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天文臺 牽你的手去看星星(組圖)

2021-01-09 搜狐網

  「這是不是要比卡拉OK更有意思?」站在雲南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北回歸線標誌園的廣場中央,面色偏黑、微微發福的老鮑習慣地被人群簇擁著。他扶扶眼鏡,開始挨個對不同方位豎立的石柱講解起來。

  「99.99%的中國人都搞混了一個概念,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農曆是陰陽合曆。這裡被北回歸線穿過,到夏至這一天,這些柱子都會『立竿不見影』。」

  60歲的鮑夢賢研究員是雲南天文臺搞科普的一員老將和幹將。

墨江是他跑得最勤快的地方。來的次數多了,當地人都認得「老鮑」。

  「馬上就要退休了吧?」有人問老鮑。

  「再過幾個月。」老鮑回答。

  「我們馬上會返聘老鮑。」一旁的雲南天文臺臺長助理張蜀新說,「現在我們臺的科普工作正搞得火熱,少不了他。你看他在這裡多有名氣!」

  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搞科普,成了雲南天文臺的一大優勢

  「路邊天文夜」讓人心醉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雲南天文臺就在昆明東郊10公裡外鳳凰山上。鮑夢賢說,目前臺裡有專供科普用的兩臺口徑35釐米的天文望遠鏡,天象廳、科普樓、太陽曆廣場等常年接待青少年和一些天文愛好者。在不影響科研的情況下,他們還有機會參觀大型人造衛星跟蹤照相機和40米射電望遠鏡。

  「臺裡每年接待的人次不下5萬。」張蜀新介紹說,雲南天文臺還經常和各州縣的科協或者學校合作,搞天文夏令營,或者在街頭「設攤」,開展「路邊天文夜」活動。

  曲靖、楚雄、玉溪……張蜀新隨口報了雲南幾個州市名字,「天文臺在雲南名頭都很響亮。省裡搞科普活動,往往頭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像不久前的5月份全國科技周大型活動或者平時的科普開放日,我們山上都是人流如潮。」

  「呆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反而是我們的一個優勢。」張蜀新認為,少數民族地區更需要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下去走一走、講一講。

  「我們下去非常非常……受歡迎。」張蜀新一連說了5個「非常」,「望遠鏡一搭,展板一放,馬上就會引來一大批人。白天看太陽黑子,晚上看星星,很方便。昭通、西雙版納都去過,最遠到過和緬甸接壤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常年參加科普小分隊的鮑夢賢因此有機會走遍怒江州的所有縣。一次,在小學操場上搭起望遠鏡不久,一位老先生過來緊拉住老鮑的手不放,流著眼淚說,「我教地理講了一輩子土星有光環,但到底有沒有我自己也不敢相信,今天才總算親眼看到了。」一番話把老鮑感動得差點掉淚。

  基礎科普設施相對缺乏,科普人才青黃不接

  「火爆」的後面有隱憂

  昆明沒有專門的天文館,所以雲南天文臺的鳳凰山就成了昆明的「天文山」。但天文臺歸屬中國科學院,不是專職的天文館,因此搞科普的經費主要還靠單位自籌。向雲南省申請支持了一部分,但依然缺少固定的經費來源,這也使得臺裡的基礎科普設施相對缺乏,人們上鳳凰山參觀也沒太多的地方可去。

  雲南天文臺的一個科普工作人員介紹說,學生來參觀一次10元。僅靠這些收入沒辦法持續擴大科普基地的實力。

  「我們現在申請經費往往也是通過申請研究項目來獲得,給個5萬塊確實已經是很感激了。」張蜀新說,不過,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搞科普的人才青黃不接。像老鮑對天文科普這樣的熱情,現在的年輕人身上很難看到。如果收入低的話,就更難留住人。

  哈尼族姑娘小馬是鮑夢賢在墨江帶的徒弟之一,她從昆明理工大學本科畢業後,在墨江旅遊局專門負責一個科普天文望遠鏡的接待和講解工作,和她一起工作的幾個女孩子中,只有她才是單位的正式工,「幹得安心一些」。

