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博士形象的原型來自1930年代的電影《魔法師禪杜》,1963年首次出現在《奇異故事》#110,成為了漫威漫畫旗下的至尊魔法師。要了解這些電影素材我們要注意1963年是美國新時代運動和迷幻藥運動的重要時代。與美國隊長這種帶有美帝情懷的英雄不同,奇異博士的形象更多的是在描繪美國神秘、隱藏的一面。
奇異博士首次登場。從19世紀起,西方國家對東方文化的熱愛(尤其是印度文化),原本希望興起第二次文藝復興,但由於語言上的障礙,以至於東方文化無法在西方被普及,導致第二次文藝復興就此難產。到了19世紀末,對於神秘學的研究產生了分歧,保守派認為要保持西方傳統文化,另一派主張東西方文化應當融合,就此產生了五花八門的秘密組織時代,如:黃金黎明(Hermetic Order of Golden Dawn)、東方聖殿騎士團(Ordo Templi Orientis)、神智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等。
在漫畫中奇異博士不僅加入復仇者聯盟,之後還創立了光照會,光照會也有原型,光照派英文名Illuminati,是啟蒙運動時期的一個巴伐利亞秘密組織,成立於1776年7月6日。「光照會」通常被描繪成其成員試圖陰謀幕後控制全世界,在陰謀論中,光照派被認為是共濟會幕後的主導,是33階共濟會大師的精英圈子。有些理論甚至提示光照派是在為一些想要徵服人類的邪惡外星人所工作的,比如「爬蟲族」「小灰人」等等。恰好在1960年代裡陰謀論在二戰後興起,成為一大熱門話題,漫威當然也不會過錯這個素材。
漫威漫畫中的光照會2. 阿加摩託之眼(Eye of Agamotto)阿加摩託之眼,也就是奇異博士掛在脖子上的護身符,在漫畫中的起源是未知的,因三聖靈維山蒂(Vishanti)之一的阿加摩託最早使用它而得名,有人說它是阿加摩託遊歷星海時發現的,也有人說它就是阿加摩託本人創造的,但無疑這件法器的力量極為驚人。
阿加摩託之眼的力量叫做「All-seeing」(全視),全視之眼,也就是一美元上金字塔上的眼睛,這也是共濟會的重要標誌。奇異博士戴上了象徵共濟會的重要標誌,聖所覆蓋全球,又創立了光照會,這很明顯原型完全就是在描寫陰謀論下的美國。
奇異博士掛在脖子上的阿加摩託之眼。這本是漫威世界中最強法器之一,這本書是所有白魔法的力量來源,記載著所有白魔法咒語,而另一本罪之書(Book of Darkhold)則記載著所有黑魔法咒語。維山蒂之書已知的第一個持有者是公元前18500年亞特蘭蒂斯的術士,後來幾度易主,到了古一法師之手。維山蒂之書雖是記載白魔法,但其中所有魔法都是危險的,缺乏經驗的使用者就會釀成惡果。我們可以發現,在奇異博士身上,不僅引出了共濟會、光照會,還引用了亞特蘭蒂斯的傳說,這也是60年代流行的陰謀論思路。
亞特蘭蒂斯(Atalantis)是個神秘古國,位於歐洲到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大西洋之島,傳說中擁有高度文明發展的古老大陸、國家或城邦之名,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裡,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被史前大洪水毀滅。傳說中亞特蘭蒂斯以海洋之神的子民自居,對大海有著強烈的崇拜,它與利莫裡亞文明(Lemuria)並存於當時的地球,利莫裡亞文明位於現今澳大利亞東北方向的一塊古大陸上。兩個文明在一萬年前先後沉陷於滅世洪水之中。
維山蒂之書迷幻藥運動/靈性運動原型——1960年代,正是美國迷幻藥運動時代,由於致幻劑被量產,加上各類報刊都在推銷「只要服用一顆就會讓你感受到大師般的感覺」,以至於當時全民都在玩LSD。在電影中,當奇異博士在萬花筒般的曼哈頓跌跌撞撞時,他看到了奇異博士的作者正在讀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954年所寫的《The Doors of Perception》(知覺之門),記錄他服用麥司卡林後的體驗,也是意為神秘主義作家。
