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1%陸地佔29%如果調換一下資源更豐富嗎

2020-10-03 老張觀世界o

這既是科學問題,也是哲學問題。這裡就把科學與哲學穿插分析,而且點到為止,不展開,以縮減篇幅。

如果,地球的陸地面積與海洋面積交換一下,或者二者的比例變化的幅度超過一定範圍,不但人類出現不了,即使出現,也創造不出高級文明來。

一、南極洲與北冰洋的作用

萬物生長靠太陽,萬物誕生生長離不開水,水是生命之源,人體器官和生物器官的含水量都很高,成年人水分佔60%左右,兒童佔80%以上,白菜等葉菜更是高達87%以上,水的重要性不亞於太陽。

孤懸南極的1424萬平方公裡的南極大陸,像一個鍋蓋蓋住了南極,由於常年狂風暴雪,至今沒有永久居民,站在人類開發資源的角度考慮,這裡還是未開發的處女地。

1、南極洲存在的環境意義

從開採資源方面考慮,人類可望而不可求,但對地球的環境而言,南極洲是關鍵的氣候調節器和地球旋轉穩定器。

2、沒有南極洲就沒有人類

南極洲如果換成南極海洋,人類就不可能出現。南極洲有1424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上面完全被冰雪常年覆蓋,只冰蓋就達200萬平方公裡,平均厚度達到2000米,最厚處達4000米,佔世界冰水的90%,如果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升高60米。

不要小看這60米,它可使長江中下遊平原,珠江中下遊平原,亞馬遜平原,密西西比平原的大部分和其它平原一部分成為海洋。正是這塊大陸漂移到南極,吸納儲存大量的水,使海平面降低,大量的海底生物才能遊走陸地。由於南極大陸的存在,地球的溫度穩步降低,恐龍等大型動物和高大喬木慢慢絕跡,人類等身材比較矮小的物種,開始統治陸地。

3、假使南極是海洋,北冰洋是陸地

南極洲如果是海洋,地球的重力會失衡,地球旋轉不穩,會引發更多的地震和火山活動。

南極如果是海洋,海平面會升高,南半球的氣溫也會上升20℃。關鍵是北半球,由於北冰洋被陸地代替,冬季溫度降低,春天的寒潮將更加劇烈、頻繁,秋季早早霜凍,不利於莊稼的播種與成熟,而且氣候變幹,沙漠面積暴增。北半球文明的關鍵載體,一旦氣候異常,地球文明必受拖累。

天然巧合。南極洲和北冰洋的面積幾乎相等,北冰洋的面積是1478萬平方公裡,而且南極洲的高地與北冰洋的海盆基本對應,扣在一起基本重合。

奇怪吧,這兩塊缺乏開發的「飛地」,卻是形成人類與發展必不可少的」戰略要地」。

二、地球各大陸的漂移不是漫無目的(以下是哲學分析)

1、現代海洋面積為啥是佔71%?古海洋面積佔80%,它是氣候的需要,也是形成多樣性動植物的需要。

這麼大的最優化誰發現了?這是海陸分布的最優化,好像在「猜謎語」?哲學就是這樣,眼前沒有明顯線索,只能「悟」,領悟、頓悟、醒悟,悟的線索是最優化。

2、大陸漂移的階段性

據科學考察,27億年前,地球大陸是一整塊叫盤古大陸,它不影響海洋生物繁育。海洋與陸地不需要互動。直到恐龍滅絕前後,海陸分布才顯得重要,經過外星襲擊(大的有3次)和地球本身運動這個內因的配合,逐漸奠定了今日的海陸分布,這一布局既適合工、農業生產,也適合財富的快速轉移積累——戰爭的方式。科技的智能化、網絡化是優化的海陸分布的成果。因為這樣的生產力正是構建新生產方式的基礎。既然有這麼優化的功能,說明海陸分布的結構是最優的。無需利用分析綜合的繁瑣而落後的拆解方法(科學方法)。這是系統論的整體分析法,它捨棄了一切具體分析。

3、未來的海陸分布

由於海陸互動系統已經形成,整體優化,處於穩定階段。以後還會微調,但不會改變大的布局。不要看科學家整天推測,某某大陸在漂移,在靠近,在遠離。只是微調,系統形成的大變動時期,早已過去。所以,哲學是科學探索的指路明燈。

