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25日(記者 鄒碩)12月22日,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舉行鳳凰書院揭牌儀式暨首屆「全球共生·教育未來」京師鳳凰論壇(2020)。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羅永綱,外交部駐澳門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代表、新聞和公共外交部主任鄭新友,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志偉主禮儀式。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孫紅培,副校長王守軍等出席儀式。粵港澳大灣區各兄弟院校、出版社、中小學、幼稚園的領導和嘉賓也出席了本次揭牌儀式。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兼珠海分校黨委書記韋蔚主持儀式。
儀式上,孫紅培宣讀鳳凰書院成立批文及院長任命。羅永綱、鄭新友、王志偉、王鴻冰、陳智霖、王守軍共同為鳳凰書院成立揭牌。
王守軍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師範大學作為中國師範院校的排頭兵,一直是推動教育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的積極踐行者和推動者。今年發布的《北京師範大學全球發展戰略規劃(2020-2025)》,旨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具活力的動能參與全球高等教育合作發展,服務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以此為背景,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鳳凰書院應運而生。鳳凰書院將深度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構建開放、自主、多元的在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平臺,推進學校教育國際化發展,優化「全球勝任力」人才培養體系。「全球共生·教育未來」國際教育論壇,是鳳凰書院的一個起點。希望藉此同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建立長效的溝通交流機制,為全球教育發展貢獻中國力量,為全球教育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王志偉表示,一直以來,珠海校區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資源優勢,依託教育部「萬人計劃」等項目,加大和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等港澳高校合作交流的力度。鳳凰書院正式揭牌,是珠海校區開展的又一個全新的探索和嘗試,是珠海校區「高標準、新機制、國際化」建設原則的重要體現。鳳凰書院的建設,對於發揮北師大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更深層次和更廣範圍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教育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部長苟人民表示澳門教育當前的形勢很好,而且也是為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作出了貢獻,但面向未來和30年後的澳門中長期的發展穩定,教育還要進一步紮實基礎,穩定行穩致遠的大好形勢。鳳凰書院的成立給澳門帶來了新的機遇,他希望珠海校區和鳳凰書院能夠為澳門地區的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提供支持。最後,祝願鳳凰書院在教育部和外交公署、珠海市和澳門特區政府、學校和有關教育社團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北師大和珠海管委會的積極努力下,把鳳凰書院和珠海校區辦得越來越好!
鳳凰書院院長陳曦表示鳳凰書院以推進國際教育發展、培養全球視野高層次人才為使命,恪守「秉承京師風範,增進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養,推動國際教育」的宗旨,充分吸納海內外一流大學教學師資資源,以「互鑑、互容、互通」的原則,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的教育平臺。鳳凰書院將主要從開展國際優質教育項目,打造特色專業雙學位課程,開展港澳地區的培訓項目,建立多語種、交互式的語言村,優化華夏文明的國際傳播等方面開展國際化教育工作。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秘書處秘書長生建學,中國教育交流協會副會長、常駐聯合國原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大使銜代表張秀琴,中國—東協教育學會會長、泰國教育部原副部長、著名教育學家Dr. Huvanandana,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通過視頻祝賀鳳凰書院成立。
22日下午舉行的京師鳳凰論壇(2020)開幕式上,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珠海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澳門新華學校、阿聯沙迦美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國際中文研究教育中心等院校和單位的專家、學者們圍繞「全球共生·教育未來——新時期國際教育的新賽道」進行主題發言,並就「全球勝任力人才培養」「中外教育的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編輯:嚴玉潔)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