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到同人,原著黨的天使還是魔鬼

2020-12-05 澎湃新聞

「首相大人,我們能拿熊貓換卷福嗎?」

時隔四年,這條留言仍讓人莞爾。畢竟,可以驚動時任首相在訪華途中還要幫忙操心拍攝進度的,非BBC新版的《神探夏洛克》莫屬了。

嚴格說來,《神探夏洛克》是一部時下流行的「同人」劇。一方面延續了柯南·道爾原作的人設,一方面對原著的部分故事進行了二次創作,讓福爾摩斯穿越至21世紀的倫敦。雖然「同人文化」興起於日本,最初局限在動漫文化的領域內,但提煉故事內核至現代設定中重新包裝,卻是大家並不陌生的編創技巧。幾乎是同時期的「福爾摩斯系列」,華生則在美劇《基本演繹法》中變身為夏洛克在紐約城的戒毒陪護。更魔性的是,華生不是軍醫,不再跛腳,甚至都不再是位大叔,由美國華裔女演員劉玉玲扮演,不得不嘆服腦洞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神探夏洛克》劇照《基本演繹法》劇照

不過,原著黨們似乎還是更青睞BBC的那一套,畢竟出品自原產國。即使快要磨蹭出一段義務教育的長度,不少鐵粉還是早早地搬好了小板凳,伸長了天線,時刻準備接受腐國有關第五季的好消息。作為世界上最賺錢的劇目,《神探夏洛克》劇本的成功,無疑為文學經典改創範圍內,舊瓶裝新酒的正確姿勢做了場典型示範。

原著黨的期待,是一種很微妙的分寸。既不能改編到毫無新意、一秒劇透,又不能面目全非、活像領養。最好隔一層窗戶紙的距離,不捅時霧裡看花,捅破了也只是場美麗的誤會。原著是條底線,考驗的就是改編者在內核和假想間拿捏的功力。

於是,大部分人通過《神探夏洛克》認識了編劇史蒂文·莫法特和馬克·加蒂斯,他們被親切地稱為魔法特和麥哥。魔法特曾為史匹柏寫了第一部《丁丁歷險記》電影,後來又與麥哥同為《神秘博士》的編劇,那是「世界上最長的科幻電視系列劇」。如果還有什麼共同點的話,他倆都是福爾摩斯的死忠粉,《神探夏洛克》的改創計劃就是在若干趟前往卡迪夫製作大本營的火車旅途中萌發的。他們自言,如何讓福爾摩斯在現代安身立命,是一輩子都願意做的事兒。

某種程度上,原著黨恐怕是比柯南·道爾還要珍愛福爾摩斯。這位率直的蘇格蘭大叔1887年在《河濱雜誌》上開始連載這一系列的時候,應該不會料到,六年後的某一天,當他準備親手結果筆下這個形象時,讀者會寄來毫無溫情的子彈。其實,早期對夏洛克的很多演繹,仍創作於柯南·道爾在世之時。20世紀初,美國人威廉·吉列屢次擔綱主演,他曾公開寫信給道爾,請求準許上演福爾摩斯的舞臺劇,道爾也公開回信說:「親愛的朋友,當然可以。你盡可以讓他結婚或者殺了他。隨便你想怎樣,都可以。」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就連你今天能夠從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版卷福身上感受到的,足以心花怒放的智慧和性感,也極有可能來源於最早一批原著黨的杜撰。福爾摩斯在《血字的研究》中被明確描述為奇高奇瘦,像根巨笛,還長著鷹鉤鼻,根本不是一個迷人的男子。《河濱雜誌》的插畫家雪梨·佩吉率先以自己的美男哥哥沃特作為描繪原型——自此,福爾摩斯就必須英俊了。

至於我們早已習慣的福爾摩斯和華生形影不離,事實卻是,華生一角在1939年之前的電影中並不那麼重要。巴茲爾·雷斯伯恩和奈傑爾·布魯斯搭檔過後,華生才和福爾摩斯平等地站在了一起。雖然奈傑爾飾演的華生歡樂到有些可笑,得罪了當時部分原著黨,cp人設卻保留了下來。

