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莫斯科9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俄羅斯記者 張健)當地時間9月2日,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對外界宣布,德國軍方實驗室經檢測發現,俄知名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體內有來自「諾維喬克」神經毒劑類物質的痕跡,確認納瓦利內系「諾維喬克」中毒。德方將通過外交渠道向歐盟和北約夥伴通告納瓦利內毒檢結果,以制訂共同反應措施。據稱,德國外交部將召見俄駐德大使向其告知檢驗結果。
獲知此消息後,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很快表示,德國尚未正式通知俄方納瓦利內「諾維喬克類毒劑中毒」的結論,因此俄方不掌握具體信息。佩斯科夫重申,在轉院柏林之前,俄方醫院按照國際標準對納瓦利內進行了全面檢查,在其體內並未發現有毒物質。佩斯科夫強調,俄方願在納瓦利內事件調查方面與德方展開全方位協作並充分交換意見。
公開資料顯示,1973年,蘇聯啟動了一項代號為「巨冊」的神秘計劃,任務之一是開發新的神經麻痺毒劑,其毒性將遠高於當時世人皆知的V類毒劑。在該計劃框架內先期研發了至少3種單一化學製劑,在此基礎上,蘇聯科學家於上世紀80年代研發出了多種二元化學武器,並將其名為「諾維喬克」。「諾維喬克」屬有機磷類神經毒劑,時至今日,其殺傷性綜合來看仍優於所有已知同類物質。「諾維喬克」系列毒劑編為1-9號,其中最有軍事價值的是A-232(諾維喬克5號),其次是A-230(諾維喬克7號)。
現有可查資料還顯示,目前暫未發現可中和「諾維喬克」的物質,但接觸該毒劑的部分物質可延緩毒性。1992年,參與「巨冊」計劃的研究人員維爾·米爾扎揚諾夫在媒體上披露了這項機密,兩度被捕後,他在1996年移居美國,並撰寫了一部有關此秘密計劃的書籍。米爾扎揚諾夫後來接受英國《每日郵報》採訪時聲稱,「諾維喬克」能夠使人癱瘓,引起癲癇發作,讓人無法呼吸,之後便死亡。即使是極小劑量毒劑也會折磨一個人數周。
早前,俄羅斯方面全盤否認了米爾扎揚諾夫的說法。俄羅斯銷毀化學武器國家委員會成員利索夫斯基曾表示:「米爾扎揚諾夫與化學武器研發毫不相干,他當時在研究所只負責保護研發技術,防止外國情報機構竊取。這樣一位反對派人士的話無法讓人相信,其目的就是抹黑俄羅斯政府,為西方攻擊俄羅斯提供材料。」聯合國生化武器委員會前成員伊戈爾·尼庫林則透露,生產「諾維喬克」的設備上世紀90年代就被轉移到了美國。
除最新的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外,此前還有四次「諾維喬克」中毒案例。首例中毒者是蘇聯化學家安德烈·熱列茲尼亞科夫。1987年5月,熱列茲尼亞科夫在實驗室對A-232物質進行測試時,少量活性物質被釋放到空氣中,熱列茲尼亞科夫立即開始表現出中毒症狀,搶救10天後才甦醒。儘管進行了深度治療,但熱列茲尼亞科夫失去了行走能力,並出現多種併發症,1992年辭世。最近一次「諾維喬克」中毒案例,則是廣為人知的俄前情報人員斯克裡帕爾。2018年3月,前俄羅斯特工人員斯克裡帕爾與女兒在英國發生昏迷,英方認為斯克裡帕爾系「諾維喬克」中毒,該事件與俄有關,俄方否認。事件導致英美等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互相驅逐外交官。
在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前,外界對「諾維喬克」幾乎一無所知,正是該事件的發生才揭開了「諾維喬克」神經毒劑的神秘面紗。現在,德國宣布俄知名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確係「諾維喬克」中毒,西方料將對俄再度集體施壓,俄與西方之間的新一輪「交戰」 不可避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