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受疫情影響被迫在家摸魚辦公的時候,我在B站發現一部名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的《三體》改編劇。
《我的世界》玩家+《三體》小說愛好者雙廚狂喜
你乍一看覺得沒啥啊,不就是個番劇嘛,但這個動畫是在遊戲《我的世界》裡搭建做出來。這難度就跟你在現實中用樂高零件拼場景人物,然後寫劇本畫分鏡拍出來差不多吧。
這部改編劇主要劇情就是講述科幻小說《三體》裡頭一個經典角色,軍人章北海從參加「救援未來」計劃,到後面劫持「自然選擇號」戰艦遠離太陽系的故事。
作為一個畫面黨,這劇一上來的精細程度就把我鎮住了。這雷達峰上的紅岸基地,辨識度滿分。
這雪山建模、這分鏡、這建築,有內味了
說到章北海,不得不提的當然是三體的水滴探測器單挑人類星際艦隊的名場面。
經費在燃燒
從現在開始,這裡就叫水滴廣場
太空2000響
除了重現原著的經典情節外,劇裡還加入了部分原創劇情用來塑造章北海的人物形象。
例如這段章北海與章爸爸關於保家衛國的對話,
就讓粉絲在原著以外對章北海這個人物後來的「逃亡主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由於對《三體》名場面和章北海這條故事線的超高還原,這劇從上線開始就在網絡收穫了鋪天蓋地的好評。
這位B站用戶翻了5分鐘都沒找到一個評5星以下的人
豆瓣評分直飆9.7
儘管2020年才過去了不到一半,但我願稱《章北海傳》為年度最強國創。
而在對《章北海傳》不斷了解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我的三體》這個系列此前已經有過兩部作品。分別是第一季《我的三體》與第二季《我的三體羅輯傳》。
在《章北海傳》之前,我三已經出了兩部,並且同樣擁有超高評分
看到這兩個評分,意猶未盡的我抱著極大期待把系列前面兩部翻出來一併看了。然而......
要是有意入坑的話,我強烈建議你直接從《章北海傳》開始,至少不會先被畫風勸退
(據說當年大劉就是看了這一段直接棄坑的)
這六年間,《我的三體》這個系列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一切,還得從一個《三體》粉絲的安利計劃說起。
2014年,B站UP主「神遊八方」無意中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用遊戲《我的世界》去做一部關於《三體》的「劇」,以此安利路人入坑看《三體》。
《我的三體》系列導演兼主創,神遊八方(原名:李圳宜)好好對待你身邊的安利怪,說不定哪天他變成大神了
在這之前,有一家叫遊族網絡的遊戲公司買下《三體》的改編權,並宣布開拍《三體》電影版後,三體粉絲們曾經無限接近看到第一部《三體》電影。
上映時間:待定
當然,後面因為拍得太爛了各種原因,這部電影一直沒有上映。而坐擁《三體》全套改編權的遊族,一定沒有想到,就在自己磨磨蹭蹭的時候,《我的三體》系列已經在B站掀起了一股《三體》影視化熱潮。
2014年2月27日,神遊在B站上傳了《我的三體》第一集。儘管畫風奇特、製作水平堪憂,但是《我的三體》作為當時國內僅有的《三體》影視化作品,依舊吸引了一批原著粉。
《我的三體》第一季在B站收穫9.7評分
鐵粉評價
據神遊回憶,從這一季第四集開始,製作團隊才開始正式確立,開始把編劇、建築和皮膚這些分派給專門的人去做,自己就主要負責催稿和拍攝剪輯。
神遊回憶當年用愛發電的故事
受限於成本和團隊規模,第一季主要的劇情都是採用遊戲錄屏+旁白的形式展開。
勸退警告
再例如,在還原三體人著名的「脫水」特性時,神遊使用的方法同樣十分討巧:直接換個素材再加個漸變的特效,完美!
