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睜睜看著實驗室的同學們歡快地到達版納採集去了,而自己最後一次的版納採集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懷念……
版納高海拔:哈尼族寨子,好親切,連屋子裡嗆人的煙味竟然也有些想念。
休息一下,圍觀村裡的小朋友採集各種果子玩過家家。
還有踩高蹺,我也忍不住借來玩起來。
稍微玩罷,正式進林子探索,這裡的西瓜蟲(鼠婦)居然是花的。
還有陸生渦蟲,誇張的好看,種類非常多。
隨便一隻小蝴蝶(彩灰蝶)都這麼靚。
好豔的突眼隱翅蟲!研究類群。隱翅蟲一般較小,又多是黑色,常被人直接當成螞蟻或者無視。
冬季,總體上隱翅蟲以外的昆蟲不多,相比上海依然是一個天一個地。朽木樹皮下的偽瓢蟲,有時乾脆幾種混生在一起。
胖嘟嘟花哨的葉甲。
身背神秘圖騰符號的長角象。
藍色的糞金龜,雄性的頭上還有威武的角。
以及十多種竹節蟲,它們通常在夜間比較活躍,容易被發現。
晚上好冷,回到屋子裡烤火,吃烤慄子。
結果,從生火的木頭裡逃出了黑蜣和它的寶寶。
黑蜣的成蟲會照顧孩子,它們幼蟲的足看上去只有2對,其實是因為它的最後一對胸足退化的非常小(箭頭處)。
對喜歡鍬甲的人來說,黑蜣簡直就是災難,朽木裡到處是黑蜣幼蟲,而有黑蜣幼蟲的朽木,通常是不太會有鍬甲幼蟲的。
偶爾,三角龍,三叉黑蜣的出現能稍微平息一下朽木採集者的憤恨。
照顧寶寶,不是黑蜣的專利,小強也可以。朽木中的彎翅蠊和孩子們。
另一種比較好看的小強,橫帶彎翅蠊。
還有能縮成球的小強,球蠊。
洞穴中的小音蟋和胡老師的蟋蟀草槓上了
超有範兒的帶蛾寶寶。
最後上個超誇張的戰利品,複眼分的很遠的突眼實蠅,抓的時候還以為是天牛在飛。最後用我的名字命名發表了,雖然最近被告知,有可能是個異名。
冬天來了,身邊的昆蟲也幾乎都不見了,好想去雲南採集。
去不了雲南,在上海這個城市的冬日裡能和昆蟲親密接觸嗎?
沒問題,跟宋曉彬GG(扁鍬甲老師)一起去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看看,除了聽各種有趣的昆蟲介紹,還能親手把玩好多有趣的蟲蟲。
關於宋曉彬GG:自小喜歡各種花鳥魚蟲,昆蟲分類學碩士,在國際知名分類學雜誌Zootaxa等SCI收錄雜誌上發表昆蟲新物種7種,上海自然博物館教展服務處1年展區講解和活動策劃經驗,親子教育機構1年帶隊和講解經驗。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喜歡小朋友,性格又非常好,所以作為好朋友,我必須推薦。
有興趣的小朋友家長可以在公眾號平臺麥淘親子遊(原麥淘親子)點擊活動報名。
步驟:聖誕&跨年—>更多活動—>科學。
或者點擊下方的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