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尖女科學家赴美留學,帶15項「硬核」專利回國,姐姐好厲害

2020-08-20 侃姐癲談

說起中國的女科學家,人們會想起&34;院士吳健雄,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何澤慧,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等,她們都是我國近代最優秀的女科學家,堪稱中國科學史上的&34;。

縱觀整個世界,女科學家們少之又少。她們除了擁有超乎常人的智商之外,還擁有對科學的探索求真精神。為了一項科學研究,他們需要花費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光景,去找到答案,這是勇氣和毅力的較量。

中國的科學家們不僅在科學事業上有著巨大的貢獻,同時,他們都有一顆&34;,愛國是所有人的一致信仰

林媛是21世紀我國傑出的科學家,她將中國的新型材料以及電子領域,推向世界領先的水平,打破了西方的技術禁錮,開創了中國柔軟電子器的新紀元。然而,這樣一位優秀女性,在面對美國高薪誘惑下,卻毅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

1973年,林媛出生在廣西桂林,是一位溫婉的南方姑娘。從小,林媛就是一個安靜,話少的女孩子,但是卻酷愛思考,尤其喜歡在大自然裡找問題。她有著極強的思維能力和敏銳的觀察力,課堂上的大小問題,她總能最快找到答案。

上高中後,大多數女孩子都會選擇文科這條路,大學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育兒就是一生。而林媛卻有著自己的想法,她不願屈居於刻板的模式化人生,她希望走學術研究這條路,與科學事業打一輩子交道。

林媛十分喜歡理科,並在物理和化學上表現出極大的天賦,每次考試都能輕鬆拿第一。別人一道難題要求解半天,林媛拿過去看一下就迅速報出答案。上高中時,她就已經開始預科學習大學的物理課程,是同學們眼中的&34;。

1990年高考,林媛不負眾望,以廣西省理科狀元的身份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入學的第一天,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教授的一句話,讓她謹記至今,他說:&34;。

9年時間裡,林媛在學業上兢兢業業,刻苦認真。於1999年,林媛拿到中科大博士學位。因為成績優異,畢業後的她成功進入北京中科院,繼續從事物理研究工作,而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介電薄膜外延生長和界面控制。

林媛在此項研究上,取得了卓越不凡的進步。後美國休斯頓大學向其發出邀請,希望她參與和多個博士後一同的研究項目,並為她提供獨立研究室。

在導師的鼓勵下,林媛赴美參加項目研究。這期間,面對如此強大的精英團隊,林媛不卑不亢,毫不遜色,精進的技術和頑強毅力,贏得了周圍同事的尊重和敬意。

之後,林媛又被邀請進入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從事研究,並成為&34;方面的專家。

2006年,林媛擔任美國Intel公司高級工程師,在電子材料及薄膜微結構工程領域獲得了豐碩的研究成功,共獲得15項專利及10項待授權發明專利。同時,在著名科學雜誌上發表超過50篇相關論文,林媛成為了當時美國科學界十分有名的學者。

2018年,汶川發生特大地震,舉國上下心情沉痛,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而遠在國外的莘莘學子,也在為家國祈福,紛紛向國內寄送救災物資。

另外一方面,國家的科研事業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很多的重點研究項目停滯不前。國家危難時刻,緊急向海外的中國學者們發出&34;,希望他們回國效力,共度難關。

林媛得知此消息,心裏面翻江倒海,感情上波濤洶湧。她紅了眼睛,看到自己的祖國母親受到如此大的災難,她心痛不已。林媛當即決定立馬回國,支援祖國科研事業。

彼時,作為當時美國最不願失去的華裔科研人員,為了可以留住林媛,開了很多優厚的待遇,並提供巨額獎金。同時,還派遣了林媛的朋友做溝通說服工作。

林媛拒絕了美國的優厚待遇,堅決要求回國,她說:&34;

回國之後,林媛將事業發展重心選在四川,這個震後百廢待興的城市,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讓這裡重生。

林媛在四川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擔任教授,同時組織研究團隊向信息功能薄膜器件進發。這項技術是國際上的研究熱點,也是解決&34;問題的關鍵技術之一。

同時,它是實現微電子系統小型化和片上一體化的關鍵核心技術,該研究說簡單一點就是將&34;軟化。

&39;軟化&34;林媛表示,比如現在的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都綁一個很硬的盒子在胸口,如果換成柔軟、輕薄、若有若無的電路板,就會舒服很多,甚至可以製成健身時的&34;。

這是未來世界的新趨勢,也是中國急需搶佔的新領域,它的意義非常重大。

在電科大裡,林媛建立起國際水平的實驗室,培養出一批尖子科研隊伍,在該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氧化物薄膜材料領域,林媛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領先。

