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發展,認識自我,珍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5月25日,通川區一小啟動開展「向陽而生、綻放生命之花」主題心理健康周活動。
在老師的引導下,通川區一小五年級六班的同學們認真繪製著自己的「心靈之樹」。
通川區一小學生 王藝潼:這一棵樹相當於我們的家庭,樹枝就相當於我們的爸爸,把我們的家頂起來,樹葉就相當於我們的母親,幫我們輸送營養。
通川區一小學生 石佳銘:我們就相當於一棵成長的大樹,在土壤的固定和太陽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心靈是一棵永不老去的樹,總在千迴百轉中,尋找最初的自己。通過繪製「心靈之樹」,學生們從中體驗著自身的存在價值,做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樂觀自信。
通川區一小心理老師 楊育德: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學生的學習、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讓他們繪製心靈之樹目的就是關注他們的壓力、情緒、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自我的認識,讓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不斷提升自身心理素質,從而關愛他人,回報社會。
心理健康課,引導學生調適心態,積極面對困難;心理拓展活動勇闖《雷陣圖》,讓學生突破思維定勢,走出思維盲區,提高團隊意識和創新意識;以反映「保護野生動物 尊重生命」為主題的海報,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一個個集通俗性、趣味性、教育性於一體的系列心育活動,潛移默化中教會學生用一種簡便易行的心理調適方法,增強自身心理健康意識。
通川區一小學生 劉柯麟:讓我們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迎接生活、學習上的困難。
通川區一小學生 謝沂軒:讓我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也讓我聯想到了平時在學習中與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才能共同進步。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核心和中介。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通川區一小專門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配備了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設立了心理諮詢室,積極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斷引導學生感受心靈之美,傳遞心理正能量,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新動力。
通川區一小副校長 王燕:在此次心理健康周活動中,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育、課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掌握合理的心理調適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