三、地中海的促進作用

1、位於亞非歐中間的地中海,面積251萬平方公裡,其西端有僅13公裡寬的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海峽較淺,據科學長期探測,地中海的面積在緩慢縮小。

2、沒有地中海就沒有人類

地中海特殊的面積,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質特徵,決定了地中海的使命非同尋常。大陸的漂移形成了地中海,幾百萬年前,地中海剛形成時期,地殼比現在活躍,為了證實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科學家曾經在地中海進行鑽探,科學家意外發現,在幾百萬年間,地中海曾經37次乾涸,由於地殼運動,直布羅陀海峽封閉了與大西洋相連的通道,數萬年後又打開這一通道,大西洋的海水緩慢灌滿地中海,這樣重複了37次。當地中海海水蒸發完畢後,剩下的是粉沙似的海鹽,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地中海,冬季盛行偏北風,這些海鹽粉塵吹到非洲撒哈拉和尼羅河口的廣大地區,海鹽使大部分植物在數萬年間死亡,這裡生活的原始人不得不遷入非洲南部狹小空間,幾萬年過去了,植被恢復一部分,一部分原始人又遷回撒哈拉地區,這樣反覆很多次,人類的體質發生了進化,對形成智人不可或缺。這是科學回答。6

3、哲學回答

這些都是宇宙的提前設計。對形成智人力度十分巧妙,地中海的面積過大,鹽分過多,可能使撒哈拉地區的原始人無法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而滅絕,如果地中海的面積過小,就起不到改變撒哈拉地區土壤性狀的效果,原始人就會一直生活在環境優越的廣大地區,由於缺少鬥爭,進化的動力失去。地中海的位置也很關鍵,剛好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蒸發旺盛,偏北風強勁,緊鄰撒哈拉地區。所有這些,都是促進人類的產生與發展的。因為人類的智慧代表宇宙發展的方向,是完成宇宙使命的唯一載體,所以,地球上的一切條件,一切設計,一切運動,都是促進人類的產生、進化與發展的。這就是哲學,也是宇宙的語言。

