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爪龍改變了我們對恐龍的理解

2020-12-03 活躍的科技宅

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約翰·奧斯特拉姆發現恐爪龍的採石場。

學者們過去常常取笑古生物學家,說雖然恐龍對孩子們很有吸引力,但它們不會回答重要的進化問題。

耶魯大學的約翰奧斯特羅姆(1928-2005)證明他們錯了。

50年前的1969年2月,時任耶魯大學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的奧斯特羅姆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此前不為人知的恐龍,他將其命名為恐爪龍,在希臘語中意思是「可怕的爪子」。這篇論文重新點燃了公眾對恐龍的興趣,顛覆了該領域的普遍假設。它也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鳥類來自哪裡?

在聯合學院讀本科時,奧斯特羅姆被喬治·蓋洛德·辛普森(George Gaylord Simpson)的作品所吸引。奧斯特羅姆決定不像他父親希望的那樣從醫,而是去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與辛普森一起學習。1961年,奧斯特羅姆加入了耶魯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系,直到1993年退休,但直到2001年,作為耶魯大學的名譽教授,他一直活躍在研究和寫作領域。

對於非科學家來說,恐爪龍這個名字可能並不熟悉,但數百萬人在大屏幕上看到過。在1993年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中,兇殘的迅猛龍實際上是以恐爪龍為原型的。(真正的迅猛龍比電影中的動物要小得多,和火雞差不多大。)

奧斯特羅姆的發現,以及他的學生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 1967年)和古藝術家格雷格·保羅(Greg Paul)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引發了「恐龍復興」。

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於67年繪製的恐爪龍畫像,出現在奧斯特拉姆最初描述恐爪龍的論文中。

一天早上,電話鈴響的時候,我正在辦公室裡。「奧斯特羅姆教授,這位是麥可·克萊頓,」這位耶魯大學教授在1997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回憶道。「我們進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談話。」

當克萊頓用奧斯特羅姆描述的身體特徵和假想的行為來描述小說中的生物時,他選擇了一個更具戲劇性的名字「迅猛龍」。《侏羅紀公園》後來成為流行文化的主宰,激發了新一代人對恐龍的著迷,並渴望研究它們。

奧斯特羅姆的工作不僅改變了公眾對恐龍的看法,也改變了學術界的傳統觀念。據奧斯特羅姆的最後一個研究生,現任皮博迪博物館古生物學家,丹尼爾·布林克曼' 94年的菲爾。在奧斯特羅姆之前,人們認為恐龍體型龐大、行動遲緩、冷血、進化遲緩。

恐爪龍的發現不僅重塑了我們對恐龍的理解,還重新校準了我們對進化的理解。達爾文關於穩定、漸進變化的概念是科學家們相信恐龍的行為和認知能力一定是相當原始的。恐爪龍對這種假設提出了嚴肅的質疑。半個世紀後,我們對史前生命的設想完全改變了,」耶魯皮博迪博物館館長、生態學教授弗蘭克·r·奧斯特勒(Frank R. Oastler)解釋說。

奧斯特羅姆通過分析恐爪龍四肢的形狀和功能推斷出恐爪龍具有直立的姿勢。當奧斯特羅姆在研究恐爪龍時,他偶然發現了J。他曾提出,直立姿勢有益於溫血動物,因為它能使肌肉保持並產生熱量。

這兩項觀察使奧斯特羅姆認為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古生物學界聯合起來調查這個問題。

巴克曾是奧斯特羅姆的學生,後來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名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他成為這一假說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並領導了數十年的科學辯論。今天,大多數科學家都承認恐龍比現在的爬行動物新陳代謝更活躍,但也警告不要將恐龍的冷血和冷血簡單化。

發現恐爪龍也推翻了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假設。早在19世紀60年代,著名生物學家託馬斯·亨利·赫胥黎就支持這一觀點。在描述鳥類化石的解剖結構時,他曾說過:「(如果)在這種化石狀態下發現,我不知道通過什麼測試才能把它們與恐龍的骨頭區分開來。」

