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飛走了,它卻再也不會回來

2021-01-09 民謠有點毒

今天,我發了一則朋友圈:喊我起床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

是一隻鴿子啊!你是怎麼飛進我的房間的!嚇死寶寶了!

是的,的確是一隻鴿子,一隻迷路的鴿子。一開始我抱著調侃的心情,看著這隻鴿子在我的屋子裡四處亂撞,它從窗口飛進來,卻一時找不到回去的路,撞了一圈後,它落在了角落裡,我遠遠的看著它,眼神裡充滿了彷徨和恐懼,像極了那個年少時的我....

我打開陽臺的門,引它出去,撲了幾下翅膀,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我才想到,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這隻迷路的鴿子,能不能順利的找到回家的路,回到夥伴身邊,我不知道。想起自己自從高中畢業後差不多7個中秋節都沒有回到父母身邊,陪他們一起過個節,不免神傷起來。

迷路的鴿子啊,

我在雙手合十的晚上渴望一雙翅膀

想起我也帶著那樣彷徨和恐懼的眼神站在北京的人流中時候,真的渴望有一雙「翅膀」,能讓我很快的在那座大城裡暢快的飛翔,然而,3年後,仍然沒有能夠跟上城市的步伐,21歲,我離開了北京。

遙遠的鴿子啊

匆匆忙忙的飛翔 只是為了回家

我回到了離家很近的城市--濟南,那裡有我最熟悉的環境還有我最愛的姑娘,在那裡的時光,是我至今為止最為診視和時常回味的,那座城,因為有她,一切都變的那麼愛,那麼甜。我以為我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不再是一個迷路的鴿子。當然,一切都只是我以為罷了,一個大她5歲的人把她從我身邊掠走了,一片狼藉。我坐在她的樓下,從夜晚等到天明,等到我自己選擇了放棄,我把自己關起來,躲在一座小鎮,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2個月。

飛去南方 南方

儘管再也看不到 無名山的高

我真的飛去了南方,我選擇忘掉一切,一個人到了距離她近2000公裡之外的深圳。理由很簡單,我想到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這裡,看到了無數虛偽,醜惡,我存著少年的稜角,不願被他們所同化。他們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上追逐爭鬥,我卻將自己隔離之外,成為一座孤獨的島。

從北到南,氣候、飲食、人文、世事皆有改變。努力適應著,從感覺突兀到麻木,再到不反抗,再到督促自己積極轉變適應。總是逼著自己改變、適應。新的城市沒有朋友。陌生如我路過的所有城市。同事會變朋友,但還是有所顧忌與保留,畢竟,出發點是同事,而不是單純的友誼。從前渴望翅膀,包括現在,於是執意任性飛得高遠,飛到陌生南方。這一去,似是永遠,在新的城市紮根,餘生便再也沒有了北方。這座城市便是我的餘生。一切從零開始。而過去,被合起放進心中與回憶。匆匆忙忙的起飛,卻不曾想過生活與感情都是絲絲盤扣,入心入骨,放下與拾起,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直逼著自己堅強,要堅強,要很堅強。收的下過去,給得了未來。這座城市也說,你不需要再飛了,停下吧,不需要翅膀了。

突然腦海裡出現一個畫面,小時候,爺爺家裡養了幾隻鴿子,每天早上把它們放出去,我總喜歡站在院子裡,抬著頭,迎著陽光,看著它們一圈一圈的盤旋,哪怕一時見不到,也不會太急,因為它們,總會回家的...