2010年,這位渾身散發強烈優越感的年輕人,帶著他那動輒腎上腺素飆升的同伴繼續無案不歡。你仍然熟悉他陰晴不定的心情,盤腿、手擺成尖塔狀置於下巴的姿勢。不過這次,他們開始熱衷發簡訊、寫博客,擅長利用衛星定位,鑑證科學不再是維多利亞式的新奇,推斷演繹更加奪目。

撇開剪輯技巧和拍攝手法的獨到,相比魔法特和麥哥將《神探夏洛克》的成功歸因於他們對道爾作品的尊重,以及其將角色描繪栩栩如生的功底。福爾摩斯這個經典IP,歷經層累演繹後的豐富和流動,才是更重要的一個勝利。

像一場曠日持久的愛戀,讀者先入了坑,才會想方設法為所愛續命,作品不斷在接受與改造中傳播,經典永遠呈現出開放式生態。《神探夏洛克》第三季開頭,劇組模擬了現實中部分網友對夏洛克跳樓之後的猜測,也復刻了道爾時代讀者集體焦灼後的拯救意識。自從被「死」過一次後,道爾應該也會認同,福爾摩斯這條命分明是靠眾人截胡來的。如今以季為單位的拍攝方式,便直觀了這種文本與讀者間的互動過程。

問題是,經典的封閉要透過讀者來打開,但將個人對角色或作品的好惡充當普遍真理來面對,反而是對真相的扭曲。正是深諳此道,霍加斯出版社,就是由伍爾夫夫婦創立,曾退稿喬伊斯《尤利西斯》的那家出版社,在莎翁逝世400周年,發起了改寫莎士比亞經典劇作的計劃。

《夏洛克是我的名字》

這是一個大膽的策劃,雖然從娛樂消遣攀升至文學頂峰的這一路,莎翁的戲劇已經歷過太多改創。珍妮特·溫特森首先受邀將《冬天的故事》改寫成《時間之間》,母本是一個棄兒的故事,而溫特森本人從小就被領養;《威尼斯商人》的情節大家再熟悉不過,在霍華德·雅各布森筆下也有了新的演繹——《夏洛克是我的名字》(雖然一不留神還以為是福爾摩斯的又一部同人),雅各布森曾以喜劇作家的身份榮獲布克獎,此外,他還是一個猶太人;飽受女權詬病的《馴悍記》被擅長家庭題材的安·泰勒反轉為《凱特的選擇》,她自己都說,接受邀請完全是出自於對莎翁的厭惡;有魔法師人設的《暴風雨》則由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接盤,改寫為《女巫的選擇》,而最新的坊間流言是,傳說她有女巫血統,傳說她可能今年得諾獎……

《女巫的子孫》《凱特的選擇》

之後,還會由尤·奈斯博改寫《麥克白》;吉莉安·弗琳改寫《哈姆雷特》;特雷西·雪弗蘭改寫《奧賽羅》。即使經典拒絕定義,但這陣容,更像是復仇者聯盟,所以出版社才預言,這次將由經典產生出經典嗎?

文學作品人物間的互相顛覆,大多是讀者重新創作時的事兒,可能會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跨度。但自己為自己洗白這件事兒,歷史上倒真的發生過。比如《大義覺迷錄》,就是雍正在遭遇鄉野塾師曾靜詆毀之後,把原文與自己撰寫的一系列洗白文,合為一處,刊行流布的奇書。它在形成、流傳和禁毀過程中的部分橋段還被二月河略加改造,收進了自己的小說《雍正王朝》。而更多枝節,都可以在史景遷的《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中翻檢查閱。

