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我們接著上一節的內容往下講解,如果有需要試卷前面的內容解析的話,可以回看前面章節。
17.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解析17:A.這裡的Fe(OH)3是膠體,不是沉澱,而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都能透過半透膜,不能用過濾法分離,故A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B.氨氣是密度比空氣小的鹼性氣體,用鹼石灰乾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B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C.NO2的密度大於空氣,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利用裝置③從長導管進氣可以收集NO2氣體,故C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D.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氣體體積減小,形成噴泉,利用裝置④能證明Cl2易與NaOH溶液反應,故D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所以選擇A。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評價,把握氣體物質的收集、混合物分離提純以及實驗裝置的作用為解答的關鍵,注意實驗的可行性評價。
18.一定條件下,NH3和CuO可發生反應:2NH3+3CuO=3Cu+N2+3H2O,對此反應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 NH3被還原為N2
C. 反應中氧化劑和氧化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
D. 若反應中生成1moH2O,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lmol
解析18:
A.置換反應指的是一種化合物和一種單質生成另一種化合物和另一種單質的反應是置換反應,2NH3+3CuO=3Cu+N2+3H2O這個反應中,反應物都是化合物,沒有單質,所以不是置換反應,故A錯誤;
B.NH3中N元素化合價由-3升高為0,所以NH3是被氧化為N2,故B錯誤(注意氧化還原反應的口訣——失升氧、得降還,若說劑,恰相反的口訣,很容易就排除該答案);
C.N元素化合價由-3升高為0,N2是氧化產物,銅元素化合價降低,CuO是氧化劑,反應中氧化劑和氧化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故C正確;
D.CuO中銅元素化合價由+2降低為0,若反應中生成1moH2O,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mol,故D錯誤;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記住並理解口訣——失升氧、得降還,若說劑,恰相反,很容易就判斷出答案。
19.為防治含硫煤燃燒產生的大氣汙染,某工廠設計了新的治汙方法,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流程可以除去煤燃燒時產生尾氣中的SO2,變廢為寶
B. 該流程中H2SO4和Fe2(SO4)3溶液可以循環利用
C. 流程中每吸收11.2LSO2(標準狀況)同時產生1molFe2+
D. 流程中涉及的Fe2+被氧化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O2+2H2O═4Fe3++4OH-
解析19:
A. 由工藝流程圖可知,該流程SO2、氧氣和水反應生成硫酸,故A正確;
B. 由工藝流程圖可知,該流程中H2SO4和Fe2(SO4)3可以循環利用,故B正確;
C.該流程中,硫元素化合價由+4升高為+6、鐵元素化合價由+3降低為+2,每吸收11.2LSO2(標準狀況)同時產生1molFe2+,故C正確;
D.該流程為酸性環境,流程中涉及的Fe2+被氧化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O2+4H+═4Fe3++2H2O,故D錯誤。
所以選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