳癌風險。 X光照射過程中的確存在輻射,但量極小,風險很低。X射線篩查對發現早期乳腺癌很有幫助,美國癌症協會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1~2年接受一次篩查。
  • 新發現!48年後阿波菲斯,極有可能撞上地球,人類能否躲過一劫?
    根據近段時間新發現,一顆小行星正在向地球方向進軍,準確的來說,這顆名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48年後後撞向地球,要知道在6500萬年前恐龍的消失,和一顆小行星有聯繫,如果阿波菲斯在2068年撞向地球後,人類能否成功躲過一劫呢?難道真的和恐龍一樣和地球說再見嗎?
  •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每年遞增4% 早期發現5年治癒率達95%
    早期發現5年治癒率達95%,晚期生存年限提至4—5年。發病率每年遞增4%,發病年齡有「延後」趨勢 檢測預防40歲以前靠B超,40歲以後最好加上「鉬靶」 當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因乳腺癌而離世後,公眾也隨之形成了「乳腺癌猛於虎」的印象。
  • 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專家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這一數據,讓很多女性朋友心中一驚,乳腺癌該怎麼預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專家介紹,乳腺癌可以預防,要早發現早治療。女性懷孕前要進行B超檢查,排查乳腺疾病,以免懷孕激髮乳腺疾病的發展。同時有乳腺病家族史、乳腺癌高風險職業等要定期檢查。
  • 9種癌症「遺傳」風險高!有家族史的人要小心了……
    乳腺癌上世紀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發現,但僅有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一般情況下,家族中母親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兒或姐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結直腸癌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
  • 篩查+好情緒,助女性遠離乳腺癌
    ,乳腺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病率第一,每年發病約為30.4萬。而全球每年也有210萬女性受到乳腺癌侵害,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也是專屬於乳房健康的獨特警示月,世界衛生組織提示,及早發現是改善乳腺癌治療結果和提高生存率的最好方法。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改善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各類乳腺疾病發病率也加速上升,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50%的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