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_理論網_堅持「四個面向」 加快建設...

2020-12-01 環球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四個面向」對於匯聚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形成重大科學研究成果,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實現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四個面向」對於匯聚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形成重大科學研究成果,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實現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強新發展格局的科技創新原動力。當前我國正開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產業鏈現代化、提升產業鏈水平,是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服務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新一輪全球競爭,是科技競賽和產業比拼,必須要具有領先的國際競爭能力。我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一是要部署科學技術創新鏈,提升我國產業整體抗風險能力。創新產業鏈是從科研院所到企業到市場的創新過程。科研院所要把好整個創新鏈條的源頭關,堅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堅持加強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重點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突破制約產業鏈安全的短板。二是要布局產業創新鏈,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發揮企業在工程、產業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企業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提升產業鏈基礎能力;培育單項冠軍企業,打造專精特新的「殺手鐧」產品,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掌控能力。三是要構建市場創新鏈,提高我國內循環活力,促進上下遊、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

面向經濟主戰場,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引領力。當前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面向經濟主戰場,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技術成果改造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服務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具有堅實的科技創新能力。要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使其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實現新舊動能順利轉換。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中的「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工業製造中的智能製造、大規模定製生產等;發展第一產業中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制企業等。要匯聚高質量發展人才。大力培養和引進國際一流人才和科研團隊,為他們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的環境條件,最大限度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提高科技產出效率。要構建高質量發展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把我國科技工作者隊伍蘊藏的巨大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出來,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增強現代化強國建設科技支撐能力。科技現代化是邁向現代化新徵程重要支撐。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國家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必須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要堅持問題導向。既要補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國防建設面臨的一些需要解決的短板和弱項,又要在一些關鍵工業技術、部分關鍵元器件和重要裝備、新能源技術等關係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的領域組織重點攻關。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發揮我國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巨大等規模優勢,全面提高創新要素質量,促進其自由流動,優化資源配置,加速科技創新能力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發揮科技支撐力,有效整合國家科技資源,增強不同創新主體協同創新能力,構建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增強美好生活的科技服務能力。「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宗旨。生命健康是高品質生活和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採取主動防禦措施,為重大疫情防治貢獻中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療、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研攻關,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作出了重大貢獻。當前,要築牢高品質生活健康屏障,科學精準防疫控疫。通過掌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科技和硬核產品,做到疫情可溯、可診、可防、可治、可控,務實推進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切實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要構建高品質生活健康體系,做好生命健康科技規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打造生命健康產業生態體系,以創新引領,豐富供給,培育健康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運用雲計算、健康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推動健康服務定製化、網絡化、個性化、智能化,以人民生命健康護航人民高品質生活。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黨校起源與發展概況
    中共中央黨校起源與發展概況 2015年02月25日 14:30 來源:中央黨校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中共中央黨校;起源;發展概況;輪訓培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馬克思主義;理論幹部;最高學府
  • 「推進治理現代化 加快建設川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理論研討會在...
    7月29日上午,由四川省綿陽市行政學院、中共綿陽市委黨校、綿陽市社會主義學院主辦,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會、市哲學學會、市政治經濟學會、安州區委黨校協辦的全市黨校系統 「推進治理現代化 建設川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理論研討會在四川省綿陽市委黨校召開。
  • 堅持「四個面向」的理論邏輯
    核心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提出,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 20年來,在中央黨校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都學了啥?
    1月11日上午,來自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主要負責同志,軍隊各大單位、中央軍委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齊聚中國共產黨幹部培訓的最高學府——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參加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
  • 福建首次開展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黨性教育精品課評選
    人民網福州11月28日電 福建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首屆黨性教育精品課評選活動25日在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省校院孫秀豔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廈門市校院林蔚文和夏軍合作的「行政決策過程的法治化」等6門課程榮獲一等獎,另外還有11門課程榮獲二等獎、7門課程榮獲三等獎。
  • 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許洪斌:堅持「四個面向」戰略方向 建設...
    全市科技系統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高質量編制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堅持「四個面向」戰略方向,堅定信心、勇於擔當、開拓進取,找準「著力點」,下好「先手棋」,聚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打造創新高地、壯大科技力量、加快成果轉化、完善體制機制等方面發力,推動全市科技創新邁好第一步、
  • 多維探究「四個全面」 青年視角碰撞理論火花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楊月)日前,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主辦的「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國青年學術論壇在京舉行。來自中央編譯局、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的近30名專家學者參會並作主題發言。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_理論網_「第二小提琴手」的偉大 - 河...
    ,"sport":{"brf":"較不宜","txt":"陰天,且天氣寒冷,推薦您在室內進行低強度運動;若堅持戶外運動,請選擇合適的運動並注意保暖。"},"trav":{"brf":"較適宜","txt":"天氣較好,稍冷,較適宜旅遊,您仍可陶醉於大自然的美麗風光中,出門要注意保暖哦。"},"uv":{"brf":"最弱","txt":"屬弱紫外線輻射天氣,無需特別防護。
  • 堅持底線思維!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八專題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2019年1月21日),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要點。  《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2019年9月3日),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要點。
  • 濟南: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2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濟南將加快推進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 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優勢 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宣傳和闡釋
    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優勢 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宣傳和闡釋 ——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校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擴大)會 傳達學習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 2020年12月01日 14: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洪葛 字號
  • 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原標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來源: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部委和研究...
    「準確把握和精準研判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及其方位,是有效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基本前提和現實基礎。」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康曉強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歷史交匯點上擘畫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藍圖,意蘊深厚、意旨深邃。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
    第三條  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 教育整頓·每日一學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把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為加快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制定本綱要。
  • ...力度對衝疫情影響——專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科研部...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最新統計顯示,在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降的同時,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下一步應如何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挑戰?就相關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科研部副主任陳啟清。
  • 泰州學院2篇論文在市委黨校理論研討會上獲獎
    11月20日,市委黨校、市哲學學會「以紅色教育引領意識形態工作」理論研討會在市委黨校召開,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喬默之在會上作交流發言,泰州學院2篇論文分獲一、三等獎。  喬默之在大會交流中,圍繞泰州學院思政課專兼職教師如何傳承好歷史文化根脈,推動好紅色基因進課堂、進社團,培育時代新人的工作進行經驗交流,就推進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引領向縱深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展開探討。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附全文)
    第三條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