靈魂還原
隨著團隊規模逐漸擴大,分工明確後,這一季後期神遊開始對一些名場面進行還原。其中,最為經典的無疑是「古箏計劃」中切割審判號這一幕。
儘管方塊畫風依然搶眼,但是這段用納米細絲在亞馬遜河上切割審判號後解體的畫面張力十足。
多角度還原「古箏計劃」,
可以看到《我的三體》第一季後期已經開始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動畫時代」
按照神遊的說法,從第一季第八集開始,《我的三體》開始用上C4D等專業3D軟體製作,已到了第九集已經實現完全動畫化。
憑藉第一季在B站的反響,神遊不久後便受到《三體》改編版權方遊族的青睞,並且獲得了實際的資金支持。
第一季在葉文潔與羅輯對話中結束,
在這段對話中,黑暗森林法則的雛形初現,也為後面第二季《羅輯傳》埋下了伏筆
2016年開播的《我的三體之羅輯傳》,已經接近半官方作品。有了這些經驗以及擺脫用愛發電的困境以後,《羅輯傳》的表現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我的三體之羅輯傳》在B站砍獲9.9分
例如這段太空回收水滴的畫面,除了飛船的細節和動作外,畫面的分鏡頭也更加成熟和流暢。
像回收水滴這種畫面也能夠直接表現出來
而這段羅輯與大史分析黑暗森立法則的場景,除了充分表現了人物建模的進步,肢體語言、微表情乃至抽菸的動作都更加有動畫感。
黑暗森林法則,黑,真特麼黑
儘管第二季中對原著面壁計劃、未來地下城市、2015艘恆星級戰艦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還原,但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這段飆車戲。這裡講述的是羅輯在拒絕成為面壁者後出走,隨後遭到殺手伏擊,大史緝兇的故事、
單看這分鏡,完全是好萊塢大片即時感
憑藉《羅輯傳》的優異表現,《我的三體》以及神遊的製作團隊更是直接轉正,並進入到遊族官方的三體宇宙矩陣。2020年1月21日,《章北海傳》正式在B站開播,並且首次拿下豆瓣9.7的評價。
《章北海傳》豆瓣評分9.7,創下系列作品新高
三體宇宙正式以製作出品方的身份進入到《我的三體》製作大名單
在正式進入遊族的三體宇宙後,《我的三體》開始往新的高進軍。
部分設計原畫和細節
官方認可,資金到位後,《章北海傳》也是我三系列真正實現「技術爆炸」的一季。
希恩斯在冬眠醒來後,與妻子山杉惠子在量子領域的計算機中行走的場景,無論是製作團隊對原著描述的還原,還是實際光影、畫面的表現,都到達了我三系列的一個新巔峰。
技術爆炸本質就是經費爆炸!
另外,在這一季中,神遊團隊對於水滴形象的還原更是超乎預期。
按照《三體》原著的描述,水滴表面會反射幾乎全部的電磁波,絕對光滑,溫度處於絕對零度,原子核由被強互作用力鎖死,無堅不摧
對於章北海在太空中暗殺科學家的還原,儘管在畫面特效上平平無奇,但是表現力堪稱全劇之最。
據聞這一段在五分鐘之內切了152個鏡頭
據動畫導演「空青」介紹,這一段的拍攝手法學習了法國導演 奧利維爾·米加頓的剪輯風格,是初次在國產動畫上嘗試快速剪輯的這種手法
至於那場經典的水滴單挑人類星際戰艦,你大可以翻到文章開頭重溫一遍。
除了技術進步與細節提升外,《章北海傳》在人物感情交流的氛圍營造上更是進步明顯。
首先是章北海人物造型的設計,憑藉右眼的斷眉和左眼下方的美人痣,神遊團隊在方塊人的基礎上還是盡力給章北海提升了辨識度。而從整體人物形象來看,我們透過方塊人依然能感受到他身為軍人保家衛國,乃至守護人類的那份堅毅。
愛了愛了
這段原創的夕陽上軍艦上的對話,
讓章北海在動畫裡的形象更加飽滿,
也讓觀眾對章北海後期的偽裝和出逃有更好的理解
另一段原創的劇情,
面壁者希恩斯與章北海的為了誤導智子而進行的隱晦對話,
在人物表情的表現力上同樣獲得好評
在經歷過從第一部到《羅輯傳》畫面質的飛躍後,我對《我的三體》後續的畫面升級已經很難產生當初的震撼感。而感情細節的打磨,作為《章北海傳》這次的著力點,顯然也會是《我的三體》未來實現突破的關鍵。
《章北海傳》完結撒花
套用B站用戶一句高贊評價,感動人心