在2019年初,英國《自然·電子學》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紹了林媛教授的這項成果。可以暢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手機也可以成為薄薄一片,貼在手上。智能時代已經不遠了,而中國正用自己的力量開啟一個新紀元。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林媛將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給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講授多門課程。她的課程在學校內廣受學生歡迎,學生們好評不斷。在林媛的不斷培育下,該校出現大批的高端科研人才,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積極貢獻。

2009年林媛入選四川省&34;,2014年又入選科技部&34;, 2016年入選中組部&34;。

同時,因其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貢獻,林媛於2014年榮獲&34;榮譽稱號,2016年榮獲&34;榮譽稱號。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懂得感恩。&34;,愛國是每一個中國人銘記內心的信仰,踐行一生的宗旨,到死方休。

相關焦點

  • 中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執意回國效力
    林媛,頂級女科學家,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是璀璨的科學之星。她即使手握15項專利,國家需要之時,她仍然拒絕美國高薪挽留,執意回國效力。發表多篇論文,榮獲15項科研專利在美國,林媛獲得了許多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美國的LosAlamos科學研究室也找到了林媛,希望她能加入並且從事博士後科研項目。
  • 美不願放手的中國科學家:林媛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堅持回國
    因為頂尖科研技術的突破,能夠為一個國家帶來非常大的科技優勢就能保證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戰略安全。我國向來是人才輩出的國家,許多青年才幹多喜歡去美國留學歷練,因此美國對我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不惜砸下重金,而林媛就是其中一位美國不願放手的中國科學家,她手持15項專利,拒絕了高薪聘請毅然決定回國。那麼林媛的身上究竟發生了怎麼樣的故事呢?
  • 她是我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挽留執意回國
    一、學神如今時代向好,中國的國際地位逐漸提高,出國留學也成為風潮,然而,在這些留學生中卻有大部分人選擇了留在他國,為他國效力,一時之間,一去不歸也成為了留學生的代名詞。這是個人選擇,優秀的中國頂級科學家林媛的個人選擇便是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拒絕高薪挽留執意回國。
  • 美國不想放回國的中國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堅持回國
    如今人才的爭搶戰已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事情,就拿美國來說吧,每年各國都有大量留學生去他們國家留學。美國將留學生的條件制定得很高,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成績必須好。因為美國想留下他們,篩選過來的都是佼佼者,美國會以各種誘人的條件去誘惑他們留下。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人沒能守住本心,留在了美國。
  • 辭去美國百萬年薪,60歲博士帶60項世界專利回國,突破西方壟斷
    而其中就有一位科學家,在60歲的年齡,辭去美國的百萬年薪,帶領15人團隊毅然回到祖國,突破西方的技術壟斷。尹志堯,1944年出生在北京,長於一個愛國的家庭,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留學後回到中國,報效國家,這也深深影響了尹志堯的後來。
  • 美國不願放回的中國科學家林媛,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一心回國
    因為頂尖科研技術的突破,能夠為一個國家帶來非常大的科技優勢就能保證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戰略安全。我國向來是人才輩出的國家,許多青年才幹多喜歡去美國留學歷練,因此美國對我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不惜砸下重金,而林媛就是其中一位美國不願放手的中國科學家,她手持15項專利,拒絕了高薪聘請毅然決定回國。那麼林媛的身上究竟發生了怎麼樣的故事呢?
  • 擁有15項的專利的她,婉拒美國公司的高薪,在汶川地震時回國效力
    的民族大義;今有中國航天之父、兩彈一星的錢學森,面對祖國的呼喚,突破重重險阻毅然回國,堅守初心:「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現如今中國經濟和科技的騰飛發展,離不開一代代人持守的中國心。他們舍小義取大義,對祖國的一片赤子之心,一直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林媛也是其中一位。
  • 美國不想放回的中國科學家林媛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回國效力
    在我國近代發展史上就有很多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原本可以在其他國家享受豐厚的待遇,可是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國。為自己的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我們熟知的科研者中就有一位女性,她在自己專業領域中取得了很高的榮譽,獲得的高達15項的專利著作。美國曾極力要求她留下來,並且還在她身上花下了重金。但是她還是直接拒絕,回到了我們國家。
  • 美國最不想放回的中國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婉拒高薪毅然回國