1970年,奧斯特羅姆在參觀荷蘭的泰勒斯博物館時,也發現了鳥類和恐龍遺骸的相似之處。

當他在檢查一個被認為是翼手龍的東西時,他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通過對恐爪龍的深入了解和敏銳的眼睛,奧斯特倫意識到這個標本實際上是一隻有羽毛的鳥。當時他假設這個標本是始祖鳥,一種史前鳥類。這一事件激起了奧斯特羅姆的好奇心,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鳥類進化祖先的問題上。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奧斯特羅姆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恐爪龍和始祖鳥之間可能關係的論文。據此,他假定鳥類是恐龍的直系後代,而不是簡單地共享一個共同的祖先。此外,他還聲稱,當有羽毛的恐龍拍動手臂追逐獵物時,飛行就進化了。科學界被這些假設震驚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今天,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接受奧斯特羅姆的發現。

奧斯特羅姆堅持面對困難的問題,顛覆了古生物學的多個核心假設,引發了侏羅紀的復興,並激勵了幾代人以驚奇的眼光看待恐龍。

在奧斯特羅姆的最後一篇論文《鳥類是如何飛行的》(How Bird Flight Might Have Come About)中,他給出了「最後一個詞」,說「失蹤的、未知的化石記錄永遠無法抑制我們的好奇心。」