對一則文字獄來說,雍正的對應之策很是奇特。除卻背後的政治功用和歷史動因,細節仍然值得玩味。一是政府十分明白,文人只能靠文人來說服。好像前文中的霍加斯出版社,邀請一流的作家改編一流的原作,未讀之前,想想就心服。二是雍正本意是以端正臣民的視野,使流言不攻自破。卻也實實在在,為尊古貶今、華夷之辨的老思路提供了另一種旨在維護各個族群文化特質,包容多元的文化觀。而這則自帶翻案情節的歷史邊角料,好看就好看在兩種異質的價值觀,是如何在你來我往、人各言殊的歷史公堂上互不相讓的。文學世界裡,我們人為地對作品進行解構或製造衝突,就是為了避免普世價值觀上的極端,因為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往往只有在這樣的碰撞中才開始豐滿。

史景遷《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知乎上不乏「同人逼死官方」或「改編毀原著」之類相愛相殺的問題。生活哪會清淺到一覽無遺,或許更該相信,閱讀和想像是手中的萬花筒,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永遠有很多的角度,而每個角度都可以讓我們到達不一樣的真理。腦洞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就成經典呢?

比方《金瓶梅》,西門慶不僅在《水滸傳》外活了回來,還和潘金蓮過上了小日子。此書外表極歪,骨子裡三觀卻極正。全書沒一個好人,所有人都拼盡全力,逃不過的,是欲望。《金瓶梅》還是我國第一部標題成熟的章回體小說和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白話長篇。

再說《西遊記》。據不完全統計,被改編成電視劇的有20多部,改編為電影的至少8部。最近的一部,要數《悟空傳》了。明代《西遊》就有三大續書,分別為《西遊補》《續西遊記》和《後西遊記》,極盡奇幻曲折之事。

「續」、「後」、「補」都是我國古代文學創作的傳統,若算進「同人」,那高鶚所續的《紅樓夢》當然是「同人」中經典。

但「同人小說」畢竟是個新詞,從日本和美國發揚光大。美國最著名的科幻作品《星際迷航》就向粉絲開放了版權,優秀的同人作品甚至擁有被原著採納的機會。日本向來是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典範,卻只對「同人小說」格外寬容,應該也是看到了「同人」反哺原著,互相成就的功用。

但是,這種鼓勵或包容,並不等於「同人小說」的現代合法性,即便原作者沒有狀告侵權。迪斯尼的《獅子王》山寨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就是一段跨國侵權的公案。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只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終止,就進入了公有領域,再無侵權一說。前文提及的《神探夏洛克》和「霍加斯-莎士比亞系列」,改編的都是這個領域內的作品。公版之外的,就得麻煩遵守「同人圈」的潛規則:未經原著者授權,不能牟利,否則就可能會侵犯《不正當競爭法》。所以,多數「同人」作品都是免費公開在網絡上,某些作者還會聲明,作品的經濟利益屬於原作者。