誠然,《我的三體》無論從劇本、音效、畫面特效都達到了飯制水平的天花板,但並不代表這是一部真正「完美」的作品
這裡沒有任何貶低我三的意思,相反,我對我三以及神遊整個團隊都抱有無上的敬意。而豆瓣、B站9.X的評分,也代表我三得到了三體粉絲的認可。
在我看來,我三的現象級火爆以及現象級高評分,除了自身高水準外,跟《三體》電影版多年來的悲慘命運脫不開關係。
2009 年,導演張番番斥10萬元巨資從劉慈欣手中買走《三體》的改編權,並揚言表示自己要把《三體》拍成電影。
輾轉之下,2014 年,三體的版權又全部落到了一家遊戲公司,遊族網絡手上。自打拿下版權以後,遊族的《三體》電影改編工作一路高歌。2015 年,遊族宣布電影殺青並進入後期製作。
遊族放出的《三體》電影版介紹,圖源@遊族《三體》電影官網
按照遊族當時的計劃,《三體》的電影版預計在 2016 年上映,同期上線的還會有幾款改編遊戲。直到現在,除了劇照幾段PPT宣傳片以外,始終沒有人知道這部薛丁格的三體電影到底拍成怎樣了。
我要的實際電影畫面呢??
我發誓沒有拿頁遊廣告騙你
當時國內的科幻迷一看遊族這波操作,徹底放下了幻想:完蛋,這不明擺打算借著《三體》IP 圈錢嗎?
講道理,囤 IP 吸金這種事,對國內的遊戲、影視公司來說,早就是正常操作。然而,《三體》在 2015 年 8 月拿下雨果獎以後,事情就變得不簡單了。
央視網還給這事做了一個專題報導,圖源@央視網
雨果獎的正式名稱是「科幻成就獎」,它與星雲獎並稱為國際科幻小說領域的「雙獎」,是公認為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其中,雨果獎更是有「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之稱。
劉慈欣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一位拿到雨果獎的亞洲人。
三體的百度指數在 2015 年迎來暴增
一夜之間,《三體》的地位便從科幻迷心中的神作變成了國寶級的文學作品。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三體》出圈了。
遊戲公司賺錢,講究的是一個「悶聲發大財」。這下子遊族要是貿然把這部頁遊級的改編電影放出去,恐怕就不單是毀IP+輸口碑那麼簡單了。(接受正義的制裁!!)
套用六老師一句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壓力之下,遊族乾脆宣布《三體》電影版無限延期。隨後的幾年,關於三體的各種改編方式層出不窮。舞臺劇、畫冊甚至三體宇宙都出現了,就是不見《三體》電影版的身影。
要承認的是,《三體》電影改編這事,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只是遊族一輪騷操作以後,讓我們看清事實而已。
人民群眾的呼聲,圖源@豆瓣
深度參與到《三體》電影版製作的時任遊族影業CEO孔二狗更是破罐子破摔,直接就說《三體》這IP「就算毀也要毀在中國人手上」。(你看看這是人說的話嗎?)
再貼兩個孔二狗騷話的圖。
孔二狗罪大滔天,搞到百姓怨聲載道
有一說一,《三體》要拍成電影,到底有多難呢?
首先,從《三體》三部曲的故事講起。簡單來說,《三體》就是講述了一個跨越數百年,人類與三體人愛恨情仇最終雙雙團滅的故事。按照某位貼吧網友的神概括,這就是一個:
女教師太空陪聊引來滅世之災
富二代童年陰影反人類終被裁
無良叫獸騙男騙女騙死外星人
無知女孩初次上崗慘遭潛規則
軍政委冬眠百年只為奪船跑路
老專家孤獨半生難逃被燒厄運
聖母婊毀人類毀太陽系還毀宇宙
屌絲男送星送腦送童話終被NTR
再放一個知乎網友高壓濃縮萃取版本:
懂了,地球人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拋開史詩級的故事框架以外,《三體》裡頭涉及的各種高端理論、宏大的星際戰爭場面更不是中國電影業所能Hold住的。
劉慈欣本人公開表示,中國電影人目前的能力和經驗還有點不太能夠拍出《三體》,中國科幻電影能先拍攝些相對簡單的故事。
閱讀需時和電影時長差不多的流浪地球表示:您說得對!