  「我們天文臺也招過一些做科普的年輕人,但有些很快就走掉了,到底還是經費的問題。」張蜀新說,包括研究生畢業的年輕人,可能還是更願意做科研,而不願做科普,因為收入少,也不會出多大名。不過好在雲南天文臺的100多個研究生現在算是天文臺科普活動的一支生力軍。

  走出鳳凰山,背靠鳳凰山,創造社會效益也爭取經濟效益

  科普旅遊連接「天上人間」

  怎樣讓廣受歡迎的科普活動持續進行下去,身處旅遊大省的雲南天文臺很自然地想到把旅遊兩字放在科普後面,主動想辦法吸引遊客專門到天文臺旅遊,參加臺裡特製的天文科普活動。「創造社會效益同時也爭取經濟效益」。

  不過,儘管鳳凰山有將近500畝的山林和一大批造型獨特的天文圓頂,但昆明郊區這樣的景點比比皆是,幾年前,當地老百姓了解雲南天文臺的也不多。

  「不能站著收門票,不主動出去不行」。於是雲南天文臺的科普人員經常會跑到昆明市的各大、中、小學校去搞活動,並且有意識地在報紙上多寫一些科普文章。「這等於是我們的免費廣告。社會性的公益科普也是我們宣傳自己的好機會,你把每一次活動都搞好了,老百姓就能變成義務宣傳員」。

  在外「造名氣」,最典型的要數幫墨江推廣當地的科普旅遊出力。「這是個山區縣,國家級貧困縣,連個建城的平地都找不到,靠種地更沒法發展。」鮑夢賢說,雲南天文臺直接參與了墨江這個「太陽轉身的地方」的北回歸公園的建設,包括概念設計、天文景觀設計和科學原理的把關。像鮑夢賢就經常跑去給當地官員講什麼是立竿不見影,還給縣裡旅遊局帶出了幾個徒弟。墨江自治縣副縣長沈林友說,「老鮑是我們縣裡的座上賓。」

  幾年下來,鳳凰山的名頭響了起來,山上的科普旅遊接待體系也變得完整起來,開始有了一批固定客戶。除了一些夏令營、冬令營的活動,許多老年人團體和零散遊客慕名而來的也越來越多。「科普旅遊開始有了少量收入,我們的日子也好過一些。」天文臺的一位工作人員算了算自己的收入說。

  張蜀新想得更遠一些,他打算把天文臺的科普旅遊做成一個品牌。城市發展帶來對天文觀測的光學幹擾,加上麗江高美古和澄江撫仙湖兩個觀測站的建設,鳳凰山本部的天文觀測功能將有所萎縮,科普功能則會進一步凸顯。

  「鳳凰山天象森林公園,這是個不錯的目標」。

  (本文照片均由雲南天文臺提供)  

