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綿羊故事說,喜歡的小夥伴別忘了點讚收藏哦!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如果說富蘭克林通過電力的普遍生產與廣泛應用為世界的發展奠定了第一塊基石,那麼我們也可以說詹姆斯·瓦特在工業革命期間完善蒸汽機技術的行為為人類的進步鋪設了第二塊基石。
乍一看,電和蒸汽似乎毫無關係。可以說,科學與技術各自的舞步真的令人難以捉摸,只有縱覽歷史才可以看出兩者之間高度的契合性,這種契合性在兩個方面表現得最為明顯。一個方面是在全世界的電力生產過程中,第一個步驟大多是通過燃燒煤炭、天然氣等燃料或者利用核反應中產生的熱量來製造蒸汽,然後利用這些蒸汽驅動渦輪機使磁體在線圈中旋轉進而產生電,也就是富蘭克林「看到」的電子「流」。
另一個方面是蒸汽機大量出現在工廠中,不可避免地將工廠與機械動力的應用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也為電動機的應用提供了同樣廣闊的舞臺,這一轉變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如果製造商不熱衷於蒸汽機的機械動力,電動機可能就不會有取代古老動力系統的機會,人類也將無法獲得電動機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更廣泛地說,蒸汽發電是一項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技術變革的早期範本。由於技術變革是解決現代社會幾乎所有問題的一個手段,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這個範本——一部由毅力、合作、專利和生產力共同演繹的蒸汽機技術發展史。
在詹姆斯·瓦特去世多年之後,他的孫女婿詹姆斯·吉布森博士給自己的嶽父寫了一封信,描述了瓦特早年沉迷於蒸汽研究的傳奇故事。童年的瓦特體弱多病,為了讓他變得健康,家人將他送到了農村。吉布森寫道:「吃飯時,長輩們發現瓦特坐在客廳的壁爐旁,手裡拿著一個盤子,他把盤子伸向從裝著沸騰茶水的水壺嘴冒出的蒸汽,然後認真地觀察蒸汽接觸冷冰冰的盤子後冷凝成水時盤子與壺嘴之間的距離。」吉布森懷疑這可能是瓦特「第一次見識到蒸汽的力量和靈活性」。
瓦特在自己的實驗筆記裡也記錄了他如何利用茶壺來研究潛熱背後的科學原理,並因此取得他人生的第一個重大科學發現。我們也許不能斷言瓦特走上創新之路與他童年時期的這段經歷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他天生的好奇心、耐心的觀察以及對精確測量的濃厚興趣,對他的科學研究來說大有裨益。1736年,詹姆斯·瓦特出生於蘇格蘭的格裡諾克並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他的父親是一名成功的商人、造船工人和木匠,因能製造精密測量所需的機械儀器而在當地小有名氣。瓦特最先表現出來的是他超常的數學能力,他的閱讀面也非常廣還可以在工作檯上製作水泵和滑輪等機械裝置的模型。
1753年,瓦特遭遇了兩大困境,先是他的母親去世了,之後他父親的財富又大幅縮水。家庭的經濟損失使得瓦特急需一份工作,於是他把目光投到了數學儀器製造這個生計上。1755年瓦特前往倫敦,尋找短期學徒工作,數學儀器製造商約翰·摩根為他提供了一年的學徒期。1756年,20歲的瓦特回到格拉斯哥,因為他沒有達到7年的學徒期所以格拉斯哥的行業保護協會不同意他從事儀器製造工作,但是格拉斯哥大學允許他這樣做。當時,這所大學大家雲集,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化學家約瑟夫·布萊克都在這裡任職。格拉斯哥大學為瓦特提供了一個專門的工作室,讓他從事儀器製造工作。從此,發明創造的大門向他敞開了。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全部信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小編還會為大家繼續帶來科技小文章。喜歡的小夥伴別忘了點讚、收藏和轉發哦!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