當然,這並沒有扼殺他。

相關焦點

  • 【恐龍探索】死神鐮刀——恐爪龍!
    每周的恐龍時間到了,又和大家如約而至啦~這一期我們來介紹一下白堊紀的死神——恐爪龍。(嘿嘿嘿,有預測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又被雷到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嗎,我們來看一看它的整體屬性,想必就會有所了解了。這個,你可說著了,恐爪龍是有著嚴格的紀律和等級的,就像今天的狼一樣,每一個群體都會有一個首領,而且它們的執行力要遠遠高於其它捕食者,該是什麼位置就是什麼位置,絕不逾越,這也從側面證實了,恐爪龍的智商要遠高於其它恐龍,它們會慢慢的潛行,壓低自己的身體,用敏銳的目光盯住獵物,從最容易下手的幼體或著老齡化的個體下手,一擊致命!
  • 恐龍來了!恐龍介紹之恐爪龍
    布郎當時主要是想發掘並處理腱龍的遺骸,但在他交予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1931年報告中,指出發現了一小型的肉食性恐龍,發現位置接近腱龍化石,但因陷在石灰巖而難以作清潔處理。他非正式地將之命名為"Daptosaurus",並準備描述及展示其骨骼,但他卻沒有完成。另外,布朗將一個恐爪龍的牙齒,與另一種較小型獸腳類恐龍的骨骸混淆在一起,並非正式命名為"Megadontosaurus"。
  • 恐爪龍:北美洲的白堊紀肉食恐龍
    中文名稱:恐爪龍
  • 恐爪龍:兇猛的的白堊紀肉食恐龍
    恐爪龍(學名:Deinonychus)是馳龍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中期至阿爾布階早期,距今約1億1500萬-1億800萬年前。一般認為恐爪龍會用其鐮刀爪來割傷獵物,但近年就迅猛龍重建模型的測試顯示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劃。恐爪龍身體較小, 站起來才有1米高, 身體全長也不過2.5米。大概只有小馬駒那麼大小。可是它捕食的手段和方法比起笨重的霸王龍則是高明多了。恐爪龍在捕食時, 動作異常敏捷, 常常躍到獵物身上,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劃破對方頸部, 用單個形如鐮刀狀的利爪掏挖獵物內臟。
  • 馳龍科補2個重要恐龍,恐爪龍,長羽盜龍
    恐爪龍 Deinonychus,第二趾同樣很大,體型可達3.5米,頭顱骨最大可達41公分長,臀部高度為0.87米,而體重可達90公斤。而恐爪龍屬中最大的個體,化石編號YPM 5210 更是可以達到長4米,重120公斤。
  • 恐爪龍的齒爪有什麼用?
    恐爪龍的齒爪有什麼用?
  • 方舟生存進化:去白崖養一群恐爪龍,天上飛的巨鷹都能撲下來
    瓦爾蓋羅正式開放已經一天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找到恐爪龍呢?根據官方的描述,恐爪龍屬於「不可馴服、可騎乘、可繁育」的生物,一種不能馴服的生物是怎麼做到「可騎乘。可繁育」的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恐爪龍被官方收購後發生了哪些改變,現在的恐爪龍又是如何愉快玩耍的!
  • 迅猛龍、伶盜龍和恐爪龍,傻傻分不清楚
    迅猛龍、伶盜龍和恐爪龍是三種恐龍,我之所以拋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大多時候官方都把它們弄混淆了。就比如下面這張圖片,相信看過《侏羅紀世界》電影的人,對這個場景並不陌生,主人公面對三隻個頭跟自己差不多大的「迅猛龍」,但是,這裡面卻出現了兩個錯誤。
  • 關於恐爪龍的幾個事實,你知道多少呢?
    它遠不如它的亞洲表親伶盜龍(在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有名,但恐爪龍在古生物學家中更有影響力——其眾多的化石為猛禽恐龍的外觀和行為提供了有價值的線索。下面,你會發現10個迷人的恐爪龍現象。恐爪龍的名字(發音死非IH庫斯)參考單,大,彎曲的爪子在每一本恐龍的後腿,診斷的特點,它與其他猛禽的中、晚白堊紀。在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國古生物學家約翰·H·奧斯特羅姆評論了恐龍與現代鳥類的相似性,他是第一個提出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古生物學家。
  • 四川發現「迅猛龍」足跡 為亞洲最大恐爪龍足跡
    中國地質大學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恐龍足跡聯合研究團隊認真研究後發現,這是遠古時代恐爪龍的足跡。因該足跡大於中國山東的發現,小於美國猶他州的足跡,該足跡為亞洲已發現最大的恐爪龍足跡。  奇怪足跡,兩個尖尖的腳趾  近幾年來,古藺縣桂花鄉多次發現恐龍足跡,至今已經發現三個大型足跡點,分別位於石鳳窩、石廟溝和桂花河畔。