相關焦點

  • 7月起雲南天文臺周末將對公眾開放
    原標題:7月起雲南天文臺周末將對公眾開放   與星星近距離接觸,探索宇宙奧秘,這樣的「高上大」周末,將進入昆明人的新日程。聽起來是不是比逛街逛公園有意義,比讀書做作業更有趣?  記者從中科院雲南省天文臺獲悉,從下個月開始,雲南天文臺科普場館每逢周末將對社會公眾常規開放。
  • 一組圖帶你認識,這些看星星的好地方
    天文臺是專門進行天象觀測和天文學研究的機構,世界各國天文臺大多設在山上。每個天文臺都擁有一些天文望遠鏡,天文臺可是看星星的好地方,來看看世界各國的天文臺長啥樣。圖為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綜合性天文臺。那裡有聞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線」。
  • @雲南人 今天的日環食你拍到了嗎?錯過的看這裡~
    >大理所見的日環食△雲報客戶端記者:黃興能 攝據了解如果錯過這次日環食就要再等10年才能在中國境內看到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胡方浩介紹如此壯觀的日環食對於雲南廣大市民來說卻略有遺憾因為此次雲南只能看到日偏食為了彌補這一遺憾小編特找了一組圖一起來看
  • 你是否也有著在天文臺工作的夢想?聽聽觀測助手講他的天文臺生活
    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太陽射電望遠鏡上方的星辰(可以在左上角隱約看見仙女座星系)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去天文臺工作是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大家都說去天文臺工作都十分枯燥,每天重複做著相同的事情,日復一日。真的是這樣嗎?一些網友還問到,天文臺的工作是不是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 戴建峰:去看星星,讓自己安靜下來
    他接著放出一張在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拍攝的作品,讓人一下想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境。千百年後的世間萬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頭頂的星空和古人千年前看到的星空依然是相同的。實際上,一張好照片的背後是很多艱險的付出,戴建峰直言不諱,「別人都在睡覺,你可能要熬一個通宵,或者是好幾天,有時還必須去到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
  • 徐州小夥兒12萬元購買天文望遠鏡,他不僅要看星星,還要建天文臺
    「徐州沒有天文臺。通過網絡,我知道徐州有不少跟我一樣的天文愛好者,我就想回來創辦天文臺,讓咱們徐州的天文愛好者有屬於自己的觀測基地和天文臺。」張威說,「創辦天文臺的初衷,還是想讓更多的孩子能從智慧型手機和電腦遊戲中走出來,抬頭望向天空,去探索和發現宇宙。」26歲的張威,擁有著一顆童心。對於每一個天文愛好者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看星空更有趣。
  • 雲南天文臺迎來首批天文迷 - 滇臺連線
    新華社發  今天上午8時許,雲南將迎來天文盛況——日偏食。在昆明轄區內的鳳凰山上,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在21日下午就迎來了第一批前來觀看日偏食的市民。來自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名同學,還有8個家庭組成的20多名市民,總共40多人駐紮在了中科院雲南天文臺。
  •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2020年舉辦「七彩雲南天文之旅」大學生暑期夏令營通知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培養點之一,「七彩雲南天文之旅」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暫定於2020年7月28日-8月3日舉辦。
  • 情感——你有多久沒有看星星了?
    #情感美文#文 | 利知晚周三美文 | 情感——你有多久沒有看星星了?在陳小熊的歌曲中將星星形容成「他們是來自黑暗的生命,守護著某一顆漂泊的心,卻在每一個日出的時刻,隱藏起自己暗淡的身影……」。後來長大讀書、工作離家,只有在極其暗黑沒有路燈的地方才能看見多多少少的星星在天上閃著微弱的光。當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偶爾看到美麗的星空,也會為之驚嘆,用我們的手機留下它們的痕跡 。你看,大家都在為各自的生活奔波忙碌,可內心深處依然會被大自然的美所傾倒,而心生嚮往。夜空從不缺少星星。
  • 修車小夥突然去天文臺工作?!親戚朋友:你被傳銷騙了吧?!
