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翅膀長短的四種變化,大家知道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鴿子翅膀長短的四種變化
羽毛,它們的形狀必須像一把鋒利的餐刀--不要太寬,以便鴿子更好地利用可能的氣流使用空氣波動。外部羽毛必須"通風",也就是說當我們打開翅膀時,羽毛一定不能像完全封閉的塊狀物,相信這點大家的認同都是一樣的。其次是鴿子翅膀長短的四種變化:
1、第八根短,第九根長,第十根最長。這種鴿子翅膀不多,以前更少見,所以一直有人認為這是糟糕的翅膀;但在現今臺海競翔中許多高手卻朝著這個方向改良,他們認為這類翅膀抗風能力相對強,如海鷗狀的翅膀能讓鴿子節省體力。
2、第八根短,第九根最長,第十根稍短。這類鴿子翅膀較多,許多名家認為是較為普通的翅膀,也有些人認為沒有育種價值。
3、第七根短,但是第八、九、十根同樣長。它們中出現了很多冠軍得主,而且具有育種價值。
4、第七根羽毛與第八、九、十根羽毛一樣長。因此最後四根羽毛或多或少是相同長度,第六根羽毛和第七根羽毛在長度上有重大的差別。有些人認為是非常優秀的種鴿和賽鴿。
區別羽毛是粉質或油質型的方法
1
手握鴿子將其胸腹部在衣服上順毛方向輕檫一下,衣服上留有較多粉質的就是粉質型羽毛鴿,沒有多少粉質的是油質型羽毛鴿。
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被檢視鴿必須是身體健康和未參賽前的鴿子;身體欠佳、才洗浴或剛比賽飛歸的鴿子,鴿子羽毛上已沒有多少粉質,故不能使用這種方法。
另外,由於粉質的特性是附著,油質的特點是粘合,同樣碰上髒性物質時,粉質羽毛鴿只會失去點粉質,卻不易被弄髒;而油質羽毛鴿卻較容易粘上髒物。
就這一特點去觀察,在通常情況下,羽毛外觀清潔程度保持良好的是粉質羽毛鴿,贓一些的是油質羽毛鴿。
2
羽毛上的油質除了毛囊會排出一些外,還有一部分是鴿子從尾部的油質腺體處用咀取之塗到羽毛上的。
雖然粉質型羽毛鴿的油質腺體也會分泌油質,但相比之下,油質型羽毛鴿的油質腺體較發達,油質分泌較多。
由於鴿子往身上塗抹的習慣部位和羽毛吸收的能力之間有所差別,只要注意觀察,在某些部位還是可以看到未均勻吸收的油跡。
比如展開鴿子的大羽,在第八根左右主羽上半部,屬油質型羽毛的,就可以看到點許油跡;非常乾淨、沒有一點油跡的,就不是油質型羽毛。
除此之外,油質型羽毛鴿的大羽應是深色的(即便是灰鴿也是如此),灰色油質型羽毛鴿的小羽邊沿常會帶有一圈色澤明顯地"魚鱗邊",而粉質型羽毛鴿就很少有這道深色標誌邊。
當然,鴿子健康狀況若有了問題,其油質腺體分泌出現障礙,或者長期不供給油性飼料,油質型羽毛鴿身上的油質得不到及時地補充,羽毛上的油質也是會減少或消失的。
以上就是關於鴿子翅膀長短的四種變化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點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查詢足環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