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區鯨園街道北門外社區佔地0.6平方公裡,聚集了49棟商住混合樓、7處大型商場、1686戶個體工商戶和1245戶居民。這些聽起來就讓人撓頭的數字背後,更是涵蓋著一樁樁基層治理中的急事、難事、揪心事。社區裡這麼多棘手的問題,可身為黨總支書記的叢翠霞卻從辦公室裡「消失」了,她去哪了呢?
你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晚上一定弄個小牌豎著,弄個東西擋一下,別影響老百姓出行……
最近一段時間,北門外社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正熱火朝天,社區裡49棟商住混合樓全部納入了改造範圍,這讓原本就閒不下來的叢翠霞更是忙得「連軸轉」。
北門外社區黨總支書記 居委會主任叢翠霞 :「同樣是改造,我們的改造比別人難度大,因為樓上住人樓下開店,改造的話肯定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關鍵我這個地方道路特別狹窄,不管是車輛還是施工方堆放物料等等,都比其他社區改造難度大。」
改造難度大,矛盾糾紛多,叢翠霞在辦公室裡一刻也坐不住,她說要想打通更多的堵點和痛點,就要從轉變工作作風開始,多出門走走,離群眾更近一些,在問題「找上門」來之前將它們「扼殺在搖籃裡」。多的時候,叢翠霞微信步數有3萬多步,走得多了,對群眾的情況自然了如指掌。
那你再少出門,洗澡在家裡洗。(你沒看我最近哪也沒去,總在家,這洗澡沒有辦法。)再別去洗澡了,在家洗就行了,我看你腿都彎了。(居民險些絆倒)小心點。
小區改造工作還未結束,許多破碎的磚石瓦塊還堆放在居民樓前,看到不久前韌帶拉傷的居民戚務本又險些被瓦塊絆倒,叢翠霞心裡拉起了警報。
王經理,你在哪?你能不能到現場來一趟,現在管線都下地了,路面也弄好了,但是上面弄了一塊板墊著,咱走都容易摔跤,何況是老人。趕緊安排個人清一清吧。
北門外社區黨總支書記 居委會主任叢翠霞:「街道把這個地方交給咱了,咱就得實實在在給老百姓辦點事,是不是!要不然對不起這方老百姓。」
憑著這「對得起百姓」的擔當,叢翠霞自2014年來到北門外社區任職以來,困擾了居民20多年的樓體保溫層、天然氣、公廁等歷史遺留問題被一一解決。而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的叢翠霞,依然在基層崗位上奔波著。
北門外社區社工呂琳琳 :「歷史遺留的問題,很多人是不敢去碰的,她(叢翠霞)敢做就是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北門外社區居民宋吉娜:「老百姓有什麼事交給叢書記,我們很放心。她幹事,說就是說,幹就是幹,她不是賣嘴給你聽。我們住在這個地方,我們也覺得挺開心的。」
記者手記: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憂群眾所憂。一個基層工作者,每天走出的這「三萬步」,走到了群眾身邊,也走進了群眾心裡。只有眼睛向下、腳步下沉,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才能真正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