    當羅亮決定去雲南天文臺上班的消息傳開後,沒有人相信,這個在汽修廠當機修工的小夥子會被天文臺看中。這是2017年12月份的事情。羅亮父親記得,當天兒子下班回家,站在院子裡興奮地告訴他,準備辭工去雲南天文臺上班時,他當即反對,「不靠譜,萬一被騙了呢?」「我做夢都夢見他們在說我,千萬不要去。是搞傳銷的。」
  • 幽默笑話:你要去看星星嗎
    1、下班之後我接到前女友的簡訊:今晚的樓頂的星星很美,你要去看星星嗎?我只叫了你一個,當時我的心情就很激動了,以為她是打算找我複合,於是自己就主動的去買了很多零食和水果,結果在樓頂等了一個晚上之後才發現,她真的只叫了我自己,就連她自己都沒有出現。?
  • 節目預告丨一起看星星呀
    我們普通人其實可以通過一個很輕鬆的方式「摘」到星星,您知道是什麼嗎?》我們請來了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曉彬老師共同探討這些問題。本期嘉賓:王曉彬,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我們普通人其實可以通過一個很輕鬆的方式「摘」到星星,您知道是什麼嗎?
  • 雲南天文臺十二時辰
    小編希望通過這篇《雲南天文臺十二時辰》向大家展示雲南天文臺各主要望遠鏡和它們的觀測助手,在某個天氣晴好的日子裡,12時辰(24小時)的工作狀態。對本文內容做出貢獻的有董燕、王德清、宋騰飛、次仁汪堆、黃玉祥、和麗娟、何超、魏巍、常鑫、王建坤。
  •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應用天文研究團組長期從事月球雷射測距技術研究,經過對若干關鍵技術攻關後取得重大突破。
  • 南充修車小夥去天文臺工作 除了興趣,他的背景也很重要
    作為一個天文迷,原本在南充一家汽修廠當機修工的羅亮(化名),最終找到一份到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當觀測助手的工作。但當他決定辭去工作去雲南時,家人、同事都懷疑他是不是被傳銷組織騙了。成都商報記者最終向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方面證實,他們確實招聘了羅亮,羅亮的家人這才放心(點擊查看詳細報導)。
  • 紫金山天文臺隕石博物館開館 零距離觸碰「來自星星的你」
    中新網南京8月18日電 (孫越)18日,從紫金山天文臺獲悉,紫金山天文臺隕石博物館進入試開放階段,NWA6950月球隕石、俄羅斯Seymchan橄欖隕鐵等珍貴隕石悉數亮相,可零距離觸碰
  • 《來自星星的你》:像看星星一樣看「星星」,才是聰明人
    你關注我、我陪你愛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當年剛上映時,是很火的話題。從開播到後來的大結局,一直能聽到或看到大家討論情節或劇中的男女主角。現場粉絲一樣激動異常,甚至有粉絲擠破頭而血流滿面……我平時也會看一些韓劇,不光是男女主角養眼。更是因為韓影劇情裡,注重生活細節,人物細微心理也表現到位,覺得真實細膩。《來自星星的你》我自然也有看,它不同與此前那些穿越劇和現實愛情劇,也從王子灰姑娘裡跳出來,超越了新穎了一些。
  • 深圳天文臺,約你去看星
    這個天文臺與國內其他天文臺相比有何特色?運行之後有哪些功能?市民是否可以進入參觀?羊城晚報記者在西湧天文臺正式開放前先行一探究竟。  樓頂望遠鏡,能自動巡天  8月31日,記者前往西湧天文臺。在山下遠遠望上去,一個銀色的球體在太陽下反射著亮光,沿著深圳郊外的西湧穿鼻巖崎嶇的山路爬行20分鐘後,就到了西湧天文臺。
  • 曾經說陪你去看星星的大男孩回來了
    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曾經最美好的故事、最美好的回憶,蔡旻佑此次即將開啟福州的旅行,蔡旻佑2019福州演唱會曾經說陪你去看星星的大男孩回來了,帶著曾經的約定回來了。2019蔡旻佑福州見面會時間:2019-12-212019蔡旻佑福州見面會地點:福清市音西街道福清萬達廣場商業綜合體一號門外廣場每個人的回憶都有著一個熟悉的旋律、熟悉的場景、熟悉的音符見證了曾經最美好的歲月與最美好的回憶,蔡旻佑帶著我們最美好的記憶和最美好的青春與我們相見,即將開啟的福州之旅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 我想和你一起去看星星,只是不知道星光是否如葉知秋一般美麗?
    美麗的星空一向都是很多詩人和畫家的,孟很多人都很喜歡夜空的深邃和迷離,那一種充滿著誘惑的美麗也是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了,而我們都很喜歡的一名主播葉知秋最近又跑到了天文臺。而且還在微博上面和很多喜歡葉知秋的粉絲朋友們發布了自己去天文臺時的照片,很多粉絲朋友們都表示很驚喜,沒有想到葉知秋這一次選擇的旅遊地方竟然這樣的神秘和美麗。簡直就是充滿了浪漫的氣息。而葉知秋更是在微博下面收穫了無數喜歡她的粉絲朋友們的有意思的評論,有粉絲朋友們就在下面評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