相關焦點

  • 怎麼做可以確保我們的鴿子不會飛走?
    一些鴿友養鴿子,養著玩,想要放鴿子出來又不敢放出來,怕飛走。看到別人的鴿子在天上飛又很羨慕,希望自己的鴿子也可以放出來飛一下。那麼怎麼做可以讓鴿子認家,不飛走呢?其實做法並不會困難,鴿子本身就是一種會認家的動物,不像是一些鳥類還需要訓練。
  • 鴿子總愛飛走怎麼辦?收下這幾個小技巧,可有效訓練自家鴿子
    很多人都有養鴿子玩鴿子的愛好,這個「玩」也就是訓練,訓練有素的鴿子可以十分聽話和聰明,不僅認家還會像小孩子一般黏人撒嬌,但是初養鴿子的人都有過相同的擔心,那就是鴿子逮空就飛走再也不回來了,怎麼樣和鴿子之間培養信任,讓它們不會想要飛走呢?
  • 家養的鴿子真的不會飛走嗎?難道真因為它被「馴服」了?
    養鴿子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白天不論怎麼對待鴿子都沒啥,晚上可千萬不要去鴿舍抓鴿子,或者做出任何威脅鴿子的事情,否則一夜之間,鴿子們會群起而離家出走的哦,正所謂「鴿子吃明虧不吃暗虧」就是源於鴿子的這個習性!那麼家養的鴿子真的不會飛走麼?鴿子都會歸巢麼?
  • 養鴿子時,怎樣才能防止鴿子飛走呢?
    所以今天咱們不聊飼養了獅子鱷魚的牛人,還是聊下咱們古時候就開始飼養的鴿子吧。咱們從古代就有飛鴿傳書了,所以咱們的親親鴿子除開是和平的代表之外,還能幫助古時候的人們傳達書信,據說相隔好幾公裡的書信,鴿子都能夠準確送達目的地。那麼,鴿子的記憶能力就這麼好?不會迷路嗎?它就不會飛到別人家去?
  • 鴿子的飼養:養鴿子的人,為什麼不擔心鴿子飛走呢?
    而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在養鴿子的過程當中,鴿子不會自己飛走。其實,一直以來,這都是很多人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今天,作者就會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那這個時候寶寶們是不是又想問:難道對於那些養殖戶來說,他們就不會擔心鴿子飛走嗎?那飛走了他們不是賠了嗎?其實,大家根本不必要在意這些問題。大家都知道,鴿子,真的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從古代的時候,它就被很多人的視為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 鴿子養殖的小技巧,如何防止鴿子飛走?這些細節要做好
    在肉類的選擇上,以前大家喜歡吃的是雞肉和豬肉等,而現在人們逐漸喜歡上了高質量的肉類,比如說鴿子肉。鴿子肉比起來一般的肉,價格更貴一些。但是昂貴的價格並不能影響鴿子肉的銷售,原以為鴿子肉買單的消費者還是有很多的。既然鴿子在市場上這麼受歡迎,那麼一定有很多朋友們想要進行鴿子養殖了吧?不過,養殖鴿子和養殖土雞等傳統的畜類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鴿子的養殖吧!
  • 斑鳩能不能像鴿子一樣,養熟?讓它們飛出去再飛回來
    斑鳩長得與鴿子很像,它們也是近親,都屬於鴿形、鳩鴿科鳥類。斑鳩的顏值是很高的,身上帶有藍、灰、金屬色、紅色等不同的羽色,讓人看了愛不釋手。有人就想斑鳩既然與鴿子是近親,鴿子都讓人馴化,和人類很親近。那麼斑鳩能不能像鴿子一樣,養熟之後,讓它們像鴿子一樣,飛出去,再飛回來呢?
  • 怎樣防止鴿子飛走?看看徐哥這些實戰經驗,絕對讓你受益匪淺
    防止鴿子飛走在飼養當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剛養鴿子的鴿友,在這方面經驗不足吃過很多虧,首先特別是在鴿子數量少的情況,喜歡每天強行把鴿子趕起飛,像這種情況下鴿子一般容易飛走。首先我們要從鴿子的飼養環境下手,鴿舍就是鴿子的家,只要這個家住舒服,一般鴿子是不願飛走的,所以一定要給鴿子營造一個,比較好的居住環境一小是重點。主人要經常和鴿子長期的接觸,讓鴿子慢慢認識你是它的主人,讓它們對你沒有害怕感陌生感,這種情況下可以加強,「鴿子和主人的感情」。經常丟鴿子一般是鴿子的數量不大,而且主要還是一些小鴿子為主,這種情況下管理不善經常丟鴿子。
  • 怎樣才能保證家養的鴿子不飛走?這2點需要注意
    當然,養的最多的還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動物,比如說貓貓,狗狗,金魚,烏龜之類的,但是也有一些朋友喜歡養一些鴿子。說起鴿子,可能大部分人都近距離的接觸過,比如在一些動物園,我們都會給鴿子餵食物,特別是一些小孩子,特別的喜歡給這些小動物餵食,看著特別的好玩。
  • 雲南農村一隻小公雞和和它的鴿子媽媽的故事
    當時天氣非常寒冷,小鴿子還生著病,有冷又餓的,我老爸看它可憐,就把它捉住餵了些藥給它吃,又怕它被野貓給吃了,就把它和另外一隻小雞關在了一起(新買的籠子)。而此時的小雞剛剛失去了它的兄弟姐妹(被野貓吃了)。小雞因為剛出生沒多久,所以很怕冷,就躲到了鴿子的羽毛下面取暖。剛開始鴿子不喜歡小雞,只要小雞一靠近就啄它,後來可能看小雞實在可伶,當然也可能是它自己也冷,就互相依偎著取暖了!
