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而生 綻放生命之花

2020-12-05 達州觀察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發展,認識自我,珍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5月25日,通川區一小啟動開展「向陽而生、綻放生命之花」主題心理健康周活動。

在老師的引導下,通川區一小五年級六班的同學們認真繪製著自己的「心靈之樹」。

通川區一小學生 王藝潼:這一棵樹相當於我們的家庭,樹枝就相當於我們的爸爸,把我們的家頂起來,樹葉就相當於我們的母親,幫我們輸送營養。

通川區一小學生 石佳銘:我們就相當於一棵成長的大樹,在土壤的固定和太陽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心靈是一棵永不老去的樹,總在千迴百轉中,尋找最初的自己。通過繪製「心靈之樹」,學生們從中體驗著自身的存在價值,做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樂觀自信。

通川區一小心理老師 楊育德: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學生的學習、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讓他們繪製心靈之樹目的就是關注他們的壓力、情緒、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自我的認識,讓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不斷提升自身心理素質,從而關愛他人,回報社會。

心理健康課,引導學生調適心態,積極面對困難;心理拓展活動勇闖《雷陣圖》,讓學生突破思維定勢,走出思維盲區,提高團隊意識和創新意識;以反映「保護野生動物 尊重生命」為主題的海報,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一個個集通俗性、趣味性、教育性於一體的系列心育活動,潛移默化中教會學生用一種簡便易行的心理調適方法,增強自身心理健康意識。

通川區一小學生 劉柯麟:讓我們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迎接生活、學習上的困難。

通川區一小學生 謝沂軒:讓我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也讓我聯想到了平時在學習中與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才能共同進步。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核心和中介。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通川區一小專門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配備了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設立了心理諮詢室,積極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斷引導學生感受心靈之美,傳遞心理正能量,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新動力。

通川區一小副校長 王燕:在此次心理健康周活動中,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育、課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掌握合理的心理調適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