就連卡神卡梅隆也認為,要想拍出《三體》原著所表達的深度,至少根據六部電影的大小來拍攝,耗時長也是很正常的。
當年卡神直接對話大劉,曾經給《三體》粉絲們留下無盡遐想
據說當年諾蘭甚至李安都有接觸過《三體》改編這事,標準答案都是:這電影,拍不了。
基於商業胡吹原則,卡梅隆說這話的時候,應該還是沒有把中國電影業製作科幻片的真實水平考慮進去。
話雖如此,卡神您老的《阿凡達2》這次真的不會跳票了吧?
版權方擺爛,原作者、電影大神直呼難拍,《三體》電影版這事,按理說在我們有頭髮之年短期內都看不到了。
這下就不難搞懂,為什麼《我的三體》當年橫空出世以後,在《三體》原著粉中能掀起這麼高的熱度和討論。
甚至有粉絲直接呼籲,把電影的投資給神遊團隊不就完事了
時至2020年,劉慈欣另外兩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改編自《鄉村教師》)都已經完成了電影化改編的歷史使命了。而《三體》的電影版,我們已經等了11年。
然而,這麼難搞的《三體》影視化,怎麼就被一個小粉絲給倒騰出來了呢?這就離不開當年《我的世界》這款遊戲。
那時候,作為一款現象級遊戲《我的世界》已經火了很多年,各類基於《我的世界》的二次視頻創作層出不窮。
時間再次回到2009年,一個外號Notch(原名Markus Persson)的瑞典小夥做了一款名叫《我的世界》的電子遊戲。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款你拿著各種工具倒騰馬賽克材料的沙盒遊戲。理論上,在遊戲裡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都能做作出來。
例如,哈利波特粉絲的聖地。
只要你足夠肝,造一座「霍格沃茲」城堡也不是不行。圖源B站UP主@繆斯10032
再例如這個MC版的清明上河圖,就特別適合那些買不起《清明上河圖》原畫只能靠在遊戲裡體驗的窮逼。
對於大神級的肝帝來說,做一個MC版的《清明上河圖》,完全不在話下
憑藉超高的自由度和可塑性,《我的世界》迅速火遍全球,並且在2014年被微軟以25億美元給收購了。創始人Notch隨後宣布離開《我的世界》母公司Mojang,從此過上了枯燥的富豪生活。
暴富後的瑞典「朱一旦」Notch不時在推特上感嘆:有錢人的生活真是太枯燥了。圖源推特@Notch
截至2019年5月,《我的世界》總銷量達到1.76億份,成為世界銷量第一的電子遊戲。1.76億份是什麼概念?舉個例子,最近你覺得全世界除了你都在玩的《動物之森》在一個月賣出了 500 萬份;而那款你覺得全人類都玩過的俄羅斯方塊全球銷量約有1.7億份。
超高的自由度加上層出不窮的MOD,《我的世界》除了基礎玩法外,還成為一眾網際網路UP主搞事情的好工具。在重溫了30多遍黑人抬棺的原版視頻以後,我開始追求更抽象的享受。
既有忠於原畫的版本,圖源B站UP主@經典·南石
也有抽象靈魂版本,圖源B站UP主@燈幻影末
實際上,只要你在B站輸入「我的世界」+「還原」這類的關鍵詞,網際網路世界的名場面隨處可見。完美還原JOJO黃金之風OP:
圖源B站UP主@屏幕另一邊的迷雲
正是《我的三體》超強的可塑性和火爆,使得神遊在2014年開始選擇了MC作為基底進行《我的三體》創作,並創造了6年3季總播放將近7000萬的神跡。
借用某位偉人所說,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我的三體》與神遊的成功,完美體現了這位長者的智慧。
據神遊本人透露,《我的三體》第四季將會直接進入死神永生章節。在完美還原水滴大戰星際艦隊以後,我對於後面二向箔的表現風格已經期待到極點。
/ 你還想看看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