  • 《方舟生存進化》免費DLC瓦爾蓋羅上線,享受用恐爪龍撕咬BOSS
    對於這個問題,最近《方舟:生存進化》上線的免費DLC瓦爾蓋羅就能很好的解決,在瓦爾蓋羅裡面有一個新生物——恐爪龍,這隻恐龍雖然不能被玩家馴養,但是玩家卻能潛入它們的巢穴,然後通過竊取它們的蛋來使其為自己服務,成為自己寵物的恐爪龍是可以繁殖的,這就意味著要不了多長時間你就能在《方舟:生存進化》中擁有自己的恐爪龍大軍。
  • 《方舟生存進化》新DLC瓦爾蓋羅恐爪龍有多強?輕鬆虐殺霸王龍
    ,儘管一隻恐爪龍的實力是弱小的,可一旦他們匯聚成軍隊,就連霸王龍這種《方舟:生存進化》頂級獵食者都能輕鬆虐殺。在瓦爾蓋羅中出現的恐爪龍在屬性上屬於不可以被馴服,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不能在《方舟:生存進化》中擁有這隻恐龍了,你可以冒險前往恐爪龍的巢穴,竊取一些恐爪龍的蛋然後對它們進行孵化工作
  • 《方舟生存進化》恐爪龍VS異特龍誰更猛?嬌小的它成了打BOSS神獸
    嬌小的它成了打BOSS神獸 《方舟:生存進化》可謂是恐龍愛好者的天堂,方舟恐龍上百種,每種的屬性和生物習性各不相同,玩家可以玩得找不到北。
  • Steam遊戲排行,《方舟生存進化》恐爪龍打起架來和瘋狗一樣
    在BOSS戰裡,玩家能夠面對血量、攻擊力都超強的BOSS,一個不慎玩家就有可能會被瞬間給秒殺,為了能夠讓玩家更加輕鬆的應對BOSS們,一種名為恐爪龍的生物應運而生,它在《方舟:生存進化》的世界裡屬於BOSS剋星一類的存在,能夠很好的保護玩家,讓玩家輕鬆應對各種BOSS。一般來說,《方舟:生存進化》的恐爪龍只會生活在瓦爾蓋羅DLC中,這裡地勢險要,很適合長有鋒利爪子恐爪龍們定居。
  • 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毫不起眼的鴿子是恐龍的直接後代,其中還包括強大的霸王龍。這兩個物種有著非凡的生物學歷史。 古生物學家Paul Barrett教授解釋了我們對恐龍進化的新認識如何改變了科學家的思維方式。 充滿當今世界天空的鳥類是活的恐龍,讓人聯想到遙遠而陌生的過去。
  • 恐爪龍:我有特別的防滑技巧!放下大爪!
    ,從而揭開了恐爪龍類恐龍一種新的行走方式,該成果刊發於該期的《遠古世界》學術期刊上。據該項目的帶頭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介紹,此次共發現足跡化石僅15個,其中3個為食草恐龍所留,12個為食肉恐龍所留,但卻令人驚喜的發現了5個可以確定為恐爪龍類留下的腳印。恐爪龍類中最著名的角色是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中的伶盜龍(迅猛龍),具有強大的掠食能力。
  • 方舟生存進化:恐鱷、古海龜、恐爪龍,劍射魚,總有一款適合你
    恐鱷、古海龜、恐爪龍,劍射魚按照小編介紹的順序我們先總結恐鱷(ARK Additions-Deinosuchus方舟生存進化:附加生物恐爪龍,隱藏在漂亮羽毛下的恐怖利爪!恐爪龍跟迅猛龍是近親,它們的團隊性質更強,相當於異特龍和恐狼團隊屬性的糅合。外表呆萌羽毛華麗,但是隱藏在漂亮羽毛下的利爪一度讓科學家認為它們是最危險的恐龍!右鍵的飛撲技能也完美的還原了它們的攻擊招數。
  • 《恐龍王》雖然不是我想的那樣,但是並不失望
    故事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奶爸恐龍和恐龍兒子的故事!這部動漫可以說是一部搞笑教育片,由於是兒童片,裡面主角設定有點不符合常理,恐龍的是屬於可愛型的,也展現不出肉食恐龍的兇殘,但是這部片子卻展現出了父親母親對孩子的愛,不離不棄的精神! 也間接的表達了愛情的高貴!
  • 最強團隊對決最強龍,《方舟生存進化》主播拿200隻恐爪龍挑戰南巨
    最強團隊對決最強龍,《方舟生存進化》主播拿200隻恐爪龍挑戰南巨
  • 獅子能打過同等大小的恐龍嗎?為什麼?
    :與獅子同體型的恐龍和獅子與獅子同體型的恐龍恐龍是從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地球霸主」,它們統治地球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們人類統治地球的時間。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與這個數據相近的成年恐龍。首先,恐龍是雙腿行走的動物,它們的形態都非常相似,都有著長長的尾巴、身體細長。因此,能夠達到2.8米體長的恐龍,體重也不會太高,這一點可以參考一些小型恐龍的體型數據,細顎龍的平均體長在1米左右,體重卻僅有2.5公斤左右,馳龍的平均體長在1.8米左右,平均體重在15公斤左右。所以我們姑且只參考獅子的體長數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