  • 樂山市實驗幼兒園:教室裡飛來了一隻鴿子
    他們有的說鴿子一定是受傷了,才不能飛;有的說應該趕緊給它檢查身體,看看是哪兒傷到了;有的說應該馬上給他做個家,讓它休息;有的說它可能餓了,要給它找東西吃。正在孩子們熱烈談論的時候,鴿子飛了起來,在教室一番撞來撞去後,從窗戶飛走了。鴿子飛走了,它的傷好了嗎?鴿子飛走了,孩子們並沒有放下心裡的擔憂。
  • 成年信鴿不關養半年肯定是不能放開,因為一旦放開,信鴿就會飛走
    成年信鴿買回來多久能放飛?成年信鴿想養家還是要花一定的時間,而且還要看買的距離遠不?如果是距離很遠的情況下信鴿已經回不了家,像這種情況養家就比較容易了。如果是距離比較近信鴿知道回家路,像這樣想養家就不太容易了,但是不管怎麼說成年信鴿,不關養半年肯定是不能放開,這點基本是不用去質疑的。
  • 鴿子喝水還有講究?有這幾種情況千萬別餵水,一喝就虧了,為啥
    我們知道,不管養什麼都要主人的細心照料,但是也不要用勁過度,就像是鴿子,很多時候養殖戶怕鴿子吃不飽吃不好,就會拼命的餵鴿子吃,餵鴿子喝。但是,養鴿子戶注意了,鴿子有三種情況是不能繼續餵水的,到底是哪三種,我們來看看吧!
  • 去年攜子飛走的斑鳩 昨又回何大媽家的陽臺上築巢
    浙江在線03月21日訊「小鳥又回來了,又到我家陽臺上築窩了。」家住柳浪東苑19幢的何大媽昨天一早就欣喜地給本報熱線打電話。  去年2月,有對珠頸斑鳩把巢築在何大媽的陽臺上,過幾天,孵出了兩隻小斑鳩。當年3月,小斑鳩跟著母親遠走高飛。今年,斑鳩又飛回來了,真是神奇(本報去年2月3日、12日、3月7日曾作報導)。
  • 鴿子為什麼能遠距離送信?靠地球磁場辨別方向?不只這麼簡單
    鴿子並非鳥類中最聰明的鳥,但是它有一項本領非常厲害,就是把它拿到幾百上千公裡外,它都能很快飛到家裡。如果不靠導航的話,人類都很難做到,以前人類迷路或者走錯路的情況經常發生,那麼鴿子為什麼不會這樣呢?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鴿子能夠判斷方向和回家的能力靠的是它能感應地球磁場,這種說法在五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但是一直沒有找到鴿子能感應地球磁場的器官和如何感應地球磁場的方式,2013年的時候,有生物學家證實了在鴿子的上喙部位確實具有一種能夠感應磁場的晶胞,是結晶狀的類似磁鐵礦的組織,正是這種器官可以讓鴿子感應到地球磁場,從而為它的飛行導航。
  • 蜜蜂在自然分蜂后,為什麼不會直接飛走,而是在附近結團?
    文/隨風飄散蜜蜂在自然分蜂后,為什麼不會直接飛走,而是在附近結團?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蜂蜜,因為蜂蜜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很多人都喜歡吃它,有的人還愛用蜂蜜美容等等,用途是非常的廣泛,可是蜂蜜雖好,但是對於生產蜂蜜的蜜蜂我們就不怎麼了解的,有的人甚至還非常害怕蜜蜂,害怕蜜蜂會叮他,但是也有人就是靠養殖蜂蜜來發家致富的。
  • 「百花」又見野鴿子
    又見野鴿子賽麗麥我以為野鴿子再也不來了。當它們來時,我不知道還是不是去年的它們。可無論如何,總算來了。實際上,窗外天天有野鴿子來來去去。一隻、兩隻,鴿子來了,麻雀也來了,很快就是一群。鴿子跟麻雀相處得很和洽。鴿子不會欺負麻雀,麻雀也不會挑釁鴿子。偶然有三五隻鴿子中間夾著幾隻麻雀,也是各吃各的,很少有那種以大欺小的事出現。麻雀們擠在一起,除了嘰嘰喳喳蹦蹦跳跳,就是忙著吃東西。
  • 飛走了的斑鳩(散文)
    盼望外出覓食的父母趕快回來?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著,溫馨而祥和。夏季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一天夜裡,我在屋裡聽著,風很大,雨也很大;風和雨攪翻了天。好在被風和雨折騰一夜的天空,早晨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讓人舒適爽快。當我打掃院裡的殘葉積水,拾掇花盆時,在一處角落裡發現了一隻灰色的小鳥。聽到響聲,它嚇得收緊了翅膀,縮緊了身子,一個勁地向角落裡躲去。
  • 養鴿子的人一般都會這樣
    養鴿子的人很多,而養鴿子的人都會有一些通病。可以說很多人養鴿子,養著養著就被鴿子改變了。有時候你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改變的,有些事情就成了一種習慣,有些思維就是下意識就是這麼認為的,有一些動作也就是下意識地就做出來了。
  • 小崔科普:動物園散養的黑天鵝不會飛走嘛?
    很多遊客就有一個疑問了,這些黑天鵝會不會飛走呢?是不是好像候鳥一樣,夏天在這裡,冬天就飛走了?動物園的黑天鵝是不是野生的?這麼想的同學,對於黑天鵝的認識還停留在剛發現黑天鵝時候的意識,認為這東西極其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