    在許多老一輩人的思維裡,總是認為,男孩子比女孩子要更適合學理科,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用實際行動證明,女生學起數理化,並不比男生差,當年她謝絕美國高薪,毅然回國,如今擁有15項專利,部分成果更是應用到國內外微電子公司的器件製作中,她便是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林媛。
  • 美國都不想放手的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國家有難毅然回國
    他們是離開國門的留學生,出國留學只為深造自己,成就更加優秀的自己。在國外留學的同時,許多人的內心都發生了改變。尤其是今天,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留在外國,並與祖國劃清界限。但是也有許多毅然決然執意回國的留學生例如楊承宗、羅祖道、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等為祖國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而林媛也是一個手握15項專利,執意為國效力的科學家。
  • 隱身30年的科學家棄美歸國:手握15項專利,靠"智能科技"獲利百億
    美國最想留住的中國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回國發明&34;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能夠移居國外或者是去留學是一件很驕傲的事,大家都嚮往著國外的生活,很多科學家也不例外。現如今我國又出現了一個隱身30年回國的女科學家,她就是手握15項專利,美國高薪都留不住的林媛。
  • 她是現代「錢學森」,手握15項專利,美國不想放回,曾高薪挽留
    項專利,各國多家著名公司紛紛向她開出高薪拋出橄欖枝,要求其留在國外工作,但是林媛她都不為所動,依舊是選擇回歸祖國。在參加高考之後,林媛憑藉廣西高考狀元的傲人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開啟了她的科研之路。
  • 美國難以放棄的華人科學家,掌握15項專利技術,拒絕高薪回國任教
    眾所周知,我國的很多著名學者都曾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但即使國外的條件要遠遠優於中國,大多數人學成之後也還是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到祖國,為國效力。出生於廣西桂林的林媛就是這樣一位懷有愛國心的科學家。1999年,林媛順利拿到中國科技大學的博士學位後,就到了中科院工作。原本以為從此告別學生生活的她,到工作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在科研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為了繼續充實自己,彌補在學術上的知識漏洞,她選擇了去到美國休斯頓大學留學深造。
  • 聚焦|148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啟程赴美!
    1872年夏,「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組織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學,此後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繼續遴選30名少年渡洋深造,4年共派出120名,是為中國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同時制定了考試規則,應考及格,才能進入預科,再學一年,「方可派赴美國留學」。不料,預科學校設立一年有餘,願意留美的幼童沒來幾個,容閎大急,「乃親赴香港,於英政府所設學校中,遴選少年聰穎而於中西文略有根底者數人,以足其數」。同時,他回到廣東香山老家,動員親友支持自家子弟留學。
  • 美國不想放走的中國科學家,她手握15項專利,婉拒高薪執意回國
    今天就給大家一位女科學家,在美國深造多年,不論是工作環境,還是待遇都比中國要好,但是她卻一心懷念祖國,執意要回國。她就是林媛教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林媛教授的經歷。,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專利技術尚未確定。
  • 她手握15項專利,美國高薪挽留仍執意回國,用AR技術報效祖國
    她手握15項專利,美國高薪挽留仍執意回國,用AR技術報效祖國中國之所以能有如今的發展,和科學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人的血液裡流淌著一種叫做「凝聚力」的基因,每當國家有需要,不管身在何地的中國人都想著為祖國出一份力。幾十年前,錢學森等一大批頂級科學家從美歸國,將中國飛彈事業向前推進至少20年。
  • 中國科學家林媛:手持15項專利,拒絕別國高薪,克服困難毅然回國
    他們是離開國門的留學生,出國留學只為深造自己,成就更加優秀的自己。他們逐漸迷戀上外國資本主義國度的紙醉金迷和繁華拘謹,從而忘記出國留學的初衷。尤其是今天,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留在外國,並與祖國劃清界限。然而,在越來越多留學生不肯回來的同時,也有許多毅然決然執意回國的留學生同他們形成鮮明的對比。
  • 又一位錢學森,拿走60項世界專利回中國
    但好在危難關頭,有很多留學在外的科研專家紛紛回國報效。其中最為著名的就要當屬錢學森了,當年他為回到祖國經歷了重重坎坷,一心只想報效國家。而如今中國又出了一位「錢學森」,在美國前途無量,待遇豐厚的他卻毅然決定回國,這個人就是中微公司董事長尹志堯,曾被譽為「矽谷最有成就的華人
  • 這三位赴美留學的學生,如今成為著名科學家,卻加入美國國籍
    所以教育部每年都會資助一批優秀的大學生前往發達國家的名校深造,希望這批學生學有所長之後,能夠回到國家,引領中國科技的發展。國家的這種扶持政策確實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國的許多海歸學者,都成為各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都為國家做出許多的貢獻。
  • 美國不想放回中國科學家之一,擁有15項專利,謝絕高薪毅然回國
    工作中的林媛,很快發現自己學術上的不足,沒有辦法研究出新的成果,而且當時國外的理科環境相對於國內要好一些,林媛當即立斷,決定選擇前往美國留學。美國的英特爾也曾經邀請過林媛擔任公司的高級工程師,當時的林媛手中已經掌握了15項專利,美國極其重視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