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之首」北京師範大學
師範大學是以培養高素質教育人才為目標而建立的,我國是當今世界上師範大學最多的國家,具有鮮明的特色。我國現有143所師範類高校,在我國的高教版圖中是不容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在這143所師範類高校中,有6所直屬於教育部和4所省部共建的地方高校最終入選了雙一流。而在這10所躋身雙一流的師範類高校中,北京師範大學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北京師範大學始於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後經幾番調整、重組和合併,於1949年改稱北京師範大學。1950年,毛主席視察北京師範大學,並親筆為北師大親筆題寫了校名,成為為數不多由偉人題寫校名的高校之一。北京師範大學也被賦予重要位置,即國內的師範類高校旗艦。在1952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輔仁大學併入,中國大學、燕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理學和教育學等相關院系也先後併入北京師範大學。
1954年,國家開始建設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入選6所高校。到1959年,全國重點大學首次擴容至16所,北京師範大學開始躋身這一重量級名單,是唯二入圍的師範類高校(另一所為華東師範大學)。由此奠定了北京師範大學在師範類高校和全國高校中的地位。
此後,北京師範大學先後入選首批碩博士授予權單位、10所重點建設大學行列、分別於1996年和2002年進入211工程和985工程進行建設。並於2017年順利躋身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行列,共入圍11個一流學科,入圍數量排名全國第八。
將珠海分校打成王炸的珠海校區
而隨著南北經濟差異的逐漸拉大,北方高校,尤其是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優質高校紛紛孔雀東南飛,如哈爾濱工業大學遠赴深圳設立新校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儘管北京高校不存在區位劣勢,但隨著北京逐漸開始疏解非首都功能,一批北京高校或將搬遷至雄安新區。除此之外,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深圳的研究生院逐漸開始受到兩校的重視,分別先後被升級為北京大學深圳校區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不僅開始招收本科生,還承擔二校國際化的重要使命。
在這種背景下,北京師範大學不可能沒有觸動。因此,北京師範大學利用此前布局的珠海分校,上演一出「騰籠換鳥」的好戲,將珠海分校升級為珠海校區,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新的增長極。
2019年,教育部同意北師大珠海校區建設,布局20年的珠海校區正式落地。而北師大珠海分校則從2019年起逐步縮招,於2021年停止招生,珠海分校則將於2024年終止辦學,從此走進歷史的故紙堆中。
而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將利用原珠海分校的用地和校舍高水準建設,打造為北師大「一體兩翼」辦學格局的重要支撐點。
北師大珠海校區是怎麼變成珠海分校的?
北京師範大學在珠海布局其實已有二十載,是較早赴珠三角辦學的頂尖大學。但北師大的辦學之路也並非是一錘定音的,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摸索,由教育園區、珠海校區再到珠海分校,最後才逐步辦成如今的珠海校區的。
早在2000年,北師大就與珠海方面籤署了合作建設北師大珠海教育園區的合作協議,後定名為北師大珠海校區。但到了2003年,北師大珠海校區的性質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在教育部的批覆中將北師大珠海校區正式定名為北師大珠海分校,學校類別則被定義為獨立學院。其次,前兩屆招收的學子被特批頒發北師大畢業證,註明在珠海校區學習。
至此,北師大珠海校區主要以獨立學院的方式在國內招生,與本部完全割裂,沒有起到應起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我國高校及高校管理部門對赴異地設立新校區還是持一種謹慎態度,以免引發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集中化的問題。因此,國家在審批時也是慎之又慎,最近教育部對設立異地校區收緊,可以看作是這一政策的延續。
而北師大珠海校區則在之前的風口中順利升級,完成了在珠三角這一中國最發達地區的重要布局。而被武漢大學深圳校區想必已經哭暈在廁所裡。
後序
只是不知道,同在珠海的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是否有所觸動?
您對此事有何評論?歡迎說出您的看法!
如果喜歡,一定記得關注哦,帶給你好看的高校歷史和發展現狀研究!如有志願填報問題,歡迎諮詢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