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春寒料峭的清晨,湖南省洪江市灣溪鄉政府大院內,著一身藍白相間和橘色服裝的人格外惹人注目,走近才發現,他們身上印有「社工站」「志願者」等字樣。面帶口罩,見不著他們的模樣。透過形態,想必,他們中有些已經是孩子的父母,有些還是父母的孩子。眼下,在舉國戰「疫」最緊要的關頭,他們卻放下「小我」成全「大我」來支援一線,這需要怎樣的情懷和勇氣。在戰「疫」最前沿,他們不顧安危、不計報酬,用實際行動詮釋什麼叫「以人為本、助人自助」什麼是「他利主義」「尊重生命」。今天,讓我們調整焦距,近距離了解他們。
按照行程計劃,志願者們將加入到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行動中來。目前有兩個難題,一面要保生產,一面要防疫情。車子離開政府駐地,一路攀爬駛入大山深處,崎嶇難行的路,十公裡的路程走了半個多鐘頭。到了目的地,他們便忙碌起來。「有多少返工人員?」「採取了哪些防控措施?」「還要注意這幾個事項!」他們顯得很專業。後來才知道,在正式「上崗」前,志願者們都進行了「強化訓練」,及時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和了解時政動態,以適應不斷變化崗位角色的需要。
趁著空閒,筆者跟一位志願者朋友聊了起來。這是一位才上崗的「新人」,一位周姓媽媽,她的孩子剛滿1歲。她說自從加入志願者,陪伴孩子的時間確實少了,有時候家人不理解,會埋怨,自己也動搖過,可還是堅持了下來。用她的話說,志願者工作讓人忙碌而充實。她說希望通過自己去帶動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行列中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希望社會更多的關注志願者,了解志願者。一天的忙碌,志願者用耐心、熱情、真誠讓時光愈加飽滿。
記得愛因斯坦說過: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可偏偏在平凡的崗位上,這群可愛的志願者朋友,透過義務工作表現出人性的愛,讓生命之花綻放地格外絢爛。 (周相利 向和平)
責編:肖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