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有多大?3100噸的滿排,10萬噸級的尾跡

2020-11-26 軍機圖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被認為是美國海軍近年來最失敗的裝備採購計劃,近期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的護衛艦方案中標美國海軍FFG(X)護衛艦項目就是最好的證明,顯然當初被寄予厚望的「科幻戰艦」實際表現遠遠未達到美國海軍的期望值,不然美國海軍也不會宣布提前退役首批「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計劃。

◎噴水推進器可以適應淺水航道,近海航行比輕型護衛艦更具優勢

不過雞肋歸雞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設計還是比較前衛的,僅就航行性能表現而言,「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在現役水面艦艇中絕對是T1級別,最高44節的航速現役艦艇無人能及,而其在高海況下的續航力也是採用常規船體的護衛艦所無法企及的,而這一切均來源於,「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三體船設計。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加布裡埃爾·吉福德」號和「秋月」級飛彈驅逐艦「照月」號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採用典型的三體船設計,艦體由一個瘦長的中央船體和兩個狹長的尖削側體組成,艦艏為常見的高速穿浪設計體,艦體從1/3處開始變寬,中央艦體最大寬度達到32米,是相同排水量護衛艦艦體最大寬度的2.5倍,比7000噸級的飛彈驅逐艦艦體要寬將近1倍。

◎3100噸的滿排,10萬噸級的尾跡

得益於三體船設計,「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獲得了非常充裕的甲板空間,其飛行甲板面積要比相同噸位的護衛艦大40%,這種設計優勢的直觀體現就是在並肩航行時,滿載排水量只有3100噸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看上去比滿載排水量6800噸的「秋月」級飛彈驅逐艦都要大,實際上二者排水量、續航力、武備都相差甚遠,這就是三體船所謂的「虛胖」——艦體看上去非常寬大,但甲板底下是懸空的,觀感大但重量輕。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尾跡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三體設計且裝備4臺噴水推進器

三體船設計為「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提供了高航速、高機動性、寬裕的上層建築和甲板空間,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繼承了三體船與生俱來的缺陷,那就是尾跡過於明顯。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外形的確夠科幻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採用中置並列4臺噴水推進器推進,推進器位於中央船體後部,位置比傳統的螺旋槳推進器高,淺水航道適應性好但是尾跡也十分明顯。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尾跡也算是一看點

除了中央船體外,「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兩個側體也會產生非常明顯的尾跡,高速航行時側體尾跡會與噴水推進器匯合,形成長達1-2公裡、寬度超過32米的尾跡流,幾乎相當於「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尾跡,很容易被光學手段偵測到,也為尾跡制導魚雷提供了非常理想的跟蹤目標,三體船雖然航速高,但怎麼也跑不過魚雷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美海軍瀕海戰鬥艦裝備「地獄火」飛彈
    福克斯新聞網12月2日報導,以前,如果敵方直升機、偵察機或武裝無人機在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火力無法觸及的區域上空盤旋,準備發起攻擊,指揮官會面臨很大困境,無法找到最快、最有效、最佳的方式進行反擊。
  • 美國三千噸瀕海戰鬥艦航速超40節 中國海軍一種小艇使用狼群戰術可...
    我們都知道,美國海軍一直派來了以高航速著稱的瀕海戰鬥艦(LCS) 答案肯定不是,LCS的最大航速超過40節,但中國海軍戰鬥系列當中還是有能人的,據所知,能夠追上它就有好幾個
  • 罕見的圖片;珍珠的剖面、瀕海戰鬥艦的底部及烏龜的骨架等
    一,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珍珠 。(有著火焰紋的大珍珠。)(各種珍珠的剖面。)二,美國瀕海戰鬥艦是一種高速、高機動的水面戰鬥艦。(美國先進戰鬥艦的底部)三,大氣層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太空梭穿透雲層後的樣子)(英國東埃塞克斯郡,金色陽光穿透雲層投射在海面上,形成瑰麗瞬間。)四,烏龜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
  • 13萬噸級的航母設計很早就有!
    由於美國海軍長期使用在當今各國看來莫名其妙的英制短噸,因此美國現役航母的真實滿排噸位因為英制老式1短噸大約只有國際公噸的0.9噸稍微多一點。這導致如果只看美國五角大樓的公布的數字,感覺尼米茲級的後期5艘就已經都超過了滿排10萬噸。而實際上換算成國際公噸,那麼號稱11.3萬噸的福特號才是第一艘真正超過10萬噸級國際公噸的大型航母。尼米茲級的前3艘,想超過國際公噸的9萬噸都夠嗆,只有羅斯福號和以後的另外6艘,才都過了實際上的9萬噸。
  • 世界上最強大海軍水面艦艇都有哪些?只有15種
    美國海軍最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軍艦足跡遍布全球各地,那麼這支世界上最強大海軍水面艦艇都有哪些?按照服役狀態來看,美國海軍艦隊一共由航母、兩棲攻擊艦、驅逐艦、掃雷艦等15種現役海上戰艦組成。7,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本身是大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改進型,可攜帶F35B、V-22魚鷹等多種戰機。
  • 20年過去了,「九千歲」級驅逐艦為何一直沒有出現?
    早在20年前甚至是30年前,關心海軍建設的人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是,9000噸級的國產神盾驅逐艦什麼時候出現?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主要是當時美日的神盾驅逐艦已經普遍進化到了9000噸級甚至已經出現了滿排過萬噸的放大型號,不過其常排肯定還在9000噸左右。
  • 2020年全球「盾艦」數量,美國91艘大幅領先,中國有多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宇宙盾」軍艦是指船體有高分子材料作戰系統的海上特種戰艦,該系統是由美國發明的一種智能化指揮戰鬥系統,其主要功能主要有 MN/SQY-1系列智能控制電機、1501導航功能、1502識別功能、1503檢測功能、1504戰備指揮五大系統,而最早的「宇宙盾」戰艦就是「梅奧利非加級」
  • 製造20萬噸級的航母,速度要達到40節,人類能否有這個技術?
    美軍100,000噸航母的極限速度是30節,這已經接近極限了,200,000噸航母的極限速度是40節,常規的船型基本沒有用。與此同時,即使技術角度可以達到,但這也意味著現有10萬噸30節汽輪機的技術經驗要被顛覆,從零開始摸索所需的技術,重新設計和開發合格的燃氣輪機,這是時間、精力和經濟三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