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專家說,1998年11月17日至19日我國將有一次觀測獅子座強流星雨的極好機會。
流星分為兩類,一類為偶發流星,另一類為流星雨(也稱流星群),有時幾顆,有時成千上萬顆,它們像節日的禮花從天空中某一點迸發出來。這一「點」被稱為流星雨的輻射點。流星雨的名字以輻射點所在的星座名或附近的亮星名來命名。獅子座流星雨,它的輻射點就在獅子座裡。流星雨一般都有固定的日期、固定的星座,所以,我們可以預先知道在什麼時間能欣賞到「星隕如雨」或「天女散花」的星空奇觀。此次獅子座流星雨就是我國近幾十年少有的規模極大的流星雨。
現在天文學家們普遍認為,流星雨的出現與彗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彗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扁長的橢圓或為雙曲線,它們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短的為幾年,長的要幾百年,甚至要幾千年。彗星的組成其中有與冰很相似的物質。當彗星回歸時,在太陽的照耀下,這種物質會逐漸升華成氣體,從彗星內部噴發出來,彗星中的塵埃顆粒也隨著噴出來,這樣,彗星就在它的軌道上撒下許許多多塵埃顆粒。它們中有的變快而超前,有的變慢而落後,有的偏離了軌道。這樣慢慢地在整個彗星軌道及附近區域上都布滿了顆粒,它們繼續有規律地繞太陽運動。由於這些流星體是成群結隊的,所以稱它們為流星群。當它們穿過大氣層後,我們就看到了美麗的流星雨。許多流星雨具有周期性,如獅子座流星雨就有33年的周期性,1998年,又是獅子座流星雨的極大年。
流星雨過後,在天空中短時間內會留下一團雲霧狀痕跡,這就是流星餘跡。至於流星經過天空後為什麼會留下一段能保持較長時間的餘跡?至今人們對產生此現象的機理並未全部了解。初步認為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後,與大氣中的微粒摩擦,產生電離物質造成的。還有一種餘跡是不發光的,稱為煙餘跡,全是由灰塵組成。這兩種餘跡一般產生在距地面20公裡的高空處,因此,觀測流星餘跡,能提供高層大氣信息。
(圖為1833年獅子座流星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