在初見古一法師時,古一讓他產生萬花筒般的幻覺,奇異博士還在質疑古一說是不是在茶裡放了LSD,沒錯,那種幻覺正是LSD的感覺。在60年代後,有不少人開始質疑LSD的致幻效果是不是真的是和修行後的東方大師相同,就如奇異博士一樣,他們奔赴印度、西藏去尋求答案,這促進了西方世界的新一輪靈修運動,由此塑造了當代的靈修大師,可以看到奇異博士就是他們的縮影。
5. 星體投射(Astral Projection)電影裡,奇異博士第二次進入圖書館時想借閱一本有關Astral projection的書,在電影字幕裡翻譯成「靈體」,可以看到中國翻譯組對神秘學類名詞多麼陌生……星體投射是指自主的出體經驗,最早是神智學會的用詞,將人的層面分成了肉體、以太體、星靈體(大陸譯作星光體)、心智體和精神體,星體投射就是指在睡夢中或通過訓練後從肉體脫離出來「旅行」(Astral Travel)。
和我們中國的靈魂出體是相同的,只不過在中國道教有分成陰神和陽神出體,而西方的星體投射應只屬於陰神出體,目前西方對道教的陽神出體沒太大研究,反而焦點落在南美的託爾特克部落的陽神出體。對於出體的熱愛,也是由於人們的生活節奏在那個年代裡逐漸加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開始尋求一種「睡覺也能工作」的方法,星體投射因此被炒熱,就和奇異博士的目的如出一轍。
6. 脈輪(Chakra)瑜伽的七脈輪在西方興起也是由19世紀開始,脈輪的地位隨著西方世界對東方神秘學的探索不斷提升,已經作為電影動畫作品一大基本素材。
魔法的原型——所羅門之鑰最早在14、15世紀興起,中世紀魔法書裡最著名的一本,20世紀初由黃金黎明會長Mathers翻譯成Greater Key of Solomon,成為了現代魔法師對古典魔法學習的線索,此後神秘主義作家基本上在他們的小說作品中都會用到這本書。不過,在西藏可以借閱到屬西方經典的所羅門之鑰,也是怪奇葩的。然而很少人知道Mathers版並不是一本好的譯本,章節被刪減、翻譯錯漏百出,而且目前所羅門之鑰一共有144個本手抄本,譯本的質量也由選材決定的。
8.卡裡奧斯特羅之書(Book of Cagliostro)雖然奇異博士在漫畫裡更多的應該是和維山帝之書的關係更為密切,整個電影卻是圍繞著這本《卡裡奧斯特羅之書》,卡裡奧斯特羅到底有是誰呢?這並不是憑空想像的,實際上卡裡奧斯特羅是現實中生活在18世紀(1743-1795)的一位義大利宮廷魔法師,但在他死後名聲逐漸被敗壞,許多電影、動畫、小說、遊戲都有用到此人作為元素。他的魔法並沒有師從,而是自學成材的,他的作品在神秘學中並沒什麼地位,但由於各種反面的聲音給他製造了許多「傳奇色彩」,因此在文學中經常出現。
卡裡奧斯特羅之書除此之外,其實本片有許多充斥著現代哲學思想的觀點,比如肯威爾伯的《超越死亡》、現代科學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等,可以說奇異博士承載著的是一個年代的哲學和神秘主義視角。
其他冷知識:1. 美隊2冬日戰士裡提到了奇異博士很有可能被九頭蛇定為頭號目標,這些都為他的個人電影做好了鋪墊。
2. 紐約的聖所地址也叫格林威治村,地址再177A Bleeker Street,現在已經是紐約藝術家們的聚集地了,而這個地址是漫畫家羅伊託馬斯(Roy Thomas)的公寓,就是寫過X戰警,復仇者聯盟的那位。
3. 奇異博士的另一個法器——阿加摩託寶珠(Orb of Agamotto)是純粹造字出來的,並無原型。
4. 哈密爾大師(就是沒有一隻手的那位被誤以為是古一的),在漫畫裡是王的父親。
5. 原作中,古一是個老頭兒。
(本文原發布於CNOCCULT神秘學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使用。)(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