相關焦點

  • 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地球沒有多少水
    地球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地球幾乎全部被海洋所覆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積可達1.8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公裡)的三分之一還多。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地球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木衛二:那我呢?
    它的面積可達1.8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公裡)的三分之一還多。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球上的海洋的面積總共3.6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面積71%。因此從太空中望去地球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藍色星球。  既然海洋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1%,佔據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那麼地球為什麼不叫做「水球」呢?
  • 如果地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比例顛倒,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
    地球是太陽系一顆美麗的行星,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顆在星球表面擁有液態水的行星,地球表面的水匯聚到了一起,形成了浩瀚的海洋。地球表面可以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從而也形成了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兩大生態系統。
  • 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是哪個大洋?有什麼依據?
    地球表面積約佔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才佔了地球表面積的29%,而海洋就佔了71%,海洋中生物種類繁多,有的個體很大,消耗著更多的物質與能量,這得需要海洋提供供給,因此海洋對生物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四大洋來說,海洋生物資源分布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大陸架,二是熱量帶。
  •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竟然是南半球的兩倍,南半球陸地僅佔五分之一!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竟然是南半球的兩倍,南半球陸地面積僅佔五分之一! 地球表面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達3.61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面積有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29%。因此,地球有了「水行星」之稱。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只有29%。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海洋變成了29%,陸地變成了71%,對於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否更好呢?
  • 如果地球表面71%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各種生物體內大部分的物質都是水,這就說明水對於地球生命來說有多麼的重要。地球能夠在40億年形成美麗的生態系統,跟水也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地球表面70%的面積都是海洋,陸地只佔到30%,早期地球水是如何來的?目前還沒有定論,有科學家認為是早期彗星撞擊地球帶來了水,還有科學家認為是地球本身演化出了水。
  • 世界最大淡水湖:儲量佔地球淡水資源20%
    雖然地球的直徑達到了12000多公裡,但是只有29%的陸地面積,海洋面積佔了71%,而且這29%又包含了河水湖泊。世界上有成千上萬個湖泊,這些湖泊儲存了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資源,貝加爾湖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估算貝加爾湖總容積達到了23.6萬億立方米,這些水可以供全人類飲用幾十年,如果按每方自來水4元的價格,那麼貝加爾湖的水資源就可以賣100萬億人民幣左右,沒想到水這麼值錢吧。
  • 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這些水從哪裡來的?為何海水是鹹的?
    眾所周知,地球的環境在不斷的惡化,那麼地球上的資源也是比較匱乏了。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地採取一些措施,希望能夠挽回一些過錯。但是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有一天會消耗殆盡,那麼我們人類的人口也是在不斷的在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的尋找宇宙中能夠適合我們人類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
  • 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為什麼沒能誕生文明?
    生物進化理論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比如很多人疑惑,為什麼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沒有產生文明?其實人們口中的文明只是相對人類而言,也許在其他動物的思想中,它們也有著自己的文明。當然按常理推論,文明一般只產生於進化程度最高的生物之中,而地球上滿足條件的只有哺乳動物,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過少,所以很難滿足發展文明的條件。海洋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在幾十億年前,陸地上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海洋就已經開始孕育細胞,在經歷很長的時間後,陸地上才出現了哺乳動物。隨著陸地的不斷演化分裂,部分哺乳動物開始重返海洋,但數量卻很少。
  • 地球上海洋面積是360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12/17
    題目地球上海洋面積是360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12/17。地球總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普通學生思路:單位「1」地球總面積未知,可以列方程。解:設地球總面積是x萬平方千米。根據數量關係「地球總面積×12/17=海洋面積」列出方程:12/17x=36000,求出x的值即可。後進生策略:單位「1」是地球總面積,由「地球總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可知單位「1」未知。單位「1」未知列方程。解:設地球總面積是x萬平方千米。
  •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面對這個資源匱乏,而且環境在不斷惡化的地球。我們人類也在不停地採取措施,希望能挽回一些過失。但是這個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會耗光。我們人類的人口還在不停的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在宇宙中,尋找一些時候我們人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也就是超級類地行星。而到現在為止,我們人類在宇宙中,也找到了幾十顆的這種行星。不過這些星球無一例外的都在太陽系外,所以距離我們地球實在太遠了。以我們人類現在的宇宙航天技術,是很難達到那些星球上的。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小文地球總面積為5.11億平方公裡,而海洋面積則佔據了其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為3.617453億平方公裡,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陸地。因為海洋和陸地的均衡佔比,地球才擁有了「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稱號,但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人類逐漸覺得陸地不夠用了,那麼,假如將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地球會變得更加適宜人類生存嗎?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地球陸地的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公裡,其中三分之一的陸地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並且這些乾旱地區還在以每年6萬平方千米的速度向內陸擴展著。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相當於18個中國,佔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還多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眾所周知,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共同組成的,雖然我們人類都居住在陸地上,但實際上地球的絕大部分都是被海洋佔據的,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四大洋
  • 我國曾資源最豐富的湖泊,如今乾涸到寸草不生,令人惋惜
    「三分陸七分水」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海的面積佔總面積的71,陸地佔29,在陸地的面積中,湖佔1.8,地上有很多湖,這些湖一旦形成,就會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各種過程的持續作用而進化到消失,湖水像寶石一樣由造物主鑲嵌在地球表面,它們不僅有舒適的風景,而且內部也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
  • 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存有地球上70%的淡水資源,人類可用7500年
    如果我們從太空中遙望地球,會發現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這是地球上海洋的顏色。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可達3.6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1%。地球上的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海洋中的水量是非常豐富的。地球上的海水總量可達13.5億立方公裡。
  • 地理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你們知道嗎?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積比陸地要大上好幾倍。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1%,陸地只佔29%。地球上的海洋被劃分為四個部分,那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它的面積約為18134.4萬平方公裡,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相當於其他三大洋面積的總和。如果和地球的陸地總面積相比,還要大五分之一。太平洋的平均深度約4000米左右,世界上總共有29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太平洋就佔了20個。世界上有6個深度超過10000米的海溝,全部為太平洋所有。