像《武林外傳》那樣人物改名換姓以向武俠致敬的,也就是打了個擦邊球。畢竟周星馳也要為《功夫》中使用過金庸小說中的六個名字付版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超越原著的同人漫畫,香黨必看作品,聊聊新世紀福音戰士最強同人
    ,  也因此湧現出了為數不少的優秀同人作品,其中名氣最高的,當屬被譽為「三大同人奇蹟」的《月姬》《寒蟬鳴泣之時》以及《東方》系列了    上面三部都是同人界大名鼎鼎的作品,有的更是成功商業化,變成了諸位死宅的紙片人老婆  但我今天要說的這部同人漫畫,並沒有什麼知名度,但看過的人無一例外都會對他讚不絕口,甚至稱其超越了原著,
  • 生活已經如此艱辛 不如來看看這對天使和魔鬼如何「拯救世界」
    上個月,我們剛看了史詩級經典名著大劇的史詩級爛尾(說的就是你,《權力的遊戲》)。因此,我們對這種原著小說太經典的作品,都有一些心有餘悸,就當心原著美如畫,改編二百五。尼爾·蓋曼的《美國眾神》也是前車之鑑,第一集開局就是巔峰,後面劇集明顯包不住宏大的故事劇情。還好《好兆頭》和那些只顧熱點的「妖豔賤貨」不同,《好兆頭》完成度非常高,對原著的還原度也相當豐滿完整。
  • 在愛情裡你是天使還是魔鬼?
    昨天讀到這樣一段文字…某天上課,老師問大家:「有人能告訴我什麼是天使,什麼是魔鬼嗎?」大家都沉默了,班裡一個孩子站了起來:「天使會為了世界負了你,魔鬼會為了你負整個世界。」一天,天使和惡魔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孩,人們都說他是災星。天使決定為了所有人殺了她,但惡魔早已殺了所有人,只為了保護她。天使說:「對不起,我很抱歉,為了大家你必須死。」
  • 「天使」還是「魔鬼」——弗裡茨·哈伯是誰?
    基於此,人們稱讚哈伯為天使。1918年哈伯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盲目的愛國熱情催生的魔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哈伯錯誤地認為,毒氣進攻乃是一種結束戰爭、縮短戰爭時間的好辦法,從而擔任了一戰中德國施行毒氣戰的科學負責人。哈伯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時負責研製、生產氯氣、芥子氣等毒氣,並將之用於戰爭。
  • 來自天堂的魔鬼,你愛的人是天使還是魔鬼
    《來自天堂的魔鬼》原唱:G.E.M. 鄧紫棋 填詞:G.E.M. 鄧紫棋譜曲:G.E.M.鄧紫棋 編曲:Lupo Groinig《來自天堂的魔鬼》是鄧紫棋2015年11月5日所發行的電音單曲。鄧紫棋在記者會中公布全新宣傳模式,在11月6日全亞洲實體發行前,曝光這首歌曲和MV。最近鄧紫棋的《光年之外》特別的火,應該是從她參加了《我是歌手》開始,大部分的人知道了鄧紫棋,小小身軀,巨大能量,就像音響。
  • 人工智慧是天使還是魔鬼?譚鐵牛院士指取決人類自身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人工智慧是近些年來最受關注也富有爭議的科技領域之一,它會成為控制人類的魔鬼,還是造福人類的天使?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譚鐵牛29日在北京給出答案說,任何高科技都是一把雙刃劍,人工智慧也不例外。人工智慧這把雙刃劍是天使還是魔鬼取決於人類自身。
  • 天使還是魔鬼
    有人稱馬拉度納是天使,而有人只認為他是魔鬼。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馬拉度納用「上帝之手」攻入英格蘭隊一球,5分鐘內,又驚世駭俗地連續過掉5名英格蘭隊員——包括守門員彼得·希爾頓,打入第二球。這一場勝利,不僅僅是阿根廷隊通往冠軍之路的關鍵之戰,更是阿根廷民族情緒高漲的「復仇」之戰。   在1982年的馬島海戰中。
  • 是天使還是魔鬼?
    說其美麗,一方面是因為她是人類至今為止能夠觀測到的、來自宇宙深處最微弱的光,借用已故南京大學陸埮院士的一句話:「她是我們能夠用光學手段看到的,宇宙自誕生之日起的第一張baby face」。另一方面,真正去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英文簡稱CMB)物理的人,大多會被其機制,以及現象的簡潔、純淨的美而折服。
  • 硝酸銨:是天使,還是魔鬼
    硝酸銨造福於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航天事業發展,是天使;但它又不時向我們發難,留下慘痛的記憶,是魔鬼。
  • 魔鬼是墮落天使到底是不是神的真確啟示
    問:是《聖經》明確啟示的,還是中世紀神學如「地球中心論」那樣的自圓其說?我個人以為只要謙卑順服 神,這類問題無須追根尋底,因為 神畢竟不是要我們作通曉靈界奧秘的全智之人﹔但既然現在有不少主內肢體要去「打破砂鍋問到底」,我想有必要澄清一下:「魔鬼是墮落天使,即原來遮掩約櫃的基璐帕」到底是不是 神的真確啟示?
  • 天使還是魔鬼?澳洲女孩分裂2500種人格只為護自己周全?