相關焦點

  • 實現人生價值,綻放生命之花
    奉獻可以讓你擺脫苦鏡,迎來樂鏡,奉獻可以延長你生命的寬度,在有限的生命裡去奉獻,實現你的人生價值。生而為人,誰不希望自己的路平坦開闊,但是你必須經過磨難和困苦,懷揣著堅忍不拔的意志,一路前行,方可達到成功的彼岸。我們雖然不能延長壽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奉獻想必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類似奉獻這種平凡而偉大的事情。
  • 洪江市志願者綻放生命之花
    在戰「疫」最前沿,他們不顧安危、不計報酬,用實際行動詮釋什麼叫「以人為本、助人自助」什麼是「他利主義」「尊重生命」。今天,讓我們調整焦距,近距離了解他們。按照行程計劃,志願者們將加入到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行動中來。目前有兩個難題,一面要保生產,一面要防疫情。車子離開政府駐地,一路攀爬駛入大山深處,崎嶇難行的路,十公裡的路程走了半個多鐘頭。
  • 做人學草,向陽而生
    種子不屈不撓、向陽而生的力量是令世人讚嘆不已的,有一個實驗驗證了植物種子令人驚嘆的力量: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緻密,堅固。生理學家和解剖學家用盡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開,都沒有成功。植物種子力量之強大多麼令人欽佩啊!其實,我們也常常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面的一棵棵小草的生長姿態:它們為了嚮往陽光,為了達成它們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多麼沉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多麼狹窄,它們總是想方設法走過曲曲折折的路程,頑強不屈地鑽到地面上來。它們的根往土裡使勁地鑽,它們的芽往上面無所畏懼地挺,這是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妨礙它們的石塊竟然也時常被它們掀翻。
  • 天南地北懷化人·特別報導|「生命之花」永久綻放
    在徵得琦琦和佳佳的母親趙德琴的同意後,懷化籍當代藝術家舒勇以這對姐妹的骨灰為材料,創作了一朵純白色的「生命之花」。據舒勇介紹,最初的創作計劃,「生命之花」是一組三件不同尺寸的雕塑作品,其中最小的也是最精緻的一朵將回到琦琦和佳佳的父母手中,另外兩朵則計劃分別贈予中國國家博物館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紀念館永久收藏。
  • 活著就要綻放生命之花
    人活著,沒必要事事爭個明白,一切痛苦或是歡樂,失望或是悲哀,當它成為回憶的時候,就有了霧裡看花的朦朧之美。俗話說:生命雖然很美麗,但也很脆弱,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在這世上必須經歷的自然規律。你不得不面對現實,但是你也要懂得怎樣去善待生命,去珍惜生命。人生之路就是坎坷奇嶇的,當你站在無人的角落,眺望蒼天,你就會明白你的理想比天高,比海闊。
  • 芯尼:心靈深處綻放的生命之花一 賞析陸萍詩集《玫瑰兀自綻放》
    他說:「……或者說不僅是詩,是生命!是生命的沉潛、升騰、瀕滅和復活!」屠老的話可謂精闢深刻、一言中的。詩人陸萍的詩歌所展現的就是既豔麗又堅韌的生命之花。她告訴人們生活中不僅有麗日春風,也有荊棘泥澤,甚至血與淚的流淌。陸萍是在勞動汗水的蒸騰中走上詩壇的。
  • 奇蹟暖暖長夜向陽之花螢光之靈獲取方法
    奇蹟暖暖最近出了一個長夜向陽之花螢光之靈,樣子非常的可愛,那麼這個物件應該如何獲得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 向陽而生 - 向陽而生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當天空綻放光芒,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陰霾消退,雲霧散開。健康的一天從打開窗戶開始。陽臺裡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了。鵝掌木、蘭草、多肉、常青藤、鏡面草、竹節海棠、令箭荷花、倒掛金鐘、金魚吊蘭,名堂好像還很多,從天南海北聚到一塊兒,就成了熱熱鬧鬧的一大家子。在二十四節氣立冬的這個中午,由我做主,把分布在房間各個角落的花花草草都集中到陽臺上,一起享受冬日裡的陽光。
  • 一種日開夜閉的花卉植物,花向陽而開,如錦似繡,特別的美
    在公園的花壇裡,有一種花卉植物,植株形似馬齒莧,其花白天迎著太陽綻放,到了晚上便把自己封閉起來,您知道它叫什麼花?這花叫「大花馬齒莧」,屬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別名叫半支蓮、松葉牡丹、龍鬚牡丹、金絲杜鵑、洋馬齒莧、太陽花。
  • 《奇蹟暖暖》夜向陽之花螢光之靈有哪些頂配 夜向陽之花螢光之靈攻略
    導 讀 奇蹟暖暖最新的螢光之靈是npc角色啵啵設計的「夜向陽之花」,那麼這個螢光之靈對應可獲得套裝的頂配有哪些呢
  • 遠離「過勞」,生命之花才能盡情綻放
    工作壓力大、加班常態化導致的過度勞累、健康透支,正威脅著不少人的生命。「過勞死」已不再是某一行業的特有現象,並且呈年輕化趨勢。(3月12日《工人日報》)   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 掙脫困擾你的枷鎖,尋求生命的意義,綻放屬於自己的生命之花
    對我來說,其實應該比很多人都應該更懂得生命的意義,可是對於我性格執拗的我來說,依然背離眾道,堅定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方向。在經過人生的一次生死劫難以後,我一次一次的在網絡上搜索,去尋求生命的意義,最後的結果還是「人生的終點還是死亡,這是任何人、任何科技無法改變的結果,對於每個人來說,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生命更有色彩。」
  • 朝陽之種 向陽而生——南湖區新豐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開展向日葵...
    朝陽之種 向陽而生——南湖區新豐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開展向日葵種植活動 發布日期:2020-07-09 09:10 信息來源:市教育局瀏覽次數:
  • 高級優雅儀態培訓師王藝:女人需要舞臺承載生命之花的綻放
    歲月從不敗美人時間可以奪去容貌之美,卻無法帶走美到骨子裡的氣質。如果說女人30歲之前的容貌是天生的,那30歲之後就是自己塑造的。很多人選擇買昂貴的奢侈品、化妝品、衣服來裝扮外表,卻忽視了自己的內在形象。而真正能經得住時間考驗、價值百萬的一定是自身形象,其他的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 ...星鎮打瓦村扶貧工作隊隊員王秋婷——生命之花在打瓦山鄉絢麗綻放
    原標題:大關縣紀委監委派駐天星鎮打瓦村扶貧工作隊隊員王秋婷——生命之花在打瓦山鄉絢麗綻放  王秋婷,大關縣紀委監委派駐大關縣天星鎮打瓦村扶貧工作隊隊員。2017年10月進駐打瓦村,2018年11月19日,曾誓言「走遍打瓦村的每個角落」的她不幸遭遇車禍,因公殉職。
  • 田原專輯封面靈感源自神秘靈學 綻放生命之花
    田原表示,她特別喜歡生命之花的圖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璀璨,在綻放的那一刻,縱然是剎那間的光輝,也可代表永恆的印跡。這就是她要表達的音樂理念,就算以後大家對田原的名字和這個人已感到很陌生,但是聽到她的歌,還是那麼動聽,就已足夠!
  • 生命之花,為愛綻放——專訪棗莊婦幼設計「掌舵人」王崗
    這座始建於1953年的老牌三甲醫院,在經過整體的遷建後,一改以往風貌,遠遠看去,猶如一朵正在綻放的花瓣,散發著生命的朝氣與芬芳。今日,我們便跟隨山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第三分院院長、棗莊婦幼項目設計「掌舵人」王崗一起見證棗莊婦幼新院建設「背後的故事」。
  • 2019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全一冊綻放生命之花試題(word版)
    請下載附件:    《2019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全一冊綻放生命之花試題
  • 世界十大最悽美的花故事,紫藤為情而生,第八為冥界之花
    傳說雙生花另一種說法叫做兩生花,原本是一種樹木,每年會在兩個不同的時節開出兩種神奇的花朵,一朵是在深秋十月晚上月光最明亮的時候盛開,也叫十月花;而另一朵則在初夏太陽最柔和的時候綻放,俗稱六月花。卡娜米雅島上千百年來流傳著一個關於兩生花的美麗傳說。
  • 青繡:繡針下綻放的生命之花
    「生命之花」。繡有傳統圖案的肚兜如今成為收藏品。針扎本身就是一件小繡品。風格稚拙的枕頂圖案。青海刺繡種類繁多,適用範圍廣泛,基本涵蓋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生活用品上,過去幾乎家家戶戶枕頭的兩邊都要繡上花。一些農村婦女特別是少數民族婦女,全身上下都可以看到繡品。房間裡,牆圍上、枕頭上、炕上,凡是有可能蓋的單子上都會繡上圖案,整個屋子就像一個「花」的世界。他說,這表明了青海繡女對刺繡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