    你是天使還是魔鬼?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開玩笑似的問過別人這個問題,也會被別人問過。天使和魔鬼兩個看似極端的形象,但真的卻可以在一個人的身上相安無事的共處下去。人前我們是可愛善良的天使,人後我們是冷酷無情的魔鬼,自由轉化的速度讓人產生懷疑,這真的不是在演戲嗎?這可能真的不是一場戲,而是一場現實的存在。4月份時候,一位19歲的Youtube博主Jess受到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她用視頻記錄下了自己人格轉換時的全過程。
  • 天使與魔鬼17:體驗A380飛機商務艙位
    >《天使與魔鬼系列2:天氣影響飛機有多大》《天使與魔鬼系列3:坐飛機有這麼多學問?》《天使與魔鬼4:談談民航飛機龐大的發動機》《天使與魔鬼5:為什麼飛機不能隨意飛行》《天使與魔鬼6:走進波音737飛機駕駛艙中》
  • 天使與魔鬼13:飛機艙位和免費升艙的事
    天使與魔鬼系列,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一系列文章,包括飛機的構造、飛機的安全性、乘坐飛機的相關知識、周遭環境對飛機的影響等等。通過天使與魔鬼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天使與魔鬼系列文章的第十三篇,給大家講講飛機的艙位區別和揭秘如何升艙的秘密。
  • 《哈利波特》同人文術語科普!OOC、MPreg等都是啥意思呢?
    之前為大家分享了部分《哈利波特》同人文的術語,錯過的小夥伴可以戳這裡喲:今天同人文術語的科普,繼續走起哈!1、HetHet,是英文heterosexual的簡寫,也就是「異性戀」的意思,暗示文中至少有一對異性情侶,通常用斜槓來表示,例如:羅恩/赫敏,哈利/金妮。
  • 天使與魔鬼14:探秘5大熱門飛行冷知識
    天使與魔鬼系列,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一系列文章,包括飛機的構造、飛機的安全性、乘坐飛機的相關知識、周遭環境對飛機的影響等等。通過天使與魔鬼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天使與魔鬼系列文章的第十四篇,給大家講講飛機上最熱門的冷門知識。
  • 每周電影推薦:《天使與魔鬼》
    《天使與魔鬼》
  • 天使與魔鬼6:走進波音737飛機駕駛艙中
    天使與魔鬼系列,是大C推出的探究飛機和航空的一系列文章,包括飛機的構造、飛機的安全性、乘坐飛機的相關知識、周遭環境對飛機的影響等等。通過天使與魔鬼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全面的了解飛機和飛行安全知識,對大家乘坐飛機出行更有幫助。本次為大家帶來天使與魔鬼系列文章的第六篇,走進民航客機神秘的駕駛艙。
  • 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還是治癌天使?
    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還是治癌天使?融合基因,既是導致腫瘤的「魔鬼」,也能成為靶向治療癌症的天使。  由染色體易位、缺失等原因導致  作為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腫瘤生物學學科組負責人,為乳腺癌等腫瘤發現多個候選靶標的陳策實研究員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類基因組中約有2萬多個不同的編碼基因,正常情況下,它們會各自有條不紊地執行不同的功能。
  • 餘華撰5674字薦:《大師和瑪格麗特》,撒旦——魔鬼or天使?
    作為上帝的身邊人,撒旦曾經是上帝坐前天使。可是,他自認為聰明非凡,不輸上帝,便妄圖與上帝平起平坐,竟率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在《聖經》裡,撒旦是個十足的魔鬼。在這本四百多頁的魔幻現實小說裡,撒旦是魔鬼還是天使?一、布爾加科夫的苦悶,唯有撒旦最懂米阿布爾加科夫,於1891生於烏克蘭基輔市一個教授之家。自幼喜愛文學、喜劇、音樂,深受果戈裡、歌德的影響。年輕時,布爾加科夫是一名普通醫生,1920年,他棄醫從文。
  • 一位諾獎得主屠殺數百萬人,逼死妻子,是天使還是魔鬼?
    在人類歷史上他是唯一一個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的科學家。我們常常對一個人的評判很簡單,這是個好人、是個壞人,這個人善良大方、這個人惡毒自私,但科學家弗裡茨·哈伯沒有一個人可以對他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下面我們就了解下這位天使和魔鬼的化身:德國化學家弗裡茨·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